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互堵馬桶,美俄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還有哪些明爭暗鬥

2020-11-06 敲黑板

文 | 張超

從2000年11月2日至今,人類入駐國際空間站已經20周年。

20年來,國際空間站從最早的3個艙段,發展到現在的16個艙段(模塊),已經變成長110米,寬88米,重約420噸的龐然大物。

空間站太空人們的合影

至今為止,國際空間站已接待過19個國家超過240名太空人,操作過108個國家的2700多項實驗,堪稱國際合作的典範。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況國際空間站實際主導權在俄羅斯和美國手中,地緣政治、文化習俗、價值觀差異帶來的矛盾衝突,並不會因為離開地面而消失。

美國太空人斯科特·凱利就在《我在太空的一年》這本書中,揭秘了國際空間站中那些不為人知的明爭暗鬥。

美國太空人斯科特·凱利

俄羅斯開啟空間站資源收費,美國以牙還牙

國際空間站是國際合作的產物,合作是共存的前提,這一點美俄兩國也不例外。

在國際空間站中,俄羅斯太空人會將自己的尿液提供給美國太空人,後者可以加工成飲用水;美國則向俄羅斯共享太陽能電板產生的電能;俄羅斯用發動機為空間站變軌,美國則用貨運飛船幫俄羅斯解決物資供應匱乏的問題……

2017年,美國天鵝座號貨運飛船跟空間站對接

合作為主,但也有一道看不見的界限,就像斯科特在書中所說:「我們兩大太空機構之間,勞動力、資源和金錢的交換是微妙而複雜的。」

有時候,交易才是合作的前提。

2016年,3月19日,俄羅斯太空人奧列格·斯克裡波奇卡(右)、列克謝·奧夫奇寧(中)和美國太空人傑弗裡·威廉

比如,美國至今已花費40多億美元,向俄方購買了72張聯盟號飛船的船票。尤其是2011年美國太空梭永久停飛之後,俄羅斯坐地起價,將聯盟號每個座位的往返票價從2500萬美元一路漲到了9030萬美元。

美國媒體統計的從2006年到2018年,NASA向俄羅斯購買聯盟號座位的價格

不僅船票可以買賣,從2003年開始,俄羅斯開始向在空間站中使用俄方資源的其他國家宇航部門收費。

其他國家的宇航部門也不願吃虧,開始「以牙還牙」。

美國就禁止俄羅斯太空人在空間站中使用美方健身設施。

空間站中美國健身設施很豐富

在太空中,長期失重會導致骨質疏鬆肌肉萎縮,因此俄羅斯太空人經常去美國艙段使用健身器材。

可是到了2009年,俄羅斯太空人根納季·帕達爾卡爆料,他曾詢問美國人,能否使用美國的健身設施。

根納季·帕達爾卡在空間站內

「他們最初告訴我可以,但隨後又說不行。之後經過磋商評估,又允許了。但在我上天之前,又否決了。」

「又臭又硬」,美國禁止俄羅斯太空人借用廁所

除了不讓俄羅斯人用健身設施,NASA還一度拒絕俄羅斯人使用美國艙段的廁所……

義大利女太空人薩曼塔介紹美國艙段廁所

空間站上有兩個廁所,一個在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一個在美國寧靜號節點艙。

相比之下,美國艙段的廁所硬體條件更好,所以俄羅斯太空人經常上門蹭廁所。

馬桶口非常小

然而,美國太空人吃東西注重營養均衡,排洩物非常柔軟;俄羅斯太空人的食譜上卻有醃火腿、魚肉、奶酪、新鮮大蒜,不僅口味很重,而且還喜歡大吃特吃,排洩物味道大,又多又硬,經常導致美國艙段的廁所故障。

俄羅斯太空人的食物

美國太空人找NASA訴苦,於是NASA在2007年花了1900萬美元向俄羅斯訂購了一個新廁所,並且,禁止俄羅斯人使用美國的廁所。

NASA訂購的俄羅斯廁所

然後就很尷尬——俄羅斯製造的新廁所問題不斷,還出了兩次較大的事故:

2009年7月,因廢水汙水分離器故障,廁所預處理化學物質意外洩漏;

2019年2月,廁所再次發生洩漏,約10升廢物洩露……

每次廁所壞了,美國太空人只能覥著臉去俄羅斯艙段借廁所。

今年10月10日,俄羅斯艙段廁所也發生故障,俄羅斯太空人又用上了美國艙段的俄羅斯制廁所。

久而久之,廁所成了國際空間站的大問題。

美國太空人賈森·赫特在推特上形容過國際空間站裡的廁所異味——如同「將幾條髒尿布、一些用過的微波食品包裝紙、一個裝滿的嘔吐袋以及幾條擦過汗的毛巾,都丟入金屬垃圾桶裡,最後,在夏天的太陽下烤上10天,打開垃圾桶蓋深呼吸。」

美國太空人塞麗娜∙ 奧農∙ 錢賽勒在維護空間站廁所

好在,NASA耗資2300萬美元研製的新型太空廁所已經抵達國際空間站,新增了氣味細菌過濾器後,據說太空廁所裡出來的空氣將是空間站內最好聞的空氣,也許可以解決這場曠日持久的廁所之爭。

2300萬美元的新廁所

美國人最看不慣俄羅斯人報喜不報憂

比起生活習慣,美國太空人更難接受俄羅斯人的工作方式。

空間站裡,太空人每天都要一起參加每日計劃會議,從空間站時間上午7點半開始,先與NASA對話,然後與歐空局、日本、俄羅斯對話。

空間站太空人和地面控制中心

斯科特吐槽說,俄羅斯人總是一絲不苟地報告空間站空氣壓力、軌道參數,然而這純屬多此一舉,因為地面工作人員也可以讀取這些數據,甚至一些數據本來就是來自地面。

然而,俄羅斯太空人從不吐槽做了這些「無用功」,斯科特分析,這是因為俄羅斯人不想丟掉飯碗。

太空人在做實驗

俄羅斯太空人如果不上天,每月基本工資為1500-2500美元,外加基本工資40%-140%的服務年限補貼和其他獎勵,可是一旦到了空間站,基本工資加補貼獎勵收入就會暴漲到每月25000美元。

太空人在空間站外太空行走

相比之下,NASA太空人根據年資,年薪在66000美元至155000美元之間,哪怕上天執行任務,最高年薪也不過170000美元,和地面區別不大。

俄羅斯太空人一旦犯錯,就要扣獎金,而且地面人員對「錯誤」的判斷非常武斷,甚至會剝奪太空人下次上天的機會。

空間站內的實驗

因此,俄羅太空人總是小心翼翼地應對地面問詢,幾乎每一個回答都是「很好」。

這種報喜不報憂的做法,有時會讓美國同行大光其火。

空間站裡有兩臺二氧化碳去除裝置,地面只允許空間站使用其中一臺,另一臺作為備用。

2014年4月,美國太空人裡克·馬斯特拉基奧在維護二氧化碳去除裝置

然而,一旦空間站裡人數過多或有人在鍛鍊,二氧化碳濃度就會迅速上升,讓人出現頭疼、眼睛灼熱、易怒等反應。

好幾次,斯科特都覺得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請求地面同時打開兩臺二氧化碳去除裝置。

他希望拉攏俄羅斯人,大家一起表達訴求,但從來沒成功過。

太空人健身會導致空間站二氧化碳濃度升高

俄羅斯地面人員還聲稱,就應該讓空間站內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在較高水平,這有助於保護太空人免受太空輻射傷害。

斯科特認為這毫無科學依據,但也無可奈何,只能通過服用速達菲、阿氟林等藥物來緩解症狀。

沒什麼是吃不能解決的,除非難吃

不過,空間站裡也不總是暗潮湧動,平時大家忙於在各自艙段完成實驗、修理等任務。到了有限的休息時間,兩國太空人還是會聚一聚,適當聯絡一下感情。

太空人們在聚餐

斯科特回憶,每到周五下午,俄羅斯太空人米沙就會飄到美國艙段,邀請他們去俄羅斯艙段共進晚餐。

晚宴上,俄羅斯太空人根納季會率先敬「酒」,而且通常要敬三次。

各國太空人在晚宴上

第一次永遠敬給空間站有緣相聚的所有人;第二次一般敬給當天發生的某些具體事情;第三次則敬給太空人們的家人和其他重要人物。

晚宴結束,還有甜點。

俄羅斯人的甜點永遠是一罐燉蘋果,美國人就將櫻桃藍莓餡餅、巧克力布丁和香草奶油布丁分享給對方,俄羅斯太空人最愛吃的巧克力布丁,見證了兩國人民為數不多的友誼。

空間站有時也會有其他國家的太空人進駐,他們多會帶上各自國家的特色食物。

英國太空人蒂姆·皮克上空間站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培根三明治,當時每個方向都漂浮著誘人的培根碎片。

美俄太空人都沒吃過歐空局的培根三明治,斯科特和米沙只能直勾勾盯著在吃三明治的蒂姆。

斯科特曾身穿「黑猩猩套裝」,與蒂姆·皮克上演一段追逐戲碼

蒂姆被盯得不好意思,就讓斯科特和米沙各咬了一口,哪曉得一口咬完,兩人更挪不開眼了。

斯科特回憶當時的場景時說,「就像兩條狗在盯著牛排流口水。」

並不是每一種太空食物,都能讓人口水直流。

哈薩克斯坦太空人艾登曾為空間站帶來了哈薩克斯坦特有的美食——馬肉湯、馬奶乾酪、馬奶。

艾登向大家特別推薦了馬奶,說成分最接近人乳,無論如何都值得一試。

斯科特才喝了一口,就被馬奶甜到發齁,實在咽不下去,又不好意思辜負對方期待的眼神,只好騙艾登說,要將剩下的馬奶放進冰箱,等做完科學實驗下一餐再喝,趁著艾登不注意,斯科特把馬奶裝進袋子扔了。

可以肯定的是,國際空間站不會再有下一個20年了。

美國已宣布將於2025年停止對國際空間站的國家財政支持,2024年以後,在軌運行的大型空間站只有中國的天宮號。

天宮號空間站概念圖

目前,已經有來自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項目入選中國空間站第一批科學實驗項目,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首次通過聯合國開展的大規模國際合作。

暫時看不見美國太空人了,因為美國團隊申報的項目,因為未達到相應的科學價值和技術標準,已被中國排除在外。

參考資料:

《我在太空的一年》,(美)斯科特·凱利,(美)瑪格麗特·拉扎勒斯·迪安著,中信出版社

Hindustan Times:NASA orders $19 million space toilet from Russia

The Guardian:Cosmonauts banned from using astronauts' space station toilet

The Guardian:Smelly, noisy and awash with dead skin cells: life on board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Business Insider:NASA is paying Russia more than $70 million to bring an astronaut home in this spaceship tonight

The Conversation:How to live in space: what we』ve learned from 20 years of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相關焦點

  • 史上最貴的馬桶今日飛往國際空間站
    9月29日,美國NASA航天局會有一次發射任務,除了給國際空間站ISS運送補給之外,這次發射還有個重要任務——要將價值1.6億元的通用廢物管理系統(UWMS)送上去,方便太空人們上廁所。,漂浮在空間站中就不好了,萬一飛到空間站之外……美國之前研發的太空馬桶已經老舊,之前被太空人們吐槽味道重,使用不便等,這次的UWMS馬桶始於2014年,研發了6年之多,花費2300萬美元,約合1.6億元,堪稱史上最貴馬桶。
  • 國際空間站上的禁酒令
    禁止在國際空間站上使用任何含酒精的物質任何含酒精的藥物甚至除臭劑、馬桶清潔劑在國際空間站都不能使用。可燃性不是主要原因,任何含有酒精的東西都會被氣體分析儀瞬間抓住,之後空氣淨化系統會立即關閉。當時美俄正在進行討論,為太空人提供酒來應對輻射的影響。然而後來由於酒精對空間站系統的影響,這一想法不得不放棄。
  • 史上最貴馬桶抵達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太空上個廁所有多難?
    到了太空梭時代,出現了巨大的進步:太空馬桶成為正式裝備,空間站和太空梭上終於設置了廁所。在使用馬桶時,除了要能固定住太空人外,為了不讓便便在沒有重力約束時無法無天,必須對它施加一股吸力。像平時用的抽水馬桶,通過真空抽吸的方式,將水和汙物衝走。
  • 史上最貴馬桶抵達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在太空上個廁所有多難?
    而一旦太空人走出艙外,進行太空或月球行走,那就只好穿上紙尿褲,簡單粗暴,能吸收很多液體,當然也能接納固體,只是滋味會不太好受。太空版紙尿褲有馬桶雖好,怎樣不讓便便飛?到了太空梭時代,出現了巨大的進步:太空馬桶成為正式裝備,空間站和太空梭上終於設置了廁所。在使用馬桶時,除了要能固定住太空人外,為了不讓便便在沒有重力約束時無法無天,必須對它施加一股吸力。
  • 史上最貴馬桶即將飛往國際空間站,太空人怎麼上廁所
    在這段時間,國際空間站成為了很多航天愛好者關注的焦點,其中一個原因是空間站進行了變軌,躲避一塊不明的太空碎片,另一個原因是空間站出現了一個小問題,即空間站出現了少量的漏氣。,還會將一個價值1.6億元的通用廢物管理系統(UWMS)送上國際空間站。
  • 最貴馬桶(淨水機)將飛往國際空間站
    導讀:這個馬桶可不是普通的馬桶,它能夠把太空人們的尿液重新轉化為飲用水,而且是男女通用。。。前國際空間站太空人Don Pettit有個精妙的比喻——昨天的咖啡變成了明天的咖啡。9月29日,美國NASA航天局會有一次發射任務,除了給國際空間站
  • 天價馬桶價值2300萬美元!國際空間站安裝新馬桶,將來可用在登月任務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8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本周將向國際空間站發射一艘貨運飛船,上面載有一個新的太空馬桶,它有一個時髦的名字——通用廢物管理系統(UWMS)。這個太空廁所裝置耗資高達2300萬美元。
  • 國際空間站要換新馬桶啦
    Serena Auñón-Chancellor負責維護美國空間站現在的廁所。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國際空間站會在今年晚些時候收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包裹:一個全新的、改良的「太空馬桶」。當然,它有一個更高大上的名字:NASA通用廢棄物管理系統(UWMS)。該系統的設計目的是讓人類能夠更舒適地進行長途旅行,比如說去火星。沒有什麼比如廁問題更能讓旅行顯得漫長的了。工程師在把UWMS大老遠帶到空間站前,他們想在軌道上對它進行測試。
  • 國際空間站將安裝新馬桶,將來可用在登月任務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8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本周將向國際空間站發射一艘貨運飛船,上面載有一個新的太空馬桶,它有一個時髦的名字——通用廢物管理系統(UWMS)。這個太空廁所裝置耗資高達2300萬美元。
  • 組圖揭秘:空間站太空人們的日常生活
    原標題:組圖揭秘:空間站太空人們的日常生活  圖片說明:國際空間站距離地面約400公裡,空間站乘組人員一般保持在而美國太空人斯考特·凱利(Scott Kelly)與俄羅斯太空人米哈伊爾·科爾尼延科(Mikhail Kornienko)將在國際空間站停留一年,評估長期失重環境對人體的影響,為未來人類登陸火星的長期太空飛行做準備。
  • 國際空間站的水是怎麼來的?科學家:馬桶可以直接轉變飲用水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在國際空間站中,僅有的空間那麼小根本不會攜帶過多的水資源以及食物上去,那麼太空人在空間站中是如何生活的呢?而他們的水資源又是從哪來的呢?,那麼這馬桶又是怎麼是合計的呢?國際空間站中有兩個馬桶都是由俄羅斯的科學家進行設計的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美太空人請求二號強國幫助
    8月23日據俄通訊社消息,就在本周末時間,國際空間站的美國艙段突然失密,俄航天集團代表對外透露,從21日時間,美國艙段太空人全部進入俄羅斯艙段為期3日。而在國際空間站上,一共有2名俄羅斯太空人和1名美國太空人。
  • 日本火箭碎片險些撞毀空間站,美俄緊急疏散太空人並扭轉軌道
    美國宇航局(NASA)9月22日證實,一塊日本火箭解體後的碎片撞向在太空高速飛行的國際空間站,美俄地面控制人員被迫採取緊急機動,將太空人轉移到空間站安全區域避險,同時在兩分半鐘內扭轉太空站軌道避開碎片。
  • 國際空間站究竟這是咋了?俄太空人修理近7小時,美國人夠狠夠壞
    ●國際空間站怎麼了?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歷史上第九個載人空間站,可以同時最多容納7名太空人在太空工作,這是美國主導的國際太空合作項目,但是因為美國人作梗,中國人被拒絕在國際空間站之外。
  • 國際空間站已步入晚年,問題不斷湧現,馬桶破損,又是氧氣洩漏
    ·謝潑德,尤裡·吉登科,謝爾蓋·克裡卡列夫成功登上了國際空間站,成為世界上首批入住國際空間站的人,從那時開始,截至2020年,人類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了3000項科學實驗,蔬菜種植,動物微重力反應,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實驗等。
  • 對比美俄等十六國共建的國際空間站,中國空間站的主要區別在哪
    1993年以美俄為首的16個國家,完成了國際空間站的總體設計,1998年11月國際空間站才正式發射入軌,但在空間站的所有成員中,並沒有來自中國的航天機構。就在美國招攬各國共建國際空間站、將我們拒之門外時,1992年9月,我國正式布局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計劃,第一步是成功發射載人飛船,第二步實現載人飛船與空間飛行器的對接。第三步便是建造發射載人空間站,這便是天宮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漏氣了,可能在美國艙段……
    美國宇航局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20日發表聲明稱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漏氣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為何會突然漏氣?會帶來哪些危害?太空人閉艙三天尋找美國艙段漏氣源頭今年4月,俄羅斯「聯盟MS-16」飛船順利升空入軌,把2名俄羅斯太空人、1名美國太空人送抵國際空間站
  • 打開「深空之門」:美俄攜手建首個月球軌道空間站
    國際空間站太空人拍攝的颶風  國際空間站「升級版」  顧名思義,「深空之門」具體來說,就是美俄將聯合建造一個大型居住艙,可供開展長期的載人飛行任務和科學實驗,其發射需使用美國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的超重型運載火箭和獵戶座飛船(Orion spacecraft)。  與國際空間站相比,月球空間站是運行在月球軌道,而非地球軌道。同時,月球空間站也將使用更先進的技術,比如使用電推進技術,並可在月球附近軌道之間轉移等。
  • 空間站馬桶價值1900萬美元,排洩物循環利用:捏鼻子也得喝下去
    一提到載人航天就聯想到空間站,目前太空中唯一在運行的就是國際空間站,十幾名不同國家的太空人分批駐紮進行研究任務,吃喝拉撒全要在上面,然而國際空間站中只兩個廁所可供使用,分別在美國和俄羅斯的艙室中。國際空間站中的兩個廁所中的馬桶,都是由俄羅斯進行設計,設計耗資為1900萬美元(1.29億人民幣)。
  • 你知道在國際空間站有哪些好玩?他們會有什麼後遺症?
    2000年11月2日,人類第一個在軌實驗室——國際空間站,迎來了它的第一批太空人訪客,從此整整20年過去了,超過兩百多個太空人,曾長期或短暫逗留生活在這裡。在距離地表400多公裡的太空,曾經發生過哪些有趣、好玩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