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不會帶新月球車上天(新聞背景)

2021-01-18 人民網

  近日,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說,在2014年1月25日,「玉兔」號月球車進入第二次月夜休眠前,月球車的機構控制出現異常。2月12日,「玉兔」號全面甦醒,狀態趨於好轉。

  「月球車出現故障,說明我們對月球環境仍然缺乏了解,比如對月塵的認識非常不足。」吳偉仁說,月塵比地球上沙漠裡的沙子要細小得多,只要有一點點月塵進入精密的月球車,就有可能造成短路,從而讓月球車移動系統發生故障。

  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副總設計師張玉花曾這樣評價「玉兔」號月球車:「它比我們預料的更棒更頑強。」張玉花認為,嫦娥三號月球著陸區環境的惡劣程度超出了預料。

  不過,吳偉仁說,除了移動系統外,目前月球車搭載的四大科學儀器運行正常。

  對於大家關心的「會不會有新『兔子』去頂班」的問題,吳偉仁說:「預定於2017年前後發射的嫦娥五號,不會再帶新的月球車上去。」他表示,嫦娥五號的主要任務是去月球取樣,並把樣品拿回來。也就是完成探月工程「繞月—落月—返回」三部曲中最為艱巨的「返回」任務。嫦娥三號「落月」地點位於虹灣地區,而嫦娥五號則準備在風暴洋附近著陸。兩地相距非常遠,不會產生交叉。

  「因此,嫦娥三號月球車和著陸器可能會永遠留在月球上。」吳偉仁說。

  (據新華社電)

  《 人民日報 》( 2014年09月09日 09 版)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為什麼只帶回來2公斤的月球土壤和巖石
    這幾天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經在月球風暴洋上登陸了,正在進行月球土壤和巖石的採集工作,但是很多人感到好奇,為何嫦娥五號只採集了2公斤的樣本呢?很多網友疑惑當年的美國阿波羅計劃中的一次性帶回來了上百公斤的月球土壤,同時還帶回來了幾個大活人,所以也就有網友覺得是不是因為中國的長徵五號火箭太落後了。
  • 央視:嫦娥五號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嫦娥五號,月球 ——快科技...
    嫦娥五號發射之後,成功在月球著陸。據@央視新聞報導,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新樣本能告訴我們什麼?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海南省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發射升空,去月球「挖土」!(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採集約2千克的月球巖石、土壤樣本返回地球。這將是44年之後,人類再一次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著陸點為何是月球風暴洋 嫦娥五號幾號到月球
    北京時間 11 月 30 日凌晨 4 時 40 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嫦娥五號將擇機月面軟著陸,為什麼著陸點是月球風暴洋?據介紹,人類已獲得的月球樣品大約有 380 公斤左右,分別來自於月球東南部的靜海和豐富海。風暴洋是月球最大的月海,在此之前,沒有其他探測器曾經到達這裡。
  • 【科普知識】嫦娥五號月球「取貨」,「土特產」如何帶回?
    【科普知識】嫦娥五號月球「取貨」,「土特產」如何帶回? 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這個「星際快遞員」將在月球表面取「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
  • 嫦娥五號 月球之旅
    此次組合體成功分離前,在飛行控制團隊的精確控制下,經兩次軌道修正、兩次近月制動「剎車」,嫦娥五號得以成功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 本次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不僅要成功落月,還要實現月面採樣、月面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再入返回地球等多個首創性任務環節。
  • 「嫦娥五號」回家,月球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首先我們要慶祝一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本終於返回地球啦,嫦娥姐姐這趟回娘家的時間還挺長,11月24號發射,12月17號返回,歷時23天。於是有小夥伴問了,為啥只有返回器回來了?嫦娥姐姐沒有整個回家嗎?
  • 今天凌晨「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出發,去月球「挖土」!
    24日4時30分 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 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 成功將嫦娥五號探測器 送入預定軌道 開啟我國首次
  • 到月球了!嫦娥五號著陸月球
    到月球了!嫦娥五號著陸月球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剛剛,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著陸,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接下來,持續約2天的嫦娥五號月面採樣將正式開始,預計將採集2千克左右的月球樣品。一起發條微博,祝賀嫦娥登月!
  • 「嫦娥五號」試驗器再次發回地月合影 以月球為背景
    人民網今日(11月10日)報導,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嫦娥五號」試驗器又發回了地月合影,這次是以月球為背景。 觀察者網此前報導,「嫦娥五號」試驗器拍下地月合影,但地球在遠端,月球在近端。 11月9日拍攝的地月合影 「嫦娥五號」試驗器的準確名稱比較長: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11月1日,該試驗器的返回器已順利著陸。
  • 科學匯|嫦娥五號如何從月球上「帶貨」回地球
    主持人 鄭琳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首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搭載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奔赴月球。它的目標是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並送回地球。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
    11月24、25日,「嫦娥五號」完成第一、第二次軌道修正,繼續飛向月球。 11月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11月29日20時23分,兩腳剎車後,「嫦娥五號」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 11月30日,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
  • 嫦娥五號乘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 執行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2020年11月24日4:30,中國的首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嫦娥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搭乘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升空,奔赴月球!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收官之戰,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將挑戰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分別是:①首次月面自動採樣;②首次月面起飛上升;③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④首次帶月壤高速再入返回地球。
  • 月球「挖土」簡史:嫦娥五號將帶2公斤「土特產」返回地球
    月球「挖土」簡史■耿國虎 王鈺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後不久之後,嫦娥五號將帶著約2公斤的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那麼,這些從月球挖來的土,到底有什麼用?據悉,月球土壤是月球巖石經過數十億年的空間風化後形成的,包含不同種類的碎屑、火山玻璃、角礫巖,以及太陽風注入的不同粒子等。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月球土壤的組成部分,來獲得原始月球的物質組成、外來物質、形成時間等重要信息。
  • 到月球了!嫦娥五號準備挖土
    大廳裡這群地球上的航天工作者,心早已隨著「嫦娥」飛到了月球——此刻,嫦娥五號探測器正在小心翼翼地靠近月球表面。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期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一起探訪嫦娥五號月球採樣回家之旅
    &nbsp&nbsp&nbsp&nbsp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2千克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還帶回了月球「土特產」,太燃了!
    就在今日(12月17日)凌晨1:59,嫦娥五號返回器終於成功從月球返回,還帶回了月球「土特產」,目前已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表明我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圓滿完成。對此,各界人士都對此次任務的所有工作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以及誠摯的問候。
  • 嫦娥五號回來了!不僅去月球挖了「土」,還帶回了「玉兔」
    那麼,這23天裡,嫦娥五號到底經歷了什麼?  嫦娥五號:史上最重的無人探測器  聊嫦娥五號這趟「月球之旅」前,先來看看嫦娥五號無人探測器本身,以及運載它升空的長徵五號火箭。  軌道器相當於汽車的動力系統,負責往返此次月球之旅的動力供給,整個過程都「遊走」在太空,不會著陸月球。
  • 科技|到月球了!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國家航天局)嫦娥五號任務落月的著陸區,選擇在月球上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之所以選擇在這個這個區域降落並實施採樣,是因為科學家認為,這一區域比起之前美國和前蘇聯落月採樣的區域,從地質上來說,可能存在比較年輕的玄武巖,如果能獲得這裡新的樣本,將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嫦娥五號奔月
    此次擔任「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是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這也是長徵系列火箭第五次護送「嫦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被航天迷們親切地稱為「胖五」。之所以稱它為「胖五」,就是因為長徵五號在長徵系列火箭中芯級直徑最大,是中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打破了我國多年來傳統運載火箭3.35米箭體直徑的限制。與「胖」相對應的是其運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