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季」| 不僅僅是發射那麼簡單

2020-08-05 牧夫天文
「火星探測季」| 不僅僅是發射那麼簡單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 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索 |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視頻天象

文案:徐鵬暉(原創作者)

排版:簡稚珉

後臺:庫特莉亞夫卡 李子琦

「火星探測季」| 不僅僅是發射那麼簡單

不僅僅是發射那麼簡單

一個研究生的火星任務日記(一)

【火星探測季】原創系列

「火星探測季」| 不僅僅是發射那麼簡單

又到了兩年多才有一次的火星探測發射窗口期了,今年全球有多個火星探測項目等待發射。近日我國的首個自主火星任務——天問一號已成功發射,引發了大家對於火星探測任務的關注。正巧筆者在剛剛結束的這個學期中有一門名為「空間任務分析與設計」的課程,這個課程的小組課程設計就是火星探測任務的概念設計,因此想從另一個角度帶大家看一看發射背後的那些事兒,領略一下一個火星任務的全貌。

「火星探測季」| 不僅僅是發射那麼簡單

天問一號發射現場(圖源網絡)

「我們這個課呢會以小組課程設計的方式考核大家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最後這個ppt給了大家幾個可以參考的空間任務選題,當然大家也可以自己設計一個題目,這個課程設計的結果最後是以一個空間任務項目建議書的形式呈現的。沒有問題的話我們就下課了。」

老師說完後我們就陸續退出了線上會議室。今年上半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的所有課程都改為線上進行。當天晚上下課之後我們小組群裡就開始討論起我們的課程設計要選個什麼題目。

「要不我們參照《月球旅店》的文本構思來搞一個月球計劃?」

「那個工程量也太大了吧,要真正建起來的話一次發射恐怕不行。」

「乾脆去木衛二唄,要搞個深空任務就搞個遠點的(滑稽)」

……

七嘴八舌一番討論過後我們最後決定去火星,一來考慮到前往火星在路上花費的時間相對較短(不到一年就可以到達,而相比之下去一次木星則需要數年之久),二來月球計劃我國已有嫦娥工程珠玉在前,而火星計劃在當時則沒有已發射的項目,再者火星任務可參考的案例比較多。

在真正的火星任務規劃中,這個階段被稱為規劃階段,主要進行的都是概念性研究,包括提出一些基本設想、概念設計等等。一個太空任務完整生命周期由多個階段構成,包括規劃階段、預研階段(Phase 0)、方案論證階段(Phase A)、方案設計階段(Phase B)、初樣設計階段(Phase C)、正樣設計階段(Phase D)、發射階段(Phase E)和應用階段(Phase F)。我們平時在電視上或網絡直播上看見的火箭發射過程只是發射階段的一部分,而前面眾多階段花掉的時間短則幾年,多則有十幾年乃至幾十年,這些都是參與論證的科學家和參與設計製造的工程師們的付出。而應用階段同樣也會持續數年時間,這背後同樣充滿了負責運行維護的工程師和負責數據處理的科學家們的汗水。

所以一個火星任務,不僅僅是發射那麼簡單。

「火星探測季」| 不僅僅是發射那麼簡單

想好了我們要去火星以後,接下來要確定一下任務的科學目標和任務概念,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去火星要幹什麼以及我們大概怎麼實現我們要幹的事情。

對於天問一號來說,它的科學目標是:

1. 繪製火星形態和地質結構圖

2. 調查火星表面的土壤特徵和水冰分布

3. 分析火星表面的物質組成

4. 測量電離層和火星地表氣候及環境特徵

5. 探索火星的物理場(電磁場、引力場)和內部結構[1]。

至於任務概念,我們可以把這個任務描述成一個由巡視器和軌道器執行探測任務的,單次發射入軌,依靠霍曼轉移到達火星進行探測的空間任務。

「火星探測季」| 不僅僅是發射那麼簡單

天問一號火星車著陸想像圖(圖源網絡)

照這個思路來的話,我們這個火星任務也需要先確定科學目標,就是我們去火星探測什麼。

「這個事情其實挺難搞的。」小陳同學發話了。

「怎麼說?」

「因為鷹醬已經去過火星不少回了,要說探測目標上要做出什麼花來的話,比如地質、大氣等等,已經很難再去找新目標了,雖然我們自己探測的相關數據還是空白。」

「科學目標得保證一定的創新性啊,不然項目過不了審批拿不到錢也是白搭,有沒有什麼別的可以創新的地方?」

「那要不我們也搞個登陸的,但是在登陸地點上做點文章。」

「火星探測季」| 不僅僅是發射那麼簡單

現在已有的火星登陸任務的著陸地點和我們小組規劃的著陸區域,可見別的任務大都選在了平原區域,可能是一種為了著陸安全的保險考慮,但我們選在了水手谷附近,是一個山地+高原類型的地形。這個地方著陸存在一定風險,但是山地往往保留了一些平原沒有的地質演化信息,因此說不定會有新發現。(圖源:小陳同學)

經過多輪討論之後(實際上這時候已經過了兩三個星期了),我們小組基本確定了下面三個科學目標:

「火星探測季」| 不僅僅是發射那麼簡單

1. 火星大氣及地質演化探測(主要目標)

2. 地火空間環境探測(從屬目標)

3. 無人機在火星的飛行可行性驗證(從屬目標)

其中第一個是我們去火星主要幹的事情,敲敲石頭看看大氣做點分析,第二個是給將來可能的火星任務探路用的,就像地球上新航線的開闢總需要有人試航,先搞清楚一路上的海況或者大氣條件一樣,第三個是考慮到著陸地點是個山地地形,空中單位行動起來會比火星車方便些,雖然在NASA即將發射的毅力號火星車上也搭載有無人機,但畢竟國內還沒人做過這個事嘛。其實原來最原始的版本還有一個去火衛一探測的目標,但是發現不順路,去一次得額外費老大勁了,就只好作罷。

由此任務概念也好確定了,要實現這些目標的話至少需要軌道器、著陸器、火星車、無人機幾樣東西,因此這可能也是和天問一號類似的一個多器組合體任務。

後來上課的時候我把我們小組的科學目標和任務概述交給老師審閱,老師給完修改意見之後,笑了笑,補了一句:「你們這看起來像是個『旗艦級任務』啊。」經驗豐富的老師應該是發現了什麼,然而我還傻傻地蒙在鼓裡,完全沒有意識到「旗艦級任務」這幾個字對我們幾個學生來說意味著多少不可預知的難題。

未完待續!

(本系列原創文章共4篇,每周三更新連載)

「火星探測季」| 不僅僅是發射那麼簡單

參考資料:

[1] JIA Yingzhuo,FAN Yu,ZOU Yongliao.Scientific Objectives and Payloads of Chinese First Mars Exploration[J].空間科學學報,2018,38(05):650-655

『天文溼刻』 牧夫出品

「火星探測季」| 不僅僅是發射那麼簡單

相關焦點

  • 剛剛,「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關於「天問一號」,你需要知道的 7 個冷知識何為「天問」其實早在 4 年前,國家航天局就宣布重啟火星探測計劃,並在 2020 年自主發射首顆火星探測器。不過直到今年 4 月 24 日,國家航天局宣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火星探測任務才擁有了自己的名字 ——「天問一號」,未來我們還將看到前往土星、木星等行星的「天問 n 號」。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社區曬單更有機會贏價值萬元「AJ1 倒鉤」潮鞋!點擊進入蘋果教育商店。(注意:若威鋒 App 端無法直接點開連結,請嘗試長按)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位於海南島東北部的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了歷史性時刻,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將執行我國首次火星任務的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預計在地火轉移軌道飛行約 7 個月後抵達火星附近。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 火星,中國來了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我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該探測器由中國最強大的火箭之一: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送,在為期 7 個月的太空旅程後,它將到達美麗的紅色星球:火星。屆時,中國將成為有史以來第二個在火星表面著陸並運行火星車的國家。
  • 熱點新聞一覽:「天問一號」開啟我國火星探測之旅
    FUTURE | 遠見 眺望 選編Future遠見科技資訊一周精選:「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我國火星探測之旅;「嫦娥五號」即將帶我們上月亮「挖土」;我國科學家對宇宙最強伽馬射線暴高能輻射有新說;我國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考船「實驗6」號下水;國內最大規模5G智能電網建成。
  • 中國第一個自主火星任務「天問一號」順利發射,向著火星出發
    緊接著阿聯的「希望號」火星任務之後,2020 發射窗口的第二個任務,中國的「天問一號」也在今天稍早由海南文昌火箭發射場由長徵五號火箭運載升空了。天問一號是中國第一個自主的火星任務,也是第一個離開地球的探測器。
  • 2020 再掀火星探測熱潮
    為了節約太空飛行器寶貴的燃料,前往火星的探測器通常採用霍曼轉移軌道,而使用該軌道的時機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本次火星探測的發射窗口大約在2020年7月底到8月中旬期間,如果錯過,就只能等到2022年秋季。由於阿聯航天工業基礎較為薄弱,因此「希望號」火星探測器是由美國製造、並搭乘日本的H-2A火箭從日本發射升空。
  • 中國太空探索一大步:「天問一號」,目標火星
    北京時間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中國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踏上前往火星的徵程。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發射,但火星探索任務尚未成功
    阿聯的首顆火星氣象衛星【希望號】在7月20號搭乘日本的運載火箭升空,而美國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也整裝待發,預計將在8月15日之前完成發射。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人類選擇探索火星?為什麼近兩個月來各國會集中向火星發射探測器?中國的火星探測進程在世界範圍內處於什麼位置?
  • 下一站火星!阿聯希望號發射升空,2020 火星探測大幕拉開
    一個月後,火星探測器最終被命名為「希望號」,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對此的解釋是:希望,就是在向數百萬阿拉伯青年傳遞樂觀精神。當時,阿聯政府提了一個要求:火星探測器,要自己造,不能買!鑑於航天技術較為薄弱,阿聯選擇了兩個強大助攻:美國和日本。
  • 火星發射季最後一幕,頂級火星車毅力號203天後挑戰登陸
    2020火星發射季中美阿 三國演義屆時,毅力號火星車有望成為NASA成功部署的第5輛火星車,無人探測直升機機智號,有望成為全世界首架行星探測直升機,由此開創「火星探測車+探測直升機」全方位、立體化的全新行星探測模式。
  •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耗資2億美元左右
    ,成為2020火星發射季中國、美國、阿聯三大探火任務打頭陣。,不僅僅是該國首個火星軌道探測器,更有望成為全世界「第一顆真正的火星氣象衛星」。因此可以說備受業界矚目,希望號探測器有望成為全世界「第一顆真正的火星氣象衛星」。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將挑戰「三步走」,開啟中國航天新篇章
    火星探測本就是航天領域的一大難點,完成「天問一號」任務的火箭也非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莫屬。今天,「胖五」再次出徵,也創下了兩個首次: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首次應用性發射;我國運載火箭首次執行地球-火星轉移軌道發射任務。
  • 「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升空 火箭殘骸都去了哪裡?
    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周四(23日)中午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發射升空。國家航天局指,經過2167秒飛行,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展開超過半年的長途旅行,預計會在明年2月抵達火星。
  • 阿聯火星探測器「希望號」日本種子島發射升空,曾兩次推遲發射
    阿聯的火星探測器「希望號」(Hope),於日本南部的太空中心發射升空(網絡圖片)日前因為天候不佳兩度延後升空的阿聯的火星探測器「希望號」(Hope),於日本當地時間上午6時58分已從日本南部的太空中心發射升空,預計將於2021年2月開始環繞火星軌道運行。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火星探測為何這麼難?「西瓜視頻」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總共實施了46次火星探測項目,但成功率只有43%左右。「天問一號」計劃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項任務,難度可想而知,這在人類火星探測歷史上也是罕見的。1962年,人類邁出火星探測的第一步。這一年,蘇聯發射「火星1A號」探測器,但在飛往火星的途中與地面失去聯繫,最終失敗。此後,蘇聯的「火星1號」與美國的「水手3號」等火星探測器探測任務也宣告失敗。
  • 「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來看看它的LOGO設計
    2020年7月3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式發射「火星探測車任務」,其搭載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於2021年2月18日在耶澤羅撞擊坑著陸。 )r與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創意團隊合作,為「火星2020探測車任務」設計了一個象徵著太空旅行的能量符號和品牌LOGO。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組圖」
    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動畫「火星異種」第二季4月1日開播 第二彈PV公開
    動畫「火星異種」第二季4月1日開播 第二彈PV公開 動漫 178遊戲網 ▪ 2016-03-17 15:38:55
  • 世界火星探測—幾張圖帶你快速領略
    「人類必將移民火星,2050年前人類就會登上火星生活!」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將挑戰「三步...
    「繞-落-巡」,一次完成由於公轉的原因,當前正值火星探測窗口期,火星到地球的直線距離最短,因而探測火星所需時間短、所攜燃料少、成本也更低。面對這個錯過要等 26 個月的火星探測良機,阿聯沿軌道巡航的「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已於本周一順利發射,而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暫定於本月 30 日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