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版「三隻眼」助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科研人員正在測試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 供圖)

中新網上海12月4日電(鄭瑩瑩)嫦娥五號正在攜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在探測器著陸和月球「挖土」過程中,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和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三大載荷,有如「三隻眼」,助嫦娥五號測距、避坑、捕捉月球表面信息,穩穩地「刨土」。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4日發布的消息,該所研製的嫦娥五號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已完成預定任務。其中,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是對月球表面著陸採樣區進行光譜探測和礦物組成分布進行分析;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是探測器能夠成功軟著陸月球表面的重要技術保障。

嫦娥五號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和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 供圖)

「我們整個落月的技術是成熟的,雖然每次都很緊張,但都還是按照預期完成了目標。」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副所長、月球與深空探測系列載荷指揮舒嶸說。

相對於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的同類載荷,嫦娥五號的「三隻眼」升級了。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研究員、嫦娥五號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主任設計師何志平介紹,相比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的礦物光譜分析儀的光譜範圍進一步拓展,覆蓋了羥基譜段,具備探測水化合物的能力,「這是我們判斷月球上是否有水及其賦存狀態的重要信息,正好這個譜段覆蓋了,這樣我們就具備了分析的能力。」

其次,何志平介紹,嫦娥五號的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在一定距離範圍內可以自選探測目標,「看到感興趣的目標,就可以『盯』著它看,因此,相對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來說,嫦娥五號的目標選擇能力更強。」

另外,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研究員、嫦娥五號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雷射測速敏感器主任設計師徐衛明介紹,嫦娥五號的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繼承了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的技術,但相關載荷減重了30%卻提高了可靠性,還新增了雷射測速功能。(完)

相關焦點

  • 全球矚目嫦娥五號,嫦娥五號挖土歸來,還要過幾個難關?
    嫦娥五號在月球上挖完了土,即將返回地球全球矚目。不過要回地球還要通過六大難卡,這每一個關卡都困難重重。不過這些困難我們偉大的航天科學家們都已經考慮到,也已經在嫦娥五號返回的路上給出解決方案。我們作為普通人,無法理解和解決這些困難,我們只要知道很牛逼就好。
  • 嫦娥五號落月挖土
    據介紹,嫦娥五號在月面自動採樣的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首先完成的是鑽具鑽取——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之後將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嫦娥五號」奔月「挖土」,揭秘背後技術和關鍵「神器」
    相較於此前的嫦娥三號、四號任務,嫦娥五號任務對於探測器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有空前高的要求:著陸區域內應沒有太高的凸起,沒有太深的凹坑,坡度也要符合任務要求。可以說,落月的過程就是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邊飛行邊找尋落點,在大約15分鐘內完成約600公裡外的全程自主跳傘。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西安科技助一「臂」之力
    本報訊 (記者 關穎)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此次,位於西安的航天科技四院為嫦娥五號採樣任務助一「臂」之力。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 嫦娥五號為什麼選擇在凌晨發射
    天氣網訊,近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的事情引來網友們關注,據悉,探月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那麼,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嫦娥五號為什麼選擇在凌晨發射呢?一起來看看吧。
  •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2020-12-03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津大學研究團隊「造土」11年 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
    中新社天津12月2日電 (張道正 劉曉豔)記者2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空間力學團隊專業「造土」11年,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器的主要任務是去月球採樣返回,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挖土」。
  • 嫦娥五號落月48小時匆忙挖土,只為不錯過回家的「末班車」
    有人開始有疑問了,為啥NASA的人在月亮上就時間充足,拿」麻袋「裝了幾百斤的月壤回來,而嫦娥五號取的土只夠裝一節」香腸「?實際上,和NASA在月球上鑽孔沒有時間限制不一樣,嫦娥五號的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是設置的有返回期的,因為月球的黑夜和地球並不一樣,它長達半個月。在這個半個月內,月夜最低溫達零下170攝氏度沒這樣的溫度啥事都做不了,只能靜靜地捱凍。
  • 張學習及其團隊:為嫦娥五號「挖土」助一「臂」之力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新華社哈爾濱1月5日電 題:張學習及其團隊:為嫦娥五號「挖土」助一「臂」之力新華社記者楊思琪「嫦娥五號機械臂長3.7米,結構重量3100克,臂厚1.4毫米,相當於十幾張紙的厚度,可以說是太空裡的『白瘦美』。」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事實上,嫦娥五號將帶回的「土」,具有更高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濃度,能幫助科學家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了解太陽活動,也將為人類開採月球資源鋪平道路。為了去月球「挖土」,主要航天國家都很拼。中國在2004年立項的嫦娥探月工程規劃包括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步驟。嫦娥五號此次探月任務是無人月球探測階段的最後一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回」這一步的主任務,要實現月球表面採樣返回。這次嫦娥五號的任務是帶回約2千克月壤。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中國在2004年立項的嫦娥探月工程規劃包括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步驟。嫦娥五號此次探月任務是無人月球探測階段的最後一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回」這一步的主任務,要實現月球表面採樣返回。這次嫦娥五號的任務是帶回約2千克月壤。
  • 嫦娥五號探測器:「又輕又剛,「挖土」鑽杆費盡心機
    6日12時35分,裝有月壤的嫦娥五號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挖土」的關鍵部件——2.5米長的鑽杆及其結構件,是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馬宗義團隊研製的碳化矽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製成。嫦娥五號的輕量化要求、複雜的月壤構成以及月球溫差變化,都對鑽杆的重量、剛度、強度和耐磨性提出了嚴苛的要求,常規金屬材料無法滿足要求,給鑽杆的研製帶來了極大挑戰。究竟用什麼材料好呢?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奔赴月球「挖土」
    2013年12月,嫦娥三號的成功落月,實現了中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地外天體的軟著陸。2019年1月,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首次實現了月球背面的軟著陸。嫦娥五號任務,就是承擔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中的「回」,也就是首次進行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2公斤的「挖土」任務開始了!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2公斤的「挖土」任務開始了!由於涉及採樣後上升器的月面起飛,嫦娥五號落月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相較於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方面的高要求更高,需要一個著陸區域內無太高的凸起、無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務要求。可以說,落月的過程就是邊飛行邊找尋落點,在15分鐘內完成約600公裡外的全程自主跳傘。
  • 嫦娥五號完美落月,「挖土」模式開啟
    相較於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方面的高要求是空前的,這需要著陸區域內無太高的凸起、無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務要求。為實現「選址正確、落得準確」,嫦娥五號採用了五院502所在嫦娥三號和四號上應用的「粗精接力避障」方式。
  • 「嫦娥五號」登月挖土,背後上市公司的價值待挖掘
    作者:時代財經 莊俊朗 編輯:王薇薇正在四川跟全國各地的文旅搶丁真之時,甘肅文旅發了條微博——「嫦娥五號登月挖土,它的獨特之處在哪裡?」結果評論被「群嘲」:別挖土了,快挖人吧。夾雜在「丁真」、「辛巴」等一眾熱搜之中,「嫦娥五號」的存在感似乎被削弱了。事實上,「嫦娥五號」的重要性無與倫比。「嫦娥五號」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小三部曲中的最後一步。完成之後,嫦娥工程「大三部曲」中的「探」基本成功落幕,也為第二部曲的「登」,也就是載人登月,做好了鋪墊。
  • 去月球「挖土」咯!「嫦娥五號」今日發射成功,中國航天歷史性一幕!
    嫦娥五號將在月面選定區域著陸,使出渾身解數採集月壤,實現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與封裝。 五院設計師們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供圖 當著陸上升組合體順利軟著陸在月球表面,嫦娥五號就開始為期2天的月面工作。它隨身攜帶的鑽取採樣裝置、表取採樣裝置、表取初級封裝裝置和密封封裝裝置等,將科學分工、精密配合,採取深鑽、淺鑽、「鏟土」、「挖土」、「夾土」等方式,採集約2公斤月壤並進行密封封裝。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打包"完成!
    (原標題:月球挖土,「打包」完成!)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探測器經受住超過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克服了測控、光照、電源等方面的條件約束,依託全新研製的地外天體樣品採集機構,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兩種方式分別採集月球樣品,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其中,鑽具鑽取了月面下的月壤樣品,機械臂則在末端採樣器支持下,在月表開展多種採樣。
  • 嫦娥五號月表挖土,你可知背後有多少國防專利?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還要在月球上再挖兩天「土」。作為我國航天史上最難的一項工程,嫦娥五號可是有一系列「月表挖土」相關專利噠!,只介紹一下著陸器上和月表挖土相關的專利布局情況。比如下面這張「嫦娥五號月表挖土」效果圖(來自央視新聞),從圖上可以看出著陸器在月表採樣工作時,包含一個採樣的機械臂,還有一個底部的鑽頭。
  • 最新動態:嫦娥五號正在月面「挖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12月2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五號探測器目前正在月面「挖土」。   嫦娥五號探測器示意圖,國家航天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