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10時26分, #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並在11點40分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
與此同時,網友有了重大發現!
經小編仔細分析,月球上沒有人會ps,所以這是真的
「來啦老弟!」
嫦娥四號著陸器與巡視器已於1月3日夜裡順利分離,玉兔二號巡視器駛抵月球表面。著陸器上監視相機拍攝的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跡的影像圖,「鵲橋」中繼星順利傳回地面。
那些護送嫦娥回家的護花使者……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果然越禿的往往地位最高)
而且還那麼可愛
不僅可愛,還十分有文化,知名博主@江寧婆的分析就很全面,看完不禁驚嘆五千年的文化果然不是蓋的;
人一到晚上就容易感慨。
我今天就特別感慨中國航天那幫人,大概是中國所有科學研究領域裡最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人了。
大家都知道登月探測器叫嫦娥,月球車叫玉兔。但是你看,今天嫦娥四號能在月背順利軟著陸,那顆起到極其關鍵作用的中繼通信衛星,居然叫「鵲橋」。
再往前數,我們的暗物質探測器叫「悟空」,我們的探月工程叫「嫦娥工程」,玉兔著陸的那片區域叫「廣寒宮」,我們的航天站叫「天宮」,我們的量子實驗衛星叫「墨子」,我們的全球定位衛星系統叫「北鬥」,我們的全球低軌衛星系統叫「鴻雁」,我們的太陽監測衛星計劃叫「夸父計劃」,我們的火星探測衛星叫「螢火」(火星古稱「熒惑」的諧音)。。。
最關鍵的是,這些或徵名或直接命名的名字,很顯然都是需要那些鬚髮皆白的老科學家總工程師項目帶頭人們最後拍板定奪的。
真是浪漫的不像話。
什麼是文化自信啊,就是千年前的古人要是穿越到現在,抬頭看看天上,就能會心一笑,「嫦娥玉兔廣寒宮,古人誠不我欺。」
這次登月還極具「中國特色」,因為,中國人終於把「種菜」的優良基因帶到月球了
嫦娥四號攜帶了一個「月面微型生物圈」鋁合金罐,這個罐子裡裝了土豆種子,擬南芥種子,蠶卵。預計將可以實現微型生態循環,土豆和擬南芥利用光合作用和罐內營養土生根發芽生長,蠶排出二氧化碳和蠶糞再供給植物。預計3個月後擬南芥開花。據說還會有直播,讓我們拭目以待
中國人:不管在哪,發現一塊空地,那就一定要種上菜!不然渾身難受!
今年開始不用了pulp:月球車玉兔是讓我最飆淚的一個科普號,文案牛出太陽系,看一次哭一次……
蕭清風:而且大部分名字都是家喻戶曉的,融在骨子裡的文化
Jumping湛圓圓:會不會吸引了一群外星人來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