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出現問題,美國艙段發生故障,太空人逃向俄羅斯艙

2020-09-03 春秋講武堂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對太空也開始有了更多的了解。國際空間站的存在,就是我們拉近與太空距離的主要方式之一。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臺,在微重力環境下開展科學實驗研究提供了大量實驗載荷和資源,支持人在地球軌道長期駐留。

然而不久之前,國際空間站卻出現了嚴重問題。根據媒報導,日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發布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目前3名太空人已經緊急逃向了俄羅斯艙段,漏氣原因則將在本周末進行查找。不過5天的時間過去後,破損的位置依然沒能找到。

實際上,早在2019年9月,漏氣情況在國際空間站中就有出現,而且同樣位於美國艙中。不過由於相對輕微,加上太空人當時的工作過於繁重,漏洞並沒有被及時修補,無論是發射載人龍飛船還是火星探測器一事,都將耗費美國太空人的大量精力,因此美方只是在空間站內儲存了大量的氣罐,以此來確保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隨著時間不斷延長,或許空間站的漏氣口已經越來越大。經過分析,這一漏洞應該是在太空微小隕石的撞擊下形成的,直徑在0.1mm左右。然而僅是這樣的大小,憑藉肉眼根本很難發現,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將美國艙段所有的艙門關閉,和飛行管理中心對閉艙後的壓力狀況共同進行檢查。不過想要展開維修工作還是要等一段時間,畢竟維修的前提是要找到漏氣艙段的破損位置。

?國際空間站項目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耗時最長且涉及國家最多的空間國際合作項目,也是16個國家的太空合作成果,如今接連出現安全事故,外界必然是極為擔憂,為了防止傷亡事故發生,希望美國能將此事妥善解決。何況沒有了國際空間站之後,美國就將沒有任何空間站可用。

如今國際空間站已經使用了多年,即使美國延長了這一空間站的壽命,也不可能有太長的時間。好在我國此前進行了天宮空間站的建設,建造過程也相對順利,預計在2022年,天宮空間站就能夠完成建造並開始運營了。當然我國並不是一個自私的國家,只要能對太空建設做出貢獻,我國也不會排斥與之展開合作。2019年,就共有來自17個國家的九個項目成功入選了中國空間站開展空間科學實驗的第一批項目。

相關焦點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出現漏氣,所有太空人集中至俄羅斯艙段隔離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21日消息,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當日發布消息稱,為了尋找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源頭,站上太空人全體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據了解,目前國際空間站有三名太空人駐守,分別是兩名俄羅斯人和一名美國人。
  • 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的供氧系統發生故障 但太空人沒有面臨危險
    周三,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星辰」號(Zvezda)的一個供氧系統發生了故障。這不是國際空間站上唯一的氧氣生成系統,所以六名太空人--其中包括三名來自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的新到來的太空人--沒有面臨危險。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 全部太空人赴俄羅斯艙段隔離
    示意圖(國際空間站推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21日發布消息稱,為了尋找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源頭,站上太空人從當天起,全體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目前國際空間站有三名太空人駐守,分別是兩名俄羅斯人和一名美國人。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 全體太空人赴俄羅斯艙段隔離
    示意圖(國際空間站推特)海外網8月22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21日發布消息稱,為了尋找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源頭,站上太空人從當天起,全體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目前國際空間站有三名太空人駐守,分別是兩名俄羅斯人和一名美國人。國際空間站資料圖(路透社)8月20日,消息人士透露,發現國際空間站失密。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可能在美國艙段……
    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表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為何會突然漏氣?會帶來哪些危害?太空人閉艙三天尋找美國艙段漏氣源頭今年4月,俄羅斯「聯盟MS-16」飛船順利升空入軌,把2名俄羅斯太空人、1名美國太空人送抵國際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為查找源頭,全體太空人赴俄羅斯艙段隔離
    21日發布消息稱,為了尋找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源頭,站上太空人從當天起,全體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目前國際空間站有三名太空人駐守,分別是兩名俄羅斯人和一名美國人。國際空間站資料圖(路透社)8月20日,消息人士透露,發現國際空間站失密。
  • 漏氣致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溫度升高
    2009年9月8日,美國宇航局公布的國際空間站資料照片。新華社/法新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包雪琳)正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俄羅斯航天員伊萬·華格納向俄羅斯航天局控制中心專家報告,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的溫度因漏氣緩慢升高。控制中心一名專家說,艙內溫度預期12日恢復正常。國際空間站去年9月發現輕微漏氣。至今年8月,洩漏率比先前增加了5倍。經過排查,航天員發現漏氣位置是俄羅斯艙段「明星」艙。
  • 國際空間站傳來壞消息,美國艙段已漏氣,關鍵時刻要向俄羅斯低頭
    美國是冷戰時期美蘇太空爭霸的王者,通過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的實現,美國成為了宇宙探索的領導者,隨後美國又通過研製太空梭,給普通人登上太空創造了機會,不過如今看來美國在科技樹上點錯了燈,因為隨著2011年太空梭的退役,美國就失去了載人航天發射的能力,最後不得不向俄羅斯低頭,使用俄羅斯的聯盟號宇宙飛船實現美國宇航局往返國際空間站的任務,為此還要向俄羅斯支付昂貴的船票。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關鍵時刻向俄羅斯低頭了
    今年五月,美國的SpaceX公司成功發射了載人龍飛船,這個消息的傳出,也意味著美國重新擁有了進行載人航天的能力,不僅如此,在成功發射飛船之後,這艘龍飛船和國際空間站也展開了後續的對接工作,這也是美國在2011年之後,第一次向外界證明,依靠著自身研發的宇宙飛船,美國已經能夠往返國際空間站。而目前的國際空間站共值守著兩名俄羅斯太空人以及一名美國的太空人。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太空人被隔離
    IT之家8月22日消息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今日報導,為了尋找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的源頭,空間站內太空人須全體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以隔離檢查。8 月 20 日,國際空間站疑似失密,而俄羅斯航天集團當日晚些時候宣布,漏氣」不對國際空間站和太空人安全構成威脅,站上太空人 8 月 21 日將集中到俄羅斯艙段三天。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美太空人請求二號強國幫助
    8月23日據俄通訊社消息,就在本周末時間,國際空間站的美國艙段突然失密,俄航天集團代表對外透露,從21日時間,美國艙段太空人全部進入俄羅斯艙段為期3日。而在國際空間站上,一共有2名俄羅斯太空人和1名美國太空人。
  • 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空氣洩漏 洩漏點或在美國艙段
    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21日報導,知情人士稱,國際空間站上發生輕微空氣洩漏,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但太空人安全不受威脅。資料圖:美國太空人克里斯多福·卡西迪(左)和羅伯特·本肯在國際空間站,準備太空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據報導,這名知情人士還稱:「國際空間站上發現輕微空氣洩漏。
  • 美國艙漏氣!強行續命的國際空間站出故障,天宮將成唯一空間站?
    美國艙漏氣!強行續命的國際空間站出故障,天宮將成唯一空間站?最近美國媒體發布消息稱,國際空間站的美國艙段發生漏氣現象,因為這次意外事故,美國不得不向俄羅斯低頭,俄羅斯媒體宣布將會收容美國的太空人,允許他在本國的艙段待上三天。
  • 太空再次傳來噩耗,國際空間站還有未明洩露,太空人緊急進入俄羅斯艙段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迄今在外太空建造的最大的物體,國際空間站是主要由美國和俄羅斯聯合組建,其餘還有日本和歐洲的參與,國際空間站從一開始就是將中國排除在外的項目,從這個看國際也是徒有虛名。最近國際空間站麻煩不斷,之前就又要躲避美國一顆報廢的軍用衛星,而不得不調整了運行軌道,另外國際空間站是接連發現有洩露的問題,為此還關閉了所有的艙段,駐守的3名太空人進入了俄羅斯「星辰」艙,不過通過檢查還是沒有發現洩露點。
  • 國際空間站警報響起,美國艙段空氣洩露嚴重,緊急時刻要看俄羅斯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國際合作的項目,美國和俄羅斯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兩個合作夥伴,長期以來美國和俄羅斯的太空人主要負責國際空間站的值守。雖然國際空間站冠名「國際」,不過該項目一開始就是把中國撇除在外的,除了美國和俄羅斯的積極參與之外,包括日本和歐洲航天局都是國際空間站的合作夥伴,國際空間站是人類在太空的最大的建築,該空間站是由多個艙段構成,主要是美國和俄羅斯的組建,其餘還有日本的艙段等,在8月19日就有一艘日本發射的無人貨運飛船脫離國際空間站進入大氣層焚毀。
  • 國際空間站警報不斷,俄羅斯放棄洩露檢查,美國飛船就位不再擔心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在太空建造的最大的物體,目前有2名俄羅斯太空人和1名美國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值守,在5月份到8月份還有2名美國太空人,搭乘了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進入了國際空間站,這是美國從2011太空梭退役之後,首次使用自己的航天運輸工具實現載人航天發射活動。
  • 國際空間站美國太空人將使用俄艙段的衛生間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轉播的太空人與地面專家的對話表明,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太空人已被告知,美國同行將使用國際空間站俄艙段的衛生間。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的一位專家說:「由於美國艙段裝置的運行特點,美國考察組成員將不得不使用俄羅斯的裝置。同時,遵守清潔衛生裝置使用規則十分重要。」
  • 國際空間站發生故障?NASA錄音曝光現場混亂,美太空人懇求返回地球
    俄羅斯星辰號過渡艙就曾發生洩露事故,專家表示,空氣洩漏事件並沒有危及國際空間站機組安全,事故並不會干擾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據中青網報導,俄羅斯媒體稱國際空間站再次發生故障,俄羅斯星辰號模塊艙制氧系統開始失效,該艙內部出現裂痕後已經被修補,不過艙內壓力仍然在持續下降,空氣流失速度比之前更快。
  • 國際空間站每天洩漏空氣1.4公斤,俄羅斯艙段成罪魁禍首,美國NASA如釋重負
    面對日趨緊張的洩漏問題,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進行了大規模的檢查活動,從5月份搭乘載人龍飛船進入國際空間站的2名美國太空人也加入了搜尋洩漏點的工作。在美國艙段檢查無果的情況下,於是開始了在俄羅斯的艙段的檢查,最終發現了俄羅斯星辰號艙段有明顯的洩漏點,如此一來美國NASA就如釋重負。之前美國為了尋找洩漏點使用了多種的方式,最終這個被運用到在俄羅斯艙段的尋找洩漏點的行動中。
  • 除了互堵馬桶,美俄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還有哪些明爭暗鬥
    在國際空間站中,俄羅斯太空人會將自己的尿液提供給美國太空人,後者可以加工成飲用水;美國則向俄羅斯共享太陽能電板產生的電能;俄羅斯用發動機為空間站變軌,美國則用貨運飛船幫俄羅斯解決物資供應匱乏的問題……、魚肉、奶酪、新鮮大蒜,不僅口味很重,而且還喜歡大吃特吃,排洩物味道大,又多又硬,經常導致美國艙段的廁所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