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質量只有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這使得它的逃逸速度只有區區的每秒2.38千米。且由於內核的冷卻,使得磁場強度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
因此,沒有了磁場的偏轉太陽風,月球的大氣就會被太陽風加速到逃逸速度,逸散到太空之中。這導致了月球幾乎沒有大氣層。
月球由於沒有大氣層,也沒有液態水,所以熱量不能存儲到月面上,這樣一來導致月球白天溫度可高達120多攝氏度,夜晚可低至零下180多攝氏度。
月球處於冷熱的極端,所謂的廣寒宮在白天溫度可比沸水還熱呢。
許多人納悶兒了,古人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的科技,怎麼知道月球寒冷,還取出了廣寒宮那麼有意境的名字,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明皇雜記》記載,唐明皇與申天師中秋夜遊月宮,見榜曰廣寒清虛之府。前集卷一引東方朔《十洲記》:「冬至後,月養魄於廣寒宮。」
之前在菜葉網上看過相關的資料,傳說在遠古時代,嫦娥是後裔的女人,後來寒浞殺掉后羿稱王,嫦娥在后羿死後,便成為了寒浞的女人,而寒浞所統治的國家叫做「寒國」,其宮殿便叫做「寒宮」。
而當時寒浞為了取悅嫦娥,給她造的宮殿異常宏大,事故被稱作「廣寒宮」。
那麼為何廣寒宮又和月亮聯繫到一起了呢?因為「寒國」或者說這個部落,他們的信仰圖騰是月亮,自然而然的就有了相關的傳說。
神話故事中,月球中住的人物都有點悽慘,諾大一個廣寒宮裡只有嫦娥、吳剛與玉兔相伴,冷冷清清,寂寂寞寞,因此被人們稱為「廣寒」、「清虛」。
再就是古人認為月球的「廣寒宮」寒冷,只是根據平時生活經驗的猜想而已。古人知道「高處不勝寒」和夜晚寒冷的現象。月亮大部分時間都是出現在夜晚的「高空」之中,「當然」應該寒冷了。
還有就是太陽出現在白天,而月球一般出現於夜晚,相對來說夜晚比白天涼爽寒冷。
太陽在白天發光發熱,給人帶來溫暖,但在夜晚雖有月亮但絲毫感覺不到熱意,只有一點光亮,還是皎潔的,因此才把它叫成「月亮」。
當然古人起初並不知道月光實際上是反射的陽光,是太陽光照射在月球上然後又反射到地球。而是把它當成自發「陰光」的星象,後來逐漸知道,也認為是借太陽之光。
日月對舉,故稱月亮為太陰。古代哲學中曰:「道有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兩儀指陰陽,其中陰指女性、柔、冷等的意思。
這個太陰是四象之一,意指陰柔、冬寒或水、北極、幽暗、陰溼等。古人早就發現女性月事與月球運行有關,而女性為陰,因此把月亮稱作太陰,意指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