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普)有道:俄羅斯太空探索簡史

2020-08-27 xia聊匯


網絡圖片

現代太空探索之所以能夠存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美國和前蘇聯這兩個國家在將第一批人類送上月球方面的競爭。今天,有70多個國家都有研究機構和航天機構在進行太空探索。然而,其中只有少數幾個具有發射能力,最大的三個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俄羅斯聯邦國家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大多數人都知道美國,但多年來,俄羅斯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是秘密進行的,即使它們的發射是公開的。

蘇聯探索時代開始

俄羅斯航天事業的歷史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這場巨大的衝突結束時,德國的火箭和火箭部件被美國和蘇聯奪取。在此之前,兩國都曾涉足火箭科學。美國的羅伯特·戈達德發射了該國的第一批火箭。在蘇聯,工程師謝爾蓋·科洛夫(Sergei Korolev)也做過火箭試驗。然而,學習和改進德國設計的機會對兩國都很有吸引力,兩國在20世紀50年代進入冷戰,都試圖在太空領域超越對方。美國不僅從德國帶來了火箭和火箭部件,而且還運送了一些德國火箭科學家來幫助剛成立的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及其項目。

蘇聯最終在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進行動物發射實驗,儘管沒有一枚火箭進入太空。然而,這只是太空競賽的第一步,並讓兩國都一頭衝出了地球。蘇聯在1957年10月4日將人造衛星1號送入軌道時贏得了第一輪競爭。這對蘇聯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勝利,對美國剛剛起步的太空努力也是一個重大的打擊。蘇聯接著在1961年將第一個人尤裡加加林送入太空。然後,他們將第一位女性送入太空(瓦倫蒂娜·捷列什科娃,1963年),並在1965年由阿列克謝·列奧諾夫完成了第一次太空行走。然而,由於技術問題,他們的登月任務被推遲了。

蘇聯太空災難

災難打擊了蘇聯的計劃,給了他們第一個大挫折。事故發生在1967年,當時太空人弗拉基米爾·科馬羅夫(Vladimir Komarov)死亡,原因是本該將聯盟號1號太空艙輕輕安置在地面上的降落傘未能打開。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人在太空飛行中死亡,對太空計劃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尷尬。蘇聯N1火箭的問題繼續增加,也推遲了登月計劃。最終,美國在登陸月球上擊敗了蘇聯,並將注意力轉向向月球和金星發射無人探測器。

太空競賽之後

除了行星探測器,蘇聯對軌道空間站非常感興趣,特別是在美國宣布(後來取消)載人軌道實驗室之後。當美國宣布建立太空實驗室時,蘇聯最終建造並發射了禮炮號空間站。1971年,一名太空人前往禮炮號,在空間站上工作了兩周。不幸的是,由於聯盟11號太空艙的壓力洩漏,他們在返航途中死亡。

最終,蘇聯解決了他們的聯盟號問題,禮炮號促成了蘇聯與美國宇航局在阿波羅聯盟號項目上的聯合合作項目。後來,兩國合作進行了一系列太空梭與和平號空間站的對接,以及建立國際空間站(以及與日本和歐洲航天局建立夥伴關係)。

米爾年

蘇聯建造的最成功的空間站是從1986年到2001年飛行的。它被稱為和平號,並在軌道上組裝(就像後來的國際空間站一樣)。它接待了來自蘇聯和其他國家的一些太空人,以展示太空合作。這個想法是為了在近地軌道上保持一個長期的研究前哨站,它存活了許多年,直到資金被削減。和平號空間站是唯一由一個國家政權建造,然後由該政權的繼任者管理的空間站。1991年,蘇聯解體,成立了俄羅斯聯邦。

政權更迭

蘇聯的太空計劃在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蘇聯解體後,面臨著一個有趣的時期。和平號和它的蘇聯太空人(在國家改變後成為俄羅斯公民)被新成立的俄羅斯太空機構——俄羅斯航天局(Roscosmos)所支持,而不是蘇聯航天局。許多主導太空和航天設計的設計局要麼被關閉,要麼被重組為私營企業。俄羅斯經濟經歷了重大危機,影響了太空計劃。最終,情況穩定下來,俄羅斯繼續實施參與國際空間站的計劃,並繼續發射氣象和通信衛星。

今天,俄羅斯航天局已經經受住了俄羅斯航天工業部門的變化,正在繼續進行新的火箭和太空飛行器設計。它仍然是國際空間站聯盟的一部分,並宣布和平號和它的蘇聯太空人由新成立的俄羅斯太空機構——俄羅斯宇航局(Roscosmos)支持,而不是蘇聯航天局。它已經宣布對未來的探月任務有興趣,並正在設計新的火箭和更新衛星。最終,俄羅斯人也想去火星,繼續探索太陽系。

相關焦點

  • 科學(普)有道:原子論簡史
    希臘哲學家德克利特原子理論是對原子和物質的本質的科學描述,結合了物理、化學和數學元素。以下是原子理論的簡史:原子與原子論原子理論起源於古代印度和希臘的一個哲學概念。&34;這個詞來自古希臘單詞atomos,意思是不可分割的。根據原子論,物質是由離散的粒子組成的。然而,這個理論只是對物質的眾多解釋之一,並不是基於經驗數據。在公元前5世紀,德謨克利特提出物質由不可摧毀的、不可分割的單位組成,這些單位被稱為原子。
  • 科學有道(普)有道:阿波菲斯——引發恐慌的太空巖石
    典型的近地小行星在45億年的歷史中,地球曾多次遭遇來自太空的入侵者。6500萬年前,一塊直徑幾百米的太空隕石加速了恐龍的滅亡。這種情況可能會再次發生,科學家們正在尋找即將到來的撞擊物。每天都要進行搜索,尋找那些可能太靠近地球軌道的物體。
  • 科學(普)有道:關於流星的小知識
    那些殘留在軌道上的太空巖石是由彗星和小行星留下的,在它們與地球相遇之前,這些巖石可以存留很長一段時間。流星體的組成因其母體而異,但通常由鎳和鐵構成。流星體通常不會從小行星上&34;;它必須通過碰撞&34;。當小行星相互撞擊時,小塊小塊的碎片會回到大塊的表面,大塊就會以某種方式繞著太陽運行。這些物質可能會與太陽風相互作用,在太空中移動時脫落,形成一條軌跡。
  • 科學(普)有道:X射線天文學
    從太空研究X射線藝術家對繞地球軌道飛行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的構想>長期研究x射線物體的最好方法是使用太空衛星。自從第一個被稱為愛因斯坦天文臺的自由軌道x射線天文臺被發射到太空以來,已經有至少40個x射線天文臺被發射到太空。最著名的x射線天文臺有倫茨根衛星(1990年發射的ROSAT, 1999年退役),EXOSAT(1983年由歐洲航天局發射,1986年退役),NASA的羅西x射線計時探索者,歐洲的XMM-Newton,日本的Suzaku衛星,以及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
  • 科學(普)有道:火星衛星的神秘起源
    如果這真的發生了,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火衛一的組成更接近火星表面的組成,而不是太空中的小行星。大衝擊理論這讓人們想到火星在其歷史早期曾經歷過一次大碰撞。這與地球的月球是我們的幼年行星和一個名為忒亞的星子撞擊的結果的觀點相似。在這兩種情況下,這樣的撞擊都會導致大量的物質被拋射到外層空間。
  • 人普知多少---世界人口普查簡史
    人普知多少----世界人口普查簡史 2020-11-11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學(普)有道:什麼是低溫學?
    液氮低溫學是研究材料及其在極低溫下的行為的科學。
  • 科學(普)有道:在偏遠星系中尋找黑洞
    黑洞(網絡圖片)黑洞是宇宙動物園裡的奇怪野獸。它們有兩種類型:恆星型和超大質量。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數據也顯示核心非常微弱。NGC 1600的核心可能已經釋放出了足夠多的恆星,從而產生了400億個太陽。這告訴天文學家,在這個星系的中心隱藏著一個強大而巨大的黑洞,距離地球約2.09億光年。
  • 科學(普)有道:X射線
  • 科學(普)有道:深入了解宇宙大爆炸理論
    早期宇宙膨脹的發現1922年,俄羅斯宇宙學家和數學家亞歷山大·弗裡德曼(Alexander Friedman)發現,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場方程的解導致了宇宙的膨脹。
  • 科學(普)有道:關於對流的知識
  • 科學(普)有道:關於有機矽
  • 《太空全書2:人類太空探索全記錄》:一部人類從古至今探索太空的...
    在漫漫的歷史進程中,人類對自身、對世界繼而對宇宙太空的認識,一點點從混沌到清晰。而今,人類對太空的探索還在繼續。5月21日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
  • 美國宇航局(NASA)與八個國家籤署為探索月球提供法律框架的《阿爾忒彌斯協定》
    )與八個國家籤署為探索月球提供法律框架的《阿爾忒彌斯協定》(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外媒CNET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與八個國家籤署了一項太空探索合作協議。「阿爾忒彌斯將是歷史上最廣泛和最多樣化的國際載人航天探索計劃,《阿爾忒彌斯協定》是建立這個獨特的全球聯盟的工具,」NASA局長Jim Bridenstine說。5月宣布的《阿爾忒彌斯協定》為探索月球、火星、彗星和小行星,以及發布科學數據、登記空間物體和 「保護外太空遺產」提供了一個法律框架。各航天機構還承諾和平探索、提高透明度、向遇險者提供緊急援助和 「防止有害幹擾」。
  • 為什麼我們沒有誕生SpaceX(太空探索)這類科技公司?
    太空競技開始於上世紀80年代冷戰後期,美蘇爭霸時期,美國為遏制蘇聯洲際彈道飛彈,開始了雄心勃勃的星球大戰計劃。主方向是洲際彈道飛彈防禦和反衛星天基武器。由於九十年代蘇聯解體,美蘇爭霸結束。太空競技由軍事向科技探索轉變,人類最遠的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據說已經到達太陽系的邊緣。 我國的太空科技開始的較晚,60年代開始發射太空火箭,直到2003年楊利偉才登上太空,而距離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已經過去了34年。沒辦法,太空科技是個極端燒錢的工程。
  • 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的10張最令人驚嘆的太空科學插圖
    美國宇航局(NASA)10張最令人驚嘆的太空科學插圖藝術家的思維總是習慣性的跳出現實世界具有一定地超前性,當你進入NASA的時候自然的也會擁有這些超前的思維,在過去的60多年裡,除了史無前例的太空科學發現之外,美國宇航局還出版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藝術作品,描繪了從50年代和60年代的科幻小說所描繪的未來
  • 太空競賽加劇,俄羅斯準備搭乘中美飛船探索太空,究竟有何目的?
    無論是中國神舟號載人飛船還是美國的載人龍飛船都顯示了中美一流的太空探索能力。但俄羅斯近些年來在太空技術方面發展相對緩慢,有被兩國甩開的跡象。俄羅斯聯邦航天局長羅戈津表示,俄羅斯的目標是在載人航天領域進行合作,俄羅斯太空人不僅準備好乘坐美國的,也準備好乘坐中國的宇宙飛船飛往太空。為什麼要搭乘中美的飛船探索太空呢?原因有這麼兩個。一是,中美的飛船有其獨特優勢。
  • 太空競賽加劇,俄羅斯準備搭乘中美飛船探索太空,究竟有何目的?
    無論是中國神舟號載人飛船還是美國的載人龍飛船都顯示了中美一流的太空探索能力。但俄羅斯近些年來在太空技術方面發展相對緩慢,有被兩國甩開的跡象。俄羅斯聯邦航天局長羅戈津表示,俄羅斯的目標是在載人航天領域進行合作,俄羅斯太空人不僅準備好乘坐美國的,也準備好乘坐中國的宇宙飛船飛往太空。
  • 中秋將至(2) | 最實用的賞月指南
    索書號:P12/9027出版日期:2018著者:(美)琳達·肖爾(Linda Shore),(美)大衛·普羅斯珀(David Prosper),(美)維維安·懷特(Vivian White)著內容簡介:本書首先介紹和展示如何用肉眼探索宇宙
  • 太空畫簡史,原來藝術家具有「前瞻」想像力……
    太空畫簡史,原來藝術家具有「前瞻」想像力…… 2019-06-26 14: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