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版八國聯軍轉移陣地:進軍38萬公裡外,天宮號有三招可解圍

2020-11-16 宇宙印象

編者按:國際空間站從1993年開始籌劃建造,參與國家一共16個,美俄為主,11個歐洲空間局成員國,外加日本、加拿大、巴西。進入2020年代,近地軌道與重返月球趨勢不匹配,美國提出了2024年重返月球計劃,成立了月球版八國聯軍:美、英、盧森堡、加、意、澳、日、阿聯。這8國轉移陣地,將目標瞄準了38萬公裡外的月球,那麼我們的天宮號該如何應對呢?有三招可以解圍。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816期

國際空間站的命運將在2028年作出抉擇,這是其生涯的最後期限,是留在軌道上被拆解,還是受控墜入大氣層,美俄等國將就此事進行商議。國際空間站之後,美俄等西方國家下一步將做什麼?正在計劃建造的地球前哨基地到底靠不靠譜?人類的目標是儘快實現對低地球軌道的飛躍,進軍月球。

圖片解讀:國際空間站計劃運行到2024年,延長壽命到2028年

圖片解讀:國際空間站之後將是月球空間站

圖片解讀:NASA重返月球將在月面建立基地

根據美國宇航局重返月球計劃,2024年將派遣兩名太空人登陸月球南極,之後將登月進行常態化,那麼就需要一個中轉平臺,這就是蓋特號月球空間站。美國宇航局和其他國際合作夥伴已經在設計月球軌道空間站,前不久,美國牽頭籤署了《阿爾忒彌斯協定》,內容是美國負責牽頭將太空人送到月球,然後在月面建立基地,包括美國在內有八個國家參與:美、英、盧森堡、加、意、澳、日、阿聯等。這幾個國家都是美國的忠實盟友,其中還有幾個是北約成員國,堪稱月球版的八國聯軍。美國完成重返月球之後,這些國家將提供不同的資源、比如資金、太空人、技術等協助美國建立月面基地。說白了美國自己幹錢不夠,找了這幾個國家一起玩,到時候可以讓參與國的太空人也實現登月,雙方各取所需。

美版月球空間站的核心是一個棲息地模塊,還有動力和推進艙,計劃在2023年末發射進入月球軌道運行,其他一些部件很可能會部署到前哨基地。美國宇航局指出,空間站將作為登月的跳板,供登月人員使用。


圖片解讀:月球空間站的想像圖,整體規模要小於國際空間站

圖片解讀:馬斯克的月面基地想像圖

從這個趨勢看,國際空間站在2028年之後是鐵定被放棄了,屆時近地軌道上將只剩下中國的天宮號空間站。這個說法讓天宮號空間站成了美國的心病,近地軌道已經沒有了西方國家建造的軌道建築,美國有點掛不住面子。連忙宣稱我們已經不在近地軌道玩了,月球版八國聯軍轉移陣地:進軍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看似高大上的舉動,其實難以掩飾美國的難處。前往月球需要更大的運載火箭,成本也更高,在近地軌道上有個空間站的確方便很多,可進行各種科研實驗。

針對美國組建月球空間站及八國運營集團,天宮號有三招可以應對:第一,組建我國的空間站與多國聯合運營模式;第二,以空間站作為跳板,建立近地軌道向月球出發的通道;第三,建立商業近地軌道模式,可將空間站擴大規模。


圖片解讀:天宮一號已經完成對接技術驗證

圖片解讀:接下來2年,我國將組建天宮號空間站

美國也打算鼓勵私人航空航天公司佔據近地軌道,比如一家位於休斯頓的Axiom空間公司計劃承包國際空間站,將其變為自己的商業根據地。當國際空間站在2028年退役之後,將由私人公司進行打理,開發其商業價值。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的Orion Span也在開發近地軌道空間站,目前已將其命名為Aurora空間站,預計在2021年下半年啟動建造,側重商業服務。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

相關焦點

  • 中美月球爭奪戰?月球版「八國聯軍」誕生,要和中國搶奪月球資源
    八國聯軍」?因為和以往國際間和平開發外太空資源的協定不同,《阿爾忒彌斯協定》具有較為明顯的資源搶奪性和排他性,尤其有三條規定很有意思:1、開發月球、火星、以及外太空小行星上的礦產資源,並且有明顯將其商業化的意圖;2、在外太空基地上設立「安全區」,防止敵對國家和公司造成幹擾或破壞
  • 38萬公裡外的親密「牽手」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完成在軌樣品轉移38萬公裡之外的親密「牽手」(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本報記者 餘建斌 馮 華《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7日 第 12 版)核心閱讀12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
  • 月球版八國聯軍正式誕生!中國2000噸級超級火箭得加快步伐了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720期近日,由美國牽頭籤署的《阿爾忒彌斯協定》已經定下目標,在2024年將美國太空人送到月球,並且在2030年之前建立月球基地。參與籤署協議的國家有八個,包括美國、英國、義大利、盧森堡、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阿聯等。事實上這些國家都是美國的忠實盟友,也是2024年重返月球計劃的鐵桿支持者和參與者。
  • 看,那38萬公裡外的中國紅
    (國家航天局供圖 國家天文臺提供技術支持)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柴雅欣報導 38萬公裡外,一抹「中國紅」振奮人心。12月3日23點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3000牛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後,順利將攜帶月壤的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 八國聯軍籤訂契約,準備瓜分月球資源!明確表示沒有中國的份
    自古以來,月球就承載了人類最浪漫和最美麗的幻想和傳說,然而到了現代,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人類逐漸對月球有了更加實際的認識,這個距離地球38.44萬千米的衛星,不僅僅是浪漫和美麗的代名詞,還有實實在在的利益。
  • 嫦娥3號擬2013年前後飛天 天宮1號開騰訊微博
    截至9月20日,嫦娥二號衛星已環繞L2點穩定運行近26天。據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 10月1日,嫦娥二號將迎來在浩瀚蒼穹飛翔一周年紀念日。不負眾望的嫦娥二號剛剛從距離地球172萬公裡的「天外」傳回首批深空科學探測數據。嫦娥女神給人類捎回了什麼宇宙訊息?這些數據是如何捕獲的?可能有哪些科學產出?她將與拉格朗日L2「共舞」多久?將有怎樣的歸宿?探月後續工程進展如何?
  • 嫦娥五號的48小時:詳解38萬公裡外的「神操作」
    從12月1日到3日深夜,這48小時裡,38萬公裡之外的嫦娥五號到底進行了哪些「神操作」?地面上的科研人員又實現了哪些突破?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認為,實際上,2千克月球樣品不僅不少,可以稱得上很多了。同樣以無人採樣返回的方式,蘇聯曾成功開展過三次月球任務,一共帶回300多克樣品,平均一次帶回的量僅為嫦娥五號的1/20左右。
  • 嫦娥五號的48小時:詳解38萬公裡外的「神操作」
    從12月1日到3日深夜,這48小時裡,38萬公裡之外的嫦娥五號到底進行了哪些「神操作」?地面上的科研人員又實現了哪些突破?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認為,實際上,2千克月球樣品不僅不少,可以稱得上很多了。 同樣以無人採樣返回的方式,蘇聯曾成功開展過三次月球任務,一共帶回300多克樣品,平均一次帶回的量僅為嫦娥五號的1/20左右。美國採集的樣品很多,一共381.7千克,是通過6次載人登月任務由航天員手動「搬」回來的。
  • 美日組「八國聯軍」企圖瓜分月球,中俄要做觀眾還是該如何應對?
    月球這不,美國最近就拉上了日本、澳大利亞等8個國家組建「八國聯軍」,準備組團到月球進行開發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傾全國之力,實現了6次登陸月球,但是由於當時登陸月球政治意義大於實用意義,而且成本高得離譜,所以自從1972年阿波羅17號最後一次登陸月球後,美國也再沒登陸過月球。
  • 嫦娥五號攜月壤啟程回家 38萬公裡外的中國紅———頭條——中央...
    這是繼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後,五星紅旗又一次展現在月球表面,同時也是五星紅旗第一次月表動態展示。這是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全景相機拍攝的五星紅旗在月面成功展開的畫面。(國家航天局供圖 國家天文臺提供技術支持)  38萬公裡外,一抹「中國紅」振奮人心。
  •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成功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
    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嫦娥五號完成在軌樣品轉移38萬公裡之外的親密「牽手」(科技自立自強·逐夢深空)本報記者 餘建斌 馮 華《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7日 第 12 版)核心閱讀12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
  • 嫦娥五號月球起飛成功!接下來每一步都是歷史,38萬公裡穿針引線
    風險主要來自硬體、軟體、環境三個方面,例如,發射塔架支持系統欠缺導致起飛軌道設計的複雜性,在遙遠的38萬公裡之外的地外天地起飛測控資源受限,對自我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以及完全迥異於大氣環境的真空環境發射難題。
  • 呼叫休斯頓,我們有麻煩了!32萬公裡外的阿波羅13號發出緊急求救
    號上發出緊急求救:休斯頓,我們有麻煩了!三位太空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航天事故,他們命懸一線,這個驚心動魄的情況不禁讓地球上的人們屏住了呼吸。1969年,阿波羅11號的登月艙成功在月球正面登陸,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先後踏上月球的土地。同年,阿波羅12號也成功登陸月表。到了1970年,阿波羅13號載著三名太空人離開地球,準備第三次前往38萬公裡外的月球。然而,這趟旅程卻充滿了致命的危險。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飛越38萬公裡去「看」你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飛越38萬公裡去「看」你 原標題:   在嫦娥四號落月之前,我國已成功發射了4顆月球探測器,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以及為嫦娥五號探路的再入返回試驗器,即嫦娥5T,它們飛越38萬公裡的地月距離,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走中前兩步即繞月、落月的任務目標。  在如今這個關鍵節點,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特此梳理我國探月工程走過的15年。
  • 跨越38萬公裡 嫦娥五號跑月亮上「抓把土」有啥用?
    南京天文愛好者協會理事張瀚表示,其中嫦娥一號和二號完成了「繞」,嫦娥三號和四號完成了「落」和「巡」,而即將發射的嫦娥五號將正式拉開「回」的序幕。圖據新華社 中國探月工程官方發布的消息顯示,這次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將有望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自動在月球表面進行月球土壤的採集;首次在月球表面起飛;首次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的月球軌道上完成對接與採集物品轉移;首次帶著月球土壤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原本是11國,為何被稱作八國聯軍?其中最不該遺忘的是哪兩國
    那麼為什麼我們習慣稱之為「八國聯軍」呢?這是因為11國中,又以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沙俄、日本、奧匈、義大利叫囂的最兇,始終衝在侵略的最頭線。利用庚子賠款,日本在軍國主義的擴張道路上有恃無恐,有了更加充足的資金儲備。即使在九一八事變、淞滬抗戰、盧溝橋事變後,南京政府對日賠付也沒有停止。直到全面抗戰爆發,1937年9月南京政府才下令:停止海關稅務司撥付賠款。至此,從1901年正式開始賠付算起,本息合計實際賠付日本5736萬海關兩,剩餘的1858萬兩不再賠付。
  • 「玉兔之手」」實現38萬公裡外毫米級精確控制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電 (歐陽開宇 祁登峰)北京時間1月14日21時45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確控制下,「玉兔」號月球車舒展「玉兔之手」——機械臂,對腳下月壤成功實施首次月面科學探測。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體室副主任吳風雷介紹說:「這次探測任務的成功,標誌著中國突破了月面高精度機械臂遙操作控制技術,實現了38萬公裡之外的機械臂毫米級精確控制。」據悉,由於受「玉兔」號月球車活動維度限制和避障因素影響,「玉兔之手」完成對一個預定目標點的探測,一般要經過十七、八個操作步驟,幾乎每一步操作都要經過極其精密的計算。
  • 38萬公裡外的太空「打包」:月壤轉移誤差不大於5微米
    如果把「嫦娥五號」從月球上取月壤返回的過程比作發快遞,在38萬公裡的高空中,嫦娥五號正準備打包一份來自月球的「快遞」,中國即將用自己「訂製」的月壤開啟新的研究。屆時,嫦娥五號會利用軌道器上的對接與樣品轉移機構正式將中國自己採集的月球土壤從上升器中轉運到返回艙中。
  • 天問一號飛行超過1億千米,嫦娥四號在破紀錄,天宮蓄勢待發
    距離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並準確進入預定地火轉移軌道已經整整38天了,據國家航天局的最新消息顯示,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已經累計飛行超過1億公裡,目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充足、各項工作正常。
  • 50年前,太空人在32萬公裡外發出緊急求救:休斯頓,我們有麻煩了
    13號上發出緊急求救:休斯頓,我們有麻煩了!三位太空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航天事故,他們命懸一線,這個驚心動魄的情況不禁讓地球上的人們屏住了呼吸。1969年,阿波羅11號的登月艙成功在月球正面登陸,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先後踏上月球的土地。同年,阿波羅12號也成功登陸月表。到了1970年,阿波羅13號載著三名太空人離開地球,準備第三次前往38萬公裡外的月球。然而,這趟旅程卻充滿了致命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