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月球探測車定名「玉兔」

2020-11-30 中國網

65萬網友力薦「玉兔」

我國第一輛月球車叫什麼名字?在26日發布會上,今天終於有了答案。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宣布,嫦娥三號月球車的名稱是:「玉兔號」。

為使我國第一輛月球車的名稱,能夠充分體現全國人民乃至全球華人的意願,9月25日開始組織了全球徵名活動。

自9月25日召開徵名活動新聞發布會開始,至10月25日徵名提交截止,騰訊網收到徵名作品146898件;新華網收到徵名作品46189件。兩個網站合計,共收到徵名作品193087件,除去重複名稱外,共收到提交名稱53091個。兩個網站關注徵名活動、瀏覽網頁、發微博和評論,合計2580多萬人次。

李本正說,廣大民眾不僅通過網頁提交徵名作品,還有很多人通過書信、電話、傳真和Email等方式,積極為月球車徵名活動貢獻自己的智慧。他們中,有在校學生,有退休老人,有工人,有農民,有科技工作者,有解放軍指戰員,還有旅居海外的華人。

對徵集的53091個名稱,由科技專家和文化專家組成的評委會,分別進行了入圍初評、網上投票和終審評審,選出了10個入圍名稱,提交新華網進行網上投票評議。

10天共收到有效投票3445248張,其中玉兔號649956張,得票第一。又經過終審評審,評委投票與公眾投票的結果加權計算,最後經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批准,我國第一輛月球車命名為「玉兔號」。

「玉兔號」既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又反映了我國和平利用太空的宗旨。

李本正說:傳說中當年「嫦娥」懷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純潔、敏捷的形象與月球車的構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願「玉兔號」月球車早日漫步虹灣。

(據新華社11月26日電)

新華網北京11月26日電 (記者 底東娜)記者26日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舉行的嫦娥三號任務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嫦娥三號任務作為探月工程二期主任務,將完成三大工程目標和三類科學探測任務。

三大工程目標包括,一是突破月面軟著陸、月面巡視勘察、深空測控通信與遙操作、深空探測運載火箭發射等關鍵技術,提升航天技術水平;二是研製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探測器,建立地面深空站,獲得包括運載火箭、月球探測器、發射場、深空測控站、地面應用等在內的功能模塊,具備月面軟著陸探測的基本能力;三是建立月球探測航天工程基本體系,形成重大項目實施的科學有效的工程方法。

三類科學探測任務:一是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二是月表物質成分和可利用資源調查;三是地球等離子體層探測和月基光學天文觀測。

(據新華網11月26日電)

繼續閱讀

世界首臺無人駕駛月球車

1970年11月17日,世界上第一臺無人駕駛的月球車由前蘇聯發射的月球17號探測器送上月球。在月面「雨海」地區著陸後,它行駛了10.5公裡,進行了10個半月的科學探測,考察了8萬平方米的月面,直至攜帶的能源耗盡,於1971年10月4日停止工作。

世界首臺有人駕駛月球車

1971年7月31日,「阿波羅15號」登上月球「雨海」地區的第二天,太空人斯科特和歐文進行了航天史上首次有人駕駛的月球車行駛。兩名太空人駕駛4輪月球車,在崎嶇不平的月球表面行駛了27.9公裡,收集了77公斤月巖樣品,之後返回登月艙。

(據中新網11月26日報導)

延伸

玉兔登月後未安排返回

嫦娥三號探測器預計將於12月發射,其承擔月面巡視探測任務的中國第一輛月球車(月球巡視探測器)同樣備受矚目。它將如何耐受月球低溫,做些什麼,之後還會返回嗎?專家揭曉了答案。

可耐受零下180度至零上150度極溫

月球表面白晝時溫度高達150度,黑夜時低至零下180度,溫差超過300度。我國首輛月球車玉兔號,可耐受攝氏零下180度至零上150度的極限溫度,為適應月球的這種地表情況,「嫦娥三號」月球車移動分系統採用輪式、搖臂懸架方案,具備前進、後退、原地轉向、行進間轉向、20度爬坡的能力。

開展月壤科學探測

在月球表面巡視的3個月中,玉兔號將依靠各種先進設備對月表進行三維光學成像、紅外光譜分析,開展月壤厚度和結構的科學探測,對月表物質主要元素進行現場分析。它傳回來的數據,將幫助人們更直接、更準確地了解神秘的月亮。

重返地球意義不大

玉兔號還重返地球嗎?專家介紹,現在沒有能力也沒有安排讓它返回地球,要把一個月球車返回地球是很艱難的,另外,它的科學價值和意義也不是很大。

(據新華社11月26日電)

26日上午9時許,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介紹,「嫦娥三號」80%的技術是新的,在北京建設了模擬著陸場,最大可能保證登月任務完成。

據悉,「嫦娥三號」的任務之一是,將在著陸器上安防天文望遠鏡,這將是世界上首次從月球上觀測天體。

(據新華社11月26日訊)

月球車資料對比

美國

質量:210kg

實際行駛距離:27.76km

工作時間(地球日):3小時2分

成果:採集月球樣品77kg

蘇聯

質量:756kg

實際行駛距離:10.54km

工作時間(地球日):10個月

成果:歷史上首輛月球車

中國(非載人)

著陸時間:2013.12

質量:約140kg

車輪數:6個

設計行駛距離:10km

設計工作時間:3個月(地球日)

成果:抓取月壤放到車內分析,底部被安裝了雷達裝置,可以探測到距離月球表面幾百米的深處

相關焦點

  • 「玉兔號」月球車
    「玉兔號」月球車中國玉兔號,中國首輛月球車的官方名稱,2013年11月26日上午9時,國防科工局新聞發布會宣布,肩負「落月」重擔的「嫦娥三號」任務,運載火箭和探測器已轉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現場。我國首輛月球車——嫦娥三號巡視器定名為「玉兔號」。
  • 嫦娥三號攜玉兔月球車登月意義何在?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於12月2日1時30分00秒34毫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點火推上太空。「嫦娥三號」攜帶「玉兔號」月球車首次開始了奔向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之旅。嫦娥三號重量約為3780公斤, 搭載的月球車重量約140公斤,比美國和前蘇聯的月球車重量更小,功能也更加齊全。
  • 「嫦娥三號」搭載「玉兔號」月球車,第一次實現月球軟著陸
    嫦娥三號(Chang'e 3 detector)是一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的登月探測器,於2013年12月2日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該探測器屬於嫦娥工程二期,關鍵任務之一是對月球進行局部的精細探測。2011年9月21日,國防科工局透露,嫦娥三號目前正處於初樣研製階段,正在進行大量試驗驗證工作,2012年1月6日,月球著陸器的懸停避障及緩速下降試驗,月球巡視器的綜合測試及內、外場試驗等各項驗證性試驗完成。
  • 嫦娥三號12月上旬擇機發射 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嫦娥三號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2013年11月26日,在國防科工局召開的嫦娥三號任務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宣布,我國首輛月球車——嫦娥三號巡視器全球徵名活動結束,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 嫦娥三號月球車(玉兔)將依靠太陽能電池板作為動力
    嫦娥三號月球車(玉兔)將依靠太陽能電池板作為動力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三問玉兔:玉兔怎麼工作?根據公開的模型,月球車被放置在著陸器頂端,著陸器將伸出兩條軌道至月球表面,月球車沿東著軌道自行向下行駛到月球表面。
  • 嫦娥三號「玉兔」月球車停止工作
    人民網北京8月2日電(趙竹青)記者從國防科工局獲悉,嫦娥三號著陸器於7月28日按時進入第33月夜休眠期,再次刷新國際上探測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紀錄。而巡視器——「玉兔號」月球車目前已經停止工作。這對於設計壽命只有三個月的玉兔號來說,屬於超期服役,「光榮退休」。
  •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玉兔二號」,全球徵名活動中萬裡挑一
    為使承擔月球背面巡視探測任務的嫦娥四號月球車名稱,充分體現廣大群眾乃至全球華人的意願,由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聯合相關單位,共同組織了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經歷了徵名提交、評委函審、入圍初審、網絡投票、終審評審五個階段。嫦娥四號巡視器車輪。
  • 玉兔號月球車探測器:靈活高效進行月面巡視探測
    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在月面軟著陸後,其著陸器與玉兔號月球車成功實現了分離,接著進行互相拍照,以及各自的探測工作,其中玉兔號用於在月面進行巡視探測。玉兔號月球車從嫦娥四號著陸器下來示意圖玉兔號月球車的質量為140千克,長
  • 嫦娥四號探測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
    2月18日,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進入第十五月晝工作期。據了解,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又一次通過14天極低溫考驗,分別於2月18日6點57分和2月17日17點55分結束月夜
  • 在月球休息了很久的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月球車進入第21月晝工作
    >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8月13日14時54分和8月12日20時34分結束月夜休眠,要準備進入到下一輪的工作時間啦。「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兩器工況正常、通信正常、各工作指標正常、能量平衡,將會繼續在月球背面完成預定科學探測任務。
  • 中國的玉兔二號探測車在月球遠端發現「裡程碑」
    這個怪異的細長巖石碎片或因隕石撞擊而到達月球。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北京時間2月6日恢復活動,開始第27個月球日的工作。在2月12日,這輛探測車發現一個奇怪的巖石標本,研究團隊將其命名為「裡程碑」。研究團隊計劃採取一種近距離觀測的方法,並使用玉兔二號的可見光和近紅外成像光譜儀(VNIS)分析該巖石,以揭示其組成。
  • 玉兔二號成工作時間最長月球車 攜嫦娥三號聯袂破紀錄
    資料圖:嫦娥四號著陸器上監視相機拍攝的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跡的影像圖。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據介紹,「月球車1號」是世界上第一臺無人駕駛的月球車。從1970年11月17日在月球表面軟著陸到1971年10月4日停止工作,它在月面進行了十個半月的巡視移動,累計運行321天,考察了約8萬平方米的月面,拍攝照片2萬餘張。此前,「玉兔二號」月球車隨嫦娥四號探測器於2019年1月3日共同登陸月球背面。
  • 走近「玉兔號」——解密我國首個月球車
    嫦娥三號12月中旬將迎來落月的關鍵一戰,如果順利的話,「玉兔號」將脫離嫦娥的懷抱,進行月球勘測。作為我國首個月球車,「玉兔號」長什麼樣?到月球上怎麼工作?有什麼特性?記者採訪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專家。
  • 嫦娥四號迎來第三個地球年!玉兔二號月球車還能存活多久?
    玉兔二號直線行進玉兔二號是人類運行時間最長月球車,獨守月宮的它迎來了嫦娥五號採樣返回探測器,也見證過以色列創世紀號與印度月船二號的相繼折戟月球,那麼它究竟還能服役多久?嫦娥四號著陸器本月3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迎來了登月兩周年紀念日,現如今它們已經進入第三個地球年。
  • 玉兔號月球車停止工作
    今天央視新聞報導,嫦娥三號著陸器狀態良好,玉兔號月球車停止工作。嫦娥三號的首要任務就是帶著月球車安全著陸在月球,之後它攜帶的四臺科學設備,在落月點開始科研工作,巡視器也就是我們說的玉兔好月球車,則主要承擔著月表的巡視工作。今年7月28號,嫦娥三號著陸器進入到第三十三個休眠期,大概持續半個月,跟地球一樣,月球上也有白天和黑夜,此次嫦娥三號著陸器進入休眠期,相當於是在晚上睡覺。
  • 紐約時報:「玉兔號」月球車仍「帶傷」作業
    參考消息網7月22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探月工程的一位科學家對國家新聞媒體說,去年登月的「玉兔號」月球車仍在繼續運作,雖然嚴重的機械故障讓它不能移動。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資料圖片:「玉兔」號月球車搭載的全景相機(左相機)獲得的著陸器及月面彩色圖像。
  • 嫦娥四號進入第十九月晝: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自主喚醒
    嫦娥四號探測器自2019年1月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以來,目前已經在月背工作近一年半的時間了。昨天(15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九月晝工作期。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在13時49分和0時54分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九月晝工作期。在本月晝期間,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上搭載的科學載荷將按計劃開機,繼續開展科學探測工作。
  • 嫦娥又出新成果,玉兔號月球車馱著的測月雷達到底是啥神器?
    同樣是月球車,差別可大了去了之前我們在討論世界各國月球車的時候,總有人抱怨咱們的「玉兔」號月球車跑得太慢,跟人家美國上世紀70年代的月球車比起來差遠了。美國的月球車可以載著兩名太空人以每小時12千米的速度飛奔,幾天就跑幾十公裡,但是咱們的小玉兔萌萌地,一年多了才走400米不到,「落後太多,真是沒法比」。
  • 「嫦娥」「玉兔」攜手再破紀錄 「玉兔二號」成工作時間最長月球車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截至今天,我國「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累計運行超過340天,成為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
  • 玉兔號月球車已停止工作
    玉兔號月球車已停止工作) 今天央視新聞報導,嫦娥三號著陸器狀態良好,玉兔號月球車停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