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的大清朝,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硬」的國家,因為它創造了人類有史以來的一項「偉大」紀錄:同時向11國及其附屬國家宣戰。
所以,戰敗後的大清朝坐在談判桌前時,《辛丑條約》並不是跟八國聯軍籤訂的,而是跟11國及其附屬國家籤訂的。
那麼為什麼我們習慣稱之為「八國聯軍」呢?
這是因為11國中,又以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沙俄、日本、奧匈、義大利叫囂的最兇,始終衝在侵略的最頭線。
1、沙俄對我們的獲益最大
無論是11國聯軍,還是八國聯軍,通過這場戰爭,沙俄對我們的獲益最大。
義和團風起雲湧,沙俄一面派兵攻佔北京,一面以保護鐵路為名出兵東三省。1900年6月,沙皇尼古拉二世自任總司令,由陸軍大臣庫羅帕特金為總參謀長,率14萬多人兵分六路出兵東北。
次月,沙俄軍隊就製造了慘絕人寰的海蘭泡(今俄文名:布拉戈維申斯克)和江東六十四屯大慘案。同時,居住在尼布楚(今俄文名:涅爾琴斯克)、伯力(今俄文名:哈巴羅夫斯克)、海參崴(今俄文名:符拉迪沃斯託克)等地的中國人也慘遭毒害, 「將華民之在俄界者十餘萬人盡行屠戮」。盛京副都統晉昌的報告也說,在俄境的中國人被「槍斃、水淹、火焚,不下二十餘萬」。
同年8月,沙俄不宣而戰,先後襲佔領黑河、璦琿、海拉爾、牙克石、博克圖等地。黑龍江將軍壽山自殺,齊齊哈爾陷落,吉林、扶餘、拉哈蘇蘇、依蘭、哈爾濱相繼續失陷。
只有從海參崴出兵的俄軍,攻佔琿春後在寧古塔遇到了頑強反擊,清朝守軍與沙俄軍隊軍隊激戰40餘天最終失陷。同年9月22日,吉林被佔領;9月28日遼陽被佔領,10月1日盛京(瀋陽)被佔領,東三省全境淪陷。
為了使自己的武力佔領合法化,沙俄先是脅迫盛京將軍增祺,派出已革職的道員周冕到旅順,強迫草籤了《奉天交地暫且章程》,實際剝奪了中國在奉天(遼寧)的主權。
在《辛丑條約》籤訂後,沙俄所獲賠償最高,達到130371120兩白銀。但是,這遠遠不能滿足沙俄的胃口,他們又搞出一個中俄約稿,要求李鴻章籤字。這個約稿的主要內容如下:
1、允許俄國在東三省駐軍。
2、清朝不準在東北駐軍,只設馬步巡捕,人數與俄方商定。
3、清朝官員與俄方發生衝突須革職。
4、中國北境水陸師,不用他國人訓練。
5、東三省和蒙古、新疆境內的鐵路,非經俄方允許,不得由他國建造,也不得由中方自行建造。
沙俄鯨吞東三省的企圖,在西方列強中引發反彈,日本、英國、美國、義大利、奧匈帝國紛紛表示反對。加之,國內社會各界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李鴻章直到病死,也沒有在這份喪權辱國的條約上簽字。
通過《辛丑條約》的籤訂,沙俄獲取了最大的所謂戰爭賠償金,同時侵佔了東三省,還派兵搶佔了庫倫(今蒙古烏蘭巴託)和伊犁等地……是得益最大的國家。
2、日本對我們的傷害最深
無論是11國聯軍,還是八國聯軍,通過這場戰爭中,日本對我們的傷害最深。
在甲午戰爭之後,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已完成了對「千年老師傅」的心智佔領,而在剿滅義和團運動中,日本始終衝在最前面,是名副其實的急先鋒。
通過《辛丑條約》,日本完成了在中國駐軍的合法化,以「護僑」、「護路」為名成立駐屯軍,分別部署在北京、天津、塘沽、秦皇島、山海關等地,司令部則設於天津。這個駐屯軍後改名「中國駐屯軍」,又因駐紮在華北,又被稱為「華北駐屯軍」,也就是策動七七事變的日本主力。
在《辛丑條約》中,日本獲賠34793100兩白銀,中國對日的實際賠付時間最長、賠付金額最大。
這是因為自1909年起,美國率先提出退回部分溢額賠款,用作援助留美學生,並在1924年退回1250餘萬美元,充作教育基金。1917年,德奧因戰敗也不再索賠;1924年蘇聯聲明放棄俄國部分庚子賠款;1925年,法國﹑英國﹑比利時﹑義大利﹑荷蘭等國都先後放棄賠款或退回部分款項。
只有日本例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中國參加了協約國一方。因日本也是協約國一員,因此與英美一道,把庚子賠款的支付期延緩了5年。
1922年延續期滿,日本決定把庚子賠款的餘額,用作「對華文化事業」、資助留日學生等。但此舉的初衷被中國學術界所質疑,認為是日本加強奴化的一種手段。因此,從北洋政府到南京政府,庚子賠款一直未曾間斷地向日本支付。利用庚子賠款,日本在軍國主義的擴張道路上有恃無恐,有了更加充足的資金儲備。
即使在九一八事變、淞滬抗戰、盧溝橋事變後,南京政府對日賠付也沒有停止。直到全面抗戰爆發,1937年9月南京政府才下令:停止海關稅務司撥付賠款。至此,從1901年正式開始賠付算起,本息合計實際賠付日本5736萬海關兩,剩餘的1858萬兩不再賠付。
3、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
無論是11國聯軍,還是八國聯軍,通過這場戰爭、通過《辛丑條約》的籤訂,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現在,讓我們再來看一下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辛丑條約》第六款規定,大清國賠償各國關平銀4.5億兩,年息4釐,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982238150兩,以關稅、常關稅、鹽稅作為抵押,賠款按當時人口計,一人一兩,共4.5億兩,在西方列強眼裡,這個數字是「作為對中國人的懲罰」。
因為賠款是針對1900年(庚子年)義和團運動而起,所以也叫「庚子賠款」。庚子賠款對各國的具體賠款額度如下: 單位:海關兩(1海關兩合0.742美元。排名根據賠償額度。)
俄國:130371120
德國:90070515
法國:70878240
英國:50620545
日本:34793100
美國:32939055
義大利:26617055
比利時:8484345
奧匈:4003920
荷蘭:782100
西班牙:135315
其他國家:204540
庚子賠款是西方列強,對中國一次空前絕後的掠奪和無恥敲詐!
從1901年至1938年,庚子賠款實際履約38年,11國列強實際獲利白銀6.5多億兩,合計銀元10億元。
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按清末晚期維護運營成本計,北洋水師保持亞洲第一的水平,全年需經費4000萬至5000萬兩,所賠付的白銀可用來打造16隻至13隻北洋水師。
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請記下——
《辛丑條約》主要內容還有:懲辦支持義和團運動的官員;清政府派親王、大臣分別到德國和日本賠罪;清政府須明令禁止中國人建立和參加抵抗西方列強的各種組織;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區,各國可在使館區駐兵,中國人不準在其間居住;拆毀大沽炮臺和北京至天津海口的炮臺;各國可在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駐兵……
八國聯軍也好,11國列強也罷,它們都是中國近代所遭受深重災難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