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至此,嫦娥五號的「挖土」之旅又前進了一步。嫦娥五號也成為繼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之後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該探測器將實施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有望實現探月工程三步走「繞」「落」「回」的最後一步。根據國家航天局此前的消息,嫦娥五號將經地月和環月飛行,在月面選定區域著陸(落月),完成月球樣品採集工作,經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地轉移和再入回收等11個飛行階段、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最終才能完成「挖土」並返回地球。
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其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此後進行障礙自動檢測,選定著陸點後,開始避障下降和緩速垂直下降,平穩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
著陸過程中,嫦娥五號的著陸器配置的降落相機拍攝了著陸區域影像圖。
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稱,成功著陸後,嫦娥五號的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置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兩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