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嫦娥五號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對探索月球的熱潮,關於載人登月、近月軌道空間站以及月球基地的建設成為關注的焦點。
●美國的兩大月球計劃飽受質疑
美國現有的兩個同月球探索的空間計劃分別為,美國近月空間站項目以及「阿爾忒彌斯」重返月球項目。
這兩項計劃雖然都是在推進的過程中,但是因為白宮主人的更替,讓這兩項計劃蒙上了陰影。
川普是重返月球的狂熱者,並為月球項目劃撥了足夠多的資金,而拜登對月球計劃一直持消極態度。
不管是近月空間站項目以及「阿爾忒彌斯」重返月球項目,2024年都是重要的節點,在川普的計劃中,他第二個任期的最後時刻,月球計劃將會讓他的生涯達到最高光時刻,可惜的是,現在已成泡影,不可能在2024年實現。
即使川普能夠贏得2024年大選,屆時重啟這兩項月球計劃,時間也要往後推個好幾年。
圖為空間站效果
近月空間站項目原本是美國人拉攏俄羅斯一起完成的,但是從過去的一段時間看,俄羅斯人對該項目不太積極,俄羅斯國家宇航局局長曾公開表示,因為美國人分配給俄羅斯的「蛋糕」太少,俄羅斯將不會參與該項目。
12月15日,俄羅斯國家宇航局局長羅戈津公開嘲笑NASA局長,美國人的近月空間站的氣閘艙應該兼容中國和俄羅斯的飛船標準,否則屆時除了事故,除了中國和俄羅斯,沒有人能夠救得了美國人。羅戈津同時表示,因為美國重返月球計劃更多是川普推動的,因此當前狀況下,美國人很難獲得成功。
另外,必須指出的是,美國人近年來的尖端科技計劃一而再的出現問題,就拿重返月球計劃來說,2004年計劃2015年重返月球,2017年有說2024年重返月球,真的應了那句「計劃不如變化快」。
●中國月球基地循環系統已經準備好了,美國卻失敗了
不管是建設近月軌道空間站還是載人登月,其最終目的是要在月球建立基地。
圖為月宮一號內部
從目前全球公開的信息來看,全球也只有中美兩國在認認真真地準備這個事情。中美兩國都在地球建立了模擬月球環境的生態循環系統,中國建設的系統命名為「月宮一號」。
2018年5月,「月宮一號」在封閉測試中,志願者在其營造的生態循環系統中生活了370天。也就是說,這370天,志願者所需要的氧氣、食物和水都是「月宮一號」內置的循環系統再生製造的。
這顯示中國為建設月球基地,正在做著充分的技術儲備工作。
相比較而言,美國搭建的生態循環系統卻以失敗告終。據公開的信息,美國「生態圈2號」經過長達十多年的測試,最終因為氧氣不能順利循環而宣告失敗。不過,美國人沒有放棄,持續在該領域進行研究,最新的成果尚未公開。
●俄科學院院士:月球適合建基地的地方很少,競爭激烈
嫦娥五號的成功,月軌對接技術的成熟,意味著月球基地將很快成為現實。
月球基地想像圖
雖然中美是建設「月球基地」領域的先行者,但是全球對在建設月球基地有興趣的國家非常多。目前,俄羅斯、日本、印度、歐盟、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並在近些年發射了各種各樣的月球的探測器。
月球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
當地球上各國都紛紛到月球上去建設基地的時候,該如何確認各自的基地位置?
俄羅斯科學院空間研究所所長、俄科學院院士列夫·澤列內研究認為,月球雖然看起來有那麼大,但是真正適合建立月球空間站的地方很少,未來將會競爭激烈。
目前科學家們認為,月球基地建設在月球南半球更加合適,不僅利於探測器降落,其環境資源也利於展開工作。
月球上適合建設基地的地方少,在目前「產權」不明確的情況下,理論上那個國家先到,就屬於那個國家。
當前,明確載人登月日期的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是美國的2024年登月的「阿爾忒彌斯」重返月球計劃,一個是俄羅斯的2030年載人登月計劃。
虛構圖
●中國人什麼時候登上月球?
過去中國宣布的計劃都實現了,中國人說到做到,特別是在探月工程領域,2004年,全球多個國家都在月球探索上「吹下了不少牛」,但就中國實現了當年「吹下的牛」。
但是,中國目前尚未宣布載人登月時間,按照觀察人士的廣泛分析,一旦中國宣布了具體時間表,將意味著這個日期中國人一定會登上月球。
不過,根據現有的資料,影響中國載人登月最大的變數在於中國新一代重型火箭長徵九號的研發進度。
根據公開的信息,2019年3月,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一級發動機燃氣發生器-渦輪泵聯試成功。預計在2028年左右首飛。也就是說,中國載人登月將在2030年左右進行。
不過,在未來十年,中國太空探索還有大量的項目要落實,已知的有火星探測,嫦娥六七八號登月,以及中國神舟空間站的建設。(天高地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