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科研人員正在測試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 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4日電(鄭瑩瑩)嫦娥五號正在攜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在探測器著陸和月球「挖土」過程中,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和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三大載荷,有如「三隻眼」,助嫦娥五號測距、避坑、捕捉月球表面信息,穩穩地「刨土」。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4日發布的消息,該所研製的嫦娥五號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已完成預定任務。其中,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是對月球表面著陸採樣區進行光譜探測和礦物組成分布進行分析;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是探測器能夠成功軟著陸月球表面的重要技術保障。
嫦娥五號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 供圖)
「我們整個落月的技術是成熟的,雖然每次都很緊張,但都還是按照預期完成了目標。」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副所長、月球與深空探測系列載荷指揮舒嶸說。
相對於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的同類載荷,嫦娥五號的「三隻眼」升級了。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研究員、嫦娥五號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主任設計師何志平介紹,相比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的礦物光譜分析儀的光譜範圍進一步拓展,覆蓋了羥基譜段,具備探測水化合物的能力,「這是我們判斷月球上是否有水及其賦存狀態的重要信息,正好這個譜段覆蓋了,這樣我們就具備了分析的能力。」
其次,何志平介紹,嫦娥五號的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在一定距離範圍內可以自選探測目標,「看到感興趣的目標,就可以『盯』著它看,因此,相對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來說,嫦娥五號的目標選擇能力更強。」
另外,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研究員、嫦娥五號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雷射測速敏感器主任設計師徐衛明介紹,嫦娥五號的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繼承了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的技術,但相關載荷減重了30%卻提高了可靠性,還新增了雷射測速功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