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迴避美國探月計劃,太空合作面臨威脅

2020-10-13 壹號館長

美國希望在2024年將太空人送回月球,這是自1972年以來的第一次

一名俄羅斯官員周一表示,俄羅斯不太可能參與美國計劃的月球軌道空間站項目,這可能標誌著國際空間站(ISS) 20年來密切合作的終結。

俄羅斯航天局(Roscosmos)負責人德米特裡·羅戈津(Dmitry Rogozin)表示,擬議中的新空間站名為「網關」(Gateway),「可以說太以美國為中心了」,他補充稱,俄羅斯「可能不會大規模參與其中」。

在第71屆國際宇航大會(IAC)上,羅戈津通過視頻連線,尖銳地將國際空間站描述為「一個真正的國際項目」——它是由兩國建造的,自2000年以來一直被俄羅斯和美國佔領。

歐洲、加拿大和日本也參加了國際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避免了莫斯科和華盛頓之間政治關係的急劇惡化,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從2011年開始攜手運營空間站,美國太空人使用俄羅斯火箭前往空間站。

但國際空間站的壽命即將結束,可能到2030年,美國宇航局在沒有與俄羅斯和其他合作夥伴事先協商的情況下單方面啟動了探月計劃。

這個通道是在唐納·川普總統任期內宣布的,是美國太空人2024年重返月球計劃的一部分,這是自1972年以來的第一次,該計劃被稱為「阿爾特彌斯」(Artemis)。

美國宇航局堅持認為這個項目是一個國際合作項目,並且在加拿大、日本和義大利籤署協議後正在尋求其他國家的參與。

羅戈津在現場翻譯的講話中表示,未來有可能進行一些合作。

他說,俄羅斯支持「接口標準化」,這樣俄羅斯的太空飛行器就可以在空間站對接。

「飛往月球的風險很高……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至少兩個運輸系統。」

相關焦點

  • 中國的探月工程,竟然被北約視作「太空威脅」
    ,中國近年來在太空技術領域發展神速,比如說太空站的建設、登月計劃,正在快速縮小和北約之間的差距,雖然中國目前還不像俄羅斯那樣,擁有對北約所在的大西洋、歐洲地區那般強大的武力威脅,但是中國的軍事投送能力正越來越強大。
  • 美國學者:中國太空探索的成功證明美中不宜脫鉤
    中國太空計劃的成功表明美中合作才是促進科學進步的有效方法。即便如此,中國探月工程已成功完成一次月球之旅,並將樣本帶回地球。雖然以美國標準來看,此類探月計劃已是司空見慣,但這是中國太空計劃實現的首次突破。在「嫦五」月面著陸的同一日,NASA突然宣布,已聘請一家私企在月球"挖土",報酬低至1美元。幾天後,NASA為未來的載人探月任務指定了太空人。儘管美國太空人早在1969年便登上月球,但中國並未在太空競賽中落後50年。
  • 「廣寒宮」又「熱」了——看全球新一輪探月潮
    號」年底瞄準月球南極,美國和俄羅斯重啟探月計劃……近兩年,航天大國競相宣布探月新計劃,「廣寒宮」不再清冷寂寞,再次成為人類航天探索的「熱目標」。美國總統川普去年11月提出要讓美國太空人重返月球,以「使美國重新成為太空探索的領導者」。美航天局今年初宣布,將在2023年左右將太空人送入月球軌道,並在本世紀20年代初建立一個月球軌道平臺作為「深空門戶」。今年3月,俄羅斯航天集團宣布,計劃兩年內發射「月球25號」探測器,重啟俄羅斯中止了40餘年的月球探測計劃。
  • 長徵五號成功發射 美國再炒中國太空威脅論
    美國近期決定2022年增加太空軍預算,不忘再次拿中國「太空威脅」做談資。▲11月24日,中國發射長徵五號火箭將嫦娥五號送入太空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25日報導,美國太空軍計劃在未來幾年內進一步擴大預算,並稱用以應對中俄兩國的「太空威脅」。
  • 太空競賽加劇,俄羅斯準備搭乘中美飛船探索太空,究竟有何目的?
    無論是中國神舟號載人飛船還是美國的載人龍飛船都顯示了中美一流的太空探索能力。但俄羅斯近些年來在太空技術方面發展相對緩慢,有被兩國甩開的跡象。俄羅斯聯邦航天局長羅戈津表示,俄羅斯的目標是在載人航天領域進行合作,俄羅斯太空人不僅準備好乘坐美國的,也準備好乘坐中國的宇宙飛船飛往太空。為什麼要搭乘中美的飛船探索太空呢?原因有這麼兩個。一是,中美的飛船有其獨特優勢。
  • 太空競賽加劇,俄羅斯準備搭乘中美飛船探索太空,究竟有何目的?
    無論是中國神舟號載人飛船還是美國的載人龍飛船都顯示了中美一流的太空探索能力。但俄羅斯近些年來在太空技術方面發展相對緩慢,有被兩國甩開的跡象。俄羅斯聯邦航天局長羅戈津表示,俄羅斯的目標是在載人航天領域進行合作,俄羅斯太空人不僅準備好乘坐美國的,也準備好乘坐中國的宇宙飛船飛往太空。
  • 俄羅斯拒了美國,選了中國,達成了一項重大合作!
    答案:點擊左上角的【環球火力】關注即可據埃菲社莫斯科2月12日報導,俄羅斯政府2月12日批准了與中國合作建設月球科研站的計劃。此前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曾拒絕了美國提出的合作方案。據當地媒體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已得到米哈伊爾·米舒斯京總理的批准,即將與北京籤署一份合作備忘錄。
  • 美國要率10國登月,中俄沒被邀請?俄:探月計劃目的不純
    美國在很多領域都保持著領先地位,不過其多國合作計劃也一向都是將中俄兩國排除在外的,軍事合作就不說了,現在就連登月計劃中俄也被拉進了「黑名單」,這很難讓人相信美國不是別有居心。美國要率10國登月,中俄沒被邀請?
  • 攜手探索太空奧秘,中國向世界敞開探月合作大門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 供圖)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記者喻菲、全曉書、胡喆)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嫦娥四號任務搭載了4臺國際載荷,而中國計劃在未來月球探測和空間站上開展更廣泛深入的國際合作,讓全球更多科學家獲得太空探索的機會,集中人類智慧破解宇宙謎題。
  • 俄羅斯啟動國家太空威脅預警系統研究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  韓大洋據俄羅斯塔斯社
  • 英媒盤點全球六大探月計劃
    中國探月計劃引來全球關注,人們在再度聚焦中國航天發展的同時,也聯想到全球多國當下紛紛展開的一攬子探月項目。在20世紀冷戰高峰時期,世界的目光曾一度聚焦在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太空競賽。那段歷史甚至被好萊塢多次搬上銀幕,成為一個時代的共同記憶。美俄在冷戰結束後的一段時間裡對耗資巨大的航天項目投入均大不如前。美國甚至很長時間依靠俄羅斯火箭送太空人前往空間站。
  • 為何美國、俄羅斯、中國探月是「走著進」,而印度要「躺著進」?
    隨著世界各國的經濟水平與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人類對地球外面的世界也非常好奇,最後經過不斷的嘗試與努力終於探測器登陸到了月球;而為何美國、俄羅斯、中國探月是「走著進」,而印度要「躺著進」?眾所周知,前蘇聯是第一個探月成功的國家,緊隨其後的則是美國,隨後美國還成為了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載人成功到達月球的國家,然後就到日本與中國也相繼的探月成功,直到後來印度,而印度這個其實還算不上成功。
  • 科學(普)有道:俄羅斯太空探索簡史
    不幸的是,由於聯盟11號太空艙的壓力洩漏,他們在返航途中死亡。最終,蘇聯解決了他們的聯盟號問題,禮炮號促成了蘇聯與美國宇航局在阿波羅聯盟號項目上的聯合合作項目。後來,兩國合作進行了一系列太空梭與和平號空間站的對接,以及建立國際空間站(以及與日本和歐洲航天局建立夥伴關係)。
  • 美國交惡後,俄羅斯或許會投向中國的空間站項目,美國太空夢碎
    外太空空間站項目進展得熱火朝天,中國作為外太空領域的後起之秀,在外太空領域奮起直追,展現了驚人的實力。而由中國開展的外太空計劃也憑藉中國日漸增大的國際影響力與中國在太空領域的實力,吸引了很多國家想要參與中國空間站項目。和中國一起合作共贏,這也是中國近年來領先世界的壯舉。
  • 俄羅斯拒絕美國邀請,宣布與中國加強太空合作
    據環球網7月15日最新報導,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於13日公開表示,俄羅斯航天員已準備好乘中國飛船飛往太空,未來準備與中國在探索月球領域加強合作。據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今年5月5日表示,希望俄羅斯能參與美國的月球項目。該代表人士也在7月13日對此明確回應,俄羅斯不會參與美國的月球計劃。
  • 俄羅斯!計劃通過Luna-25登月任務,成為太空大國!
    以色列的第二次嘗試是與一家德國公司合作建立一家私人企業。日本一家名為ispace的私人公司正計劃在2022年使用一種名為Hakuto-R的探測器登陸月球。Hakuto -R的重量為750磅,有效載荷容量為66磅。與冷戰太空競賽一樣,俄羅斯的主要競爭對手仍然是美國。
  • 美國研究員認為,俄羅斯在「登月競賽」中已落後於美國和中國
    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的美國研究員喬納森·麥克道威爾說,俄羅斯在「月球競賽」中落後於美國和中國。據他說,計劃發射的俄羅斯「月球25」月球站已經過時了。圖片來源:yandex這位美國專家在評論中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探月儀時說,他認為中美在探索月球方面沒有合作條件,這是因為兩國之間存在著競爭
  • 美國國土安全部發布《應對中國威脅的戰略行動計劃》
    報告總結了大西洋理事會近一年有關新興技術國際挑戰與合作的會議內容;介紹了不同國家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展望了不平等世界、雙極世界、多邊復興等3種未來世界技術場景。報告指出,如今全球秩序破碎,地緣政治兩極分化,美國在對華政策和國際合作上呈現雙輸局面,歐洲和印度等其他國家開始追求自己的數字主權。參會專家普遍認為,人工智慧(AI)等新興技術對社會進步至關重要,需要全球合作使其有助於減少階級分化。
  • 俄羅斯拒絕加入美國的阿爾忒彌斯月球計劃
    阿爾忒彌斯計劃,英語:Artemis program,是美國宇航局正在進行中的一項太空探索計劃,目標是重返月球並且登陸火星。該計劃以希臘神話女神阿爾忒彌斯命名,她是阿波羅的孿生姐姐,此前美國的登月計劃叫阿波羅計劃。計劃中包括首次將一名女航天員送至月球。
  • 告別花錢買座、積極布局探月……美國太空計劃駛入「快車道」?
    此次發射之後,美國太空人進入國際空間站將不再藉助俄羅斯的飛船,這是怎麼一回事?而在航天領域,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也雄心勃勃,其中,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已被定於2024年完成,這現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