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憶「玉兔號」月球車 探月「嫦娥」張玉花這樣說

2021-01-13 青瞳視角

張玉花在上海科普大講壇上

中新網上海12月20日電 「啊......我壞掉了。」月球車玉兔2014年初在社交平臺微博上發布的這條信息曾讓人揪心不已。

本周末在上海科技館舉辦的上海科普大講壇上,探月「嫦娥」張玉花回憶起這一刻仍難掩遺憾,「有一次有人問我,如果想像一下你能到月球上去,你想幹嘛?我說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我的『玉兔一號』(玉兔號月球車),我想看看還能不能修好它。」

張玉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探月工程負責人、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是航天人眼裡的現實版探月「嫦娥」。

2014年初,「玉兔號」月球車在第二個月晝周期,行進時被石塊磕傷,造成電纜短路,行程終止在了114.8米。

在當天的講壇上,張玉花說,在後來的研究中發現,「玉兔號」月球車之所以沒能達到預期的結果,一是由於當時未能很好地預估月球表面溫度,月球車上的電纜變軟變長,電纜外的絕緣皮變得薄弱。另一原因可能是「玉兔號」月球車在往前走的時候走得太快,電纜磕在石塊上被拉了出來,月表溫度高,經過幾次行走後電纜就破了,最終造成整個月球車短路,供不上電,也就無法行動了。

此後玉兔依然頑強地「存活」了兩年多,張玉花說,這證明當時的電源、測控功能依然良好。

2016年7月底,「玉兔號」月球車停止工作,與它的粉絲正式道別。

那是中國航天第一次觸及月面,工程目標圓滿完成,但張玉花始終憋著一口氣,要讓「玉兔二號」月球車彌補這個遺憾。她帶領團隊優化設計,儘可能減少電纜裸露在外。

再送月球車遠行,張玉花像是送孩子上大學的母親,「我把孩子交到你們手上了,可一定得照顧好它!『開車』的時候千萬別莽撞。」

「玉兔號」月球車的探索為「玉兔二號」月球車能夠長時間穩定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如今,「玉兔二號」已圓滿完成任務,並且還在超期服役中。

(記者 鄭瑩瑩)

內容來自中新網

相關焦點

  • 紐約時報:「玉兔號」月球車仍「帶傷」作業
    參考消息網7月22日報導 外媒稱,中國探月工程的一位科學家對國家新聞媒體說,去年登月的「玉兔號」月球車仍在繼續運作,雖然嚴重的機械故障讓它不能移動。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資料圖片:「玉兔」號月球車搭載的全景相機(左相機)獲得的著陸器及月面彩色圖像。
  • 「探月女神」張玉花:如果可以登月,我想去看看玉兔號還能不能修好
    東方網記者解敏12月19日報導:曾被人問到:如果能去月球,你要做些什麼?張玉花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去看看她的玉兔號,還能不能修好。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權威訪談|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張玉花:從探月出發,向更遠的...
    記者:這個取樣是有多難,為什麼這麼多年都沒有再成功過?張玉花:因為首先你得奔月成功,得繞月成功,得落月成功,還得表取和鑽取機構都得工作正常,樣品封裝也正常,還得從月面起飛成功,還得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成功,還得月地返回成功,這每一步成功以後,才能把樣品容器交到我們科學家手裡,所以它是很難的。
  • ...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張玉花:從探月出發,向更遠的外太空探索
    「人民科學家」葉培建,他曾經給我們講個故事:聯合國有一次科技成果展,其他國家展覽了很多設備,自動化各種各樣,但他說美國當時在一個比較大的展臺上,一個很好燈光設計下面就一塊月壤,就是一塊月球取回來的石頭。他說這一塊石頭就代表了美國一個科技進步的程度。在這個以後很多年,實際上人類已經沒有從月球上有取樣返回。  記者:這個取樣是有多難,為什麼這麼多年都沒有再成功過?
  • 「嫦娥」「玉兔」攜手再破紀錄 「玉兔二號」成工作時間最長月球車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截至今天,我國「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累計運行超過340天,成為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
  •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車定名「玉兔」
    65萬網友力薦「玉兔」我國第一輛月球車叫什麼名字?在26日發布會上,今天終於有了答案。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宣布,嫦娥三號月球車的名稱是:「玉兔號」。為使我國第一輛月球車的名稱,能夠充分體現全國人民乃至全球華人的意願,9月25日開始組織了全球徵名活動。
  • 嫦娥五號不會帶新月球車上天(新聞背景)
    近日,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說,在2014年1月25日,「玉兔」號月球車進入第二次月夜休眠前,月球車的機構控制出現異常。2月12日,「玉兔」號全面甦醒,狀態趨於好轉。  「月球車出現故障,說明我們對月球環境仍然缺乏了解,比如對月塵的認識非常不足。」
  • 美媒:玉兔月球車帶傷作業 磕到石塊受了損傷
    【環球軍事/航空報導】《紐約時報》網站7月22日援引新華社的報導稱,中國探月工程的一位科學家對國家新聞媒體說,去年登月的「玉兔號」月球車仍在繼續運作,雖然嚴重的機械故障讓它不能移動。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說,月球車「雖然已經被喚醒,但問題仍然存在。」
  • 嫦娥五號副總指揮張玉花:中國探月腳步不會停下
    嫦娥五號副總指揮張玉花,人稱「花總」,是很多航天人心中的偶像。包括她在內,在嫦五任務團隊中有一群嚴謹細緻的航天金花默默堅守,確保嫦娥五號探月之旅順利完成。自2011年軌道器立項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探月工程負責人張玉花就帶領團隊「白手起家」,展開了攻堅研製之旅。嫦娥五號軌道器是張玉花探月之路上經歷時間最長、研製最為艱苦的一個太空飛行器。
  •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玉兔二號」,全球徵名活動中萬裡挑一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揭曉,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 嫦娥四號探測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
    2月18日,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進入第十五月晝工作期。據了解,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又一次通過14天極低溫考驗,分別於2月18日6點57分和2月17日17點55分結束月夜
  • 玉兔二號成工作時間最長月球車 攜嫦娥三號聯袂破紀錄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電 (郭超凱)記者12日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玉兔二號」月球車成為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此前該紀錄由前蘇聯的「月球車1號」保持,49年來一直無人超越。資料圖:嫦娥四號著陸器上監視相機拍攝的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跡的影像圖。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據介紹,「月球車1號」是世界上第一臺無人駕駛的月球車。
  • 嫦娥三號攜玉兔月球車登月意義何在?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於12月2日1時30分00秒34毫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點火推上太空。「嫦娥三號」攜帶「玉兔號」月球車首次開始了奔向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之旅。嫦娥三號重量約為3780公斤, 搭載的月球車重量約140公斤,比美國和前蘇聯的月球車重量更小,功能也更加齊全。
  • 都是探月,「嫦娥五號」和「玉兔號」究竟有啥區別?
    其實很好理解,「嫦娥五號」是月球探測器,「玉兔號」是月球巡視器,俗稱「探月機器人」。兩者的功能不完全一樣。 「玉兔二號」 當然,還有人把「玉兔號」稱作月球車。這個定義並不準確。
  • 「嫦娥三號」搭載「玉兔號」月球車,第一次實現月球軟著陸
    嫦娥三號(Chang'e 3 detector)是一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的登月探測器,於2013年12月2日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該探測器屬於嫦娥工程二期,關鍵任務之一是對月球進行局部的精細探測。2011年9月21日,國防科工局透露,嫦娥三號目前正處於初樣研製階段,正在進行大量試驗驗證工作,2012年1月6日,月球著陸器的懸停避障及緩速下降試驗,月球巡視器的綜合測試及內、外場試驗等各項驗證性試驗完成。
  • 月亮上沒有嫦娥和玉兔,中國的「探月之路」也從未停歇→
    但中國的古人認為,月亮是仙女的宮殿——美麗的嫦娥懷抱玉兔,從那裡眺望人間。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失望地發現:月亮上沒有嫦娥、沒有玉兔。它清冷、寂靜、荒涼一片。即便如此,人類依然在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推動下,不斷向它靠近。2004年,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立項啟動。第一個月球探測器便以傳說中的仙女命名,它就是——「嫦娥一號」。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奔月而去。
  • 月亮上沒有嫦娥和玉兔,中國的「探月之路」也從未停歇→
    但中國的古人認為,月亮是仙女的宮殿——美麗的嫦娥懷抱玉兔,從那裡眺望人間。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失望地發現:月亮上沒有嫦娥、沒有玉兔。它清冷、寂靜、荒涼一片。即便如此,人類依然在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推動下,不斷向它靠近。2004年,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立項啟動。
  • 月亮上沒有嫦娥和玉兔,中國的「探月之路」也從未停歇
    但中國的古人認為,月亮是仙女的宮殿——美麗的嫦娥懷抱玉兔,從那裡眺望人間。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失望地發現:月亮上沒有嫦娥、沒有玉兔。它清冷、寂靜、荒涼一片。即便如此,人類依然在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推動下,不斷向它靠近。2004年,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立項啟動。第一個月球探測器便以傳說中的仙女命名,它就是——「嫦娥一號」。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奔月而去。
  • 嫦娥三號12月上旬擇機發射 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嫦娥三號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2013年11月26日,在國防科工局召開的嫦娥三號任務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宣布,我國首輛月球車——嫦娥三號巡視器全球徵名活動結束,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 玉兔號月球車停止工作
    今天央視新聞報導,嫦娥三號著陸器狀態良好,玉兔號月球車停止工作。嫦娥三號的首要任務就是帶著月球車安全著陸在月球,之後它攜帶的四臺科學設備,在落月點開始科研工作,巡視器也就是我們說的玉兔好月球車,則主要承擔著月表的巡視工作。今年7月28號,嫦娥三號著陸器進入到第三十三個休眠期,大概持續半個月,跟地球一樣,月球上也有白天和黑夜,此次嫦娥三號著陸器進入休眠期,相當於是在晚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