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計劃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基地能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什麼

2020-04-21 O黎浩O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陳善廣在第一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上表示,中國載人月球探測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實施方案已經形成了總體共識和初步方案,未來將會在月球上建立科學考察站,並進一步為中國人踏上火星奠定堅實的科技與技術基礎。

隨著中國探月計劃的公布,全球又迎來新一輪的探月熱潮。包括印度、美國等都有自己的登月計劃,印度雖然「月船2號」項目遭遇了失敗,但並不影響其進一步探測月球的決心。美國也表示會向宇航局撥款210億美元,在2028年將太空人再度送上月球。

中國的登月計劃

中國登月計劃的第一階段是無人月球探測,分為「繞」、「落」、「回」三個階段,原計劃於2020年前完成。目前已經完成了嫦娥繞月探測工程和玉兔落月探測任務,下一步的目的是發射探測器登月月球採樣並返回地球,即「回」。

同時,中國準備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中國繞月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表示,中國在載人登月工程上並沒有公布一個明確的時間表,但已經在做積極的論證和準備。根據中國航天白皮書的公示,中國在2013年就已經開始了載人登月工程關鍵技術的攻關。不過,中國繞月工程、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葉培建曾在南京演講時表示,中國載人登月工程計劃可能在2025年前後實現。


中國為何計劃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基地能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什麼

中國無人探月工程


中國為何計劃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基地能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什麼

中國載人登月計劃


載人登月目前最大的技術難題

等無人登月的繞落回三個階段圓滿完成,攔在我國載人登月面前的巨石就只剩一塊了:大推力的火箭發動機。

美國雖說在40年前完成了登月的壯舉,但現在的美國也沒有大推力火箭發動機,連往聯盟號國際空間站運送太空人,用的都是從俄羅斯購買的RD-180發動機,如果俄羅斯停供發動機,美國在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就無法回來。


中國為何計劃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基地能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什麼

俄羅斯RD-180火箭發動機


載人登月目前對中國來說最大的難題仍然是運載火箭運力的不足。長徵九號運載火箭已完成深化論證,先期關鍵技術攻關、方案深化論證階段已於2016年6月正式批覆立項,預計將於2028年左右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

長徵九號芯級最大直徑為10米級,總長約百米,起飛質量超過4000噸,近地軌道(LEO)運載能力140噸,地月轉移軌道(LTO)運載能力約50噸,運力與美國土星5號運載火箭相似。該火箭成熟之後將會解決中國載人登月火箭動力不足的難題。


中國為何計劃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基地能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什麼

左4為長徵九號


在最大的技術難題被攻克之後,中國載人登月工程攔路石被一掃而空,如期甚至提前登月也就不再是夢想。

月球基地的作用

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實施方案完成後,將在月球建立科學考察站,並進一步為中國人踏上火星奠定堅實的科技與技術基礎。


中國為何計劃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基地能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什麼

月球基地想像圖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陳善廣表示,未來載人航天的發展趨勢是載人月球探測,並在月球上建立自己國家的基地。月球基地可以利用月球低重力、弱磁場、高真空等特殊的環境展開大量的科學研究,可以進行物理、化學、天文、地質等多學科研究和原位資源利用,促進基礎科學的創新和發展;月球特殊環境還會為人類學會在月球生存提供條件,在月球表面建立密閉的生活環境將會為人在進一步走向深空探索打下基礎。

中國為期370天的「月宮365」實驗圓滿結束,再次刷新了人類密閉生存的世界紀錄,實驗對人類實現地外長期生存具有重大意義。而同樣的實驗美日均已失敗告終,我國已經為月球基地的生存環境做好了準備工作。


中國為何計劃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基地能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什麼

「月宮365」實驗圓滿成功


眾所周知全球在基礎科學的進步已經停滯了一段時間,主要原因就是地球的實驗環境已經很難再繼續做更進一步的挖掘,我國月球基地的設立,將極大地推進我國和世界的基礎科學的進步,有可能迎來人類的第三次文明躍進。

#科學V計劃##科學有真相#

本文參加【科學V計劃】,內容為作者原創。

相關焦點

  • 月球基地建設計劃啟動,基地會怎樣建造?這5點考驗中國
    嫦娥五號即將採樣返回,載人登月計劃及建造月球基地兩件大事也進入了中國人民的眼帘。早在上個世紀,各國科學家就探討過如何建立一個能長期穩定運行的月球基地,甚至給出了具體設計意見。在意見中,科學家們重點闡述了能源、水源等建立基地所需的五項基本要素。
  • 俄羅斯"棄美聯中",欲和中國聯合建立月球基地,美國野心被刺穿
    據俄通社7月24日報導,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日前表示,俄羅斯很可能與中國一起,在月球上建立聯合研究基地。同時,羅戈津還明確向在場的美國媒體指出,俄羅斯拒絕參與美國所提出任何的聯合探月計劃。中國在航天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 7年後美國預計將在月球上,建立核電站,月球基地建立指日可待!
    7年後美國預計將在月球上,建立核電站,月球基地建立指日可待!隨著嫦娥5號的成功返回,我國也在積極的部署下一步探月工程。如果進行順利,下一步我國將會在月球建設基地,開發月球資源為己所用。然而有一個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那就是在開發資源的過程當中應該用什麼來進行發電呢?
  • 俄航天局局長:俄羅斯和中國或聯手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
    《莫斯科晚報》援引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的話報導稱,俄羅斯和中國計劃共同探索月球。他說,兩國或聯手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強調,他敬佩中國同事。早在2018年9月俄羅斯和中國就籤署了一項旨在發展火箭和發動機製造以及月球探測項目合作議定書。
  • 中國月球基地計劃,俄羅斯也想插一手,網友:別忘了火螢一號
    無論是探月工程,還是北鬥的全球組網,中國航天無疑在用實際行動向全球展現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多的國家也開始希望搭上中國航天的這輛快車,俄羅斯自然也在此列。據《環球網》環球網7月16日報導稱,俄羅斯航天局局長羅戈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正在與中國航天局溝通,雙方正在考慮研究如何建立一個月球科學基地,該項目會向所有國家或組織開放,包括美國。
  • 港媒關注:中國推進建月球科研基地計劃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隨著嫦娥登月行動的成功,中國推進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計劃。報導援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的話說,未來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他在周三表示,基本型將具備月球科學技術研究、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驗證的能力,並與國際同行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 港媒關注:中國推進建月球科研基地計劃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隨著嫦娥登月行動的成功,中國推進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計劃。報導援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的話說,未來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 探測月球背面、規劃「月球基地」、計劃探測火星……中國航天有不少大動作
    嫦娥四號今年將對月球背面進行探測趙小津介紹,嫦娥四號將計劃在2018年下半年發射,這是人類首次實現對月球背面的探測。嫦娥四號不僅要軟著陸到月球背面,而且要在背面進行原位和巡視的探測。在那個點上,既能夠和月球背面進行通訊聯絡,也能跟地球進行通訊聯絡。所以通過中繼星,我們就能夠對月球背面的探測機進行控制和數據的傳輸。嫦娥四號在月夜下能完成部分工作嫦娥四號原本是在2013年成功登月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的備份。趙小津表示,此次,嫦娥四號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它著陸方式以及工作狀態都將與嫦娥三號有很大區別。
  • 中國2030年前後載人登月 建立月球基地(圖)
    五月二十二日,中國嫦娥工程月球探測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葉培建在上海舉行的浦東院士科普講壇上發表演講時表示,中國正在對載人登月進行論證。參與論證的科學家認為,二0二五至二0三0年間是載人登月的最佳時間。此外,在二0一七年前,中國將實現月球的採樣返回。
  • 港媒關注:中國推進建月球科研基地計劃_杭州網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隨著嫦娥登月行動的成功,中國推進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計劃。報導援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的話說,未來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 今日嫦娥挖土,明朝月球基地!看看月球基地該怎麼造
    ;另一方面,取回的月壤,不僅用於了解月球歷史等科研目的,更重要的是,為籌劃建立月球基地做準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太空人在月球表面活動時受到的輻射。但顯然不可能一天到晚都穿著太空衣,在基地內必然要脫去太空衣便於活動。專家計算後發現,需要至少0.5米厚的月壤來提供對輻射的防護。· 微隕石宇宙中大大小小的石頭,隨時都會落向地球和月球。地球的大氣層,能直接將10米以下的隕石燒毀,化成天空中美麗的流星,留下一道耀眼的光芒。
  • 想聯合中國搞月球基地,現在的俄羅斯還能拿出什麼資源來合作?
    據《防務世界》網站報導,俄羅斯航天局長羅戈津7月12日對記者說:「今天早晨,我們與中國航天局舉行了電話會議。我們同意共同開始研究如何建立一個月球科學基地。這個項目向所有人開放,包括美國人。」此前,俄羅斯還宣布,到2029年要實現載人登上月球。那麼,俄羅斯的想法現實嗎?在中國的月球探索規劃當中,比較現實的遠景項目也不過是載人登月而已。
  • 人類建立月球基地,需要做哪些準備?
    去年10月,空中巴士公司(Airbus)發起了 「月球競逐」(Moon Race)比賽,贊助者包括了ESA和美國航天公司藍色起源。這項比賽承諾向為月球的可持續性開發提供關鍵技術的公司提供資助。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登月項目只局限於機器人:中國和印度會在接下來的3個月裡發射探測器,俄羅斯也計劃在接下來的5年裡發射探測器。
  • 今日嫦娥挖土,明朝月球基地!看看月球基地該怎麼造?
    ;另一方面,取回的月壤,不僅用於了解月球歷史等科研目的,更重要的是,為籌劃建立月球基地做準備。 輻射 月球表面的輻射來自於太陽風粒子和宇宙射線。其中大部分是質子,其次是阿爾法粒子,即氦原子核,還有少量其他重核。這些粒子能穿過我們的身體,破壞DNA結構,甚至引發癌症。在地球,我們受到地球磁場和大氣層的雙重保護,大部分輻射都不能達到地面。但在月球,這兩樣都沒有。
  • 2030年後的月球南極很熱鬧:盤點中美俄歐的月球基地計劃
    既然英雄所見略同,未來「月球村」競爭與合作並存的國際合作已現雛形。美國計劃重點打造的「深空門戶」月球軌道中轉站已經吸引了歐、俄、日、加等國,而中國已與歐洲和俄羅斯航天局達成初步合作意向,聯合論證國際月球科研站。從遠景來看,中國目前透露的計劃較為務實和保守,著眼於機器人長期駐守、太空人短暫停留的基地,主要目的是科學研究。
  • 馬斯克發布月球基地概念圖,或即將公布月球計劃
    馬斯克周四在圖片分享網站Instagram上分享了一張「月球基地阿爾法」(Moonbase Alpha)的圖片。這是一張由電腦製作的月球基地構想渲染圖。在今年7月華盛頓舉行的國際空間站研究和發展大會上,馬斯克首次呼籲建立月球基地。月球基地阿爾法這個名字指的是上世紀70年代的一部科幻電視劇。
  • 高一地理教案:《月球基地應該是什麼樣子》教案二
    [導    言]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就流傳著「嫦娥奔月」的美麗神話,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在月球探測中取得最輝煌的成果,先後有6次12名太空人踏上月球,並向地面帶回440公斤的月巖樣品。  科技大國美國、歐洲、中國、日本、加拿大和印度,最近都燃起了對月球的興趣,計劃在10年內派太空船到月球展開探索,並提出要建立月球基地。
  • 「嫦娥探月」,向建立月球基地出發!
    50年來,世界各國發射了近百顆深空探測器,把人類的眼睛帶到了太陽、7顆行星、彗星和小行星,帶到了距離地球非常遙遠的深空中,使「相對論」等一系列宇宙基礎理論得到了驗證,並獲得了很多對宇宙的新認識。2004年,我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命名為「嫦娥工程」,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
  • 神秘的月球背面;美宣布在十年之內建立月球背面面基地!
    (美國航天局拍攝的目前最清晰的月球照片)嫦娥四號計劃2018年登錄月球背面!美宣布在十年之內建立月球背面面基地!最近,美國航天局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在未來10年內,美國將運送太空人登上月球背面,建立月球基地。美國宇航局還計劃把太空人運送到月球表面的山地和月球南、北極地區。這樣一來,美國將建立一個能讓太空人到達月球表面任何地方的系統。人類登錄月球背面的五大原因!
  • 中國計劃在月球南極建科研基地 美媒:選址有點意思
    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導 美媒稱,據報導,中國計劃「大約10年」內在月球建造一個科學研究基地。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4月24日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在一項公開聲明中說,中國國家航天局有意在月球的南極地區建立研究站。這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969-1972年6次成功的「阿波羅」登月活動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