眾所周知,火星是太陽系內除了月球之外,人類熱情最高、了解最多、探測和嘗試登陸任務次數最多的地外行星,也是最有希望、最有條件讓人類首先登陸的行星。在火星上尋找生命,意義深遠,因為如果生命可以在太陽系的多個地方獨立演化,那麼生命在宇宙中也可能無處不在。然而,火星探測並非一帆風順。迄今,人類共執行過50餘次火星探測任務,成功率不足50%,火星也因此被稱為「探測器墳場」。下面通過幾幅圖錶帶你快速簡要了解世界航天國家開展火星探測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圖 世界火星探測概況圖,主要包括火星基本知識、火星探測總體情況、火星探測目前進展與展望、相關國家開展的地面模擬火星飛行試驗項目等
▲圖 火星探測器「全家福」
(註:2018年以來,探測器「全家福」再添新丁,包括美國洞察號著陸器和毅力號火星車、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阿聯希望號軌道器)
▲表 近30年內(部分)成功的火星探測任務
▲圖 各國發射成功的代表性火星探測器,主要包括火星軌道器、火星著陸器和火星車當我們飛出地球,超越凡俗的生活與爭鬥,便能深刻地感知,人類的孤獨和渺小,以及因此生長的宏闊與偉大。期待火星時代早日開啟!期待紅色火星早日成為人類宜居的第二家園!世界加油!中國加油!寫稿不易,原創更不易,有勞親們「分享/點讚/在看」,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