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萬網友力薦「玉兔」
我國第一輛月球車叫什麼名字?在26日發布會上,今天終於有了答案。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宣布,嫦娥三號月球車的名稱是:「玉兔號」。
為使我國第一輛月球車的名稱,能夠充分體現全國人民乃至全球華人的意願,9月25日開始組織了全球徵名活動。
自9月25日召開徵名活動新聞發布會開始,至10月25日徵名提交截止,騰訊網收到徵名作品146898件;新華網收到徵名作品46189件。兩個網站合計,共收到徵名作品193087件,除去重複名稱外,共收到提交名稱53091個。兩個網站關注徵名活動、瀏覽網頁、發微博和評論,合計2580多萬人次。
李本正說,廣大民眾不僅通過網頁提交徵名作品,還有很多人通過書信、電話、傳真和Email等方式,積極為月球車徵名活動貢獻自己的智慧。他們中,有在校學生,有退休老人,有工人,有農民,有科技工作者,有解放軍指戰員,還有旅居海外的華人。
對徵集的53091個名稱,由科技專家和文化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分別進行了入圍初評、網上投票和終審評審,選出了10個入圍名稱,提交新華網進行網上投票評議。
10天共收到有效投票3445248張,其中玉兔號649956張,得票第一。又經過終審評審,評委投票與公眾投票的結果加權計算,最後經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批准,我國第一輛月球車命名為「玉兔號」。
「玉兔號」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又反映了我國和平利用太空的宗旨。
李本正說:傳說中當年「嫦娥」懷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純潔、敏捷的形象與月球車的構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願「玉兔號」月球車早日漫步虹灣。
(據新華社11月26日電)
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底東娜)記者26日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舉行的嫦娥三號任務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嫦娥三號任務作為探月工程二期主任務,將完成三大工程目標和三類科學探測任務。
三大工程目標包括,一是突破月面軟著陸、月面巡視勘察、深空測控通信與遙操作、深空探測運載火箭發射等關鍵技術,提升航天技術水平;二是研製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探測器,建立地面深空站,獲得包括運載火箭、月球探測器、發射場、深空測控站、地面應用等在內的功能模塊,具備月面軟著陸探測的基本能力;三是建立月球探測航天工程基本體系,形成重大項目實施的科學有效的工程方法。
三類科學探測任務:一是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二是月表物質成分和可利用資源調查;三是地球等離子體層探測和月基光學天文觀測。
(據新華網11月26日電)
繼續閱讀
世界首臺無人駕駛月球車
1970年11月17日,世界上第一臺無人駕駛的月球車由前蘇聯發射的月球17號探測器送上月球。在月面「雨海」地區著陸後,它行駛了10.5公裡,進行了10個半月的科學探測,考察了8萬平方米的月面,直至攜帶的能源耗盡,於1971年10月4日停止工作。
世界首臺有人駕駛月球車
1971年7月31日,「阿波羅15號」登上月球「雨海」地區的第二天,太空人斯科特和歐文進行了航天史上首次有人駕駛的月球車行駛。兩名太空人駕駛4輪月球車,在崎嶇不平的月球表面行駛了27.9公裡,收集了77公斤月巖樣品,之後返回登月艙。
(據中新網11月26日報導)
延伸
玉兔登月後未安排返回
嫦娥三號探測器預計將於12月發射,其承擔月面巡視探測任務的中國第一輛月球車(月球巡視探測器)同樣備受矚目。它將如何耐受月球低溫,做些什麼,之後還會返回嗎?專家揭曉了答案。
可耐受零下180度至零上150度極溫
月球表面白晝時溫度高達150度,黑夜時低至零下180度,溫差超過300度。我國首輛月球車玉兔號,可耐受攝氏零下180度至零上150度的極限溫度,為適應月球的這種地表情況,「嫦娥三號」月球車移動分系統採用輪式、搖臂懸架方案,具備前進、後退、原地轉向、行進間轉向、20度爬坡的能力。
開展月壤科學探測
在月球表面巡視的3個月中,玉兔號將依靠各種先進設備對月表進行三維光學成像、紅外光譜分析,開展月壤厚度和結構的科學探測,對月表物質主要元素進行現場分析。它傳回來的數據,將幫助人們更直接、更準確地了解神秘的月亮。
重返地球意義不大
玉兔號還重返地球嗎?專家介紹,現在沒有能力也沒有安排讓它返回地球,要把一個月球車返回地球是很艱難的,另外,它的科學價值和意義也不是很大。
(據新華社11月26日電)
26日上午9時許,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介紹,「嫦娥三號」80%的技術是新的,在北京建設了模擬著陸場,最大可能保證登月任務完成。
據悉,「嫦娥三號」的任務之一是,將在著陸器上安防天文望遠鏡,這將是世界上首次從月球上觀測天體。
(據新華社11月26日訊)
月球車資料對比
美國
質量:210kg
實際行駛距離:27.76km
工作時間(地球日):3小時2分
成果:採集月球樣品77kg
蘇聯
質量:756kg
實際行駛距離:10.54km
工作時間(地球日):10個月
成果:歷史上首輛月球車
中國(非載人)
著陸時間:2013.12
質量:約140kg
車輪數:6個
設計行駛距離:10km
設計工作時間:3個月(地球日)
成果:抓取月壤放到車內分析,底部被安裝了雷達裝置,可以探測到距離月球表面幾百米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