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央視新聞報導,嫦娥三號著陸器狀態良好,玉兔號月球車停止工作。下面引自央視新聞原文: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包括著陸器和巡視器兩部分,兩個設備上分別有四臺科學儀器,這次公布的最新科研成果就是由這八臺科學儀器提供的,目前著陸器狀態良好,按照計劃,進入第三十三個休眠期,巡視器(玉兔號)已停止工作。
嫦娥三號的首要任務就是帶著月球車安全著陸在月球,之後它攜帶的四臺科學設備,在落月點開始科研工作,巡視器也就是我們說的玉兔好月球車,則主要承擔著月表的巡視工作。今年7月28號,嫦娥三號著陸器進入到第三十三個休眠期,大概持續半個月,跟地球一樣,月球上也有白天和黑夜,此次嫦娥三號著陸器進入休眠期,相當於是在晚上睡覺。
(國防科工局探月中心副主任 劉彤傑)一般來說一個月夜是14天左右,但是我們為了更靠地讓探測器來開展工作,一般是讓它晚點起,早點睡,所以可能會超過14天,到16天左右,持續一個月夜。
月夜期間由於溫度比較低,達到零下一百八十度,十分難熬,為此研究人員給著陸器配備了一臺「電暖器」(同位素熱源),產生的熱量可以傳導到每一個角落,這樣一來就能夠讓著陸器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覺了,不同於著陸器,玉兔號月球車能夠在月球上行走,所以它到達月面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繞著著陸器轉一圈,給它拍照......
嫦娥3號著陸器的全景攝影
這是2013年12月17日,也是登陸月球3天後,嫦娥3號著陸器拍攝的360度全景圖的一部分。照片左邊是一座直徑將近20米的環形山,它的邊緣有著大塊的反光的巖石。
玉兔,在路上
2013年12月23日,嫦娥三號著陸器捕捉到四張玉兔月球車向南行駛的拼接圖片。玉兔的右側太陽能板向下傾斜,以便能更好地接受斜入的陽光。
玉兔環顧四周
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
中國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於2013年12月14日登月,當時NASA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RO)距離登月位置太遙遠,無法拍攝到登陸地點的衛星照片。隨後不久,勘測軌道飛行器於12月25日從著陸位置上空150公裡處飛過,並進行了拍照。
玉兔號長1.5米,而衛星照片的像素大小也是1.5米,然而它在照片上顯示了兩個明亮的像素,因為太陽能電池板反射了太陽光,而太陽的照射也給月球車留下了一個明顯的陰影。NASA局長博爾登於2014年11月14日訪華時,將LRO所拍攝的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在月面的行跡圖贈與國家天文臺。
玉兔的影子自拍
2014年1月12日,玉兔月球車拍下了自己的影子。當太陽剛好處在右眼攝影機正後方的時候,在那個區域是看不到影子的,因而有光暈出現在月球車頭部的右側。
玉兔月球車觀測到的稜錐石(龍巖)
這個影像片段由玉兔月球車在2014年1月13日所拍攝的六張照片組成,當時它已經行駛到著陸器的西南方去探測一大塊被命名為「龍巖」的撞擊噴出物質(即稜錐石)。
遠處的嫦娥3號著陸器
2014年1月13日,玉兔月球車在月表的第二個月球日,它在「稜錐石」旁邊拍下了這幅全景圖。之後的兩個地球日,月球車移動到距離著陸器相當近的地方後,它的電動機組就關閉了。
最後,大家可以在中國探月工程數據發布系統網站http://moon.bao.ac.cn 訪問中國探月的相關數據。玉兔號預期服役3個月,時間過去了兩年半多,也是超長服役兩年多,玉兔號是中國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個足跡,意義深遠......正是這些作為墊腳石的探測器們,為將來還會進行的載人登月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