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航天局:中國 2030 年或將實現載人登月
IT之家4月25日消息 根據《央視新聞》的報導,國家航天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的多位專家計劃2030年或稍後完成載人登月。「嫦娥四號」年底發射我國計劃在今年年底發射「嫦娥四號」,展開人類探測器首次對月球背面的探測。
-
美國為什麼要聯合日本在2035年前實施載人登月計劃?可能成功嗎?
月球可以說是離我們地球相對較近的一顆天體,而距離人類上一次登陸月球已經過了超過50年的時間。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不管是再次載人登月本身、還是大家期待已久的火星移民計劃,都是存在很大關聯的、非常重要的宇宙探索任務。
-
我國為什麼不載人登月?嫦娥五號和載人登月有什麼關係
在探月工程上,我國的探月成績可謂是碩果纍纍,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斬獲國際大獎,為我國月球探索和載人登月奠定了非常結實的基礎。嫦娥奔月成績在月球探索,我嫦娥系列探測器也是非常厲害,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攜帶玉兔二號巡視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馮·卡門撞擊坑。
-
日本計劃在2030年實現載人登月 要做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
據日本媒體8月17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正在構想實現日本首次載人登月計劃。日本希望參與美國2020年建設月球基地的計劃,日本將與歐洲合作,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登陸月球。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現,那麼日本將成為繼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之後時隔60年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美國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日本在大型火箭和向國際空間站(ISS)運送物資的無人運輸機方面都擁有很高的技術水平,但是在太空人的運送上還是一直依靠著美國和俄羅斯。如果日本此次可以實現載人登月計劃,那麼日本在宇宙的存在感將出現質的飛躍。
-
沒有官方信息,一步步推中國載人登月時間,至少不會是2030年
「中國何時載人登月?」一直是個熱點疑問,許多的航天愛好者也都非常期待這天的到來。是2030年嗎?還是2028年?甚至是2025年?呃……都不可能的。那麼中國什麼時候才會進行載人登月?直到現在2019年,中國都沒有立項載人登月。但是,中國立項研究了「長徵9號」超重型運載火箭。未來這款火箭將會實施空間站建造,載人登月,火星任務。新聞社3月10日消息:長徵9號最快將在2030年左右進行首飛。 注意「最快」二字重型火箭的製造費用和製造時間都相當大,長。
-
中國2030年載人登月 2050年載人登火星
中科院發布未來五十年中國科技發展路線圖 空間科技發展三大戰略目標 人民網 王蕾\攝 人民網科技北京6月11日電 (記者 王蕾) 中國科學院10日發布我國面向2050年科技發展路線圖,其中的空間科技發展路線圖提出,2030年中國實現首次載人登月,2040年建立短期有人值守的月球基地,2050年實現首次載人登陸火星。
-
俄載人登月計劃:太空人首次登月預定2030年
據《俄羅斯報》網站2020年12月31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在向國際空間站機組人員致以新年祝賀時,宣布制訂統一探月計劃,已經成立的專門機構將由他本人掛帥。他表示,新年前做出了「制訂統一專項探月計劃」的決定。為此,俄航天已成立專門機構。
-
厲害了,中國將在2022年建成空間站、2030年完成載人登月
中國在航天領域雖然起步較晚,在1970年才發射了第一顆衛星,但在近些年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就,如早些年的載人航天、近期的「北鬥」全球定位導航系統完成建設、「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奔向火星以及「嫦娥」探月計劃穩步進行等,不斷縮小與他國頂尖航天水平的差距。
-
已經沒有能力單獨登月,美國宣布與日本合作,開展聯合載人登月
近年來,美國對太空事業又產生了熱情,開始大力發展航天工程,計劃在2024年的時候,重新返回月球,並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對於美國的這個計劃,各方的反應不大相同,有的人就非常認可美國的計劃,並給予了高度評價。而有的人則質疑美國計劃的真實性,認為美國這是在玩「星球大戰」的老把戲,想通過太空競賽削弱競爭對手。
-
新一輪登月潮,誰將會是第二個載人登陸月球的國家,中國、俄羅斯...
眾所周知,目前為止只有美國在50年前成功登陸了月球,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個實現了載人登月的國家。進入21世紀後,新一輪登月潮又出現了,不但美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有載人登月計劃,我國也不例外,那麼問題來了,我國能成為第二個登陸月球的國家嗎?
-
俄媒披露俄載人登月計劃:太空人首次登月預定2030年
1月2日報導 據《俄羅斯報》網站2020年12月31日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在向國際空間站機組人員致以新年祝賀時,宣布制訂統一探月計劃,已經成立的專門機構將由他本人掛帥。他表示,新年前做出了「制訂統一專項探月計劃」的決定。為此,俄航天已成立專門機構。
-
中國載人登月
根據相關規劃,中國載人登月工程規劃2014年左右在深空探測領域,將把十幾噸的太空飛行器送到地球軌道,2020年前後將建成自己的空間站,(因長徵五號稍作延遲)。在探月方面,2020年前將實現「回」地任務,即飛行器不但在月球上落下來,還取一些東西帶回地球,並計劃在2030年前後實現航天員登月。
-
美日發表探月合作宣言,日本太空人將首次登月
,其中包括了允許日本太空人首次登月的內容。登陸預計將在2020年代的後半段實現。允許日本人登月曾是日本參與美國探月計劃的焦點話題。報導稱,隨著這一協議的達成,日本載人航天活動將有很大的進展。報導稱,美日共同宣言明確指出,美國將在繞月基地和月球表面「制定使日本太空人能夠有活動機會的安排」,將來會對著陸時間、人數、活動內容等進行詳細說明。
-
中國新一代載人航天飛船:2030年載人登月?還只有一個國家能做到
2020年5月5日,中國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用長徵五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據相關報導,這艘新一代飛船未來將會用來替代當年送英雄航天員楊利偉上太空的「神舟號」飛船,並且計劃於2030年執行中國首次載人登月任務!
-
中國2030年前後載人登月 建立月球基地(圖)
五月二十二日,中國嫦娥工程月球探測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葉培建在上海舉行的浦東院士科普講壇上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正在對載人登月進行論證。參與論證的科學家認為,二0二五至二0三0年間是載人登月的最佳時間。此外,在二0一七年前,中國將實現月球的採樣返回。
-
美日單方面籤署「探月協議」,準備爭奪太空主導權,我國怎麼辦?
美日單方面籤署「探月協議」,準備爭奪太空主導權,我國怎麼辦? 據報導,前不久,美國和日本聯合籤署了《探月聯合宣言》,準備在今後的月球探索項目上,美國和日本展開合作,並且日本的太空人,也將有機會和美國的太空人一起,在NASA重返月球的時候,也登上月球。此外,這項計劃的籤署也代表著美國和日本要聯合起來,一起去和其它國家爭奪太空開發的主導權。
-
美國登月五十年了,中國有實力實現載人登月麼?現在有答案了
美國和前蘇聯相互在太空領域掰手腕,美國更是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載人登月,在當時可謂是超級領先地位。相比之下,自1970年以來,我國也已經成功發射了「東方紅一號」衛星,自推出以來已經有五十多年的時間了。我們國家尚未實現載人登月,難道是美國太先進了?
-
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載人登月的重要一步
任務:取2000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這是中國探月工程中第一階段「繞、落、回」的最後一步--「月球採樣返回」,同時也可以看作是中國載人登月的一次縮小版的全程預演,是對載人登月全程技術的一次全程驗證。嫦娥五號探測器結構構成與載人登月飛船的結構構成類似嫦娥五號探測器包括:著陸器,上升器,軌道器和返回器四部分,對比美國載人登月的阿波羅11號,阿波羅11號的結構構成是:指揮艙,服務艙,登月艙。登月艙包括下降級和上升級。
-
俄打算在月球建訪問基地 太空人計劃2030年首次登月
據報導,俄羅斯太空人計劃於2030年首次登陸月球。羅戈津沒有透露在太空人登陸後,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建成完整的基地。羅戈津早些時候說過,在「安加拉」運載火箭和現有的聯盟號宇宙飛船的幫助下,即使沒有新的載人飛船,俄羅斯也可以實現登月。此外,羅戈津還曾表示,俄航天集團計劃研究直接在月球上利用月球土壤,3D列印航天設備維修零件的可能性。
-
美國阿爾忒彌斯載人登月計劃
因為美國此次的載人登月計劃並不是1972年之前的阿波羅計劃的簡單重複,而是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航空航天局與波音公司聯合研發的新型重型運載火箭,「太空發射系統」,進展並不順利,目前正在進行一系列的最後測試,4個助推火箭發動機預計將在今年秋季進行點火測試,2021年實現首次發射。該型火箭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只有70噸,遠不及當年的土星5號。這也可能體現了阿爾忒彌斯計劃在理念和模式上與阿波羅計劃已經有了本質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