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完美落月,「挖土」模式開啟

2020-12-04 貴陽網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哪個區域?探測器如何穩穩地降落?降落後又將如何開展「挖土」作業呢?

落在哪?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 公裡/秒降為零。

12月1日拍攝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畫面。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期間,嫦娥五號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此後進行障礙自動檢測,選定著陸點後,開始避障下降和緩速垂直下降,平穩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著陸過程中,著陸器配置的降落相機拍攝了著陸區域影像圖。

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置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預計將採集2千克左右的月球樣品。

此前,美國阿波羅計劃從月球累計帶回380多千克月球樣品,蘇聯依靠無人飛行器分3次共獲得了300餘克月壤;但美國、蘇聯等國家的太空飛行器均未到訪過呂姆克山脈附近。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曾表示,中國選擇的著陸點距離阿波羅計劃著陸點有上千公裡距離,將會迎來新的現象、新的發現。

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告訴中新社記者,月球正面風暴洋相對較年輕,富集鈾、釷、鉀等放射性元素,存在大約13億至20億年前的玄武巖,獲得這些年輕玄武巖的同位素年齡,將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它可以填補科學家對月球火山活動研究的一個重要空白。

「據月球科學家介紹,此前對美、蘇獲取月壤樣品的研究表明,月球上的火山活動在35億年前達到頂峰,然後減弱並停止。但對月球表面的觀測發現,某些區域可能含有最近10至20億年前才形成的火山熔巖,這與嫦娥五號著陸地區的年齡相仿。如果嫦娥五號採回的樣本能夠證實這段時間月球仍在活動,將改寫月球的歷史。」龐之浩說。

圖二: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後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 來源:國家航天局

怎麼落?

在選定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作為著陸點後,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一系列難度係數很大的動作,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專家告訴記者,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段,嫦娥五號這穩穩的一落看似輕盈輕鬆,卻蘊藏著科研人員的眾多智慧和積澱。此次嫦娥五號落月有四大看點。

看點一:「選址準、落得穩」

嫦娥五號任務的落月和近月制動一樣,有且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由於涉及採樣後上升器的月面起飛,所以,嫦娥五號落月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

相較於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方面的高要求是空前的,這需要著陸區域內無太高的凸起、無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務要求。

為實現「選址正確、落得準確」,嫦娥五號採用了五院502所在嫦娥三號和四號上應用的「粗精接力避障」方式。著陸上升組合體在飛到距離月面100米時會懸停一下,通過對選定區域拍照,精確識別選好落點。之後,著陸上升組合體再斜向下飛行,邊下降邊注意避障,飛到選定著陸點的正上方後豎直下降,在距離月面較近時提前關閉主發動機,然後利用著陸腿的緩衝實現軟著陸。

看點二:著陸緩衝「顯身手」

落月的關鍵在於平穩二字。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在落月時,撞擊月面會形成較大的衝擊載荷,必須設計相應的著陸緩衝系統,吸收著陸的衝擊載荷,保證探測器不翻倒、不陷落,這是落月的技術難題之一。著陸緩衝機構,通俗地說,就是嫦娥五號的「腿」。

與嫦娥三號的著陸緩衝設計方案相比,由於任務難度增加,嫦娥五號任務的著陸緩衝能力要求提高了30%,但機構重量指標卻減少了5%。嫦娥五號的「腿」繼承了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的良好基因,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偏置收攏、自我壓緊」式方案,保證收攏簡單、展開可靠,解決了著陸緩衝、著陸穩定性等多方面問題,確保嫦娥五號穩定可靠地完成與月球的「親密擁抱」。

看點三:「天黑請閉眼」

在降落的過程中,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距離月面較近時,主發動機會激起月塵,容易觸發月塵汙染星敏感器,從而影響上升器後續的月面起飛。

為了不讓月塵「迷了上升器的漂亮眼睛」,科研人員特別設計了一個蓋子。在距離月面一定的高度時把星敏感器的鏡頭蓋起來,待落月之後月塵散去,再通知星敏感器把蓋子打開,這一睜一閉之間,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已經順利著陸在月亮之上。這一過程被科研人員親切地稱為「天黑請閉眼」。

看點四:定向天線「一線牽」

落月牽動著國人的心。38萬公裡外的嫦娥五號正經歷著什麼樣的考驗?所有的訊息,都需通過著陸上升組合體的一口小小的「鍋」來傳送遙測數據。這個「小鍋」就是定向天線——把探測器上的數據傳輸到地面的發射轉換裝置。

從月球把數據發送回地球,通信的距離相比地面手機通信遠了幾萬倍,這就需要採取特殊的對地定向天線來發送數據。科研人員設計的定向天線包含了反射面天線輻射器、雙軸驅動機構。為了使整器減重,此款反射面天線極致輕量化設計,相比同類天線減重40%以上,既輕便又可靠。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專家表示,雙軸驅動機構就像人的肩關節、肘關節,驅動反射天線輻射器靈活地轉動,確保「小鍋」始終對準地面,向地球傳送嫦娥五號落月的遙測數據。

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模擬圖。北京飛控中心供圖

咋「挖土」?

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成功著陸在月球後,嫦娥五號探測器將開展為期約 2 天的月面工作,「使出渾身解數」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本,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

科研人員為嫦娥五號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探測器隨身攜帶了鑽取採樣裝置、表取採樣裝置、表取初級封裝裝置和密封封裝裝置等「神器」,將採取深鑽、淺鑽,以及「鏟土」「挖土」「夾土」等方式,採集約2千克「月壤」,並進行密封封裝。

「我們的目標是兩公斤,經過論證,兩公斤是數量上不算少,工程上可實現。」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說,「但是作為對這次任務的考核,我們的目標是採樣返回,採到樣品、返回地球,就是成功。不管帶多少,都是成功。」

根據日、地、月的運動關係,以及工程各種約束條件,嫦娥五號任務的總周期是22至23天,各環節環環相扣。此次任務將創造五個「中國第一」。

「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月球樣品的分析和研究,這在我國都是首次。」裴照宇說。

從發射升空到成功落月,38萬公裡,7天抵達,800多秒驚心動魄的下降,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表現近乎完美。

這是中國探測器第三次在月球表面成功軟著陸,距離月球採樣返回的夢想更前進了一大步。

來源:中新網、央視新聞、新華社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2020-12-03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嫦娥「五姑娘」完美落月,開始「挖土」!
    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哪個區域?探測器如何穩穩地降落?降落後又將如何開展「挖土」作業呢?  落在哪?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 公裡/秒降為零。
  • 嫦娥「五姑娘」完美落月,開始「挖土」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哪個區域?探測器如何穩穩地降落?降落後又將如何開展「挖土」作業呢?落在哪?在選定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作為著陸點後,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一系列難度係數很大的動作,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專家告訴記者,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段,嫦娥五號這穩穩的一落看似輕盈輕鬆,卻蘊藏著科研人員的眾多智慧和積澱。此次嫦娥五號落月有四大看點。
  •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
    接下來,她就準備在月球上挖土啦! 從上周開始,地月天宮,好不熱鬧。「胖五」火箭,「嫦娥」探測器,以中國探月工程為代表的民族之光,已然成為2020年最後幾周內,夜空中最亮的星。 11月24日4時30分,長五送嫦五,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啟程。
  • 揭秘最強「挖挖機」:嫦娥五號如何開啟月面「挖土」之旅?
    成功著陸後,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並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這將是我國甚至全球首次月面自動採樣。嫦娥五號將怎樣開啟這場前所未有的「挖土」之旅呢?12月1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瞬間。
  • 成功落月!嫦娥五號要開始挖土了
    【成功落月!嫦娥五號要開始挖土了!】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 23 時 11 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嫦娥登月 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 約1.7 公裡/秒降為零。期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此後進行障礙自動檢測,選定著陸點後,開始避障下降和緩速垂直下降,平穩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著陸過程中,著陸器配置的降落相機拍攝了著陸區域影像圖。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挖土,斯諾登稱阿波羅登月作假,現在有答案了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挖土,美俄持續關注,專家:中國躋身航天強國人類第一次載人登月是美國完成的,50年前的阿波羅計劃多次被人質疑作假,但隨著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挖土,現在該「謎團12月2日據中國航天消息,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嫦娥五號探測器在經過一周的環月飛行、以及近月制動等任務後成功軟著陸月球表面。探測器上攜帶的攝像清晰回傳了整個軟著陸過程,這也讓中國成為第三個成功實施了月面軟著陸探測器的國家。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嫦娥五號落月視頻:(視頻來源:央視新聞)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哪個區域?探測器如何穩穩地降落?降落後又將如何開展「挖土」作業呢?落在哪?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附視頻)
    在選定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作為著陸點後,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如何在短時間內完成一系列難度係數很大的動作,穩穩地降落在月球表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專家告訴記者,歷經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段,嫦娥五號這穩穩的一落看似輕盈輕鬆,卻蘊藏著科研人員的眾多智慧和積澱。此次嫦娥五號落月有四大看點。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剛剛,嫦娥五號成功落月!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晚,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預選著陸區。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剛剛,嫦娥五號成功落月!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晚,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預選著陸區。(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預選著陸區示意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供圖)至此
  • 「繞、落、回」收官,更多探測陸續開啟——去月球挖土的「嫦娥...
    圖片均為新華社發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  11月24日,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句頗為形象的話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後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飛到月球挖取月壤,再帶著月壤返回地球,這被認為是我國迄今最複雜的航天工程之一。
  • 月面挖土 嫦娥五號曬出高清工作照
    月面挖土 嫦娥五號曬出高清工作照 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著陸後全景相機環拍成像(12月2日攝)。新華社發   歷時7天曆經38萬公裡嫦娥五號遠赴月球成功著陸,開啟本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標誌著中國人距離九天攬月夢想更近一步。兩種「挖土」模式  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
  • 嫦娥五號落月背後的800秒
    來源:中國青年報月球,嫦娥五號終於來了!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隨後,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嫦娥五號帶著月壤從月球起飛回家,這些上海載荷為「挖土」助力
    科研人員正在調試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懸停、避障、落月……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穩穩軟著陸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整個過程一氣哼成,完美得超出科研人員的想像。落月過程中,上海技物所研製的雷射「雙雄」——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發揮著重要作用。
  • 落月成功,開始「挖土」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嫦娥五號落月視頻。
  • 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據介紹,嫦娥五號在月面自動採樣的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首先完成的是鑽具鑽取——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之後將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嫦娥五號飛去月球挖土,美國疫情死亡人數創新高
    ;宋詞曰:「三五嫦娥月,夜色正嬋娟,」;《西廂記》裡說:「秋霽嫦娥二八,寒光逼散浮雲」。可見皎潔的月光帶有幾分冷色,尤其是在月球,古人只能夢想,且無法到達,唯有嫦娥,身居冷寒宮。玉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惜與誰臨。
  • 嫦娥五號是如何完美落月的?
    GNC高精度關鍵技術嫦娥五號任務的落月和近月制動一樣,都是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由於涉及採樣後上升器的月面起飛,所以,嫦娥五號落月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相較於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方面的高要求是空前的,需要一個著陸區域內無太高的凸起、無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務要求。可以說,落月的過程就是邊飛行邊找尋落點,在15分鐘內完成,約600公裡外的全程自主跳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