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最低溫度達到了-180℃,顯然是一個極低的溫度。
說起來,古人對宇宙的認識是極為有限的。他們甚至都不知道地球是圓的,更不知道月球繞地球旋轉,而地球繞太陽旋轉的道理。而是認為,天上的所有日月星辰,都是繞地球轉的。
準確地說,它們也不是認為日月星辰繞地球轉,而是認為日月星辰都住在地面的上方。地面的上方有三十三重天,這三十三重天分別住著不同的星辰。它們東升西落,比如太陽,早上從東方升起,晚上在西方降落。再比如月亮,晚上在東方升起,早上在西方降落。
不過古人實際上並沒有解決一個問題,這些星辰東升西落以後,又是怎麼回到東方的呢?
這個問題,古人的表達相當含糊,甚至略過不談。
不過,古人卻能準確地知道,太陽是非常熱的,月亮是相當冷的。雖然實際上,月球上最冷的時候是在晚上,白天的溫度也可以高達160℃。不過,總體上與太陽比較起來,月球是相當冷的。
(網絡配圖)
那麼,古人是怎麼知道太陽是很熱的,月亮是很冷的呢?
一、直觀感受。
畢竟白天的時候,比較明亮,溫度比較高。晚上的時候,比較暗淡,溫度比較低。而白天的時候看到的是太陽,晚上的時候看到的是月亮。而這種直觀的感覺,也讓人們意識到,太陽是能夠給地面帶來溫暖的,月亮則是給人類帶來寒冷的。
顯然,這實際上是一種並不正確的認識,固然太陽出來了,溫度變高,與太陽有很大關係。但是,晚上月亮出來,溫度變低,卻與月亮並沒有多大關係。而是太陽沒有直射到那部分人類生活的地面造成的。
只能說,古人認識到月亮的溫度很低,是一種陰差陽錯的結果而已。
(網絡配圖)
二、陰陽理論。
除了直觀感受以外,古人對世界的解釋,也因為冷熱的不同,產生了陰陽的理論,認為整個世界都是由陰陽兩種元素構成的。如果陽大於陰,那麼就會出現白天(時間概念)、夏天(時間概念)、南方(空間概念)、青年(人生概念)等等這樣一些概念。如果陰大於陽,又會產生夜晚(時間概念)、冬天(時間概念)、北方(空間概念)、老年(人生概念)這樣一些概念。如果陰陽適中,則會產生早晨晚上(時間概念)、春天秋天(時間概念)、中央(空間概念)、壯年(人生概念)等。
因為有了陰、陽這兩個概念,因此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被定性為陰和陽。他們出現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以及人生的不同階段,因此也就具有不同的陰陽的特性。月亮在晚上出現,自然就是陰性的。太陽在白天出現,自然就是陽性的。陰性自然就是寒冷的,陽性自然就是熾熱的。
而這個陰、陽的產生,實際上主要是用來解釋人體和人生的。只有陰、陽和諧,人體才不會出現疾病,才能健康成長,人生也才能一帆風順。
而太陽和月亮,在古代被認為是陰陽的最主要的來源。也就是說,因為太陽是熾熱的,確定屬於陽性的。而月亮作為天上除了太陽以外的最大天體,又出現在晚上,因此,它肯定就是陰性的,也就是寒冷的。
(嫦娥奔月)
三、道德定性。
古代是禮治社會。這就決定著,道德在古代社會中是至關重要的。
道德不但存在於人類社會裡,實際上在萬事萬物中,都被賦予了道德的意味。
月亮因為被認為是陰性的,並且被認為是極為寒冷的。因此,月亮的身上,就被賦予了很多負面的東西。
比如嫦娥,就是因為自私、偷盜等等形象,因此被懲罰到極為陰寒的地方,一個人處在永久的孤獨之中,相當於接受一種囚徒的生活。
除了嫦娥以外,月亮上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他一直在砍一棵桂花樹。他砍下去,把刀舉起來,樹上的那個口子又癒合了。非常奇怪的是,這個吳剛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也不知是誰讓他在那裡接受懲罰。嫦娥接受懲罰還有說辭,吳剛接受懲罰完全沒有說辭。之所以這樣,更能夠說明,月亮代表著道德的負極。只要在上面,就是要接受懲罰的。
既然月亮是道德的負極,因此,月亮上面被認定為極為寒冷的,也就這樣確定了。
(參考資料:《月亮神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