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科學之父」的伽利略,給了歐洲黑暗時期,致命的一擊

2020-12-04 風雨無阻攔

「近代科學之父」的伽利略,給了歐洲黑暗時期,致命的一擊

我們今天都知道,宇宙是無邊無際的,是沒有中心的。地球只不過是宇宙中不大的塵埃。但是在中世紀的歐洲,他們並不這麼認為,換句話說就是 ,他們當中的一些人,為了個人私利,掩蓋了真理的發展。

前一個為了追求真理,在羅馬鮮花廣場被無情燒死的布魯諾,但是火光並沒有焚盡人們追求真理的渴望。之後在義大利伽利略的橫空出世,給了託勒密的宇宙秩序以致命的一擊。 伽利略是義大利偉大的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

歷史上,他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會貫通了數學,物理學和天文學三門知識。擴大,加深並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布魯諾的壯烈犧牲,更刺激了伽利略追去真理的決心,為了證實和傳播「日心說」,伽利略用盡了畢生的精力。

1609年,伽利略製造出了折射望遠鏡,也是通過望遠鏡的觀察,伽利略發現了月亮並不是本身就會發光的發光體,並且將他看到的月亮的情況畫了下來,這也是世界上首張月面圖。伽利略還發現了太陽黑子,通過對黑子的觀察,伽利略發現黑子的位置有所變化,因此他推斷,太陽本身也是有自轉的。

他的發現引起了歐洲極大的轟動,出現了一句流行語「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伽利略發現了新宇宙。」他的發現也為哥白尼的「日心說」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也證實了教會天文學的荒謬之處。

伽利略的觀測的證據,也讓教會裡的人坐立不安,他們不會放過伽利略。最後教廷以違背《聖經》的罪名,讓伽利略在教廷已寫好的「悔過書」上簽字,聲明放棄擁護「日心說。」年邁體弱的伽利略,最終在殘暴面前低了頭,將名字籤在了「悔過書」上。

直到300多年後,羅馬教皇才洗脫了他的罪名。直到伽利略離開人世的前夕,他還重複著這樣一句話「追求科學需要特殊的勇氣。」可以說,正是由於伽利略傑出的貢獻才使得「日心說」獲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伽利略也被尊為「近代科學之父」。好了,作者所寫其實就是為了在您一天忙碌的生活中,增添一點開心和知識並存的色彩,圖您一樂。祝您笑口常開。

相關焦點

  • 伽利略: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
    伽利略,義大利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敢以懷疑的眼光看待那些自古以來被人們奉為經典的學說。比如亞里斯多德憑藉直覺提出的「重物體比輕物體下落的速度要快些」的觀點。伽利略為爭取不受權勢和舊傳統壓制的學術自由而進行了堅持不懈的鬥爭,被譽為」近代科學之父「。是什麼讓他成功地創建了研究自然科學的新方法呢?0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父親的影響下,伽利略從小就對音樂、詩歌、繪畫及機械興趣濃厚。當發現醫學枯燥乏味時,他開始孜孜不倦地學習他感興趣的數學、物理等自然科學。這為他成為一位偉大的天體物理學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曾經說過:我恨哥白尼。這句話是真的嗎
    學過初中物理的人都知道,義大利人伽利略是牛頓之前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被稱為「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畫像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證明了物體的下落速度與物體的質量無關,這從根本上否定了哲學家亞裡斯多德關於物體大小決定下降速度快慢的認識
  • 科學與信仰,互不相屬?——從近代化學之父波義耳說起
    事實上,波義耳對後世有許多重大的貢獻,他被稱為「近代化學之父」,是英國「皇家學會」的創始人之一,是「波義耳定律」的發現者,是17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化學家。他設計的許多實驗儀器和方法,成為後來化學實驗的基礎。波義耳是出生於愛爾蘭的英格蘭人,家境富有。幼年曾就讀貴族學校伊頓學院,並隨家教老師學習拉丁文、法文及希臘文。
  • 近代的伽利略和牛頓眼中的「時間」與「空間」的關係
    據近代歷史的資料記載,伽利略曾在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上進行過一個著名的實驗,即他將兩顆不同質量的大小鐵球同時從塔上丟下,從而最終得到了一個結果卻是這兩顆質量不同的大小鐵球卻同時著地。經過這次實驗後,伽利略便得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結論,那就是他認為不管物質的質量是多少,其自身的速度增加的速率是一樣的。
  • 他是近代實驗科學與經典力學奠基的使者!一起了解一下吧!
    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這位「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伽利略·伽利雷是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科學革命的先驅。伽利略發明了擺針和溫度計,在科學上為人類作出過巨大貢獻,是近代實驗科學的奠基人之一。
  • 2021上海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科技知識:科技革命史時期的重要人物
    2.地位:近代天文學之父(四)伽利略1.成就:①亞里斯多德認為物體越重,落得越快。伽利略卻不這麼認為,於是他進行比薩斜塔實驗,將一個100磅和一個1磅鐵球同時從比薩斜塔扔下,結果發現兩個鐵球同時落地,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的觀點,提出了自由落體定律;②伽利略還發明瞭望遠鏡。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前科技革命史時期的重要人物
    2.地位:物理學之父、力學之父、提出槓桿原理、西方三大數學家之一(其餘二人是牛頓、高斯)(三)哥白尼1.成就:哥白尼在其40歲時提出了「日心說」的觀點,挑戰了歐洲中世紀一直佔統治地位的「地心說」觀點,推動了人們對宇宙的認識。但由於當時「日心說」受到羅馬天主教廷的反對,所以直到60歲,哥白尼才發表了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
  • 古代科學家的故事,伽利略,現代科學之父
    伽利略·伽利雷(1564— 1642)伽利略是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及哲學家,科學革命中的重要人物。他發現了物體的慣性定律、擺振動的等時性、拋體運動規律,並確定了伽利略相對性原理,是利用望遠鏡觀察天體的第一人。
  • 20世紀歐洲時期,中世紀對歐洲的第三大貢獻「東西交流」走向近代
    西歐的文化在歐洲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實際上是近代歐洲文明(自文藝復興之後)。歐洲文明的形成過程中,東方文明功不可沒,具體來說,是阿拉伯人的功勞。十二三世紀的時候,阿拉伯人將希臘哲學的原本從兩河流域經過敘利亞,一直傳到西班牙,使得西班牙成為第一個轉運希臘哲學的基地。
  • 456年前的今天,是自然科學奠基人伽利略的誕辰
    伽利略(GalileoGalilei,1564.02.15-1642.01.08)。義大利物理學家、科學家、科學家,科學研究**的先行者。伽利略創造發明了擺針和溫度表,在科學研究上為人們做出過卓越貢獻,是近現代試驗科學研究的創立者之一。
  • 解答李約瑟提出的世紀難題:中國古代科技發達,近代怎麼就不行了
    而在此之前,宋元時期的科技是極為繁榮的,這一時期又正對應著歐洲的中世紀黑暗期,也就是說,在中國科技繁榮之時,歐洲科技是很落後的。三是科學實驗與數學的結合,實驗數據和數學推理是近代科學的一大特點,在伽利略之前,實驗和數學還是分開進行的,直到伽利略時期,科學研究開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再經過推理和計算的方式,對實驗對象進行說明和描寫,可以說是開創了近代自然科學中經驗與理性相結合的科學傳統。伽利略反覆強調,只有通過數學證明了的東西,才是科學可靠的結論。
  • 天文學大咖——伽利略
    圖解:伽利略的畫像。圖片來源: Justus Sustermans (1597–1681)伽利略,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工程師、天文學家和哲學家,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伽利略被譽為「現代觀測天文學之父」、「現代物理學之父」、「科學之父」、「現代科學之父」。圖解:朱諾號攜帶物品之一:義大利太空署提供的伽利略鋁質紀念牌,上面鐫刻有伽利略自畫像和他於1610年發現木星衛星的親筆記錄,2.8×2英寸大小,重6克。
  • 科學泰鬥伽利略的故事
    公元1609年,在歐洲兩處相距352公裡的城市中幾乎同時發生了兩件意義深遠的事情。第一件事是38歲的克卜勒出版了《新天文學》一書,正式向世人宣布了行星運動第一和第二定律。第二件事發生在義大利的威尼斯,45歲的伽利略走進了一家眼鏡鋪子。
  • 十四世紀,歐洲開始進入近代文明黎明期,偉大的文藝復興放射光芒
    這樣,一種完全嶄新的近代精神就產生了,文藝復興是反對神權、反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成為託起近代歐洲的力量。然而,黑死病和中古晚期的封建主義危機,卻正是文藝復興的背景。這些團體所帶來的信息就是,人類很快會跨出黑暗,而進入燦爛的近代文明,圍繞著危機和社會拯救的主題,新生代知識分子無與倫比的創造力,就被如醉如痴地激發出來。
  • 近代科學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科學,近代科學的誕生和早期的發展
    近代科學技術即誕生於此時。它經歷了400年的發展,19世紀末終結。人的天職在勇於探索真理。——哥白尼(波蘭)(一)近代科學誕生的社會條件近代自然科學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科學,與古代和中世紀的科學分屬兩個完全不同的科學傳統。
  • 望遠鏡鼻祖——伽利略
    1609年8月21日,伽利略展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學原理製造出來的望遠鏡。1642年1月8日卒於比薩。伽利略被譽為「現代觀測天文學之父」 、「現代物理學之父」 、「科學之父」 及「現代科學之父」。
  • 歐洲中世紀時期的鍊金術是不是巫術?它也是現代科學的搖籃
    歐洲古代化學歐洲中世紀,即從公元5世紀西羅馬帝國滅亡到公元15文藝復興這段時期。這段時期被歐美稱為「黑暗時代」。因為這時的歐洲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度,人民中充滿迷信和幻想,天主教左右著人們的思想,人文和科學得不到發展。戰爭,疾病,迫害充斥著人們的生活。直到文藝復興時期,教皇的統治思想被動搖,人們才慢慢走出黑暗。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即「文藝復興前三傑」,開創了文藝復興時代,並以達文西,米開朗琪羅,拉斐爾「文藝復興三傑」代表著文藝復興的高潮到來。
  • (轉載)董並生:歐洲科學的中國源頭
    董並生:歐洲科學的中國源頭原創:董並生「近代科學之父」——「文藝復興」的造神運動伽利略被稱為「近代科學之父」,然而伽利略所使用的科學方法卻是來源於李奧納多•達文西。達文西被公認為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同時也是西方「近代科學」的開山祖師。
  • 近代科學的誕生
    愛因斯坦評論說:「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用的科學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標誌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伽利略首開實驗科學的先河,從無休無止的「為什麼」轉向地球上的物體是「怎麼樣」運動的;從漫無邊際的大討論轉向局部的、簡單的、有限的問題研究。這就是近代西方科學成功的道路。
  • 14世紀,歐洲已經有了近代文明的萌芽
    這樣一來,就誕生了一種全新的近代精神。文藝復興是一場新文化運動,反對神權至上和封建君主制度,是一股讓歐洲煥然一新的力量。文藝復興產生的社會背景,是歐洲和世界範圍內爆發的黑死病和封建主義危機。因為瘟疫爆發造成社會秩序混亂,經濟也開始崩潰,人們的生活壓力空前巨大,歐洲仿佛即將全面崩潰、陷入黑暗。但是,就在這樣的困境中,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和威尼斯出現了一絲黎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