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也是我們文學中最浪漫的天體。不但如此,月球上還有極為豐富的資源,比如說矽、鐵、鈦、鋁稀土、氦3等,這些都是非常值得人類去開發利用的。
月球
這不,美國最近就拉上了日本、澳大利亞等8個國家組建「八國聯軍」,準備組團到月球進行開發。比較讓人注意的是,既然是為人類創造安全、繁榮未來,但是卻沒有航天大國中國及俄羅斯參與。
8國會議
外太空是沒有主權的地方,都是誰先到誰先開發、誰先利用。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傾全國之力,實現了6次登陸月球,但是由於當時登陸月球政治意義大於實用意義,而且成本高得離譜,所以自從1972年阿波羅17號最後一次登陸月球後,美國也再沒登陸過月球。
阿波羅登月
很多人都有疑問,美國自從數次登陸月球後就對月球沒什麼興趣了,反而跑去更加遙遠的火星,難道月球上的資源沒有吸引力嗎?其實不是,月球上的資源當然很香很誘人,但是以當時人類的技術水平,並沒有能力在月球上進行資源開發及利用,包括美國也一樣。所以在對月球進行足夠了解之後,只好去火星甚至整個太陽系進行更多的探索和了解,將月球暫時放一邊。所以不是美國不稀罕月球,而且沒有那個能力!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
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特別是本世紀20年代,人類已經初步具有月球開發資源的能力。因此世界上又開始出現一個月球登陸熱,不僅美國提出2024年重返月球,中國和俄羅斯也提出2030年前後登陸月球,就連印度也向月球積極發力。
嫦娥4號
20世紀之前陸地是人類主戰場,20世紀海洋和天空是主戰場,而21世紀人類的主戰場則是太空。因此誰能在太空競賽中取得領先、誰控制了太空,誰就主宰了未來戰場。20世紀90年代那場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戰爭,美軍正是依靠了太空上的優勢,調用了近百顆衛星,提供全面的偵察、監控、通訊、預警、導航、氣象等重要保障,所以才出乎世人意料的摧朽拉枯打敗號稱世界軍事強國的伊拉克。這一仗讓世界很多大國如夢初醒,驚出一身冷汗,開始大力發展高科技、發展航天事業!
海灣戰爭
登陸月球,不僅僅是開發利用月球豐富的資源、開發月球市場,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月球基地,作為深空探索的跳板。而最重要的是,在探月潮中可以更快的創造、發展甚至突破新的技術,積累經驗、培養人才,使國家在未來科技競爭中不至於落後。
美國在航天的地位確實是領先的,這一點不可否認,但是美國一直都有保持霸權優勢、遏制中俄崛起的戰略目標,所以在月球開發上不帶上中俄是意料中的事情。不過雖然美國不帶我們玩,但是不代表我們只能做觀眾,中俄有自己的發展計劃,而且也將聯手開發月球。根據俄媒消息,中國和俄羅斯已經達成初步共識,將在月球上建立月球基地。
天宮一號和神舟8號對接
無論美國怎麼掀起太空競賽,但是我們穩穩的按照自己「三步走」戰略前行。前兩步載人航天、太空人出艙和空間對接等已經完成,下一步就是發展自己的空間站。第三步將在未來幾年完成,至此我國1992年提出的載人航天發展計劃就可以圓滿完成,為和平利用太空和開發太空資源打下堅實基礎。
新的太空探索徵程,已經開始揚帆!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星辰大海
美國掀起的新一輪太空競賽,雖然其心可疑,但是其法卻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美國找來一批小弟合作,瞎子都能看出主導的必定是美國,其他國家日本、義大利等國家還能出點力氣,更多的是出錢跟在屁股撿便宜,但是這樣做法卻有不少好處:
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
1、國際聯合開發,名頭很大。
2、各國出錢分擔,美國經費壓力大大減小,還可以促使項目快速前行。
3、各國提供不同支持,從更多角度解決問題,有利於技術的快速突破和創新。
合作
雖然自力更生不可或缺的,但是如果閉門造車則有可能車還沒造出來,人家飛機都滿天飛了。很高興的是我國無論是探月工程還是空間站上,都已經和世界上不少國家進行了合作,這也將讓我們在前往太空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