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寒宮」開建在即!八戒該住哪兒?說說建月球基地的那些事兒

2020-11-29 騰訊網

日前,中國國家航天局稱,後續中國將陸續實施嫦娥六號、七號、八號等任務,同時還規劃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

後續中國還將重點發展長徵九號重型運載火箭和可重複使用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進一步提高進入空間能力。

據透露,中國即將興建的月球科研站的目標是支持長時段、較大規模的科學探測、技術試驗與月球資源開發利用。

中國「月球基地」時間表出籠

這件大事的時間表是這樣的——2030年至2035年,滿足短期有人值守、長期自動運行的需求。在2036年-2045年間,建成綜合型的月球基地,實現人類長期駐留,並完成全面、大規模的科學探測、技術試驗與月球資源開發利用。

眾所周知,中國探月工程分為大三步:探、登、駐。其中「探」又分為小三步:繞、落、回。嫦娥五號正在完成「回」這一步。五號成功之後,最多六、七、八號再做些其他實驗驗證,再接下去,就很可能會開始載人登月了。

事情再清楚不過——從時間表上來看,2020-2030年,是初步建立一個無人的月球科研站;2030-2035年,實現載人登月,建成短期有人值守月球站,為長期自動運行做準備;2036-2045年,地月運輸常態化,人類長期駐留,形成全面、大規模的月球基地!

大家算算,只要能努力活到2040年後,應該都能趕上「月球旅遊」哈。

中國建「月球基地」意義何在?

表面上看,建設月球科研站是為了合理地開發利用月球的資源。但往深層次想想,還可以利用月亮的地利。

在月球上建空間站以後可能會比建地球軌道空間站要更容易些,另外,做出前出深空的進步基地和中轉站,也是有著在地球所沒有的便利之處的。

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科研和經濟價值外,其政治意義則更要大得多了。現代人都明白,航空航天是人類的未來!誰執牛耳就是引領人類的未來!

率先建成中國人自己的月球基地,不但是為了子孫後代開拓出新的生存空間,也是為人類永續發展建起了一座燈塔。

月球基地應該如何建設?

誠然,現在建設月面空間站的技術、材料和前期科研探索的基礎都比較成熟了,所謂桃子已熟,先下手為強,我國應當儘快建設好人類第一個可實現生態良性循環的月面空間基地。

除了前述的相關火箭和運載工具外,我們還應全力發展組合動力空天運載平臺,和火箭形成鼎立之勢。

同時考慮到財政負擔,要儘量地,有選擇性地讓有實力的國家共同參與,共同分享,共同分攤。原則就是,誰投資誰受益。不投資沒收益。千萬莫被人家幾句好話,又搞成了免費的共享資源。

總而言之,太空和海洋一樣,誰有實力,誰先搶佔制高點誰的受益就能最大化。四百年前,我們在海洋上面吃過大虧了,今後絕不能再在太空方面吃虧了。

那些借用「我們還有許多問題沒解決,不能太激進」等理由帶動輿論妄想拖慢國家發展的言論,需要充分警惕。

「月球基地」該叫啥名字?

我認為吧,中國人99%都會認同的,必須叫廣寒宮,不接受反駁。我曉得的,剩下的1%,也許會說,叫太陰宮也可以啊,太陰是月亮的古稱,對應太陽也不錯。

那啥,蟾宮折桂,蟾宮這個彩頭好啊!先是星辰大海,然後是瓊樓玉宇,所以月球站叫瓊樓才是最好的……

對這事我是這樣看的,廣寒、玉兔、玉蟾、月桂、玉盤、太陰、瓊樓、嬋娟等等這些名字,感覺都是可以的,但第一個必然會是廣寒宮。唉,誰叫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博大精深的呢,要不然多建幾個基地,把名字都分一分。

廣寒宮可以有,玉兔行宮和吳剛別殿也可以搞起來!還有什麼天蓬苑小區啦,桂樹嶺公園什麼的,這些物業通通都可以搞起!

說句暖心窩的話,還是先建好廣寒宮吧,讓嫦娥姑娘也能常回家看看不是!至於八戒該住哪兒?給他在宮外門建個門房就得了唄。

話說就基建那點事,咱中國人還需要謙虛麼!誰叫我們中國人充滿了浪漫主義的精神和情懷的呢。

「月球基地」裡最期待的事兒

穩步前進!首先攻佔月球橋頭堡!月亮上那點事兒,還是咱中國人靠譜。趁西方回過神來,締造什麼月球公約之前,趕緊的先下手造建,等到我們基建狂魔都上天了,啥公約也就只能是馬後炮了。

什麼星球大戰不星球大戰的,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熱愛和平,不愛搞那些玩意兒。至於有少數人想搞星球大戰,那就自己去琢磨下,跟還是不跟吧。

作為我們普通吃瓜群眾而言,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以後是肯定要運送一批建築工人上月球的啊!那啥,基建狂魔果然眼光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長遠,我兔還肯定會先把蔬菜大棚建起來的,這樣一看,上月球的新型農民也不會少……

所以做為家長的我們,還是趁早對孩子加強規劃引導吧,在這事兒上可千萬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啊。

還有,聚變堆應該要加速了吧,不然等挖出來的氦3都沒地方用不是。另外,在月球上建立一個電子對撞機實驗結果又會是什麼樣子,是不是地球上真的被智子所控制了,還是很值得期待的一個謎底哈。

當然了,做為一個資深的吃貨,我還是最關心,哪一年能吃到正宗的原裝的原產地的月餅了哈!

你看看,還有這麼多好事等我們在,所以請好好活著吧。我這個中年人也一樣有信心,在未來可期的有生之年,看到中國的月球探測工作站落成,吃上我們自產的原產地月餅。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採樣封裝,玉兔也去過月球了,吳剛和廣寒宮何時可期?
    剛看到新聞,我們的嫦娥五號已經順利登陸月球,完成了採樣及封裝。中國人終於將要擁有自己收集的來自月亮的土壤。作為一名雙十一後「吃土」群眾,好不容易熬過11月,又要為雙十二「吃土」。每次看到嫦娥五號的消息更新,心裡都十分開心振奮,為中國航天人在探索月球上的更近一步而由衷驕傲。這個2020年,從武漢暴發疫情開始封城,心情都是鬱悶的。那時候擔心全世界都隔離中國,使中國變成「孤島」。後來的劇情真是誰也沒想到,中國遏制住了疫情,恢復生產生活,世界上其他國家還深陷疫情之中難以控制。
  • 古人把月球叫做廣寒宮,為什麼古人知道月球很冷?
    那麼問題來了,雖然以現代科學家的測算,月球的地表最低溫度常在零下180度左右。可在科技條件落後的古代,古人為何也能感知到月球的「冷」,甚至能憑空想像出一座「廣寒宮」來?這事兒,就得先問天馬行空的中國古代神話——在琳琅滿目的古代神話傳說裡,月球上的一切,都被中國古人「解釋得明明白白」。比如為什麼古人會覺得月球很「冷」?可以看看中國古代神話裡,月球的「來歷」。
  • 古人稱月宮為「廣寒宮」,那時無人登月球,怎麼知道月球上很寒冷?
    月球是我們很熟悉的天體,每到晚上,它都會給我們漆黑的夜色帶來一絲光明。在中國古代,關於月球的傳說和詩歌更是數不勝數。但是,這些詩詞大多營造出一種悽冷孤寂的月球景象,古人更是將月亮上假想出來的月宮叫做廣寒宮。
  • 因美國不放棄獨霸月球野心,中國必建廣寒宮
    據媒體綜合報導,12月1日深夜中國"嫦娥五號"登月器已經成功在月球表面軟著陸成功,將時隔四十多年後又一次完成從月球帶回月壤 的壯舉,探測器將在未來三周內返回地球,代表著中國航天技術已經是世界頂尖水準,具體而言就是與美國"齊頭並進",因為現在俄羅斯、歐盟顯然都不具備類似的月球探索能力
  • 月球:廣寒宮那麼冷,為什麼古人會知道?
    因此,沒有了磁場的偏轉太陽風,月球的大氣就會被太陽風加速到逃逸速度,逸散到太空之中。這導致了月球幾乎沒有大氣層。月球由於沒有大氣層,也沒有液態水,所以熱量不能存儲到月面上,這樣一來導致月球白天溫度可高達120多攝氏度,夜晚可低至零下180多攝氏度。月球處於冷熱的極端,所謂的廣寒宮在白天溫度可比沸水還熱呢。
  • 月球:廣寒宮那麼冷,為什麼古人會知道?
    月球處於冷熱的極端,所謂的廣寒宮在白天溫度可比沸水還熱呢。許多人納悶兒了,古人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科技,怎麼知道月球寒冷,還取出了廣寒宮那麼有意境的名字,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前集卷一引東方朔《十洲記》:「冬至後,月養魄於廣寒宮。」
  • 月球建基地:星際「搬家」有多難
    該計劃的目標是到本世紀中期在月球建立起有人居住、能開採月球礦產資源的基地和月球火箭發射場。那麼,俄羅斯真的有能力在2030年登陸月球嗎?在月球建基地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或者形象地說,從一個星球向另一個星球「搬家」到底有多難?
  • 在月球上建基地風險極大!科學家發現,地球磁場「罩不住」月球
    如果人類要在月球上建造基地,會遇到什麼麻煩呢?前段時間有研究指出地球上出現滿月的時候,月球承受了最多的太陽輻射。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滿月時的地球磁場無法完整地將月球保護起來,這就會導致月球幾乎完全暴露在太陽的輻射下。而且在地球上滿月的情況每個月都會出現,所以這將是未來人類建造月球基地的一大難題。
  • 在月球建太空基地不是夢,義大利發現月球熔巖管,住裡面可防輻射
    人類進行地外星球探索的目的是尋找一個宜居星球,然後在上面建造移民基地,目前看來火星的希望較大。而在建立火星基地之前,人類同樣需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因為月球基地可以充當人類登陸火星的中轉站。該研究團隊如何發現月球和火星上的熔巖管
  • 嫦五設計師:建月球村已被提上議程,星際旅行不再是科幻場景
    嫦五設計師:建月球村已被提上議程,星際旅行不再是科幻場景 @中國新聞網 11月24日消息,嫦娥、玉兔、廣寒宮……你對月球的想像還只停留在神話故事?
  • 廣寒宮「落戶」月球 中國元素月球地名達22個
    廣寒宮「落戶」月球 中國元素月球地名達22個 2016-01-05 15:13:52」正式「落戶」月球  中國元素的月球「地名」已達22個  經3個月的公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昨天正式批准了我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
  • 廣寒宮將不再是神話?專家:建立月球村已無科幻成分
    【廣寒宮將不再是神話?專家:建立月球村沒有已無科幻成分】中國焦點面對面嫦娥、玉兔、廣寒宮……你對月球的想像還只停留在神話故事?24日,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總體副主任設計師李青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時表示,根據月球探測歷程所取得的成果和未來的月球探測計劃,建立月球家園或月球村,即支持長期人員生存的綜合型月球基地,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這從技術上講,雖然還有很多關鍵技術有待突破,但已經沒有太多的科幻成分。
  • 月球基地為什麼要建在地下?
    月球移民可以說是人類未來的合理選擇。月球與我們同在一個星系,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只有23.8萬英裡(38.3萬公裡),因此供給物資的難度相對較低。月球的另外一大吸引力在於,那裡的氦-3含量相對充裕,而這恰恰是核聚變反應堆的理想燃料。許多航天項目都從理論上規劃了一條路徑,希望為人類建立一個永久性的月球定居點。中國曾經表示有意在月球背面建立一個基地。
  • 月球基地建設計劃啟動,基地會怎樣建造?這5點考驗中國
    基地所需礦產資源的獲取在月球基地建設的初級階段,月球自身礦產資源暫時沒法利用。一塊籃球大小的隕石,從宇宙深空高速飛來,帶著無比巨大的動能擊中基地,那基地很可能因此徹底毀滅。除此之外,還有多如牛毛更小更細碎的隕石隨時隨地在轟擊基地,科學家對此曾有過一個形象的描述:在月球上建基地仿佛每時每刻都在被重機槍掃射。
  • 有人說月球背面有外星人的基地,中國嫦娥之父收到很多外星人警告...
    凡是能通過星際旅行到達地球的外星智能生物,都必然擁有遠超過我們現在技術的實力,更何況還都在月球背面建基地了從中科院院士歐陽自遠的各種公開演講和談話中,他認為目前所有的外星人事件全部是假的,沒有一個是真的,月球背面被人類各種探測器早已看的清清楚楚,從來沒有任何外星人的基地。
  • 「嫦娥三號」月球著陸區正式命名「廣寒宮」
    「廣寒宮」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趙竹青)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經過3個月的公示,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4日正式批准了我國嫦娥三號著陸區4項月球地理實體命名,分別是廣寒宮、紫微、天市和太微,可以在官方的天體地圖中使用。
  • 廣寒宮將不再是神話?專家:建立月球村已無科幻成分
    嫦娥、玉兔、廣寒宮……你對月球的想像還只停留在神話故事?24日,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總體副主任設計師李青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時表示,根據月球探測歷程所取得的成果和未來的月球探測計劃,建立月球家園或月球村,即支持長期人員生存的綜合型月球基地,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這從技術上講,雖然還有很多關鍵技術有待突破,但已經沒有太多的科幻成分。
  • 假設月球上存在廣寒宮的話,嫦娥和玉兔的長相會是什麼樣?
    自古以來,我們就對月亮這個夜晚能照亮地球黑暗的神秘星球產生了好奇與嚮往,特別是那些流傳了數百年的神話故事以及文人墨客們讚賞的詩句譬如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李商隱的「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以及神話故事《西遊記》廣寒宮裡的嫦娥等。 月球是人類再熟悉不過的星球了,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密度排名第二高的衛星。
  • 美建永久基地 18年後人類可上月球住半年
    環球在線消息:美國航空航天局12月5日公布了其探索太空的又一重大舉措:送人類重返月球並建立永久基地,為登上火星作準備。***2024年人類可在月球住6個月根據美國航空航天局官方網站公布的消息,他們計劃於2020年用載人飛船將4名太空人送上月球。太空人將花4年時間在月球建立基地,到2024年,普通遊客將有機會登月居住。
  • 俄計劃2030年後建常駐月球基地 2050年開採礦物
    資料圖:東方航天發射場曝光場景超科幻 酷似在外星球原標題:俄計劃2030年後建常駐月球基地2050年開採礦物俄羅斯《消息報》21日報導稱,俄羅斯航天集團公司的中央機械製造研究所新聞處處長奧莉加·扎羅娃表示,該研究所正在研究建立長期月球基地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