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歐的文化在歐洲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實際上是近代歐洲文明(自文藝復興之後)。歐洲文明的形成過程中,東方文明功不可沒,具體來說,是阿拉伯人的功勞。十二三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將希臘哲學的原本從兩河流域經過敘利亞,一直傳到西班牙,使得西班牙成為第一個轉運希臘哲學的基地。在這之前,羅馬帝國時期以及中世紀的早期,歐洲人也了解到了一些有關下希臘哲學、文藝、美術、建築等方面的思想,但是比較間接,零碎,而更多的是接受了亞里斯多德、柏拉圖之後的新柏拉圖、新斯多葛的理論,對於古希臘的思想則知道的較為零散。
直到十二三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成批、成套地講希臘哲學,特別是亞里斯多德全集和柏拉圖的著作,以及當時阿拉伯先進的文明,比如數學、天文學、醫學(不僅僅是阿拉伯醫學,還有古希臘的醫學)以及希臘的自然科學的東西等等都經由西班牙傳到整個西歐,起到了東西文化交流的作用。
這是在中世紀末期,在這以後就沒有這麼多了。原因我想就是西方超過了東方,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國家的,不知道不算是「榮耀」,成吉思汗打到了歐洲。其實也沒什麼光彩的,因為成吉思汗打到歐洲後,由於內訌,就七零八落地跑回來了。所以俄國詩人普希金有一句話:「阿拉伯人給我們帶來了數學,幾何,天文……,蒙古人來了什麼沒給我們帶。」那個一二百年中,蒙古人沒有給歐洲帶來什麼。
總之,當時,中世紀的時候,有一段西方的交流。我們可以看到,有兩件事,即基督教文明(誕生於耶路撒冷,紮根於西歐)和希臘文明都是由東向西傳入歐洲。之後,地理大發現和航海探險後,歐洲出現了一系列的「天文革命」。大家都知道是哥白尼開始的,第一個提出日心說,然後是伽利略,最後是布魯諾。那已經進入了文藝復興時期。
所以,綜上所述,歐洲的中世紀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板著面孔的,非常嚴肅的,陰森森的一千年(五百年到一千五百年),但實際上卻是孕育了西方近代文化的重要時期。特別是中世紀後期(十二三世紀以後)。
其實,歐洲文明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它覆蓋的面非常廣。好像文明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那麼現在我說講的「歐洲文明」,它的含義就是與社會進步相聯繫的或者是與社會發展相聯繫的文明;不是什麼一般性的:這個也叫文明,那個也叫文明。咱們中國對「文明」的理解是「文明禮貌」,我講的當然不是「文明禮貌」,是涵蓋比較寬泛的一個概念。以前講的是上編上半部,就是上古和中古——中古就是中世紀,下半部是近代一直到當代。在上半部和下半部當中有塊大界碑,這個大界碑就是「文藝復興」。這種分期,或者是中世紀和近代分期的界限都是模糊的。都是漸進的,只不過大體上要找出一個期限出來,不然的話歷史沒法研究的。
這個時期,為什麼叫「文藝復興」是個大界碑。從文字意義上講,Renaissance是個法文,英國人也照這個念,中國把它翻成「文藝復興」,加了「文藝」兩個字,使得「文藝復興」的意義大大地被壓縮了,變小了。我不曉得這是出自誰的手叫做「文藝復興」,但是好像我們中國就已經這樣叫起來,是不是根據日文這樣翻譯的,我沒有做詳細的考察,但是確實英國在談到Renaissance時候,是加了一個字,叫做Renaissance of arts。Arts不單單是藝術的意思,也包括文學在內。
在歐洲古代,arts代表文學的意思。世紀上,現在我們姑且叫它「文藝」復興,約定俗成。實際上「文藝復興」包括的內容非常廣泛,外延非常寬。它是一種包括文化的各個方面——這個文化也是寬泛意思的,就是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方面——的一個復興。它帶有一個時代的特徵,它反映的是一個時代的精神,這個時代的精神同以前大大不同。譬如說上古時候,主要講希臘這一段,希臘和古羅馬的前一半,這是上古時候,有文學、有藝術、有哲學、有科學、有醫學。所以的苗子都在那時候成長了,有了播種的種子或是有了萌芽,但是帶有很大的想像性,好像人類在剛剛看到這個世界的時候,腦子裡充滿了很多神奇很美妙的想像,所以那個時候你可以叫它神話時代。
從荷馬時代開始到希臘神話,到希臘哲學,到希臘文學,到希臘美學等等。古羅馬前一半也繼承了這個東西。這麼一段,是帶有相當豐富想像力的一段,好像是一個新出生的小孩剛剛到這個世界上來,有很多奇妙的、美麗的想法,在這些想法當中包含很多將來要發展下去的歐洲文明的種子。再往下就是古羅馬的後期一直到中世紀,這段時間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什麼特點呢?看到基督教文明佔統治地位的特點,這就是日耳曼羅馬文明。這一段應該考14世紀左右,甚至在13世紀開始看到它的沒落——封建制度開始沒落,需要有一個新世紀新時代來代替它。也就是「文藝復興」這一段。
上古時代就是希臘古羅馬時代,概況一些可以叫做美學時代,古羅馬精神是嚴肅的,凝重的,政治上是專制的,或者是王權專制或者是教皇專制。到了13世紀後期,在整個歐洲發生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使得歐洲的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件事就是西歐的地位相比東歐來說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都成熟起來了。當時還沒有現代意義的「民族國家」的形態;nation和state還沒有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東西。但是在十三四世紀的時候,nation變成state的趨勢已經成為歐洲特別是西歐的普遍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