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一個已滅亡,5個走向衰敗,它則面臨解體

2021-01-08 騰訊網

引言

吳玉章曾詩曰:「莫謂東方皆落後,亞洲崛起有黃人。」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美、日、英、德、法、沙俄和奧匈帝國以幫助清朝鎮壓義和拳運動為藉口,悍然發動令人不齒的侵華戰爭。

期間,八國調動兵力愈5萬人,最多時達到12萬人,在裝備精良的情況下,幾乎將清朝的主力部隊打光。

為保存實力,慈禧不得不帶著光緒帝一路西頭,直到1901年6月14日籤訂令後人感到恥辱的《辛丑條約》、聯軍陸續撤出北京和直隸地區後,慈禧才帶著殘破的班子回歸,而昔日標誌大清及中國文明的圓明園被毀,皇城也變得滿目瘡痍。

這一場戰爭本可以不發生,但未達到瓜分中國和明目張胆地進行搶劫,列強總有發動戰爭的結果。李克回答魏文侯時曾說:「好戰必亡!」接連對中國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發動戰爭,八國最終得到了應有的報應。百多年來,昔日的聯軍中一國滅亡、一國被肢解、五國衰落、一國正走向衰落

一、八國聯軍中滅亡的國家

八國聯軍中,已經滅亡的是俄羅斯帝國(俄文: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俗稱「沙俄」、「帝俄」、「第三羅馬」等。

如今的俄國雖然繼續使用「Российская」(英文為「Russian 」)作為國名,在中文的翻譯中為「俄羅斯」,但與俄羅斯帝國時期的「沙俄」和「俄羅斯」有本質上的區別。

俄羅斯帝國是一個君主制、實行農奴制的國家,目前的俄羅斯則為聯邦制,屬於資本主義民主國家。普遍認為,俄羅斯帝國起始於1721年,1917年滅亡

彼得大帝因引領俄羅斯公國不斷地取得一些戰爭的勝利,被影響深遠的俄羅斯的元老院在1721年封以「皇帝」稱號,帝國由此建立。「俄羅斯的沙皇」亦被稱為「凱撒」,因而「沙皇俄國」又被稱為「第三羅馬」。

1905年,發生在我國東北的日俄戰爭中,俄國被擊敗,國家內部矛盾逐漸變得激烈。1914年,沙皇又帶著俄國捲入第1次世界大戰,讓本就經濟困難和內部矛盾激烈的俄國更陷於水深火熱中,革命之火一觸即發。

1917年3月(俄歷2月),已具備一定實力,且對封建勢力已經忍無可忍的俄國資產階級發動2月革命,尼古拉二世無奈退位,帝國滅亡。

同年11月(俄歷10月),列寧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爆發,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將俄國帶入新的歷史階段,俄羅斯帝國徹底變成歷史。

二、解體的國家

八國聯軍中,被肢解的國家是奧匈帝國(德語: sterreich-Ungarn)。與其他的帝制國家不同,奧匈帝國實行的是具備現代性質的聯邦制,因此又稱之為「雙元帝國」,即「聯合帝國」或「雙元首制帝國」。

19~20世紀,奧匈帝國已經發展為歐洲傳統中的五大強國之一和世界列強之一,國家被哈布斯堡王朝統治,其國土面積排在歐洲第二,位於俄羅斯帝國之後。

奧匈帝國的來源很曲折,主體為尚未形成的奧地利和匈牙利。中法蘭克被東法蘭克兼併後,於公元962年改稱為「羅馬帝國」,宣布繼承「西羅馬帝國」,史書稱之為「神聖羅馬帝國」。

建國之初,帝國的本質是非常前衛的聯邦制,皇帝擁有實權,而皇帝由選舉而來,對後來產生的奧匈帝國有直接影響。帝國的邦屬很多,包括如今的德國、盧森堡、義大利、荷蘭、奧地利、捷克、比利時、丹麥南部等諸多國家和廣大地區。

1156年,在位的腓特烈一世逐漸對統治內的行政區進行行政和權力的「拆解」,給部分地區以小特權,奧地利(奧匈帝國的核心成員)地區在這一時期提升為公國,國家正式建立。

1282年後,奧地利公國開始被哈布斯堡王朝統治,哈布斯堡王朝則在此後不久成為皇帝。被統治的兩百年中,公國逐漸將蒂羅爾、斯提裡亞等各大小公國消滅和吞併,國土面積增加為原來的三倍,是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最大邦國之一。

1859年,義大利的獨立戰爭讓奧地利的國力大幅被削弱,非奧地利的歷史領土都被分割給義大利。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奧地利又被排除於德意志聯邦之外,同時境內的匈牙利和維也納也矛盾不斷,讓奧地利走到日落西山的境地。如果發生於1848年的匈牙利革命沒有得到沙俄的幫助,奧地利極有可能都滅國。

為不被消滅,奧地利傳統貴族最終接受匈牙利貴族的存在,建立起具有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主導的二元帝國,奧匈帝國由此成立

1918年夏,戰爭對同盟國越來越不利,奧匈帝國對多民族聯合體的維繫越來越難。奧地利和匈牙利驅逐哈布斯堡王朝並建立共和制後,帝國也由此終止。

諷刺的是,奧匈帝國亡於昔日聯合入侵中國的盟友的手中。

三、五個已衰落和一個正在衰落的國家

「好戰必亡」終將在美、日、英、德、法和義大利的身上應驗,雖然它們沒有亡國,但卻因為好戰而走向衰落。其中,除美國外,其他的國家均在二戰後迅速衰落。

英國衰落最快。第1次世界大戰前,憑藉著對全世界的殖民,英國成為了世界上第2個「日不落帝國」。但由於第三世界國家不斷獨立,戰爭中又損耗過大,同時還成為希特勒領導下的德意志帝國的攻擊對象,國家很快就被拖垮。

一戰之後,由於是戰勝國,所以法國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倒是國力增加不小,但俄國崛起之後,法國很快就被吞併,國家也由此走上衰落。法國和德國向來就不合,但也是聯合入侵中國的盟友,而好戰的它們終將在互相消耗的過程中走向窮途末路。

一戰和二戰期間,德國和義大利曾經是非常要好的盟友,而隨著戰局不斷而變化,義大利兩次都選擇背叛德國。有人就認為,因為義大利的背叛,才讓第一和第2次世界大戰完美結束。兩個國家因為戰爭而走到一起,但也因為戰爭而走向衰落。

二戰結束前,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而不斷地增強國力,最終成為亞洲最強國家之一。不過,日本還是在自己發動的法西斯戰爭中走向衰落。

美國不一樣,如今它依然是超級大國,是目前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二戰前,美國的發展還沒有德國好,但憑藉著漁翁得利的高超手法,最終將自己發展為世界上最強的國家。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也逐漸地走向衰落,且誰也無法遏制這一發展趨勢。有專家就指出,這與美國自身的好戰有關?

那麼,接下來哪一個國家會接替美國呢?

結語

縱觀西方列強的發展史,無不充斥著黑暗、暴力和戰爭,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它們連發達國家都不如。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工業文明一直在西方國家中流行,讓它們擺脫落後的農業文明和開啟新的時代。

不過,在新時代的發展過程中,資本主義的掠奪性被展露無遺,「適者生存」是其社會發展的本質和宗旨。因此,西方國家才在不斷的戰爭中得到發展。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發展方式不再適合它們,只有以和平為主題的世界發展才是目前發展的主流。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一個已滅亡,5個走向衰落,它面臨分裂解體
    1990年歐美列強栽贓陷害中國叛亂,就在中國毫無反抗之力時,八個大國入侵我中華,中國整個首都硝煙瀰漫。很多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珍貴文物在這次戰爭中悉數被搶走,他們火燒圓明園,就連無辜的中國百姓也不願意放過,數十萬人死於八國聯軍的刀下,整個中國瀰漫著哀傷之聲。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之後,中國人民終於明白應該要做出一些什麼了,落後就要挨打,不能坐以待斃。
  • 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個國家:1個滅亡6個衰敗,還有一個已經解體
    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個國家:1個滅亡6個衰敗,還有一個已經解體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所以導致頻頻遭到列強欺凌。其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給中國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戰爭結束後,清政府與各國列強籤訂了《辛丑條約》,中國自此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國家和人民都帶來沉重的災難。
  • 當年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一個已滅亡,5個逐漸衰落
    很多人都說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現實中也確實如此。在中國的近代史中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欺負中國,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外就屬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最受大家關注了。相信大家在課本上學習這一節的時候都對入侵中國八個國家深惡痛疾,恨不得自己穿越到那個年代保家衛國。
  • 八個曾入侵中國的國家,如今一個滅亡,5個衰落,這一個在面臨解體
    前度劉郎今又來」的感慨——因為當年侵華的八國,其中一個已經滅亡,五個則開始衰落,還有一個則處於解體的邊緣,這其中原因何在?  且聽慢慢道來:  英國  在一戰之前,大英帝國一直以世界霸主的姿態存在。當時國際社會有一種說法, 叫做「大英帝國無落日」。不過,雖然大英帝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但是英國真正的依仗,則是印度。因為印度是整個英帝國含金量最高的一塊殖民地。
  • 唯一覆滅的西方列強帝國,曾是歐洲五強之一,是什麼讓它走向滅亡
    曾經有一個和英、法、德、俄並列的世界列強,作為歐洲傳統五大強國之一,當時它的領土面積位居歐洲第三,工業實力位居世界第四,農產品位居歐洲之首,這個國家就是曾經雄霸一方的奧匈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匈帝國解體。  奧匈帝國的主體主要是奧地利和匈牙利,在奧匈時代這是帝國內兩個最大的國家,一戰後奧匈解體主要解體為奧地利,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四個完整國家。作為近代歐洲五大強國和當年八國聯軍之一,現在早已不復存在。但在它所存的約50年間整個國家的經濟不斷發展、國家實現了現代化、許多開明的改革得以施行。
  • 一百年前,侵華的八國聯軍八個國家,如今何在?兩個已亡國
    當時英、美、法、俄、德、日、意、奧八個國家組成聯軍,打著保護各自的使館和傳教士的名義聯合進入中國。當時的慈禧掌權,光緒為帝的清政府,所能做出的反應便是「出逃」。 後來清政府得到的便是一大堆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苟且圖存。
  • 中國經歷時間最長的朝代,只因一個新制度被滅亡
    然而它的發展卻十分具有研究價值,無論文化價值,經濟發展,還是軍事力量都對以後朝代的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與影響。 周本身就是一個十分神秘的朝代,其本身的發展也具有很濃的傳奇色彩。周朝的建立,是在推翻商的統治基礎之上。說起周的建立,大家今天所熟知的『武王伐紂』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 徹底從地球上消失的5個國家,一個曾與美對抗,兩個曾是中國屬國
    此戰中,德國、日本致力於消滅一個族群的行動,殘忍程度簡直滅絕人性。戰後,世界各國規劃了新的世界秩序,對於發起不正義戰爭的國家,進行了嚴厲懲罰。而也因此,有些國家或者聯盟,徹底從地球上消失了,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消失的政權。首先是蘇聯。蘇聯曾是數一數二的世界大國,但其因為過度重視發展軍事力量,透支了國內生產力,因此漸漸走向滅亡。
  • 兩棲動物或走向滅絕:將重蹈恐龍滅亡之路
    這些迷人的動物曾經與恐龍生活於一個時代,並幸運地存活下來一直繁衍至今。然而,近年來青蛙等兩棲動物的種類和數量都在大幅下降。一些專家認為,青蛙等兩棲動物或將重蹈恐龍的滅亡之路,大多數種類將可能很快走向滅絕。  在遠古的恐龍時代,青蛙等兩棲動物曾經與恐龍共同生活於這個世界上。它們比恐龍幸運,存活了下來並進化繁衍出各種生存的本領。
  • 1900年侵華的8國後來怎樣了?其中2國歇菜了,6國仍是世界強國
    那麼,在北京城肆意淫掠燒殺無惡不作的到底是哪八個國家?後來這八個國家都怎樣了呢?有兩個國家早已歇菜了,其餘六國仍然是世界強國。當年侵華的八國為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義大利以及奧匈帝國。毋庸置疑,這八個國家在當時都是世界強國。
  • 燈塔讀歷史5:西方入侵是延續了大清還是摧毀了大清
    那就要看蒙古的歷史了,大家會背朝代的時候都是說:唐宋元明清,一個朝代接一個朝代,上面那個滅亡了才到下面那個。其實不然,朝代和朝代之間有並存的過渡時期,而元和明其實一直並存。也就是說大元從來沒有滅亡過。至此大清完成了草原與藏區的一統,他們構建起了一個能容納多民族的管理系統。中原已是囊中之物。漢人加入這套系統也是遲早的事。我們現在說起清朝,那都是各種貶義各種不好的印象,那主要來自晚清末年的近代歷史。如果歷史只停留在1840年之前,說古代的清朝,那它絕對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發展到最鼎盛最完美的形態。能與它媲美的只有大唐了,但是大清是繼承了大唐的高超戰略視野,並把視野制度化。
  • 歐洲最親華國家:只有中國能幫助我們,我們不會忘記當年的事
    在遙遠的歐洲地區,有一個國家,自從建國以來就讓中國人民念念不忘,自從兩國人民牽手的那天,情誼就化為磐石,一眼萬年。這個國家就是位於萬裡之遙的巴爾幹半島上的當年的兄弟國家南斯拉夫,如今苦難深重的塞爾維亞。
  • 羅馬帝國是怎麼滅亡的?日耳曼人是他的終結者嗎?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自此,歐洲歷史從古典時代進入到了中古時代(中世紀)。在多數人的觀念中,一個國家滅亡總是伴隨著敵軍大舉入侵,王國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後無可奈何地走向終點,然而羅馬帝國的隕落過程卻有點不一樣。
  • 人類滅亡倒計時?
    其實,早在千年以前,人類就已在地球的各個大陸上留下鮮明的印跡,但他們卻紛紛衰落,只有寥寥幾支倖存下來,成為現在的我們。然而,即使是科技發達的今天,我們也同樣面臨著滅亡的危機。高棉文明發源地:柬埔寨存在時間:公元9世紀至公元15世紀如今的柬埔寨是個較為落後的東南亞小國,但在公元13世紀,它還坐擁著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吳哥,即高棉帝國的首都。公元802年,號稱「轉輪王」的闍耶跋摩二世擊敗入侵者,建立了高棉帝國。
  • 上世紀1國比肩發達國家,內部貧富不均導致解體,獨立為7個國家
    上世紀1國比肩發達國家,內部貧富不均導致解體,獨立為7個國家曾經是世界強國,但是卻導致解體。這句話一說出來,相信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到蘇聯,沒錯,在二戰結束後,蘇聯成為了除美國之外的第二個超級大國,美蘇兩國也開始了多年的爭霸,後來因為蘇聯著重發展重工業,導致整個蘇維埃聯盟內部出現問題,始終沒有解決,所以才會解體。
  • 8分鐘短片《大自然在說話》,警示:沒有健康的大自然,人類將走向滅亡
    8分鐘短片《大自然在說話》,警示:沒有健康的大自然,人類將走向滅亡 2020-01-30 1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為人知的古羅馬帝國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然而,再強盛的帝國也擺脫不了盛極必衰的命運,自從三世紀起,古羅馬帝國,就開始走向分裂,內有人民起義,外有蠻族入侵,在內憂外患之下,昔日空前強大的帝國一步步走向衰落。接下來本文將對羅馬衰落的原因進行探討。
  • 全盛時的吐蕃可與唐朝相匹敵,那它是怎麼走向滅亡的?
    盛極一時吐蕃曾經攻入過唐朝都城長安,最終又是怎麼滅亡的呢? 吐蕃王朝是西藏歷史上第一個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政權,是由松贊幹布所建。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入藏和親就是嫁給了松贊幹布,文成公主給吐蕃帶來了大唐的文化和先進的技術,使得吐蕃與大唐的關係變得親密。
  • 日軍多次入侵中國,為何中國不主動滅亡日本?此人3句話揭露真相
    大家都知道,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日本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雖然一直在派遣使者向中國學習,但一找到機會,就會撕下虛偽的面具,對中國發動大規模的入侵,唐朝時就爆發了白江口海戰,後來萬曆年間的抗日援朝,以及近代的甲午中日戰爭,全面侵華戰爭。
  • 600多年前,一群中國人在南半球建立國家,存在73年後走向滅亡
    而也由於當時繁榮的經濟貿易,直接促進了中國當時造船技術的升級,讓中國有了初步的遠航航海能力,部分沿海地區的人民,開始向南洋地區遷徙生活,而在南宋滅亡後,這種遷徙更是變得尤為頻繁,這些漂泊海外的中國人,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在這些陌生的地方努力打拼,有的甚至還建立了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