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忒彌斯計劃」(Artemis)是美國NASA在2019年「人類登陸月球50周年」紀念日上正式提出的重返月球計劃,其主要目的是在2024年將一名男太空人和一名女太空人送上月球,並且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
阿爾忒彌斯計劃
「阿爾忒彌斯計劃」是希臘神話中月亮女神,NASA用其命名就已經表明了這個計劃的主要目的——佔領並開發月球。美國CNBC電視臺主持人就曾經透露NASA的目標,重返月球——佔領月球——建立中轉站——進軍火星及深空。
SLS火箭
在2020年10月15日的時候,美國就夥同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盧森堡、阿聯、義大利籤署了《阿爾忒彌斯協定》,雖然表面上是說要為和平利用太空、和平開發月球建立法律框架,實質上就是建立一個美國主導的月球及太空開發聯盟。目前這個協議只有8個國家籤訂,但是後續或將還有更多國家加入,包括中國和俄羅斯都在其邀請範圍內,當然僅是邀請籤個法律框架而已。
月球上空的「獵戶座」飛船
「阿爾忒彌斯計劃」使用的火箭是SLS(太空發射系統),這是一個龐大的巨型火箭,由太空梭發展演變而來。第一階段具有LEO軌道70噸載人能力,最終版本將超越土星五號的130噸運載能力。目前SLS的核心級已經完成,正在進行Green Run(初試)測試。Green Run測試一共8項,目前已經完成6項,還剩下加注合練及4臺RS-25發動機點火的熱測試兩項。已完成的測試數據不錯,最後一項熱試車計劃在2020年11月份進行。
SLS火箭液氮罐
而SLS火箭使用的固體助推器,在今年8月份在猶他州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測試場成功的進行了點火測試。
「阿爾忒彌斯計劃」使用的飛船是「獵戶座」,這是NASA的新一代飛船,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負責設計和建造。「獵戶座」由服務艙、乘員艙、發射中止系統以及飛船適配器組成,重約23噸,加壓艙容積約為19.5m³,大約是阿波羅飛船的2.5倍,最大可搭載6名太空人。「獵戶座飛船」於2014年12月5日首飛成功,這是登月計劃中進展最快的一部分。
獵戶座飛船
與阿波羅系列飛船相比,獵戶座除了載人數量更多外,還有很多優越的地方。比如說安裝了太陽能板,可以使飛船攜帶的燃料更少;安裝性能先進可靠的計算機,每秒可執行4.8億條指令;更加可靠的逃逸系統,整體安全性是太空梭的十倍;使用高科技合成材料,飛船更輕,而且隔熱效果更好,復用次數達到10次。除了可以飛往月球外,「獵戶座」還可以飛往小行星,甚至具備前往火星的能力。
月球登陸系統是登陸計劃中重要的一環,包括下降(從月球軌道降落月球)、上升(離開月球)、轉移、燃料加注功能等。NASA將月球著陸系統交給了商業部門完成,獲得NASA合同的公司主要包括藍色起源、Dynetics以及SpaceX公司,其中藍色起源佔了大頭。拿了大頭,當然要積極一點了,今年8月份的時候,藍色起源團隊就展示了他們的著陸器工程模型。
藍色起源展示的著陸系統模型
為了保障登陸月球更加順利,NASA還提出了「月球門戶」(Gateway)空間站建造計劃。「月球門戶」重約50噸,加壓空間約125m³,支持獵戶座飛船對接。「月球門戶」主要作用是作為深空 探索前哨站,為航天員提供科學實驗、星際探險的基地,並讓他們習慣於深空生活。
「月球門戶」的原型地面測試已經完成,預計在2022年開始建設,主要使用SLS火箭及獵戶座飛船組裝和運營,大約需要發射5~6次。不過根據目前狀況,進度不容樂觀,2024年重返月球能否使用上是個疑問。
月球門戶概念圖
除了上述系統外,還有一些輔助但是必要的東西,包括太空衣、月球車、通信系統等等。其中2019年時候NASA就展示過兩款衣服,分別是乘坐發射和重返獵戶座飛船時穿的艙內服,以及探索太空的艙外活動服。新的太空衣設計在安全性、機動性做出了革新,應用了許多新技術、材料及理念,而且可以在飛船出現緊急情況時提供長達6天的生命支持。
NASA公布太空衣
NASA新一代月球車叫做「蝰蛇號」(VIPER),大小與高爾夫球車差不多,可以在月球上行走數公裡。原計劃2022年發射的,但由於各種原因,已經推遲到2023年發射了。除此之外,日本豐田公司(沒錯,就是造汽車的那家公司)已經和JAXA合作,要研製6輪月球車。基於美國和日本的合作,豐田的這個名為「Lunar Cruiser」的月球車很可能後續也被應用到「阿爾忒彌斯計劃」中。
另外, NASA已經選定諾基亞公司合作,要在月球上建立4G / LTE通信系統,這也是「阿爾忒彌斯計劃」的一部分。
豐田月球車
根據NASA最新計劃,2021年開始使用SLS火箭發射獵戶座飛船無人版,為期3周,測試各種情況;2023年發射載人版繞月球飛行,但不降落;2024年使用「阿爾忒彌斯3號」,將2名太空人送到月球表面,並將在月球上逗留大約1星期。
由此可見,如果不出意外,NASA確實具備2024年將人送上月球的能力,畢竟50年前登月的技術和經驗積累可不是白給的。不過前提是一切順利情況,萬一哪個關鍵部分掉鏈子,那也只能推後了,在航天上也是尋常之事。
展望中的外太空生活環境
當然,美國重返月球肯定不是為了面子問題再次登陸月球,而是要建立月球永久基地(計劃2028年建成),並開發月球資源。並且,憑藉重返月球機會,鞏固在太空領域的優勢,謀取新世紀內繼續的主導世界地位。當然,世界上也不只有美國NASA在進行深空登月活動,我國也有相關計劃,並且在按照自己的步伐穩步前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