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是由美國牽頭研發的太空在軌運行空間平臺,具有綜合性極強的太空研究作用,其上承載了諸多先進的現代化科研設備,可以在太空內進行微重力環境下的科學研究,自然也能夠為太空人提供一個在太空進行生活和研究的基地。
事實上,國際空間站為美國等國家服務至今,已經瀕臨退役邊緣了。早在1983年,時任美國總統的裡根試圖與蘇聯搶奪太空主動權,但蘇聯很快就解體了,裡根很快拉攏到了剛剛成立但理論知識豐富的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兩者立刻尋求到了共同的目標,再加上歐盟各國以及日本等14個國家的積極參與,國際空間站項目就在1998年11月正式發射入軌。
如今,距離國際空間站的正式入軌已經過去了12年,對於空間站來說,的確已經瀕臨退役的邊緣,就在此前8月,國際空間站剛剛就爆發了一場漏氣事故。所以,美國方面已經做出計劃,預計讓國際空間站在2024年退役。不過也有諸多專家認為,就按照如今的情況來看,或許都根本撐不到2024年。
而就在國際空間站岌岌可危的時候,我國航天科研項目卻捷報頻傳,連央視都發起「官宣」,稱我國天宮空間站將會在2022年前後正式完成在軌建造計劃。
「天宮」這個詞語本就寄託了中華民族的美好願望,而用它來命名空間站,更是充滿了中華文化的風採。據了解,我國的天宮空間站規模之宏大甚至要超越國際空間站,軌道高度就達到了400-450公裡左右,設計使用壽命達10年。而常駐太空人數量也與國際空間站持平,為3人。而人員的輪換周期為半年左右。
據央視官方消息,天宮空間站目前的各項建設都非常順利,「天和」核心艙、「問天」「夢天」兩艘試驗船也將會在未來兩年內陸續被發射到預定軌道,待到兩年後真的能夠投入使用的那一刻起,我國更多的重大科研項目必然會向一個全新的高潮邁進。
至此,不少美國網友聽聞此消息後不可避免地「酸了」,他們認為在國際空間站退役的檔口,天宮的問世著實令人羨慕。但我國天宮的建造方案從來都不受到外界因素左右,從始至終我們需要的都僅僅是發展自身、越做越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