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載人登月計劃:太空人首次登月預定2030年

2021-01-12 瀟湘晨報

據《俄羅斯報》網站2020年12月31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在向國際空間站機組人員致以新年祝賀時,宣布制訂統一探月計劃,已經成立的專門機構將由他本人掛帥。

他表示,新年前做出了「制訂統一專項探月計劃」的決定。為此,俄航天已成立專門機構。

羅戈津強調:「我將親自領導它,以把控探月準備的所有細節、所有要素。我認為這極其重要。老實說,這對我國載人航天而言也是新的任務和前景。」

報導稱,俄航天最近的計劃包括連續向月球派遣兩個登陸器和一個軌道飛行器。其中,「月球-25」應當從東方航天發射場向地球天然衛星出發,2021年就將登月。「月球-26」軌道飛行器計劃於2024年發射,另一個登陸器「月球-27」將於2025年發射。

在2028年按計劃開始測試超重型運載火箭後,預計將實現太空人登月。羅戈津2020年春天表示,俄羅斯已啟動生產未來超重型運載火箭「葉尼塞」的首批模塊。此前,在2019年6月的法國布爾歇航展上,俄航天龍頭科研所中央機械製造研究所推介了俄羅斯探月計劃構想。其中指出,太空人首次登陸地球唯一天然衛星的時間定於2030年。太空人們將「在月表開展實驗和應用科學研究」。這一時期,自動宇宙飛船也將在月表工作。

報導還稱,此後計劃定期實施探月任務,並打算到2035年前部署長期月球基地。定期任務期間將向月球表面運送並激活中繼站、動力模塊和自動化系統。

據報導,用於探月飛行的超重型運載火箭的設計藍圖於2019年底得到批准。它是在「聯盟-5」運載火箭的基礎上研製的,其載重量據測算應當達到88噸,以確保將載人和貨運飛船送入近月極地軌道。

報導認為,這將有助於開展載人探月飛行,包括將載人和貨運飛船、起降飛船和近月軌道站模塊送入地球天然衛星軌道。飛行設計測試定於2028年開始。

報導最後稱,與此同時,俄羅斯正在進行研發,擬製造配備核動力推進裝置的「太空拖船」以及確保月球基地工作的核動力模塊。這種儀器的初步方案開發合同中註明,它可被用來「在月球尋找礦物」。

來源:參考消息網

【來源:參考消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俄媒披露俄載人登月計劃:太空人首次登月預定2030年
    1月2日報導 據《俄羅斯報》網站2020年12月31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在向國際空間站機組人員致以新年祝賀時,宣布制訂統一探月計劃,已經成立的專門機構將由他本人掛帥。他表示,新年前做出了「制訂統一專項探月計劃」的決定。為此,俄航天已成立專門機構。
  • ...首次登月預定2030年;①據《俄羅斯報》網站2020年12月31日報導...
    俄載人登月計劃披露,首次登月預定2030年;①據《俄羅斯報》網站2020年12月31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在向國際空間站機組人員致以新年祝賀時,宣布制訂統一探月計劃,已經成立的專門機構將由他本人掛帥;②在2028年按計劃開始測試超重型運載火箭後,預計將實現太空人登月。
  • 俄打算在月球建訪問基地 太空人計劃2030年首次登月
    中新網11月6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6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總裁羅戈津表示,俄羅斯計劃在月球上建造一個可供人類訪問的長期基地,並藉助人形機器人(robot avatar)研究月球。羅戈津說:「我們建造的長期基地,不適人類居住,但可以訪問。但這主要是向機器人系統轉化的一部分,未來人形機器人可以在月球表面解決任務。」
  • 俄羅斯洩密文件稱俄計劃2030年前完成登月計劃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3月13日報導,被洩露的俄羅斯聯邦航天署文件顯示,俄羅斯「將派遣太空人駕駛宇宙飛船進行繞月飛行測試,隨後登陸月球,預計在2030年返回地球」。近些年,莫斯科方面時常宣布一些滿懷壯志的宇宙探索計劃,但這還是他們首次為載人登月任務立下具體期限。
  • 俄計劃2025年前載人登月 2035年飛火星
    當地時間8月31日,俄羅斯航天署署長佩爾米諾夫宣布,俄制定出到2040年的太空探索計劃,包括2025年實現載人登月,此後在月球建永久基地,以及2035年之後載人飛往火星等。    按照這個計劃,俄羅斯準備在2025年前讓太空人進行登月之旅,然後於2027年至2032年間在月球建立永久考察基地。佩爾米諾夫說:「根據我們的估計,我們可以在2025年前準備就緒,實現登月載人飛行。」     一旦在月球設立基地,俄羅斯便可以利用月球作為遠徵火星的跳板,希望在2035年後開始載人火星之旅。
  • 日本計劃在2030年實現載人登月 要做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
    據日本媒體8月17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正在構想實現日本首次載人登月計劃。日本希望參與美國2020年建設月球基地的計劃,日本將與歐洲合作,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登陸月球。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現,那麼日本將成為繼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之後時隔60年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美國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日本在大型火箭和向國際空間站(ISS)運送物資的無人運輸機方面都擁有很高的技術水平,但是在太空人的運送上還是一直依靠著美國和俄羅斯。如果日本此次可以實現載人登月計劃,那麼日本在宇宙的存在感將出現質的飛躍。
  • 美國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
    因為美國此次的載人登月計劃並不是1972年之前的阿波羅計劃的簡單重複,而是有著本質的區別。2024年進行載人登月的時候,在月球上的著陸點選擇了月球南極地區。但是,航空航天局與波音公司聯合研發的新型重型運載火箭,「太空發射系統」,進展並不順利,目前正在進行一系列的最後測試,4個助推火箭發動機預計將在今年秋季進行點火測試,2021年實現首次發射。該型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只有70噸,遠不及當年的土星5號。這也可能體現了阿爾忒彌斯計劃在理念和模式上與阿波羅計劃已經有了本質的不同。
  • 中國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2030年載人登月?還只有一個國家能做到
    據相關報導,這艘新一代飛船未來將會用來替代當年送英雄航天員楊利偉上太空的「神舟號」飛船,並且計劃於2030年執行中國首次載人登月任務!然而,在19年年底,由於工程師計算錯誤,此飛船在首次飛行中錯過了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提前返航。
  • 中國計劃2036年載人登月
    據BBC報導,中國計劃在2036年之前派太空人登陸月球,實現中國航天史上另一項重大突破。 當然,目前載人登月計劃還有許多困難,首先需要發展足夠強大的運載火箭將至少100噸載荷送入低地球軌道。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副部長張育林中將在最近的一次座談會上表示,中國力爭用15到20年的時間實現載人探月目標,為中華民族開拓利用地月空間邁出堅實的一步。張育林中將的這次講話也是中國首次確認載人探月計劃。        當然,目前載人登月計劃還有許多困難,首先需要發展足夠強大的運載火箭將至少100噸載荷送入低地球軌道。
  • 美國時隔48年再提登月計劃,或將送首位女太空人登月
    據NASA中文網消息稱,美國航天局公布了一項預算高達280億美元的最新登月計劃——「阿爾特彌斯」計劃,據NASA公布的最新進展,執行該項目的飛船已經造好,運載火箭也在進行最後測試。阿爾特彌斯(Artemis)將是美國阿波羅(Apollo)登月任務後又一登月計劃,標誌著人類繼1972年以來,將再次登上月球。該計劃將於2024年送一男一女兩位太空人登上月球,其中女性太空人登月尚屬世界首次。
  • 2030年美日聯合載人登月?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阿波羅計劃如火如荼的時代,日本的經濟也正好全面起飛。不過當然的日本在航天方面剛剛起步。在1970年剛剛完成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也想送人登月在當時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日本顯然長期沉醉於當年「亞洲第一」的榮耀。到今天日本的各方面顯然都不再是亞洲第一了。但是仍然想藉助美國的航天實力,幻想重新爭取成為第一個有人上月球的亞洲國家,而且雙方計劃在2030年完成這個目標。那麼實現的概率有多大?
  • 美國載人登月計劃提前施行
    【家電網HEA.CN 10月18日微信原創】近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其「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的最新安排:即2024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分三步走,整個任務將耗資280億美元。美國總統川普已將這一登月計劃列為優先發展事項。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登月計劃取消不實 嫦娥五號2018年發射
    目前的探月計劃,將是——「嫦娥三號」達到落月;由於「嫦娥四號」已經投產,也將如期發射,未來將完成模擬載人登月,進行採樣,然後返回地球;預計的「嫦娥五號」將停止研發。探月計劃將告一段落。不過,任務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歐陽自遠在接受中國之聲採訪時,用三個時間表,推測我國載人登月的可行性:美國宇航局前局長曾說,假如中國人願意,他們可以在2020年載人登月。第二是葉培建說的,中國人最好載人登月的時間是在2025年。第三是中科院的一個規劃,說可能在2030年。這三個數據是有根據的,大概大家就可以猜出來是在這一段。
  •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或已取消 嫦娥5號停止研發
    中國取消載人登月計劃就中國的航天總體規劃而言,在探月工程上,分為三步走,也就是完成「繞落回」三期計劃,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無人採樣返回。2007年10月,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乘坐「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升空,執行中國首次探月之旅,完成了繞月探測的目標。
  • 中國載人登月開啟倒計時,兩個登月計劃誰更優?
    而以當前全球的科技水準,如果一個國家能實現載人登月,毫無疑問是該國掌握人類最高科技的直觀體現。  1969年7月16日,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阿姆斯特朗等三名太空人發射升空,五天之後的7月21日,飛船在月球表面著陸,這是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當時電視尚未普及,但全球依然有超過10億人觀看了直播。
  • 俄登月火箭發動機:超土星五號F1發動機,熱功率相當於一座水電站
    俄聯盟號飛船升空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報導,這款發動機名為RD-171MV,是目前人類能生產出的最強大液體發動機,配備有四個燃燒室,使用液氧煤油作為燃料,比美國在土星五號重型火箭的F-1發動機尺寸更小但推力更大。目前這款發動機正在生產中,計劃於年底前進行點火試驗,2021年首次飛行試驗,2022正式投入使用。
  • 美國宣布登月新計劃:2024年再上月球
    不過,時隔半個世紀之後,美國宣布開啟登月徵程。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公布了其「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的最新安排:即2024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分三步走,整個任務將耗資280億美元。
  • 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人6次登月實錄,我選擇相信
    這就是後世著名的阿波羅計劃(Project Apollo),也叫阿波羅工程。整個計劃持續了10年,總共總共耗資250億美元(幣值相當於2018年時的1530億美元),主要致力於完成載人登陸月球和安全返回地球的目標。1961年5月25日,甘迺迪總統在國會上發表人類登月計劃的演講它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執行的迄今為止最龐大的月球探測計劃。
  • 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載人登月就在眼前!
    不得不說,可以登陸月球的「玉兔」,是中國登月實力的最直接體現,我們只需將登月主體從探測器變為太空人即可;就載人飛行技術而言,從神舟五號開始,中國的載人航天已經實現七次。在一系列的飛行中,我們的太空人也進行了一系列的科學研究試驗,太空飛行器生活體驗,艙外太空行走等。
  • 業內人士稱中國載人登月計劃可能已取消—新聞—科學網
    他說:「無人月球探測的實施將為我國載人登月和月球基地建設積累技術和經驗,但我國載人登月計劃目前還沒有確切時間表。」 其實,早在2012年5月,被稱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做客江西社科聯舉辦的某社科大講堂時,面對聽眾提問:「中國什麼時候能實現載人登月?」就曾稱:「當前有很多傳說,有說中國人2020年可以載人登月的,也有說2025年、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