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對決25 中世紀上:拜佔庭拱衛歐洲阿拉伯一統中東,大唐造盛世

2020-12-06 世界歷史大棋局

6~10世紀,這幾個世紀是古典時代結束、全球中世紀到來的一個時期。在中世紀裡,世界的四大文明板塊發生了分化,有的文明重新崛起了,有的則處於持續的衰弱之中。

在歐洲,在這中世紀前半段的幾個世紀裡,此時的羅馬帝國已經崩潰,不過東邊的拜佔庭帝國作為「半個羅馬帝國」在抵過重重內憂外患後艱難的生存了下來,擔綱起了恢復羅馬帝國榮光的重任。而在這幾個世紀裡,拜佔庭帝國也確實是一度重新鑄就了巔峰,收復了不少西羅馬帝國故土,也成為了中世紀裡歐洲最為強大的帝國。在東西兩邊日耳曼人和阿拉伯人雙雙崛起大衝擊的背景下,拜佔庭帝國逆境崛起、強盛一時,稱得上是一個世界級大國。

這一時期,歐洲除了有拜佔庭帝國的興衰榮辱外,這幾個世紀日耳曼人的崛起也是歐洲大地上的巨大地緣變局。日耳曼人在攻滅西羅馬帝國後建立了數個日耳曼王國,其中最強大的王國——查理曼帝國一度統一了大半個中西歐地區,稱雄一時。與此同時,這些日耳曼人的到來,也形成了今日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等國的早期國家雛形。

在亞洲,西亞、南亞、東亞三大文明板塊的命運也各不相同。西亞大地此時正經歷著波斯薩珊王朝的末期以及阿拉伯帝國崛起橫掃中東的時代。阿拉伯帝國的版圖涵蓋了西亞北非、南歐、中亞等廣大的亞非歐三大洲領土,其創建的伊斯蘭教更是傳播到了大半個非洲、南亞以及東南亞等極為廣闊的世界範圍內。這也是中東大地上自文明古國時代、大伊朗文明時代之後的第三次煥發出的輝煌文明。

同樣,在東亞的華夏大地上,華夏的隋唐王朝到來,終結了近四百年的中華亂世,重新開闢了盛世中華的大時代,這也是華夏文明自商周盛世、秦漢盛世之後第三次輝煌的隋唐盛世。而在南亞地區,印度次大陸則迎來了外族不斷入侵和國家文明大分裂的時代,未能重新煥發出新的文明生機。印度人在漫長黑暗的中世紀裡只能艱難的求取著生存。

因此可以看出,同樣作為世界文明的大板塊,四大文明板塊卻各自走出了不同的歷史發展軌跡。南亞的印度文明最先沉淪不復古典文明時代的輝煌,歐洲大陸的古希臘-羅馬文明則在拜佔庭帝國的身上艱難的演繹著興衰沉浮的時代命運。在廣大的中東大地上,阿拉伯帝國締造了伊斯蘭文明的輝煌傳奇,但這已經算是中東大地上的第三代文明了。

而唯有華夏文明則不然,華夏文明雖歷盡千年風雨艱辛,但每次頑強的度過危機後,華夏文明總能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重塑輝煌盛世。這便是華夏文明綿延不息、傳承數千年的重要內生原因。因此,在這5個世紀的時間裡,世界大國的格局是拜佔庭帝國勉強與阿拉伯帝國、隋唐王朝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相關焦點

  • 中世紀阿拉伯醫學—吸收希臘學問的先驅
    不過要提醒大家,雖然加洛琳王朝在歐洲中心被視為正統,但在其他地區卻未必如此。南義大利以及西班牙因其地理面及歷史面的關係,除了說拉丁語的基督教徒,另有猶太教徒以及說希臘語以希臘文化為根基的人,屬於眾多社群錯雜,多元文化這一概念的發源地。中世紀初期,羅馬帝國在地中海東部存續,當時以拜佔庭的君士坦丁堡為首都。
  • 中世紀的歐亞大陸,阿拉伯帝國是世界文明的主要推動者
    中世紀的歐亞大陸,在大部分的時間裡,歐洲處於宗教的黑暗統治,東亞雖然出現了盛唐,但是卻很快衰落。繼任者宋朝雖然商業高度發達,但疲於應付遊牧民族的侵略。在這片廣袤的領土上,生活著4000多萬各民族的人口。同時阿拉伯帝國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完全碾壓同時期的拜佔庭帝國,即便面對強大的唐朝也毫不遜色。並在恆羅斯之戰中,戰勝了大唐軍隊。
  • ——詳解中世紀的「海盜盛世」
    儘管中世紀的海盜與維京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各民族的海盜其實也有其不同的特點。今天我們就通過中世紀的一些傳奇海盜元素,去探究一個真實的「海盜盛世」。維京人和海盜的淵源提到海盜,我們就不得不追憶起那些曾在歐洲各大海岸肆虐的維京人。
  • 歐洲經歷中世紀時,中國正在發生什麼?
    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被認為是中世紀的開端。文藝復興和地理大發現到來,被認為是中世紀的結束。歐洲人如此劃分,將上千年的歷史統稱於此。寫下《光榮與夢想》的威廉·曼徹斯特曾如此評價中世紀:「這是統一的基督教世界逐漸分裂為不同文明體的時代,這是一個現代歐洲就此誕生的時代。」
  • 劃分五個階段,輕鬆理清數千年的中東文明史
    2,波斯文明階段霸業常起於邊角,中東也不例外,最終一統中東的是來自伊朗的波斯帝國。波斯人,在公元前6世紀崛起後取代了伊朗高原的米底王國,然後將兩河流域的新巴比倫王國、小亞細亞的呂底亞王國、埃及等全部統一在了一個帝國之下,並將勢力深入歐洲的色雷斯地區,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地跨亞歐非的大帝國。
  • 郭學明:歐洲中世紀之一——日耳曼人
    歐洲中世紀講座(1)日耳曼人作者:郭學明1.中世紀的始點與終點中世紀即「中間的世紀」,是指西羅馬帝國滅亡到文藝復興之間的世紀。西羅馬帝國公元476年滅亡,可看做是中世紀的始點。終點是什麼時候呢?有人定義在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佔庭帝國滅亡的1453年;也有人把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看成新時代的開端。斯塔夫裡阿諾斯的《全球通史》說中世紀是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之間。大體上講,中世紀是從5世紀末到15世紀末長達一千年的歷史。
  • 在交通並不發達的中世紀,拜佔庭是如何做到的?
    基督教開始在歐洲地區廣泛傳播,當時的各個國家基本上都處於基督教的意識形態統治之下,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世紀西歐社會。  拜佔庭下的希臘文化復興  眾所周知,拜佔庭帝國實際上是羅馬帝國各方面文化的直接繼承者,而羅馬文化實際上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古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如此一以貫之的文明繼承模式和過程,令拜佔庭的整個文明體系中
  • 中世紀、歐洲與封建的時間差
    我者與他者:穆斯林興起與歐洲的誕生 這一輪入侵來自帝國的東南方,茫茫的阿拉伯大沙漠。阿拉伯騎兵,統一在新創立的伊斯蘭旗幟之下,突然從沙漠之中冒出來,衝擊周邊定居的農業社會。恰巧東羅馬與波斯剛剛經歷一場長達一個世紀的較量,雙方都是精疲力竭,對阿拉伯部落沒有足夠防備。
  • 歐洲歷史:中世紀早期的繪畫,以拜佔庭刻板而華麗的宗教畫為主
    中世紀早期的繪畫以拜佔庭刻板而華麗的宗教畫為主。教父們認為,在教會會議上通過的教義最能代表基督教繪畫的主題。非主流但貼近生活的繪畫作品有祈禱書和聖經的插圖集,描繪了福音書教義和聖人的生活。其他繪畫作品再現了藝術家的生活環境——從他的陋室窗戶望出去,看到貴族騎著馬,鷹或獵犬跟隨左右;農民在播種或耕地;商人帶著他的錢袋;時尚的人拖著長禮服。人此外,還有裝飾畫。
  • 耳環歐洲早期中世紀珠寶首飾
    拜佔庭時期與歐洲早期拜佔庭帝國自公元 330 年開始持續到中世紀時期公元 1453 年為止,其版圖自羅馬帝國東半部一直延伸到埃及與亞洲地區,整個地中海區域幾乎都是拜佔庭帝國的範圍,首都拜佔庭在當時是最主要的藝術與宗教中心,因此這個時期的珠寶不僅集結了西方宗教藝術的精華,更融合了東方的色彩,且影響力一直延伸至中世紀。
  • 比較文明視角下的歐洲與中東:同源性與異質化的歷史考察
    位於地中海東端的克裡特島,作為古希臘文明的源頭,融入了中東古代文明的諸多元素,印證了歐洲文明與中東文明之間的塵封往事。公元前5世紀的希波戰爭,延續長達半個世紀,愛琴海世界成為雙方角逐的戰場。公元前3世紀,亞歷山大大帝統領希臘聯軍東徵,橫掃波斯帝國,深入中東腹地,開啟希臘化時代的先河,給中東古老的土地注入了歐洲文明的元素。
  • 戰疫6:中東200年19次鼠疫,一日死7萬人,最終怎樣了?
    ■01■→查士丁尼大瘟疫,拜佔庭的噩夢公元541—542年,一場超級鼠疫襲擊了拜佔庭帝國。此次瘟疫在極短時間內席捲了整個地中海周邊地區,上千萬人口被感染,高達60%以上的致死率使拜佔庭帝國人口銳減,勞動力和兵力難以為繼,社會秩序和經濟結構遭到重創。這就是人類史上最恐怖瘟疫之一——查士丁尼大瘟疫。
  • 歐洲中世紀的千年黑暗與動蕩
    導讀:歐洲中世紀的千年黑暗與動蕩自公元5世紀之公元15世紀的一千年裡,歐洲開始了一段為後世談論頗多的歷史時期,這正是無數文學、影視、遊戲作品所青睞的中世界。古代的歐洲之前經由古希臘和古羅馬兩個帝國的統治後,在4世紀末羅馬分為東西兩個帝國,西羅馬帝國定都舊都羅馬,東羅馬定都君士坦丁堡,期間羅馬經歷了日耳曼人的入侵。歐洲傲視群雄的羅馬帝國敗於當時他們看來的野蠻民族日耳曼人,從此,西羅馬帝國覆滅,歐洲開始進入了黑暗的中世紀。
  • 歐洲中世紀造船簡史:北歐南歐各領風騷,兩者最終殊途同歸
    在整個中世紀時期,歐洲的航海業呈現出「先北後南」的趨勢,而兩種風格的航海技術最終殊途同歸,在中世紀晚期融為一體,為歐洲大航海時代提供了關鍵的技術支持。中世紀前期遙遙領先的北歐航海技術自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歐洲大陸就陷入了分裂和混亂的時代,而在中世紀前期,對於歐洲沿海國家威脅最為強大的當屬猖獗的維京海盜了。
  • 文化發展與歐洲中世紀文學
    這項成果是一部系統論述歐洲中世紀文學風貌以及其與文化關係的著作。作者針對國內歐洲中世紀文學研究比較薄弱的狀況,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所導致的思維方式的變化、維繫方式的變更以及文學自身發展的傳承規律為學理根據,從來源論、演進論和成就論三個維度對歐洲中世紀文學現象進行了重新審視,全面探索了中世紀西南歐、拜佔庭、北歐文學產生、發展的文化淵源、演進機制、基本成就和藝術特色。
  • 中世紀、歐洲與封建的時間差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我者與他者:穆斯林興起與歐洲的誕生 這一輪入侵來自帝國的東南方,茫茫的阿拉伯大沙漠。阿拉伯騎兵,統一在新創立的伊斯蘭旗幟之下,突然從沙漠之中冒出來,衝擊周邊定居的農業社會。恰巧東羅馬與波斯剛剛經歷一場長達一個世紀的較量,雙方都是精疲力竭,對阿拉伯部落沒有足夠防備。
  • 20世紀歐洲時期,中世紀對歐洲的第三大貢獻「東西交流」走向近代
    直到十二三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成批、成套地講希臘哲學,特別是亞里斯多德全集和柏拉圖的著作,以及當時阿拉伯先進的文明,比如數學、天文學、醫學(不僅僅是阿拉伯醫學,還有古希臘的醫學)以及希臘的自然科學的東西等等都經由西班牙傳到整個西歐,起到了東西文化交流的作用。這是在中世紀末期,在這以後就沒有這麼多了。
  • 西歐中世紀的羅馬式建築
    「中世紀盛期是西方建築史上的偉大時代之一,大小石砌教堂建築數字驚人。只就法國而言,中世紀盛期採掘的石料,超過古埃及在它三千年歷史中用於建築金字塔及廟宇的數量」。中世紀的建築藝術風格前後有羅馬式和哥德式,小編這次主要要講的正是羅馬式建築。羅馬式產生於中世紀早期,流行於11和12世紀大部分時間。
  • 阿拉伯帝國的崛起:為什麼穆斯林可以在短時間內徵服拜佔庭帝國?
    這些王朝的出現某種意義上改變了這個世界的很多軌跡。在亞歐非大陸上曾經出現過一個非常龐大的帝國,這個帝國的興起不僅結束了拜佔庭帝國將近一千年的統治,而且還誕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這便是阿拉伯帝國,也就是我們歷史上所稱的大食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