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有廣寒宮麼?有玉兔麼?有嫦娥姐姐麼?沒有,是個不毛之地!
傳說嫦娥棄月,住在廣寒宮,人們看見月亮上忽明忽暗的陰影,就想像出一片鳥語花香的神仙世界。有長青不老的月桂樹,有蹦蹦跳跳的玉兔。在西方也認為月總有美女常駐。在天文學家和太空人眼裡,月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你有架望遠鏡,不難看見月亮上有大片暗色的平地,它們就是「月海」。這是十七世紀天文學家定下的名稱,他們以為月球上也有地球上那種波瀾起伏的廣闊海洋。
我們能看到較大的月球上「海」有10個。它們都有很詩意的拉丁文名字,如位於西部的靜海、澄海、豐富海,位於東部的雨海、雲海、暴風洋。我們每月陰曆初五前後的黃昏,可以看到出現在西方天空的一彎眉月,上面的兩個明顯陰暗區,就是危海和豐富海。等到陰曆二十五前後的清晨,月亮出現於東方天空,我們觀察到一大片陰暗區域,那就是暴風洋和雨海。這10餘片海」都在月球面向地球一側,在月球「背面」,這種「海」面是少見的。
月球上最具特色的就是座座環形山,它們數量驚人。地面天文學家藉助天文望遠鏡能夠辨清近30000個這樣的圓形坑。我們越是湊近月球,看到的越多。估計,直徑在1公裡以上的環形山有100萬個以上。普遍認為環形山大部分是由隕星衝擊而成的。月面沒有空氣保護,因而坑洞滿布。大的環形山都是用一些傑出的科學家、數學家和哲學家的姓氏命名的。如月球可見面中南端的第谷環形山,東部哥白尼環形山,月亮背面有四座以中國古代科學家石申、張衡、祖衝之、郭守敬命名的環形山。
月球上也有嵯峨起伏的山脈,高可達8000米(與周圍平原相比較),大多數山脈與地球上的山脈名字同出一轍,因而月球也能找到亞平寧山、阿爾卑斯山脈、高加索山脈和喀爾巴阡山脈。仔細觀看月面,還有些迷人的細節。比如從一些比較年輕的環形山(第谷、哥白尼環形山)向外輻射出亮線狀條帶。這些呈輻射狀的條帶稱為輻射紋,它們是月面上的隆起部分。在滿月時,看得很清楚。這一切表明,月球不是仙宮。
以往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美麗仙女全是人們遙望月亮時美好的聯想。登上月球,迎接你的只是凹凸不平的不毛之地。沒有大海,沒有藍天,沒有空氣,沒有生命。一個死氣沉沉,冷冷清清的世界。唯一的活動是不時飛來的流星體、小行星和慧星及塵埃的撞擊。在地球的天空中,月亮和太陽是同樣顯著的天體,看起來ー般大。太陽是白天主角,金光燦爛,月亮是夜晚明星,明亮皎潔。因此,古人曾長期把太陽和月亮相提並論,日月同輝。然而,月球無論從哪方面都無法與太陽平起平坐。日月並提只因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
月球距地球384400公裡,如果波音飛機能飛到月球,要連續不斷地飛12天左右,這種距離在太陽系裡簡直不算什麼,可以說近在咫尺。太陽距地球是1.5億公裡,是月地距離的390倍。月球距離近,看起來大小和太陽差不多,月球在大衛星世界中,其大小還能佔據一席之地,縱觀太陽系的這些衛星,它們明顯地分為兩大類。66顆衛星中,有7顆稱得上是「大衛星」,直徑在3000~6000公裡,可與大行星之一的水星媲美。另外的衛星大多在1000公裡以下,非常小,有的直徑只有幾十公裡,被戲稱為「飛行的大山」。月球上有廣寒宮麼?有玉兔麼?有嫦娥姐姐麼?沒有,是個不毛之地
在七顆大衛星中,月球列第五,僅次於土衛六5120公裡、木衛三5276公裡、木衛四4820公裡、木衛一3632公裡,月球直徑為3476公裡,是地球半徑的1/4,是太陽半徑的1/400。現在,雖半徑只有太陽1/400的月球,距離地球比太陽近390倍,於是,太陽看起來和月球一般大。月球本身不發光,夜晚的「明燈」效果是反射太陽光的結果。月面真實顏色是灰黑的,月面吸收了93%的太陽光,反射率僅7%,但已足使人十分欣賞。其亮度可與白天的太陽交相輝映。月球質量是地球1/81,半徑是地球半徑的1/4。
據此,人們知道月球表面引力很小,月面重力是地面重力的1/6,這一點使登月的太空人感受很深,他們覺得整個人像要飛起來,輕飄飄的。舉足很輕易,要落足卻費力,可以輕而易舉地做一回飛簷走壁的俠士,也可以扮一回力舉千鈞的力士。你在地球上舉起50公斤重物的人,到月球上便能舉起地球上300公斤的重物,一切的行動極像電影中的「慢動作」一樣輕靈飄忽。重力那麼小的月球無法保持住大氣,月球上比真空還要真空。無大氣的月球又出現地球所沒有的景觀。
月球的晝夜都是突然來臨的。月球面對太陽的一面光明而酷熱,看到的太陽比地球上明亮千百倍,溫度可達127℃,石頭熱得燙手。背對太陽一面卻黑暗、奇冷,溫度可一直下降到零下183C,溫差竟達300多度。在月球上看太陽東升西落需很長時間。月球白晝長達二個星期,月亮上的一天等於地球上29天半時間,需要耐心地等。月球沒有空氣,抬頭可看到的人們,聲音卻無法傳播,任何人在月球上都會又聾又啞,太空人靠無線電通話,廣寒宮是死寂一片。月球大氣無水,更沒有風、雨、雪、電等風起雲湧、閃電雷鳴的天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