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是如何進入到日耳曼文明之中的?

2020-12-03 暮景風月

在人類文明中,亞歐大陸東西兩端的文明經常用來作比較,不過到了公元三世紀末,兩種文明形態開始分道揚鑣,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為了抵禦南北兩邊外敵的需要,分裂了帝國,而最終西羅馬在一個世紀後崩潰,歐洲由此結束大一統的古典時代,進入分邦建國的日耳曼文明時期,而三世紀末的中國南方淝水之戰由於抵禦住了北方蠻族的大舉入侵,以至於兩個世紀後北方實現徹底的漢化後隋朝繼續漢朝式的大一統模式,華夏文明的基本形態並沒有改變。或許以當時的眼光來看,我們無疑是幸運的,畢竟西羅馬的崩潰到蠻族的日耳曼文明,無疑是一種文明的倒退,不過即是如此這一文明最終因為夾帶著教權的原因,發展成了卓有成效的基督教文明,而這一切往前溯源探討第一個日耳曼文明政權時則又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克洛維一世。

西羅馬在公元五世紀基本上就名存實亡了,只是到了476年,日耳曼人才把名存實亡的羅馬皇帝正式罷黜,至此整個西歐可以說進入到了一種徹底的無秩序狀態,由此各個部落的日耳曼人之間以及原羅馬帝國地方政權也開始了相互的角逐,而在這其中戰到了最後的正是克洛維一世。

在羅馬帝國還沒滅亡的時候,日耳曼部落中比較強大的法蘭克人便已經佔領了西羅馬帝國的大部分地區,而法蘭克中的薩利安人則主要活動在今法國境內,羅馬帝國覆滅後,薩利安人中傑出的領袖克洛維一世開始四處擴張,並帶領整個部落歸信了基督教,在蘇瓦松戰役中消滅了殘存在法國境內的羅馬帝國地方政權,並與509年,統一了大半個西歐,建立了羅馬帝國滅亡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政權,也就是著名的墨洛溫王朝,不過正如日耳曼文明遠不同於羅馬文明一樣,新的政權以及後來所有的政權都不再和羅馬帝國一樣了,政治制度抑或政教關係都有了顛覆性的變化,其中像後來從法蘭克分裂出去的德意志帝國的情況就更像是我們的周朝,放在中國就像是從郡縣制往分封制發展,同時孔子敬鬼神而遠之的思想變成了商朝那種神權至上的意識形態,因此文明無論從那個角度來看都不是一種繼承而是顛覆,而克洛維一世或許就是完成這顛覆性一步的第一塊鋪路石。

相關焦點

  • 「野蠻」的日耳曼人,是如何將「文明」的歐洲徵服?
    跟我們華夏政權將中原以外之地稱為「蠻夷之地」一樣,作為歐洲文明主體的羅馬帝國,也是將自己實際控制疆域之外的土地稱為「蠻荒之地」,上面居住的人叫「野蠻人」。但礙於那時的羅馬帝國正處鼎盛時期,日耳曼部落不敢過多的放肆,更多的是以臣服的姿態換取羅馬人的貿易。直到395年,末代「大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決定將羅馬疆域一分為二。狄奧多西一世死前,為了防止自己死後像君士坦丁大帝去世時一樣,羅馬帝國立馬陷入長期的內戰之中。
  • 郭學明:歐洲中世紀之一——日耳曼人
    西羅馬帝國公元476年滅亡,可看做是中世紀的始點。終點是什麼時候呢?有人定義在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佔庭帝國滅亡的1453年;也有人把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看成新時代的開端。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說中世紀是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之間。大體上講,中世紀是從5世紀末到15世紀末長達一千年的歷史。
  • 羅馬帝國是怎麼滅亡的?日耳曼人是他的終結者嗎?
    極盛時期的羅馬帝國疆域西起西班牙、高盧與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上遊,南至非洲北部,北達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整個地中海都被羅馬帝國所環繞,成為了帝國的內海。然而,世事總是盛極必衰。從公元三世紀開始,羅馬帝國陷入嚴重的危機之中,頻頻爆發的內戰導致帝國政府全面癱瘓,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三世紀危機」。
  • 延續上百年的西羅馬帝國怎麼就被日耳曼人給滅了
    大多數西方人都對羅馬有著一種極為特殊的情懷,那既是對過去橫跨三大州的強盛羅馬帝國的緬懷,而對於歐洲國家層次來說這也是「臉面之爭」。歐洲國家裡號稱「正統羅馬繼承者」的多了去,義大利、希臘、土耳其甚至法蘭西也偶爾來客串一回羅馬繼承人。可當年強盛的羅馬是怎樣一分為二,而西羅馬又是怎樣從一個強盛的帝國被日耳曼人給滅了的呢?
  • 蠻族滅亡西羅馬帝國後 羅馬法在中世紀歐洲是怎樣延續的
    羅馬法是指古羅馬國家從形成到滅亡整個歷史時期全部法律的總稱。它既包括自公元前8世紀羅馬國家產生至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這個時期的法律,又包括查士丁尼時期拜佔庭(即東羅馬帝國)的法律。而這個帝國統治著幾平為當時的人們所知道的整個文明世界」。
  • 日耳曼人歷史沿革:從北歐蠻族到歐洲文明主導者,延續千年的逆襲
    那麼日耳曼人又是如何從茹毛飲血的古羅馬時期,一步步發展壯大,並逐漸成為現今歐洲乃至整個西方世界最具代表性民族的呢?最終,眾多東日耳曼人以及部分西日耳曼部落紛紛內附羅馬,其中西哥特人(從哥特人分裂)佔據了伊比利亞半島、汪達爾人連同阿蘭人(非日耳曼族群)佔據了北非迦太基故地、東哥特人佔據了亞平寧半島(後被倫巴底人佔據)、法蘭克人則在萊茵河以西的高盧地區佔據絕對優勢。此時,羅馬帝國雖然分裂,並且對各地日耳曼將領的束縛力大為削弱,但卻依舊維持著西羅馬帝國形式上的完整。
  • 歐洲文明的三大支柱:古希臘古羅馬文明,基督教文化和日耳曼民族
    希臘文明和羅馬文明是怎樣產生的?為什麼歐洲的皇帝還需要教皇的加冕?羅馬帝國是怎麼消亡的?歐洲的皇室、宗教、百姓到底是怎樣的一種關係?十字軍東徵和文藝復興是如何發生的?如果你一頭霧水,不妨讀一下《極簡歐洲史》這本書,它將以非常輕鬆又清晰的方式告訴你所有的答案。《極簡歐洲史》作者是澳大利亞作家約翰·赫斯特。
  • 黑暗數個世紀的西方文明,為何能重新衝破黑暗?只因這五個因素
    西方世界很早就出現了璀璨的文明,古希臘、古羅馬文明在歐洲發源,並綿延發展 。然而文明的發展也伴隨著文明的消亡。公元395年,強盛的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從分裂出來開始就飽受璀璨,日耳曼人、匈人在西羅馬帝國的領土內肆意掠奪,長時間的掠奪與戰爭,使西羅馬帝國快速衰亡。
  • 論歐洲文化的特性——看中世紀歐洲的契約精神
    一、契約精神的來源中世紀的歐洲文化是由日耳曼傳統、古典文明和基督教在一定社會條件下融合而生的,因此此時期契約精神的來源也應從這三個因素中發掘。契約精神在日耳曼人的社會中就有體現。據《日耳曼尼亞志》記載,古代日耳曼人對刑罰就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日耳曼人的首領也不過是精神首領並沒有絕對權力,而且日耳曼人社會中的奴隸主和奴隸也僅僅是從屬關係,雖然沒有明確的條文規定,但這些觀念已經在無形中成為了後來明文契約關係的雛形。以羅馬法為中心的古典文明也是契約精神的重要來源。羅馬法作為古代歐洲重要的法典,對後世影響深遠。
  • 中世紀時期的歐洲有多混亂?各方勢力縱橫交錯
    從西羅馬帝國崩潰到東羅馬帝國滅亡,在持續千年的歲月中,整個歐洲一直是一鍋粥的狀態。宗教、皇權、領主三方勢力間互相傾軋、此消彼長,此外還有北歐海盜入侵、蒙古人西徵、阿拉伯人與奧斯曼土耳其對歐洲的侵擾。 西羅馬滅亡,歐洲再無統一之時 西羅馬帝國於公元476年滅亡後,
  • 為何歐洲大部分民族的父系基因都來自日耳曼人?
    寫在前面:為何歐洲大部分民族的父系基因都來自日耳曼人?在古代的西方社會,共有三大蠻族: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和凱爾特人。但今天的凱爾特國家,只剩下了愛爾蘭和蘇格蘭(而且蘇格蘭只是英國的一部分)。當今世界,大行其道的是古歐洲三大蠻族中的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建立的國家,大部分都是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德國、英國等。但就算是那些非日耳曼國家,比如俄羅斯、烏克蘭、義大利、西班牙等,這些國家的父系基因也都是古代日耳曼人留下的,這又是什麼原因?原來,在羅馬帝國滅亡後,日耳曼蠻族就成了歐洲大陸的主宰。
  • 歐洲中世紀的千年黑暗與動蕩
    古代的歐洲之前經由古希臘和古羅馬兩個帝國的統治後,在4世紀末羅馬分為東西兩個帝國,西羅馬帝國定都舊都羅馬,東羅馬定都君士坦丁堡,期間羅馬經歷了日耳曼人的入侵。歐洲傲視群雄的羅馬帝國敗於當時他們看來的野蠻民族日耳曼人,從此,西羅馬帝國覆滅,歐洲開始進入了黑暗的中世紀。
  • 上帝之鞭:匈人帝國與歐洲文明的終極對決
    羅馬皇帝的斷然拒絕正中阿提拉的下懷,垂涎於整個西羅馬帝國財物的他在獲得如此回應後,並未放棄並以此為藉口,迅速集結了一支以迎親為目的的十五萬大軍向西挺進,渡過萊茵河,進入法蘭西西北部。這支由匈人和哥特人組成的軍團一旦進入高盧地區,所到之處燒殺搶掠,生靈塗炭。大概此刻的阿提拉也不會想到正是如此自以為所向披靡的時刻卻即將迎來人生中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戰場慘敗。
  • 歐洲的歷史進入了封建制的中世紀時代
    到了君士坦丁統治時期,把帝國行政中樞從羅馬鍛到東方新處的都城君士坦丁了堡(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堡),號為新羅馬,妄圖依靠示方的財富維持統治。君士坦丁還頒布法律,加緊對奴隸和求農的進攻;同時宣布督教為國數。經過克裡先和君土坦丁的改革,帝國出現了暫時的平靜但這只是奴隸主階級滅亡前的回光這照。從公元四世紀中葉起,帝國各地又重新燃起了人民起義的烽火。
  • 歐洲史:基督教文明,構建中古西方文明的元素有四種,分別是?
    小編發現,從476年西羅馬帝國崩潰,一直到14—15世紀的文藝復興時代,一場深刻的變革一直在歐洲持續不斷地進行著,直至把它變得同以前大不一樣。新的歐洲文明因其帶有顯著的宗教特色而被稱為基督教文明。信仰時代開始了,連同它所孕育出來的全部產品,都不再重複希臘羅馬文化的古典風格。
  • 不為人知的古羅馬帝國是怎樣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在公元前十世紀初,從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了古羅馬文明,隨後古羅馬不斷發展,一共經歷了兩個時代,分別為羅馬王政時代和羅馬共和國時代。在一世紀前後,古羅馬開疆闢土,用戰鬥力超強的軍隊和高超的政治手腕,建立起以地中海為中心,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古羅馬帝國。古羅馬從誕生到覆滅,歷經了千餘年之久,當時古羅馬之強悍,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 世紀對決25 中世紀上:拜佔庭拱衛歐洲阿拉伯一統中東,大唐造盛世
    在中世紀裡,世界的四大文明板塊發生了分化,有的文明重新崛起了,有的則處於持續的衰弱之中。在歐洲,在這中世紀前半段的幾個世紀裡,此時的羅馬帝國已經崩潰,不過東邊的拜佔庭帝國作為「半個羅馬帝國」在抵過重重內憂外患後艱難的生存了下來,擔綱起了恢復羅馬帝國榮光的重任。
  • 既然提起高加索人種,那何不一起談談歐羅巴人種和日耳曼人種?
    前者包括了地中海北部希臘半島、義大利半島和伊比利亞半島以及地中海南部的北非和東部的西亞,後者則包括了阿爾卑斯山和庇里牛斯山以北的所有歐洲地區。事實證明,「高加索人種」南支和北支分別進入的這兩個不同地理區域,日後也的確發展出兩種完全不同的文明歷史。
  • 部編版:九上歷史第2單元《古代歐洲文明》考點歸納
    愛琴海地區(海洋文明)。 愛琴文明包括克裡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 邁錫尼文明中斷後,希臘經歷了荷馬時代和城邦時期。 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開始進攻波斯帝國,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國滅亡。 亞歷山大帝國範圍:西起希臘,東到印度河,北抵中亞,南達埃及,地跨歐亞非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