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關注:中國推進建月球科研基地計劃

2020-11-30 參考消息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隨著嫦娥登月行動的成功,中國推進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計劃。

報導援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的話說,未來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他在周三表示,基本型將具備月球科學技術研究、資源開發利用技術驗證的能力,並與國際同行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據報導,嫦娥五號探測器於周二清晨發射升空,截至周三晚,嫦娥五號在長達41個小時的飛行中完成了兩次軌道修正,從地球出發飛行了27萬公裡。

報導說,一切行動按計劃進行,嫦娥五號上的所有系統以及它與地面站的通信狀態良好,為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的成功執行表現出積極跡象。這次任務旨在從月球帶回2千克月壤,探測器將在未來三周內返回地球。

一旦成功,中國國家航天局將進入下一階段的探月任務——開展以月球南極為重點的探索活動,利用未來的嫦娥任務,為建立月球科研站做準備。中國國家航天局此前曾表示,嫦娥六號探測器將從月球南極採集更大的樣本,為國際合作夥伴提供10千克的載荷。

吳偉仁說,嫦娥七號將對月球南極的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空間環境進行一次綜合探測任務,嫦娥八號除了繼續進行科學探測試驗以外,還要進行一些「關鍵技術」的驗證。

吳偉仁曾說,對潛在的月球科研站來說,南極是頗受歡迎的建站地點,那裡可能有超過180天左右的連續光照,提供了長期從事科研研究的基礎環境。

他說:「我們要通過嫦娥八號驗證部分技術,為以後各國一起共同構建月球科研基地,做一些前期探索。」

報導稱,中國有著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力爭在2030年左右實現載人登月。

來源:參考消息網

相關焦點

  • 港媒關注:中國推進建月球科研基地計劃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隨著嫦娥登月行動的成功,中國推進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計劃。報導援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的話說,未來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 港媒關注:中國推進建月球科研基地計劃_杭州網
    參考消息網11月29日報導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1月26日報導,隨著嫦娥登月行動的成功,中國推進在月球建立科研站的計劃。報導援引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的話說,未來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由運行在月球軌道和月面的多個探測器組成。
  • 港媒稱中國研究在月球建雷達站 能監控地球海底
    原標題:港媒稱中國考慮在月球建雷達站 能監控地球海底 據香港《南華早報》21日報導,中國科學家正在研究建造月球雷達站的可行性。儘管它在科技等方面有著重大意義,但也有不少專家對這個項目的潛在成本以及實用性提出質疑。
  • 港媒:中國計劃在南海建海浪發電站 為軍用雷達供電
    原標題:港媒:中國計劃在南海建海浪發電站 為軍用雷達供電  香港《南華早報》11月30日文章,原題:南海爭端醞釀之際,中國軍方打算建海浪發電站為偏遠島嶼的雷達供電據參與項目的科研人員稱,中國計劃在地處南海的偏遠島嶼附近修建海浪發電站,以緩解部署在那裡的軍用雷達的斷電威脅。預計這些浮動的大型發電站將大大加強中國在該地區有爭議海域的立足據點。
  • 中國計劃在月球南極建科研基地 美媒:選址有點意思
    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導 美媒稱,據報導,中國計劃「大約10年」內在月球建造一個科學研究基地。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4月24日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在一項公開聲明中說,中國國家航天局有意在月球的南極地區建立研究站。這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969-1972年6次成功的「阿波羅」登月活動有些不同。
  • 港媒關注中國建超大對撞機論戰:民生與科研誰先行
    參考消息網9月8日報導 港媒稱,「是否建造超大對撞機」議題,近日在內地科學界鬧得沸沸揚揚,還逐漸演變成公共話題。據香港《經濟日報》9月7日報導,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現年94歲的楊振寧,日前撰文《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回應華裔數學家丘成桐贊成中國建造超大對撞機的文章後,遭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反駁,後者稱「建大型對撞機正當其時」。
  • 月球建基地:星際「搬家」有多難
    核心提示:近日,俄羅斯副總理羅戈津宣布,俄羅斯計劃在2030年登陸月球並建立永久基地。月球計劃的構想草案將由俄羅斯科學院、俄羅斯航天局以及莫斯科大學共同起草。該計劃的目標是到本世紀中期在月球建立起有人居住、能開採月球礦產資源的基地和月球火箭發射場。那麼,俄羅斯真的有能力在2030年登陸月球嗎?在月球建基地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或者形象地說,從一個星球向另一個星球「搬家」到底有多難?
  • 中國為何計劃在月球建立基地,月球基地能給中國和世界帶來什麼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陳善廣在第一屆中國空間科學大會上表示,中國載人月球探測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實施方案已經形成了總體共識和初步方案,未來將會在月球上建立科學考察站,並進一步為中國人踏上火星奠定堅實的科技與技術基礎。隨著中國探月計劃的公布,全球又迎來新一輪的探月熱潮。
  • 2030年後的月球南極很熱鬧:盤點中美俄歐的月球基地計劃
    隨著阿波羅計劃的最後一次任務在1972年落幕,太空人與月球的緣分更是被暫時塵封。近日,隨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高調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多個國家月球基地計劃的細節相繼浮出水面。這次,人類將不再滿足於蜻蜓點水的逗留,志在發展真正的月球據點。
  • 俄計劃2030年後建常駐月球基地 2050年開採礦物
    2030年後建常駐月球基地 2050年開採礦物俄羅斯《消息報》21日報導稱,俄羅斯航天集團公司的中央機械製造研究所新聞處處長奧莉加·扎羅娃表示,該研究所正在研究建立長期月球基地的計劃。實際上,月球基地計劃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開始,當時蘇聯對月球表面進行了長期調查。儘管目前月球計劃面臨財政困難,但在2030年後建立月球基地仍是俄羅斯航天戰略目標之一。目前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和中央機械製造研究所正在進行設計工作,長期月球基地的一些參數已經確定。報導稱,扎羅娃表示,俄準備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可容納12人的基地。
  • 未來十年中國將建月球科研站
    10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發言時介紹了中國未來月球探測計劃。吳偉仁表示,隨著今年嫦娥五號從月球採樣返回,明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等標誌性工程的實施,我國將躋身於世界航天強國行列。
  • 月球基地建設計劃啟動,基地會怎樣建造?這5點考驗中國
    嫦娥五號即將採樣返回,載人登月計劃及建造月球基地兩件大事也進入了中國人民的眼帘。一塊籃球大小的隕石,從宇宙深空高速飛來,帶著無比巨大的動能擊中基地,那基地很可能因此徹底毀滅。除此之外,還有多如牛毛更小更細碎的隕石隨時隨地在轟擊基地,科學家對此曾有過一個形象的描述:在月球上建基地仿佛每時每刻都在被重機槍掃射。
  • 俄科學院院士:適合建月球基地的地方不多!中國人何時載人登月?
    ,關於載人登月、近月軌道空間站以及月球基地的建設成為關注的焦點。這兩項計劃雖然都是在推進的過程中,但是因為白宮主人的更替,讓這兩項計劃蒙上了陰影。這顯示中國為建設月球基地,正在做著充分的技術儲備工作。●俄科學院院士:月球適合建基地的地方很少,競爭激烈
  • 俄科學院院士:適合建月球基地的地方不多!中國人何時載人登月?
    毫無疑問,嫦娥五號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對探索月球的熱潮,關於載人登月、近月軌道空間站以及月球基地的建設成為關注的焦點。  ●美國的兩大月球計劃飽受質疑  美國現有的兩個同月球探索的空間計劃分別為,美國近月空間站項目以及「阿爾忒彌斯」重返月球項目。  這兩項計劃雖然都是在推進的過程中,但是因為白宮主人的更替,讓這兩項計劃蒙上了陰影。  川普是重返月球的狂熱者,並為月球項目劃撥了足夠多的資金,而拜登對月球計劃一直持消極態度。
  • 月球南極為何受到世界各國關注?
    至於其動因,他重點強調了月球南極「重要的科學、經濟和戰略價值」。中國的探月計劃也瞄準了月球南極。我國將在探月四期工程中,發射嫦娥六號探測器進行月球南極採樣返回、嫦娥七號執行月球南極綜合探測等。而歐洲航天局計劃2024年在月球南極的沙克爾頓隕石坑打造首個月球基地,並稱之為「月球村」。月球村中不僅有科技活動,還有採礦業和旅遊業。
  • 中國計劃建有人月球基地 英媒:居住月宮夢想或成真
    參考消息網4月27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已經宣布計劃,要在月球上建造並運營有人值守的前哨基地。這是它雄心勃勃的太空計劃的一部分。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4月25日報導,中國國家航天局說,它設想建造一個月球科學研究中心,該中心將具備向居住其中的人員提供氧氣的能力。
  • 月球基地為什麼要建在地下?
    月球移民可以說是人類未來的合理選擇。月球與我們同在一個星系,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只有23.8萬英裡(38.3萬公裡),因此供給物資的難度相對較低。月球的另外一大吸引力在於,那裡的氦-3含量相對充裕,而這恰恰是核聚變反應堆的理想燃料。許多航天項目都從理論上規劃了一條路徑,希望為人類建立一個永久性的月球定居點。中國曾經表示有意在月球背面建立一個基地。
  • 在月球上建基地要做哪些準備?-新華網
    圖片來源:《自然》網站       今日視點      月球探索的前景正變得明亮起來。與此同時,人類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計劃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並被認為已在逐步推進。      儘管航天機構通常都不會預告這一時間表——部分原因在於月球駐人基地的目標很可能會超過預算周期,另一部分原因則是他們需要企業來為各個階段提供資金。
  • 俄航天局局長:俄羅斯和中國或聯手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
    《莫斯科晚報》援引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德米特裡·羅戈津的話報導稱,俄羅斯和中國計劃共同探索月球。他說,兩國或聯手在月球上建立科研基地。俄羅斯航天局局長強調,他敬佩中國同事。早在2018年9月俄羅斯和中國就籤署了一項旨在發展火箭和發動機製造以及月球探測項目合作議定書。
  • 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未來十年中國將建月球科研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10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發言時介紹了中國未來月球探測計劃。吳偉仁表示,隨著今年嫦娥五號從月球採樣返回,明年發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等標誌性工程的實施,我國將躋身於世界航天強國行列。未來十年左右,月球南極將出現中國主導、多國參與的月球科研站,中國人的足跡將踏上月球,我國將邁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吳偉仁在發言時並沒有具體說明未來月球科研站怎麼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