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是怎麼滅亡的?日耳曼人是他的終結者嗎?

2020-12-03 夜讀史書

羅馬帝國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極盛時期的羅馬帝國疆域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遊,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整個地中海都被羅馬帝國所環繞,成為了帝國的內海。然而,世事總是盛極必衰。從公元三世紀開始,羅馬帝國陷入嚴重的危機之中,頻頻爆發的內戰導致帝國政府全面癱瘓,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三世紀危機」。

395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他的兩個兒子實行永久分治,從此歷史上便出現了西羅馬帝國和東羅馬帝國。不過在多數情況下,人們所稱的羅馬帝國都是指西羅馬帝國,而東羅馬帝國則被稱為拜佔庭帝國。因此本文所涉及的內容也只涵蓋西羅馬帝國。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自此,歐洲歷史從古典時代進入到了中古時代(中世紀)。在多數人的觀念中,一個國家滅亡總是伴隨著敵軍大舉入侵,王國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後無可奈何地走向終點,然而羅馬帝國的隕落過程卻有點不一樣。

羅馬帝國與當時歐洲的蠻族日耳曼人處於長期敵對狀態,這種關係就類似於同時期中國的漢朝與北方的匈奴。從公元三世紀開始,日耳曼蠻族屢屢對羅馬帝國發動入侵。由於羅馬帝國當時內部紊亂,因此在面對入侵時根本無力抵禦。結果帝國雖苟延殘喘存活了下來,但帝國境內許多地方已成了日耳曼人的定居點。君士坦丁大帝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於313年正式宣布基督教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他此舉的目的是想要獲得廣大基督徒的支持,希望重振帝國昔日的雄風。

由於羅馬帝國內部已居住著大量日耳曼人,為了減輕這些外族對帝國的影響,羅馬統治者就想通過同化的方式來解決這一難題。於是羅馬軍隊開始不斷吸收日耳曼人加入,到後來軍隊中的日耳曼人佔比甚至超過了一半,其中許多人成了高級將領。

不過,當時無論是入侵的日耳曼人,還是定居在羅馬帝國境內的日耳曼人,都沒有接掌帝國的意圖。他們只想從蠻荒之地遷入羅馬,並在這塊土地上定居,過上安穩的日子,所以日耳曼人也都承認羅馬皇帝的統治地位。然而,此時的羅馬帝國實權已落到了日耳曼蠻族將領手中,皇帝則只是受這些將領控制的一個傀儡,所以一旦日耳曼人覺得皇帝並不符合他們的心意,就會立馬決定換人。

最終,羅馬統治者當年想要同化日耳曼蠻族的目標沒有實現,帝國反而成為了日耳曼人的天下。476年,一個叫奧多亞克的日耳曼將軍決定不扶植傀儡政權,而是由自己統治帝國。但他並沒有自封為帝,而是自稱義大利國王。他把西羅馬帝國的王權象徵(皇冠和王袍)打包送至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自此,西羅馬帝國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

縱觀羅馬帝國的衰亡史,雖然最終替代他們的是日耳曼蠻族,但真正造成帝國毀滅的原因卻是由於羅馬人內部分裂和不斷內戰的結果。堡壘總是從內部被攻破,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相關焦點

  • 郭學明:歐洲中世紀之一——日耳曼人
    歐洲中世紀講座(1)日耳曼人作者:郭學明1.中世紀的始點與終點中世紀即「中間的世紀」,是指西羅馬帝國滅亡到文藝復興之間的世紀。西羅馬帝國公元476年滅亡,可看做是中世紀的始點。終點是什麼時候呢?有人定義在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佔庭帝國滅亡的1453年;也有人把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看成新時代的開端。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說中世紀是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之間。大體上講,中世紀是從5世紀末到15世紀末長達一千年的歷史。
  •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是如何進入到日耳曼文明之中的?
    在人類文明中,亞歐大陸東西兩端的文明經常用來作比較,不過到了公元三世紀末,兩種文明形態開始分道揚鑣,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為了抵禦南北兩邊外敵的需要,分裂了帝國,而最終西羅馬在一個世紀後崩潰,歐洲由此結束大一統的古典時代,進入分邦建國的日耳曼文明時期,而三世紀末的中國南方淝水之戰由於抵禦住了北方蠻族的大舉入侵
  • 不為人知的古羅馬帝國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在幾個世紀之間,羅馬帝國一直在與日耳曼部落爭鬥,雖然沒有佔太大便宜,但也從來不吃虧。而到了公元四世紀,除了日耳曼部落外,哥德族這類野蠻人也開始侵擾羅馬帝國的邊境。在410年的時候,羅馬城被西哥特人國王阿拉列所佔領,此後的幾十年,帝國一直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 羅馬帝國隕落的原因
    羅馬帝國的事跡可謂是十分勵志。當時羅馬帝國的綜合國力僅次於漢代中國,為世界的一極。但由於帕提亞帝國(安息)和貴霜帝國的阻礙,兩位大佬一直沒機會扳一下手腕。然而再龐大的帝國也終究擺脫不了自然規律。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為都城的西羅馬帝國,實力大損。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在人民起義和蠻族入侵中走向了滅亡。
  • 延續上百年的西羅馬帝國怎麼就被日耳曼人給滅了
    大多數西方人都對羅馬有著一種極為特殊的情懷,那既是對過去橫跨三大州的強盛羅馬帝國的緬懷,而對於歐洲國家層次來說這也是「臉面之爭」。歐洲國家裡號稱「正統羅馬繼承者」的多了去,義大利、希臘、土耳其甚至法蘭西也偶爾來客串一回羅馬繼承人。可當年強盛的羅馬是怎樣一分為二,而西羅馬又是怎樣從一個強盛的帝國被日耳曼人給滅了的呢?
  • 羅馬帝國衰亡史:回顧羅馬帝國怎麼滅亡?
    羅馬確實給人類文明帶來很多的借鑑和思考,但是羅馬帝國的衰落問題,卻依舊是一個謎團。是個謎團,並非因為原因不可探尋,而是原因太過複雜。似乎我們也無法真正知道羅馬到底是因為什麼而衰落的。原因不止一個,而是由多種誘發因素集中爆發造成的。在大部分人看來,最普遍的是羅馬因腐敗而導致的滅亡。但是羅馬自始至終也並非清清白白,腐敗在羅馬社會當中一直存在。
  • 為何歐洲大部分民族的父系基因都來自日耳曼人?
    寫在前面:為何歐洲大部分民族的父系基因都來自日耳曼人?在古代的西方社會,共有三大蠻族: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和凱爾特人。但今天的凱爾特國家,只剩下了愛爾蘭和蘇格蘭(而且蘇格蘭只是英國的一部分)。當今世界,大行其道的是古歐洲三大蠻族中的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建立的國家,大部分都是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德國、英國等。但就算是那些非日耳曼國家,比如俄羅斯、烏克蘭、義大利、西班牙等,這些國家的父系基因也都是古代日耳曼人留下的,這又是什麼原因?原來,在羅馬帝國滅亡後,日耳曼蠻族就成了歐洲大陸的主宰。
  • 「野蠻」的日耳曼人,是如何將「文明」的歐洲徵服?
    公元2世紀左右,被羅馬人稱為「野蠻人」的種族,大致為今天我們認知中的日耳曼人族群。這個族群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對於文明富足的羅馬帝國可謂是「垂涎三尺」。但礙於那時的羅馬帝國正處鼎盛時期,日耳曼部落不敢過多的放肆,更多的是以臣服的姿態換取羅馬人的貿易。直到395年,末代「大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決定將羅馬疆域一分為二。狄奧多西一世死前,為了防止自己死後像君士坦丁大帝去世時一樣,羅馬帝國立馬陷入長期的內戰之中。
  • 羅馬的墮落:了解羅馬帝國的結束
    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Edward Gibbon)在他的傑作「羅馬帝國的衰亡」中選擇了公元476年,這是歷史學家最經常提到的一個日期。那個時候,託克裡齊利奧多塞爾的日耳曼國王廢R 羅馬統治羅馬帝國西部的羅馬皇帝羅慕洛斯。
  • 巴高達運動:促成羅馬帝國滅亡的基層社會變革
    評論區話題丨你怎麼看巴高達運動的前因與後果? 作為奴隸制時代的集大成者,羅馬帝國在公元3世紀也終於顯露疲態。
  • 日耳曼人歷史沿革:從北歐蠻族到歐洲文明主導者,延續千年的逆襲
    日耳曼人是發源於歐洲的重要族群,涵蓋了如今西歐、北歐、北美等眾多發達地區,其中尤其以英格蘭人、維京人和德意志人最具代表性。他們不僅率先開展工業革命,同時亦成為近代數百年以來世界秩序的建立者和受益人。然而在羅馬帝國時期,日耳曼人卻與凱爾特人、斯拉夫人一起被並稱為歐洲三大蠻族。
  • 世界史:天災人禍交替出現,大羅馬帝國走向崩裂
    ——《世界史:羅馬帝國的滅亡》愷撒死後,一個嶄新的「三頭政治」聯盟又宣告成立,這就是由他的義子屋大維、部將安東尼和雷必達三人組建的政治同盟。可荒唐的是,他認為自己若是死去,世界上從此便少了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便不忍下手。最後,他不得不唆使自己身邊的奴隸捅了自己一刀,才結束了其罪惡滔天的一生。尼祿死後的羅馬朝政漸趨混亂。公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爆發,古羅馬境內富庶繁華的龐貝古城頃刻間毀於一旦。天災與人禍的交替出現,撼動了羅馬的統治根基。歷經300多年的腥風血雨,羅馬帝國的統一格局被打破。
  • 他被稱斯巴達克斯第二,差點顛覆了羅馬帝國?
    前者加速了羅馬帝國的產生,後者則加速了羅馬帝國的滅亡。這就是著名的「巴高達起義」。 許多人絕對想不到,彼時西班牙與高盧的總督們根本不加理會,放任他們蹂躪,甚至還與他們坐地分贓。 最後,馬特努斯起義震驚了整個羅馬,大量軍餉運達這些外戍軍團,他們才開始準備對巴高達們採取行動。
  • 從羅馬帝國衰亡到羅馬世界轉型 :晚期羅馬史研究範式的轉變
    在他看來,傳統的歷史分期主要依據於法典和法律術語,而忽略了真實的社會生活。日耳曼人並非文化的敵人,也沒有毀滅和銷毀羅馬文明,相反,他們保存和發展了它。羅馬世界是被日耳曼人從內部贏得的,是長達數個世紀的和平滲透的結果。在此期間,他們吸收羅馬文化,接手帝國的管理;羅馬並未衰落,羅馬制度和文化一直在延續。 亨利•皮雷納則秉持法語史家的傳統,強調羅馬文明的延續性。
  • 公元3世紀的羅馬帝國危機,使羅馬帝國陷入了崩潰邊緣
    公元235年,當他似乎不願意繼續與日耳曼入侵者作戰時,他被自己的軍團殺害,從而,三世紀危機開始了。 與此同時,阿勒曼尼人和其他日耳曼部落入侵了義大利北部,皇帝被迫回軍,以在米蘭附近阻截他們的敵人。據說加裡恩努斯只有6萬軍隊,來對抗30萬野蠻人,但依靠他的騎兵,他打贏了這一仗。然而,針對他的叛亂仍在繼續。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種,那何不一起談談歐羅巴人種和日耳曼人種?
    日耳曼這個名字,遲至羅馬帝國的尤利烏斯·愷撒時代才第一次出現,這很奇怪。反觀中國的史書記錄,如犬戎、獯鬻、獫狁等戎狄的名字,都是與黃帝、堯、舜等古帝的記載一起出現的。愷撒在《高盧戰記》一書中,首次給「居住在萊茵河彼岸」的那群人起了個名字:日耳曼人(Germani),他認為這是一個與高盧人完全不同的民族。
  • 蠻族滅亡西羅馬帝國後 羅馬法在中世紀歐洲是怎樣延續的
    羅馬法是指古羅馬國家從形成到滅亡整個歷史時期全部法律的總稱。它既包括自公元前8世紀羅馬國家產生至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這個時期的法律,又包括查士丁尼時期拜佔庭(即東羅馬帝國)的法律。西歐中世紀歷史的演進然而、日耳曼人在西歐地區陸續建立國家之後,羅馬帝國原有的法律架構及法律秩序受到了致命的打擊,
  • 曾經強大的羅馬帝國究竟是如何滅亡的?專家們終於給出了結論
    曾經強大的羅馬帝國究竟是如何滅亡的?正如中國歷史上的很多朝代一樣,即便如此強大的羅馬帝國,也難以避免最終滅亡的命運,而有關羅馬帝國究竟是如何滅亡的問題,一直以來也是眾說紛紜,不過,如今專家們在經過研究後,終於給出了一個結論。
  • 英國是被羅馬帝國打出來的
    先看看,英國是怎麼來的。一句話:最早的英國是被羅馬帝國打出來的。英國是個島國,是由一堆島嶼組成的,最大的島叫大不列顛島,所以他們又叫大不列顛國。很早以前,這些島和歐洲大陸是相連的,後來海平面上漲,才形成了英倫三島;現在考古證明,二十五萬年前,這些島上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不過那時的人類壽命很短,活得很困頓、艱難,他們是英國的土著居民。
  • 從黃金時代走向危機,羅馬帝國三世紀的經濟、政治可謂險象環生
    在東方爆發了與帕提亞的戰爭的同時,北方蠻族乘虛而入;在西方多瑙河北岸的日耳曼人穿過西亞、諾立克和潘諾尼亞,進攻義大利的戰爭尚未結束時,東方的敘利亞又發生了叛亂,可謂亂象紛呈。到了康茂德統治時期(181至192年)的二世紀末,羅馬帝國已經是危機四伏了。康茂德是安墩尼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在他執政的十二年期間,元老院與民眾都不接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