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了!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2公斤的「挖土」任務開始了!

2020-12-05 澎湃新聞

視頻來了!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2公斤的「挖土」任務開始了!

2020-12-02 16: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主動減速、快速調整

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呂姆克山!

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上升組合體成功實施在月面預定區域的軟著陸。這穩穩的一落看似輕盈輕鬆,卻凝結著嫦娥五號探測器科研人員的「中國智慧」。

嫦娥五號平穩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

嫦娥五號的落月和近月制動一樣,都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由於涉及採樣後上升器的月面起飛,嫦娥五號落月的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相較於嫦娥三號、四號,嫦娥五號對於著陸點的位置精度和平整度方面的高要求更高,需要一個著陸區域內無太高的凸起、無太深的凹坑,坡度要符合任務要求。

可以說,落月的過程就是邊飛行邊找尋落點,在15分鐘內完成約600公裡外的全程自主跳傘。

為了實現「選址正確,落得準確」,嫦娥五號採用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已經在嫦娥三號和四號上應用的「粗精接力避障」的方式,即由制導導航與控制(GNC)系統的指揮下,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先是大推力反向制動快速減速,然後快速調整姿態並對預定落區地形進行拍照識別,避開大的障礙,實現「粗避障」;

組合體在飛到距離月面100米時懸停,並再次對選定區域進行精確拍照,實現「精避障」;之後,再斜向下飄向選定的著陸點,在移動到著陸點正上方之後開始豎直下降,到距離月面較近時關閉發動機,然後利用著陸腿的緩衝實現軟著陸。

落月的關鍵在於「平穩」二字。

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在落月時,撞擊月面會形成較大的衝擊力,必須設計相應的著陸緩衝系統,吸收著陸的衝擊載荷,保證探測器不翻倒、不陷落,這是落月的關鍵技術難題。著陸緩衝機構,通俗地說就是嫦娥五號的「腿」。這四條「腿」可不一般,它們有著嫦娥三號、四號的完美基因,其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偏置收攏、自我壓緊」式方案,保證了收攏簡單、展開可靠,解決了著陸緩衝、著陸穩定性等多方面的問題。

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月面軟著陸示意圖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科研人員表示,與嫦娥三號的著陸緩衝設計方案相比,由於任務難度增加,嫦娥五號任務的著陸緩衝能力要求提高了30%,但機構重量指標卻減少了5%。面臨減重的難關,研製團隊反覆迭代,最終確保了嫦娥五號穩定可靠地完成與月球的親密擁抱。

值得關注的是,在嫦娥五號的落月中還有兩個鮮為外人所知的精妙設計。

一是,雖然表面上看是著陸器「背著」上升器軟著陸到了月面,但實際上整個落月的過程著陸器GNC系統的工作和智能自主的指揮過程都是藉助了「外腦」和「外眼」的。這個「外腦」和「外眼」分別就是上升器月面起飛時要用的「最強大腦」中央控制計算機和通過「看星星」確定自己姿態的星敏感器,這是設計人員根據「上升器全程陪同著陸器」的實際想出的妙招,既節約了成本又減輕了重量。

二是,距離月面較近時主發動機激起的月塵會汙染星敏感器,從而影響上升器之後的月面起飛,所以科研人員專門設計了「蓋子」。在距離月面一定的高度時把星敏感器的鏡頭蓋起來,這被科研人員稱之為「天黑請閉眼」,待落月之後月塵散去再通知星敏感器把蓋子打開,這「一睜一閉」之間,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已經順利著陸月球了。

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置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預計將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

來源:上觀新聞、央視新聞

原標題:《視頻來了!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2公斤的「挖土」任務開始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嫦娥五號落月視頻:(視頻來源:央視新聞)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於月球哪個區域?探測器如何穩穩地降落?降落後又將如何開展「挖土」作業呢?落在哪?
  • 嫦娥五號如何「挖土」?好不容易去趟月球為何只取2公斤?
    嫦娥五號如何「挖土」?好不容易去趟月球為何只取2公斤?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計劃取回2公斤月球樣品。嫦娥五號究竟如何「挖土」並取回?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計劃採樣2公斤帶回地球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成功著陸後,嫦娥五號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置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
    原標題: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
  • 科技|到月球了!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現場視頻⬇️著陸過程中,著陸器配置的降落相機拍攝了著陸區域影像圖。之所以選擇在這個這個區域降落並實施採樣,是因為科學家認為,這一區域比起之前美國和前蘇聯落月採樣的區域,從地質上來說,可能存在比較年輕的玄武巖,如果能獲得這裡新的樣本,將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始用絕招「挖土」,專家:意義重大
    【環球時報記者 劉揚 鄧孝慈】《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北京時間2日4時53分,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月球「挖土」簡史:嫦娥五號將帶2公斤「土特產」返回地球
    月球「挖土」簡史■耿國虎 王鈺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後不久之後,嫦娥五號將帶著約2公斤的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那麼,這些從月球挖來的土,到底有什麼用?據悉,月球土壤是月球巖石經過數十億年的空間風化後形成的,包含不同種類的碎屑、火山玻璃、角礫巖,以及太陽風注入的不同粒子等。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月球土壤的組成部分,來獲得原始月球的物質組成、外來物質、形成時間等重要信息。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 「挖土機」開工大吉!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 北京時間今天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著陸「挖土機」開工大吉
    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北京時間今天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月球「挖土機」,開工大吉!
  • 嫦娥五號月球著陸成功!然而,更嚴峻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對於月球的研究,此前只有美國和蘇聯採集到三百餘公斤的月球土壤和巖石樣本。這些樣本大大更新了人類對月球、地球及太陽系起源的認識。這一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從以前人類探測器都不曾到過的地方,攜帶約2公斤月壤返回地球。這無疑將成為數十年來人類從地外天體帶回的數量最大的一批樣本。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
    國家航天局消息,剛剛,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預選著陸區成功著陸」成功登陸月球,並傳回著陸影像。接下來,她就準備在月球上挖土啦! 從上周開始,地月天宮,好不熱鬧。「胖五」火箭,「嫦娥」探測器,以中國探月工程為代表的民族之光,已然成為2020年最後幾周內,夜空中最亮的星。 11月24日4時30分,長五送嫦五,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返回啟程。
  • 「挖土」視頻來了!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完成首次採樣
    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如何在月球表面採樣?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挖土」將帶回地球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中國在2004年立項的嫦娥探月工程規劃包括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步驟。嫦娥五號此次探月任務是無人月球探測階段的最後一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回」這一步的主任務,要實現月球表面採樣返回。這次嫦娥五號的任務是帶回約2千克月壤。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回」這一步的主任務,要實現月球表面採樣返回。這次嫦娥五號的任務是帶回約2千克月壤。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中青在線
    本報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至此,嫦娥五號的「挖土」之旅又前進了一步。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附視頻)
    此後進行障礙自動檢測,選定著陸點後,開始避障下降和緩速垂直下降,平穩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著陸過程中,著陸器配置的降落相機拍攝了著陸區域影像圖。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置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預計將採集2千克左右的月球樣品。
  • 嫦娥五號為啥只挖2公斤月壤
    嫦娥五號將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為啥只挖2公斤月壤】著陸月球後,嫦娥五號將在月面工作約兩天,主要任務就是挖土。科學家給嫦娥五號提出的挖土目標是,約2公斤。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只有2公斤?好不容易去一趟月球,幹嗎不多挖點土帶回來?
  • 落月成功,開始「挖土」
    「採到樣品、返回地球,就是成功。」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11分,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嫦娥五號落月視頻。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
    央廣網北京12月2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目前,正在預選區域開展月面採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