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到月球了!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2020-12-05 澎湃新聞

科技|到月球了!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2020-12-03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現場視頻⬇️

著陸過程中,著陸器配置的降落相機拍攝了著陸區域影像圖。

↑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國家航天局)

↑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國家航天局)

嫦娥五號任務落月的著陸區,選擇在月球上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部的呂姆克山脈附近。之所以選擇在這個這個區域降落並實施採樣,是因為科學家認為,這一區域比起之前美國和前蘇聯落月採樣的區域,從地質上來說,可能存在比較年輕的玄武巖,如果能獲得這裡新的樣本,將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

如何開展「挖土」工作

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成功著陸在月球後,嫦娥五號探測器將開展為期約2天的月面工作,「使出渾身解數」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本,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

科研人員為嫦娥五號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探測器隨身攜帶了鑽取採樣裝置、表取採樣裝置、表取初級封裝裝置和密封封裝裝置等「神器」,將採取深鑽、淺鑽,以及「鏟土」「挖土」「夾土」等方式,採集約2千克「月壤」,並進行密封封裝。

「我們的目標是兩公斤,經過論證,兩公斤是數量上不算少,工程上可實現。」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說,「但是作為對這次任務的考核,我們的目標是採樣返回,採到樣品、返回地球,就是成功。不管帶多少,都是成功。」

根據日、地、月的運動關係,以及工程各種約束條件,嫦娥五號任務的總周期是22至23天,各環節環環相扣。此次任務將創造五個「中國首次」。

「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月球樣品的分析和研究,這在我國都是首次。」裴照宇說。

本文轉自:新快報

亞洲浪潮,博鰲視野

立足亞洲 面向世界

傳遞論壇最新動態 促進亞洲深度合作

全球重要對話的傳達者 亞洲共同發展的瞭望者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科技|到月球了!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嫦娥五號完美落月,「挖土」模式開啟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哪個區域?探測器如何穩穩地降落?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打包"完成!
    (原標題:月球挖土,「打包」完成!)嫦娥五號探測器配置了降落相機、全景相機、月壤結構探測儀、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等多種有效載荷,能夠在月表形貌及礦物組分探測與研究、月球淺層結構探測等科學探測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空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專家介紹說,作為我國探月三期工程採樣返回任務的核心,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器,包含15個分系統。與前幾位姐姐不一樣,「五姑娘」要實現我國首次在地外天體無人採樣返回,開展月球樣品地面分析研究。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回」這一步的主任務,要實現月球表面採樣返回。這次嫦娥五號的任務是帶回約2千克月壤。
  • 從挖土到運輸,嫦娥五號的「黑科技」有多強?
    嫦娥的「手臂」指哪挖哪挖土無疑是件揮汗如雨的體力活。嫦娥五號「挖土」的畫風又是如何?針對鑽取任務,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29廠為嫦娥五號提供了一套「金剛鑽」。嫦娥五號不能移動,落到哪就得在哪鑽,這對鑽取適應性提出很高要求。研製團隊開展了上千次地面鑽取試驗,積累形成了不同工況的鑽取參數資料庫;通過在軌預編程自主控制,實現了鑽取子系統「迴轉」「衝擊」和「迴轉+衝擊」三種模式,以及不同參數的自由切換,以適應多種月壤工況。
  • 嫦娥五號如何在月球「挖土」「打包」 航天專家揭秘中國首次月面...
    12月3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至此,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順利完成。  作為嫦娥五號「挖土」之旅的核心步驟,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整個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環節之一。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奔赴月球「挖土」
    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五號是繼我國探月工程第二步「落」完成之後,開啟的第三步「回」的探測器,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作。2007年,我國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13天後進入月球環繞軌道展開科學探測,並成功獲取了全月球影像圖。第一步「繞月」順利完成。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
    經過一周的旅行,「嫦娥五號」再迎關鍵一步——安全軟著陸到月球表面,這不僅是「嫦娥」家族和月球小別兩年後的再次見面,更意味著「嫦娥五號」距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創舉,又近了一步。 據悉,此次軟著陸的地點, 在月球風暴洋西北部地區的呂姆克山附近,雖然是月球正面,但是確實以前未曾探索過的區域。
  • 完成月球「挖土」 嫦娥五號將跳躍式返回
    昨日,嫦娥五號探測器主任設計師姜水清、嫦娥五號探測器鑽取子系統負責人王國欣、嫦娥五號對接與樣品轉移機構團隊技術負責人王曙群等人對此次「挖土」任務進行了介紹。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歡歡 通訊員 段遜 王玓瑭 三種模式力保順利採樣 在看了嫦娥五號落月、「挖土」的全過程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主任設計師姜水清給出了「完美」的評價。
  • 嫦娥五號如何在月球「挖土」「打包」航天專家揭秘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
    作為嫦娥五號「挖土」之旅的核心步驟,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整個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環節之一。先「挖土」,後「打包」,整個過程有多難,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任務細節?記者就此採訪了嫦娥五號任務相關專家。使出渾身解數開啟兩種「挖土」模式12月1日晚,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順利軟著陸月球後,這位勤奮的「五姑娘」就開啟了「挖土」模式:一種是鑽取,一種是表取。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宣傳片竟然來自這部舞劇
    「嫦娥」月球「挖土」成功了! 11月24日凌晨,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了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出發,去月球「挖土」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
    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同時也是我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  1「五姑娘」8.2噸 最重最複雜  與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四號相比,嫦娥「五姑娘」——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4個器組成,包含15個分系統。  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分別是一顆單獨的衛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是由著陸器和月球車「兩器」組成。
  • 「繞、落、回」收官,更多探測陸續開啟——去月球挖土的「嫦娥...
    圖片均為新華社發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  11月24日,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句頗為形象的話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
  • 嫦娥五號如何「挖土」?好不容易去趟月球為何只取2公斤?
    嫦娥五號如何「挖土」?好不容易去趟月球為何只取2公斤?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計劃取回2公斤月球樣品。嫦娥五號究竟如何「挖土」並取回?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西安科技助一「臂」之力
    本報訊 (記者 關穎)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此次,位於西安的航天科技四院為嫦娥五號採樣任務助一「臂」之力。
  • 揭秘最強「挖挖機」:嫦娥五號如何開啟月面「挖土」之旅?
    這是中國探測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也是人類探測器首次踏足月球上的這一區域。成功著陸後,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並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這將是我國甚至全球首次月面自動採樣。嫦娥五號將怎樣開啟這場前所未有的「挖土」之旅呢?
  • 嫦娥五號要在月球「挖土」多久?:月面工作時間約兩天
    原標題:嫦娥五號要在月球「挖土」多久?:月面工作時間約兩天   中國新聞網11月24日消息,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央視:嫦娥五號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嫦娥五號,月球 ——快科技...
    嫦娥五號發射之後,成功在月球著陸。據@央視新聞報導,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