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內壁裂縫打補丁

2020-11-19 新華社客戶端

搭載4名太空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龍」飛船11月16日飛抵國際空間站並與之順利對接。這張由美國航天局提供的視頻截圖顯示的是,參與本次航天任務的4名太空人與此前已在國際空間站內的太空人合影(11月17日攝)。(新華社/美聯)

新華社莫斯科11月18日電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新聞處17日消息,俄太空人雷日科夫當天在國際空間站的俄「星辰」號服務艙內,用一塊橡膠補丁堵住了該艙內壁上一條裂縫,以阻止漏氣。站內太空人將繼續檢測國際空間站密封性,以確定是否停止漏氣。

該消息說,雷日科夫17日在「星辰」號服務艙的過渡艙段,撕下了此前貼在其內壁上、蓋住一條4.5釐米長裂縫的聚醯亞胺耐熱膠帶,並用酒精棉片將裂縫周圍擦淨。爾後用一塊中央為橡膠、周邊有鋁箔的補丁蓋在了這條裂縫上,並仔細將補丁撫平,以免其上出現褶皺或與艙壁間留有氣泡。

站內太空人將持續檢測國際空間站的密封性,並將檢測數據傳回莫斯科附近的俄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由專家判斷是否已停止漏氣。

此次漏氣於2019年9月被發現。今年八九月間,國際空間站漏氣速度加快了約4倍,站內太空人兩次關閉空間站內各艙門,以查找漏氣艙段,最終於10月在俄「星辰」號服務艙過渡艙段內壁上發現一條裂縫,並用聚醯亞胺膠帶暫時修補。

導致該裂縫出現原因尚未查明,地面專家推測,可能是微隕石或太空垃圾碎片撞擊空間站外壁,引發內壁開裂。按預定計劃,俄太空人庫季-斯韋爾奇科夫、雷日科夫將於18日實施太空行走,執行國際空間站外部設備檢修作業。雷日科夫建議此次艙外作業時檢查「星辰」號服務艙外壁可能被撞擊並導致漏氣的位置。該建議能否獲批尚無消息,位於地面的國際空間站俄太空艙事務負責人索洛維約夫認為,在艙外完成「漏氣部位檢查」難度較大。

用補丁蓋住裂縫並非長久之計。俄計劃明年2月發射「進步MS-16」貨運飛船,為國際空間站送去彌補漏氣的站內使用氣體和徹底將裂縫封死的材料。目前國際空間站內共有7名太空人,他們分別來自俄羅斯、美國和日本。俄國家航天公司表示,「星辰」號服務艙裂縫問題不會讓這些太空人面臨危險。

相關焦點

  • 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內壁裂縫打補丁 以阻止漏氣
    【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內壁裂縫打補丁 以阻止漏氣】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新聞處17日消息,俄太空人雷日科夫當天在國際空間站的俄「星辰」號服務艙內,用一塊橡膠補丁堵住了該艙內壁上一條裂縫,以阻止漏氣。站內太空人將繼續檢測國際空間站密封性,以確定是否停止漏氣。 此次漏氣於2019年9月被發現。
  • 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裂縫打補丁:漏氣速度加快,疑遭隕石撞擊
    本文轉自【新華網】;(原標題:俄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內壁裂縫打補丁)新華社莫斯科11月18日電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新聞處17日消息,俄太空人雷日科夫當天在國際空間站的俄「星辰」號服務艙內,用一塊橡膠補丁堵住了該艙內壁上一條裂縫
  • 太空人為國際空間站裂縫打補丁:疑遭隕石撞擊
    據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新聞處17日消息,俄太空人雷日科夫當天在國際空間站的俄「星辰」號服務艙內,用一塊橡膠補丁堵住了該艙內壁上一條裂縫,以阻止漏氣。站內太空人將繼續檢測國際空間站密封性,以確定是否停止漏氣。
  • 俄太空人:國際空間站修補裂縫後仍在洩漏空氣
    (觀察者網訊)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星辰」模塊艙日前出現長度為2-4釐米裂縫,機組臨時使用聚醯亞胺膠帶修補,但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直播國際空間站機組與地面的通話顯示,修補後艙內的壓力繼續下降,且空氣流失的速度比修補以前更快。
  • 國際空間站出現裂縫,太空人緊急用膠帶「補救」,俄目光轉向東方
    ,太空人用膠帶「補救」日前,有媒體報導,國際空間站中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出現了2~4釐米的裂縫,國際空間站隨後拉響了警報。在發現裂縫以後,太空人緊急用聚醯亞胺膠帶(一種特殊耐熱膠帶)進行修補,但是修補的速度遠遠比不上服務艙內空氣洩漏的速度。
  • 航天人士: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裂縫長2至4釐米
    中新網10月19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19日報導,俄火箭航天領域消息人士透露,造成國際空間站空氣洩漏的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上的裂縫,長度為2至4釐米,目前已用聚醯亞胺膠帶暫時修補。資料圖:2018年8月,俄羅斯飛行控制中心值班員發現空間站艙內有微量漏氣現象,經過檢查,他們在與空間站對接的聯盟號飛船軌道艙壁上發現了一個直徑約1.5毫米的穿孔。
  • 國際空間站漏氣,俄飛控中心專家建議太空人:用膠帶封
    近日,國際空間站內出現漏氣情況。在發現可能的漏氣處後,地面專家建議太空人用膠帶將漏氣處密封起來。據俄羅斯衛星通迅社15日報導,國際空間站機組人員與地面的對話紀錄顯示,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可能已經發現了俄羅斯「星星「模擬艙近日漏氣的確切位置。
  • 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漏氣 太空人打上一塊「補丁」
    中新網11月18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18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表示,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已經在俄羅斯「星辰」號服務艙裂縫處打上了「補丁」,以此來阻止空氣洩漏。此前,俄太空人謝爾蓋·雷日科夫告訴莫斯科州地面飛行控制中心專家,找到了「補丁」,是一個中間有橡膠的鋁箔軟盤。地面飛行控制中心專家要求雷日科夫量一下裂縫大小,然後再打上「補丁」,並且要把「補丁」從中心到四周撫平,不要留下褶皺和氣泡。俄航天集團代表指出,計劃對艙內氣壓進行檢測復量,然後根據太空人傳回地面的數據,判斷漏氣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
  • 俄航天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覺珵】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國際空間站不妙,俄航天專家:或在2024年停用
    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國際空間站美國太空人將使用俄艙段的衛生間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轉播的太空人與地面專家的對話表明,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太空人已被告知,美國同行將使用國際空間站俄艙段的衛生間。地面飛行控制中心的一位專家說:「由於美國艙段裝置的運行特點,美國考察組成員將不得不使用俄羅斯的裝置。同時,遵守清潔衛生裝置使用規則十分重要。」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小孔」,並「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資料圖:國際空間站。據報導,約寧表示,「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小孔」,並「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資料圖:國際空間站。約寧指出,目前的裂縫會找到、控制住並修理好,但此後可能會出現新問題,這意味著寄希望於國際空間站無故障運行沒有根據。約寧補充道,「無論說什麼,從原則上講,很明顯的是,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他介紹稱,最初國際空間站計劃於2015年停用,但隨後其工作期限被延長至2020年,後又再延長至2024年。
  • 國際空間站的俄太空人被告知美國同行會使用俄艙段的衛生間
    ,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太空人已被告知,美國同行將使用國際空間站俄艙段的衛生間。    照片 : ROSCOSMOS/SERGEY KUD-SVERCHKOV  國際空間站洩漏仍在繼續 膠帶又一次沒起作用  國際空間站有兩個俄羅斯製造的衛生間,分別在俄羅斯「星辰」號艙和美國「寧靜」號節點艙(Tranquility)。此外,停靠在該站的兩架「聯盟」號載人飛船中也有廁所,但它們在飛船自動飛行期間使用,以及僅在停留於國際空間站期間發生緊急情況時使用。今年10月,美國製造的一個新衛生間運抵空間站,目前它準備安裝在「寧靜」號節點艙。
  • 俄航天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或在2024年停用
    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俄專家: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 或在2024年停用
    舉報   據俄羅斯衛星網7日報導,近日,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表示,國際空間站表層已出現
  • 國際空間站,不妙……
    記者 | 趙覺珵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環球網」(ID:huanqiu-com),原文首發於2020年10月7日,原標題為《國際空間站「開始散架」……》,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自2000年首批太空人入駐以來,國際空間站迄今已運行近20年,其剩餘壽命如何受到科學界關注。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日援引俄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的分析稱,「如果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我們需要為到2024年以後空間站將不再存在的事實做準備。」
  • 俄航天集團:尋找國際空間站空氣洩漏點期間太空人將在俄方艙段隔離三天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8月20日消息 俄羅斯航天集團向衛星通訊社表示,在尋找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空氣洩漏點期間,太空人將在俄羅斯艙段隔離三天。© 照片 : ROSCOSMOS俄航天集團表示:「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總控小組表示,空間站上的太空人8月21日將轉移至俄『星辰』號服務艙,隨後將對美國艙段進行控壓。」上述決定是與美方共同作出的。
  • 我國將建空間站,國際空間站卻「開始散架」,俄稱其四年後或停用
    ·約寧對外宣稱,國際空間站表層部分已出現「小孔」,結構也「開始散架」,或將在2024年停止使用,也就是四年後,國際空間站或退役。,但是當時未引起足夠重視,到了2020年8月至9月,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速度擴大到原來的5倍,從每天洩漏270克增加到每天1400克,迫使空間站中的太空人兩次關閉各艙段艙門檢查其密封性。
  • 漏氣致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溫度升高
    2009年9月8日,美國宇航局公布的國際空間站資料照片。新華社/法新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包雪琳)正在國際空間站工作的俄羅斯航天員伊萬·華格納向俄羅斯航天局控制中心專家報告,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的溫度因漏氣緩慢升高。控制中心一名專家說,艙內溫度預期12日恢復正常。國際空間站去年9月發現輕微漏氣。至今年8月,洩漏率比先前增加了5倍。經過排查,航天員發現漏氣位置是俄羅斯艙段「明星」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