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究竟這是咋了?俄太空人修理近7小時,美國人夠狠夠壞

2021-01-16 騰訊網

圖為國際空間站拍攝的地球局部樣貌

俄羅斯航天局發布的新的視頻無意透出蹊蹺,國際空間站究竟是怎麼了?為何這一次是俄羅斯人出動,而美日按兵不動?為何說美國人夠狠夠壞?

俄羅斯航天局發布新的消息顯示,11月18日,俄羅斯兩名太空人進行了6小時47分鐘的太空行走,當然,這近7個小時的太空行走並非是觀看風景,而是對國際空間站進行了一次大修。

有意思的是,消息顯示,大修近7個小時之後,國際空間站依舊是問題重重,尚未完全修理好。

●國際空間站怎麼了?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歷史上第九個載人空間站,可以同時最多容納7名太空人在太空工作,這是美國主導的國際太空合作項目,但是因為美國人作梗,中國人被拒絕在國際空間站之外。

實際上這樣說也不算嚴謹,嚴格地說該空間站是美國俄羅斯主導,當年美國人拒絕中國加入空間站項目,俄羅斯也沒有表示什麼。

國際空間站始建於1998年,一開始的設計使用壽命到2030年。但從前些年開始,科學家們就開始改變了預測,認為國際空間站只能使用到2024年,雖然尚未作出最終決定,但國際空間站的表現已顯示故障頻繁,問題重重。

歐洲空天局想讓國際空間站繼續運營到2028年,幾乎沒有可能,雖然歐洲空天局是國際空間站合作的一份子,但他們的話語權幾乎等於零,只能配合美俄做一些空間研究。

雖然目前尚未出現美俄公開打擊歐洲空天局的聲音,不過,目前國際空間站上只有美俄日太空人,歐洲的太空人連登陸國際空間站的資格都被嚴格限制。

正因為如此,以至於歐洲不少國家的太空人公開表示,他們期待在2023年之後能夠登陸中國神舟空間站進行科學研究。

這是可以理解的,比較歐洲太空人培訓了那麼多年,登陸國際空間站的機會卻非常少。

●最近的故障讓人們對國際空間站失去了信心

2020年9月,國際空間站星辰號艙體出現漏氣,這讓全球科學家對該空間站的使用壽命產生了焦慮。

漏氣是太空航空器最大的致命故障,將會危及太空人的生存。

雖然之後俄羅斯太空人巧妙地通過茶葉移動軌跡檢查出星辰號艙體漏氣的部位,臨時用普頓膠帶封住了漏氣扣,但同時顯示了國際空間站存在的問題非常嚴重。

這裡需要說明下的是,普頓膠帶是什麼東西?就是下圖這種我們日常經常用的膠帶,試想,這樣的膠帶能夠封多久?

2020年11月18日,俄羅斯兩名宇航局進行太空行走主要的任務就是修理這個漏氣的故障,修理了近7個小時。由此也可見國際空間站的問題有多嚴重。

問題是,即使修理了近7小時,還是沒有解決國際空間站的所有問題,還有不少需要更換的零部件的任務這次沒有完成,需要到2021年去換了。

●有沒有發現其中有意思的事情?

首先,國際空間站出現了漏氣故障,是俄羅斯人使用「茶葉」這個普通的物件進行檢測出來的,然後用普頓膠帶封口臨時處理的。

其次,太空行走的兩名太空人都是俄羅斯人。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空間站一共有7名太空人在值守,其中包括了兩名俄羅斯太空人:謝爾蓋·雷日科夫、謝爾蓋·庫季·斯維爾奇科夫,四名美國太空人麥可·霍普金斯、維克託·格羅夫、凱薩琳 魯賓斯、香農 沃克、以及一名日本太空人野口宗一。

圖為國際空間站

美國人佔了一大半,但是修理國際空間站故障卻沒有美國人的事情,另外,美俄日三國太空人都在,美國人佔了4個坑,但就沒有歐洲空天局的事,這也讓歐洲人鬱悶,錢是出了,玩就是不讓玩。

從國際空間站的維修工作也可以看得出,即使俄羅斯缺錢,在太空探索項目上舉步維艱,但是俄羅斯的技術實力還是挺牛的,因此不要輕視俄羅斯,否則會很危險。

實際上,即使俄羅斯目前被美國人整得比較慘,美國人還是沒有放鬆對俄羅斯的制裁,還是視俄羅斯為最大的威脅之一,由此也可見美國人的手段夠狠、良心夠壞。(風聞大師)

相關焦點

  • 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內壁裂縫打補丁
    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11月16日飛抵國際空間站並與之順利對接。這張由美國航天局提供的視頻截圖顯示的是,參與本次航天任務的4名太空人與此前已在國際空間站內的太空人合影(11月17日攝)。(新華社/美聯)新華社莫斯科11月18日電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新聞處17日消息,俄太空人雷日科夫當天在國際空間站的俄「星辰」號服務艙內,用一塊橡膠補丁堵住了該艙內壁上一條裂縫,以阻止漏氣。站內太空人將繼續檢測國際空間站密封性,以確定是否停止漏氣。
  • 國際空間站美國太空人將使用俄艙段的衛生間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轉播的太空人與地面專家的對話表明,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太空人已被告知,美國同行將使用國際空間站俄艙段的衛生間。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的一位專家說:「由於美國艙段裝置的運行特點,美國考察組成員將不得不使用俄羅斯的裝置。同時,遵守清潔衛生裝置使用規則十分重要。」
  • 國際空間站的俄太空人被告知美國同行會使用俄艙段的衛生間
    (NASA)轉播的太空人與地面專家的對話表明,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太空人已被告知,美國同行將使用國際空間站俄艙段的衛生間。  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的一位專家說:「由於美國艙段裝置的運行特點,美國考察組成員將不得不使用俄羅斯的裝置。同時,遵守清潔衛生裝置使用規則十分重要。」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美太空人請求二號強國幫助
    近段時間,美國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8月23日據俄通訊社消息,就在本周末時間,國際空間站的美國艙段突然失密,俄航天集團代表對外透露,從21日時間,美國艙段太空人全部進入俄羅斯艙段為期3日。而在國際空間站上,一共有2名俄羅斯太空人和1名美國太空人。
  • 美國太空人嘗試修復國際空間站水循環系統(圖)
    美國太空人甘保二十日執行任務時,停下來向鏡頭揮手。(美國宇航局圖)  中新網11月24日電 綜合報導,國際空間站一套價值1.54億美元的水循環系統,由於運作2小時後便失靈關閉,太空人23日忙於修理,希望系統可以恢復正常。  這套系統可以把太空人的尿液和汗液進行過濾和淨化,變成可以飲用的清潔食水。太空人過去3天已嘗試令這套水循環系統恢復運作,以便把測試樣本送返地球。
  • 俄太空人:國際空間站修補裂縫後仍在洩漏空氣
    (觀察者網訊)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星辰」模塊艙日前出現長度為2-4釐米裂縫,機組臨時使用聚醯亞胺膠帶修補,但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直播國際空間站機組與地面的通話顯示,修補後艙內的壓力繼續下降,且空氣流失的速度比修補以前更快。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小孔」,並「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資料圖:國際空間站。據報導,約寧表示,「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
  • 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裂縫打補丁:漏氣速度加快,疑遭隕石撞擊
    本文轉自【新華網】;(原標題: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內壁裂縫打補丁)新華社莫斯科11月18日電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新聞處17日消息,俄太空人雷日科夫當天在國際空間站的俄「星辰」號服務艙內,用一塊橡膠補丁堵住了該艙內壁上一條裂縫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小孔」,並「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資料圖:國際空間站。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他表示,這些問題不是大型部件出現故障,而是小問題,「舊車擁有者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約寧指出,目前的裂縫會找到、控制住並修理好,但此後可能會出現新問題,這意味著寄希望於國際空間站無故障運行沒有根據。約寧補充道,「無論說什麼,從原則上講,很明顯的是,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我國將建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卻「開始散架」,俄稱其四年後或停用
    ,美國此舉也倒逼我國開始打造自己的空間站。,10月7日。,但是當時未引起足夠重視,到了2020年8月至9月,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速度擴大到原來的5倍,從每天洩漏270克增加到每天1400克,迫使空間站中的太空人兩次關閉各艙段艙門檢查其密封性。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出現漏氣,所有太空人集中至俄羅斯艙段隔離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21日消息,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當日發布消息稱,為了尋找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漏氣源頭,站上太空人全體集中在俄羅斯艙段三天。據了解,目前國際空間站有三名太空人駐守,分別是兩名俄羅斯人和一名美國人。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或在2024年停用
    2020-11-25 16:47:30 來源: 南京晨報 舉報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
  • 俄航天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SpaceX龍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太空人人數擴大到7人
    來源:澎湃新聞SpaceX龍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太空人人數擴大到7人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美國東部時間11月16日23時01分,大約經過27小時的飛行後,SpaceX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NASA太空人麥可·霍普金斯(Michael
  • 兩名美國太空人結束國際空間站任務
    在國際空間站執行了長達兩個月的任務後,兩名美國太空人鮑勃·貝肯(Bob Behnken)和道格·赫爾利(Doug Hurley)美國東部時間8月1日下午5:30登上名為「奮進號」(Endeavor)的SpaceX「龍飛船」,並於7:30左右離開國際空間站,踏上返回地球的旅程。他們將歷經19個小時的飛行旅程,於美國東部時間8月2日下午2時48分左右,在墨西哥灣的著陸點降落。
  • 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內壁裂縫打補丁 以阻止漏氣
    【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內壁裂縫打補丁 以阻止漏氣】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新聞處17日消息,俄太空人雷日科夫當天在國際空間站的俄「星辰」號服務艙內,用一塊橡膠補丁堵住了該艙內壁上一條裂縫,以阻止漏氣。站內太空人將繼續檢測國際空間站密封性,以確定是否停止漏氣。 此次漏氣於2019年9月被發現。
  • 國際空間站響起警報,大量易爆氣體注入艙室,俄太空人險遭毒手
    近日,據俄媒報導,美國著名航空公司「太空探索(SpaceX)」發射的『龍飛船二號』在三月三日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後釋放出大量『異丙醇』氣體,對國際空間站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脅。俄羅斯航空局已就此事與美國聯邦航空局(Nasa)進行交涉,要求「SpaceX」公司就此事作出合理解釋以及解決方案。根據俄媒的描述,在「龍二號」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空間站太空人立即嗅到了類似於酒精的味道,這引起了工作人員的不安。隨後空間站的監測系統發出警報,艙內「異丙醇」氣體含量嚴重超標,每立方空氣「異丙醇」含量超過6毫克。
  • 俄航天集團:尋找國際空間站空氣洩漏點期間太空人將在俄方艙段隔離三天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8月20日消息 俄羅斯航天集團向衛星通訊社表示,在尋找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空氣洩漏點期間,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隔離三天。© 照片 : ROSCOSMOS俄航天集團表示:「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總控小組表示,空間站上的太空人8月21日將轉移至俄『星辰』號服務艙,隨後將對美國艙段進行控壓。」上述決定是與美方共同作出的。
  • 俄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快速對接
    2020-10-14 23:41:55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莫斯科10月14日電(記者李奧)俄羅斯「聯盟MS-17」載人飛船14日升空,約3小時後與國際空間站順利完成對接,將3名太空人送上空間站。在與運載火箭分離後,「聯盟MS-17」飛船按快速對接模式繞飛地球2圈,追上國際空間站,並與其「黎明」號實驗艙順利自動對接。俄國家航天公司表示,此次任務從發射到完成對接總共歷時3小時3分鐘,創下飛船升空並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最短用時紀錄。對接成功後,「聯盟MS-17」飛船內的俄太空人謝爾蓋·雷日科夫、謝爾蓋·庫季-斯韋爾奇科夫和美國太空人凱特琳·魯賓斯進入空間站。
  • NASA太空人最後一次搭俄太空飛行器前往國際空間站
    中新網10月15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導,當地時間14日上午10時45分,一枚聯盟號火箭從俄羅斯在哈薩克斯坦的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飛向國際空間站。而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後一次付錢,讓美國太空人搭乘俄航天局的飛行器。據報導,14日發射的「聯盟號」MS-17載人飛船將攜帶俄羅斯太空人萊茲可夫(Sergei Ryzhikov)和庫德-斯維契科夫(Sergei Kud-Sverchkov), 以及美國太空人魯賓斯(Kathleen Rubin),大約用時3小時到達國際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