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空間站退役後,中國「天宮」會成為太空「獨苗」嗎?
國際空間站面臨退役,中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空間站嗎?2015年,美國與俄羅斯航天部門籤署協議,將國際空間站的退役時間推遲到了2024年,而我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投入運行,那麼當國際空間站退役後,我國空間站會成為全球唯一嗎?
-
太空研究項目轉向中國,國際空間站將被廢棄
據俄羅斯通訊社11月3日的報導稱:俄羅斯第一頻道宣布,將舉行全俄羅斯公開比賽,選出一位女主角,在2021年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電影。此消息一出,就讓人十分驚訝了,這將會是人類第一次真實地在外太空拍攝電影,也是國際空間站上首次迎來不屬於太空項目研究純屬紀錄的電影拍攝,這是國際空間站眼看著就不行了,之後的廢物利用吧!
-
國際空間站出現問題,美國艙段發生故障,太空人逃向俄羅斯艙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對太空也開始有了更多的了解。國際空間站的存在,就是我們拉近與太空距離的主要方式之一。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臺,在微重力環境下開展科學實驗研究提供了大量實驗載荷和資源,支持人在地球軌道長期駐留。
-
美國遭拒?中國空間站否決了美國的合作申請,因為其實力差
但在上世紀的時候,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航天技術仍然存在巨大的不足,比如在全球導航系統的建立上以及空間站的創建上。有傳言稱,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由美國和俄羅斯主導,加拿大、日本等16個國家共同參與的國際空間站建設項目將中國拒之門外,並且甚至不接受中國對其應用的通知。
-
檸檬樹下的美國網友?央視「官宣」:中國空間站2年後將完成建設
國際空間站是由美國牽頭研發的太空在軌運行空間平臺,具有綜合性極強的太空研究作用,其上承載了諸多先進的現代化科研設備,可以在太空內進行微重力環境下的科學研究,自然也能夠為太空人提供一個在太空進行生活和研究的基地。
-
中國空間站將正式部署段,為何俄羅斯的決定引發美國人擔憂?
此外當時美國已經掌握太空梭重複利用的技術,憑藉此項技術美國逐漸領先蘇聯,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然而空間站卻成為美國的短板,只能高價向蘇聯購買空間站位置。隨後,蘇聯解體時,由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大部分的遺產,同時也繼承蘇聯空間站,但該空間站將會在2022年正式退出太空。
-
中國空間站即將開建,美國先坐不住了:花重金求俄羅斯送人上太空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25日消息,目前已經確認美國正在尋求向俄羅斯購買一個"聯盟號"載人飛船的座位,以圖將一名美國航天員送入國際空間站。與此同時,據央視軍事消息,中國空間站試驗核心艙以及長徵五號B二火箭的研製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我國將於2021年春季開始"天宮"空間站的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工作,並發射空間站的核心艙。
-
國際空間站警報不斷,俄羅斯放棄洩露檢查,美國飛船就位不再擔心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在太空建造的最大的物體,目前有2名俄羅斯太空人和1名美國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值守,在5月份到8月份還有2名美國太空人,搭乘了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進入了國際空間站,這是美國從2011太空梭退役之後,首次使用自己的航天運輸工具實現載人航天發射活動。
-
俄羅斯拒絕美國邀請,宣布與中國加強太空合作
據環球網7月15日最新報導,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於13日公開表示,俄羅斯航天員已準備好乘中國飛船飛往太空,未來準備與中國在探索月球領域加強合作。據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今年5月5日表示,希望俄羅斯能參與美國的月球項目。該代表人士也在7月13日對此明確回應,俄羅斯不會參與美國的月球計劃。
-
輪到中國硬氣了,18國獲批進駐中國空間站,唯獨美國慘遭拒絕
美國航天技術發展進程一波三折太空競賽期間,蘇聯率先將人類送入太空,美國不甘落後啟動了載人登月計劃,經過多年研究,美國的阿波羅11號飛船完成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兩相比較還是美國技高一籌。蘇聯解體後,美國減少了航天領域方面的投入,甚至將太空梭全部退役,連太空人往返地球與國際空間站都需要藉助俄羅斯的載人飛船,在此期間美國的航天技術一度受到外界質疑。不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所研製的「龍」飛船打破了這一僵局,它的順利應用幫助美國再次奪回主動權,但問題也接踵而來,美國好不容易擺脫了對俄羅斯載人飛船的依賴,如今又將大筆資金送到了民營企業手上,且照當前局勢來看,這樣的狀況還將持續很久。
-
國際空間站警報響起,美國艙段空氣洩露嚴重,緊急時刻要看俄羅斯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國際合作的項目,美國和俄羅斯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兩個合作夥伴,長期以來美國和俄羅斯的太空人主要負責國際空間站的值守。雖然國際空間站冠名「國際」,不過該項目一開始就是把中國撇除在外的,除了美國和俄羅斯的積極參與之外,包括日本和歐洲航天局都是國際空間站的合作夥伴,國際空間站是人類在太空的最大的建築,該空間站是由多個艙段構成,主要是美國和俄羅斯的組建,其餘還有日本的艙段等,在8月19日就有一艘日本發射的無人貨運飛船脫離國際空間站進入大氣層焚毀。
-
18國獲批入駐中國空間站——天宮空間站,美國也想加入卻被拒
根據2014年美國宇航局(NASA)和俄羅斯宇航局(Roscosmos)達成的協議,從1998年開始建設,重達420噸,活動空間達到1200立方米的國際空間站運營時間將會至少持續到也就是說在那之後,太空中可能只剩下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可供使用。截止到目前,中國已先後收到了27個國家的申請,在經過仔細評估後,批准了18個國家入駐天宮空間站的資格。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加入
「系統提醒,中國拒絕了您的好友請求。」今天(26日),一則「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的消息在微博傳開。有網友看後調侃稱,此舉「揚眉吐氣」,報了當年「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被美國拒絕」的仇,讓你當初「愛答不理」,現在的我「高攀不起」。
-
美國欲在月球建「殖民地」?俄羅斯出手,或將同中國開展太空計劃
來源:金十數據據外媒報導,俄羅斯正與中國攜手合作,在太空探索、資源開發等領域開展新項目,包括建造月球基地和開發第二條俄羅斯通往中國的天然氣通道。太空一直是各國爭先探索的領域,據悉,美國航天局(NASA)於27日首次用載人版「龍」飛船將兩名美國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取得關鍵性成功。此前,NASA宣布的關於月球探索國際合作的「阿爾忒彌斯協定」中,要求NASA及其合作夥伴開展活動的地點周圍建立「安全區」,且有開採和利用月球資源的權利。
-
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
「系統提醒,中國拒絕了您的好友請求。」26日,一則「中國空間站將美國拒之門外」的消息在微博傳開。 有網友看後調侃稱,此舉「揚眉吐氣」,報了當年「中國申請加入國際空間站被美國拒絕」的仇,讓你當初「愛答不理」,現在的我「高攀不起」。
-
俄專家稱5年後國際空間站或崩,中國將成多國最優選,不包括美國
對此,俄「能源」火箭航天集團預計,到2025年後,國際空間站將有大量構件呈土崩之勢出現故障。由於數目太大,俄方必須重新考慮參加該項目的期限,會把精力集中到實施國家軌道站的項目上。據報導,中國未來兩年將進行11次發射,2022年前後,中國將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計劃。這意味著,中國空間站將會大大增加中方在航天領域的話語權,也會是全球航天事業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
美國航天局:兩年後中國空間站將部署,美國也要抓緊行動
按照最初的設計,國際空間站的使用壽命只有15年,但通過不斷的改造與延壽,國際空間站已經使用了20多年時間。不過大家都知道,改造實在是有限制的,就算拼命對國際空間站進行升級維修,也只能將使用壽命延長到2024年。據悉,現在國際空間站的老化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還出現了輕微漏氣的情況,這導致3名美國太空人在俄羅斯艙段呆了三天。
-
中國空間站建成後,未來將成為國際空間站,美國也要「討好」我們
在1986年蘇聯成功發射了全球第一個空間站,並且在2003完成使命最終墜毀在南太平洋。可以說這是蘇聯高科技的最好體現。為了展示自己強大的實力,美國在1993年聯合俄羅斯、法國、德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以及日本等16個國家,共同打造國際空間站。
-
用太空垃圾代替國際空間站,繼續空間站的任務?美國人腦洞真大
如今在太空中,人類、物品的運輸與微重力下的科學研究變得越來越頻繁。在這個時代下,空間站有了更重要的作用。而國際空間站原計劃工作壽命為15~20年,自2000年至今已達到極限。近年來空間站故障頻發,甚至於前不久的12月19日,據俄羅斯稱空間站再次漏氣。國際空間站已達到退休的邊緣。要不了多久,中國就會成為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
-
俄羅斯拒絕加入美國的阿爾忒彌斯月球計劃
阿爾忒彌斯計劃,英語:Artemis program,是美國宇航局正在進行中的一項太空探索計劃,目標是重返月球並且登陸火星。該計劃以希臘神話女神阿爾忒彌斯命名,她是阿波羅的孿生姐姐,此前美國的登月計劃叫阿波羅計劃。計劃中包括首次將一名女航天員送至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