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月球「挖土」西安科技助一「臂」之力

2020-12-05 陝西法制網

本報訊 (記者 關穎)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此次,位於西安的航天科技四院為嫦娥五號採樣任務助一「臂」之力。

嫦娥五號「挖土」的一舉一動牽動人心。此次,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依託全新研製的地外天體樣品採集機構,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兩種方式,分別採集月球樣品。

嫦娥五號探測器採樣「挖土套裝」之一——用於表取採樣的表採式機械臂機構,俗稱「挖土鏟」,它可以360度無死角可視化操作,臂的末端一頭是一個小鏟子,一頭是淺表鑽,可以輕鬆完成鏟挖、淺鑽、拾取這些動作,在我國地外天體上是首次使用。那麼,表採式機械臂是如何發力的呢?這就要依賴於航天科技四院401所微特電機事業部研製的表採關節臂電機組件。如同人體手臂乃至手掌的力量來自肱二頭肌、肱撓肌、掌肌等一樣,機械臂各個關節的力量就來自於安裝在關節處的4臺表採關節臂電機組件。

該型號電機組件首次攻克了靜磁力矩作為制動力矩使用、永磁材料高低溫性能變化應用等技術,為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動力。

月球表面的真空環境、巨大的晝夜溫差、沒有大氣保護的宇宙輻射,這些考驗都對提供動力源的關鍵組件提出了嚴苛的要求。電機組件要勁大、極度耐寒和耐熱、輕巧……航天科技四院的研製團隊自主提出了雙繞組電機組件方案,兩套繞組在同一殼體內完全電氣隔離,獨立工作,為任務完成上了「雙保險」。

此外,首次在宇航任務中提出靜磁力矩代替制動力矩方案,省去制動器環節,電機變得更小更輕。為了控制電機組件整體重量,將鋼材做結構件替換成密度更小的鋁合金,同時克服了鋁合金線膨脹係數大導致的內應力問題。為了讓電機組件適應月球表面的極端溫度,對巨大溫差變化下永磁電機組件的性能變化,不斷進行資料收集、分析、仿真、論證、調整,直至最終滿足覆蓋整個任務周期。研製團隊將宇航用旋轉變壓器的出線由焊接延長引線改為直接出線,消除了焊接帶來的斷裂隱患,避免了任何一個小概率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來源: 西安晚報

作者/來源:光明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張學習及其團隊:為嫦娥五號「挖土」助一「臂」之力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新華社哈爾濱1月5日電 題:張學習及其團隊:為嫦娥五號「挖土」助一「臂」之力新華社記者楊思琪「嫦娥五號機械臂長3.7米,結構重量3100克,臂厚1.4毫米,相當於十幾張紙的厚度,可以說是太空裡的『白瘦美』。」
  • 「嫦娥五號」月球上挖「土」打包 「手臂」動力是咱西安造
    西安發布訊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我國首次月面採樣任務順利完成。此次,位於西安的航天科技四院為嫦娥五號採樣任務助一「臂」之力。
  • 科技|到月球了!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科技|到月球了!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現場視頻⬇️著陸過程中,著陸器配置的降落相機拍攝了著陸區域影像圖。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打包"完成!
    (原標題:月球挖土,「打包」完成!)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探測器經受住超過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克服了測控、光照、電源等方面的條件約束,依託全新研製的地外天體樣品採集機構,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兩種方式分別採集月球樣品,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其中,鑽具鑽取了月面下的月壤樣品,機械臂則在末端採樣器支持下,在月表開展多種採樣。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回」這一步的主任務,要實現月球表面採樣返回。這次嫦娥五號的任務是帶回約2千克月壤。
  • 從挖土到運輸,嫦娥五號的「黑科技」有多強?
    胡俊 劉曉慶 劉璐 馬聰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於12月2日22時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嫦娥五號通過機械臂表取、鑽具鑽取,通過深鑽、淺鑽、「鏟土」「挖土」「夾土」等各種方式,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
  • 香港理大揭秘:如何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
    新華社香港12月17日電 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並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研發月壤表取採樣裝置的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科研團隊向新華社揭秘,他們如何助力嫦娥五號「挖土」成功。
  • 揭秘最強「挖挖機」:嫦娥五號如何開啟月面「挖土」之旅?
    12月2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落月後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圖據新華社經過約38萬公裡、一周左右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12月1日晚間,嫦娥五號探測器穩穩降落在月球正面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夏普月溪附近。
  • 天津大學研究團隊「造土」11年 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
    中新社天津12月2日電 (張道正 劉曉豔)記者2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空間力學團隊專業「造土」11年,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去月球採樣返回,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挖土」。
  • 升級版「三隻眼」助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資料圖,科研人員正在測試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 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4日電(鄭瑩瑩)嫦娥五號正在攜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在探測器著陸和月球「挖土」過程中,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和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三大載荷,有如「三隻眼」,助嫦娥五號測距、避坑、捕捉月球表面信息,穩穩地「刨土」。據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4日發布的消息,該所研製的嫦娥五號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已完成預定任務。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新樣本能告訴我們什麼?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海南省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發射升空,去月球「挖土」!(圖片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採集約2千克的月球巖石、土壤樣本返回地球。這將是44年之後,人類再一次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挖土」任務完成,準備啟程回家啦
    原標題:嫦娥五號「挖土」任務圓滿完成,準備啟程回家啦摘要: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嫦娥五號月球「挖土」任務順利完成!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月球衛星曾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不知道網絡何時流傳了這麼一句話,甚至還有人P了很多圖片。這口號比起「嫦娥九天摘月」要土了不少,可是接地氣啊,能反映出「嫦娥五號」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在關注。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這些信息是你不容易找到但你肯定想知道的。
  • 央視:嫦娥五號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嫦娥五號,月球 ——快科技...
    嫦娥五號發射之後,成功在月球著陸。據@央視新聞報導,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去月球「挖土」咯!「嫦娥五號」今日發射成功,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幕!
    真人劇場版嫦五任務全過程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從地球出發到月面採樣再到返回地球,動作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好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航天小劇場」上演了「真人模擬嫦娥五號任務」,火箭發射、近月制動、著陸器攜上升器分離等等,全過程一看就懂。▼ 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經歷11個飛行階段,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如何在月球「挖土」「打包」 航天專家揭秘中國首次月面...
    12月3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至此,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順利完成。  作為嫦娥五號「挖土」之旅的核心步驟,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整個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環節之一。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曾經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不知道網絡何時流傳了這麼一句話,甚至還有人P了很多圖片。這口號比起「嫦娥九天摘月」要土了不少,可是接地氣啊,能反映出「嫦娥五號」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在關注。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這些信息是你不容易找到但你肯定想知道的。
  • 一起圍觀嫦娥五號在月球「挖土」
    大洋網訊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嫦娥五號如何「挖土」?好不容易去趟月球為何只取2公斤?
    嫦娥五號如何「挖土」?好不容易去趟月球為何只取2公斤?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計劃取回2公斤月球樣品。嫦娥五號究竟如何「挖土」並取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