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個國家:1個滅亡6個衰敗,還有一個已經解體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所以導致頻頻遭到列強欺凌。其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給中國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戰爭結束後,清政府與各國列強籤訂了《辛丑條約》,中國自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國家和人民都帶來沉重的災難。
八國聯軍登陸
而事後,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也在其筆記中承認,此次中國所受的毀損,以及搶劫所遭到的損失,數額非常巨大。但隨著中國人民的覺醒,我們不僅在抵抗外來侵略的過程中贏得了勝利,而且在現代化事業建設的過程中,也不斷取得進步,且綜合國力蒸蒸日上,再次屹立於世界強國之列。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個國家,現在又是何狀況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滅亡的國家
首先是滅亡的國家:沙俄。八國聯軍侵華時,俄國正值羅曼諾夫王朝統治時期,對外的稱呼為俄羅斯帝國,簡稱「俄國」、「沙俄」,自稱「第三羅馬」。八國聯軍侵華後,沙俄為了與日本爭奪勢力範圍,展開了日俄戰爭,並在戰爭中失敗。
俄國沙皇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政局不穩定的沙俄因為前線失利,導致二月革命的爆發。沙皇尼古拉二世籤署退位聲明,俄羅斯帝國滅亡。後來由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權組建了蘇聯,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稱為俄羅斯聯邦。但現在的俄羅斯,與沙皇俄國已經不是一回事。
八國聯軍合影
解體的國家
其次是解體的國家:奧匈帝國。1867年,奧地利帝國為防止匈牙利再次獨立,籤署了《奧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將兩個國家改組為奧匈帝國。合併後的奧匈帝國成為歐洲五大強國,當時的世界列強之一。其遼闊的國土面積,僅次於俄羅斯,位居歐洲第二。
奧匈帝國地圖
參與八國聯軍侵華後沒幾年,塞拉耶佛事件發生,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由於在戰爭中,奧匈帝國所在的同盟國節節敗退,所以奧匈帝國所屬的成員國對它失去了信心,很多地區趁機宣布獨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從中分裂出了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塞爾維亞等國家。波蘭、羅馬尼亞、義大利等國家也獲得前奧匈帝國部分領土。
衰落的國家
衰落的國家:法國、德國、日本、義大利、英國、美國。德國一直是歐洲的陸上強國,夙敵則是法國。由於趕上第二次工業革命,德國發展迅速。但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挑起者,且是戰敗國,德國受到了很大的制裁。原本一流強國也淪落到二流的位置。法國則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損失慘重,尤其是二戰後,再難與新崛起的美國和蘇聯抗衡。
八國聯軍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走在了亞洲諸國的前列,且一直是個狼子野心的傢伙。儘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們沒有加入同盟國。但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是忍不住與德國和義大利狼狽為奸。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拖垮了日本的國力,雖然戰後有所回升,但還是不可避免地衰落了。至於義大利,先後參與了兩次世界大戰,每次都充當牆頭草的角色。雖然受到的打擊不像德國和日本一樣嚴重,但也遠遠回不到當年歐洲大國的地位。
八國聯軍
接下來就是英美兩國。在美國尚未崛起之前,英國一直是歐洲霸主。但第二次世界大戰讓英國損失慘重,美國反而趁機崛起。如今的英國,早已失去了當年大英帝國的威望,正在走下坡路。而美國在二戰後成立超級大國,並組建北約與蘇聯對抗。但近些年來,隨著全球經濟危機等問題,美國的公信力也在衰退,它已不復往日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