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識】嫦娥五號月球「取貨」,「土特產」如何帶回?

2020-12-06 澎湃新聞

【科普知識】嫦娥五號月球「取貨」,「土特產」如何帶回?

2020-12-03 15: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這個「星際快遞員」將在月球表面取「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這項工作具體怎麼進行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精準平穩 抓住唯一機會成功來到月球

要想從月球取回包裹,第一個難點就是來到月球,這一路不簡單,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12月1日10點57分,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的地方開始主動減速,此後經過快速調整、接近、懸停臂障、緩速下降和最後2米多的自由下落,11點11分,成功落月。

對於嫦娥五號來說,這僅有一次的機會,要求它邊飛邊找一個合適的落點,這個過程的難點就是要精準;然後完成全程自主跳傘,難點就是要平穩,不翻倒也不陷落。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院長 張洪太:落得非常穩,為我們後面整個的鑽採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主任 賀軍:因為整個的著陸器要比以前的玉兔要重,所以它整個控制的難度還是要大一點,而且控制的精度也更高。

全新落月點 「土特產」來自未知地

嫦娥五號著陸點位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著陸過程中降落相機拍攝到了著陸區域影像圖。

探月工程副總指揮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 劉繼忠:相對於美國、俄羅斯落的區域,我們這是一個新的區域,它的火山噴發的年代和它們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科學上還是會有很多研究價值的。

「土特產」取貨方式:鑽取+表取

成功落月後,緊接著嫦娥五號就開啟了「取貨」的工作。不像地球上快遞員取貨那麼簡單,它要取的約2公斤的樣品,包括月面以下和月面的土壤,採用鑽取和表取兩種方式。12月2日4時53分,鑽取採樣及封裝已經完成,目前表取還在進行中。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嫦娥五號探測器主任設計師 姜水清:為了實現這個任務,我們實際上是設計了三個產品,有個四自由度採樣機械臂,然後末端又帶了兩種採樣器,一種是可以實現鏟挖,一種是可以實現淺鑽,來實現不同類型月壤的採集。它在整個著陸器的可達範圍內都可以採樣,假設咱們的著陸點不是那麼理想,如果是有一個大石頭,我採不動,我可以給它稍微換一個地方,稍微軟一點,我肯定就能保證能採到一定的樣品。

在地球上,快遞員取2公斤的貨不算啥,但從月球,帶回2公斤的土特產是相當多的。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總指揮總師顧問 葉培建:阿波羅的太空人拿回來的東西很多,但無人是很少的。我們這次(預計)採2公斤,是相當多的。

交會對接技術 提升嫦娥五號採樣量

與當初蘇聯的月球探索一樣,嫦娥五號這次採樣也是利用無人探測器採樣,但蘇聯的3個無人探測器先後3次月球採樣,帶回月球樣本約330克,而嫦娥五號一次就計劃帶回2千克月球樣本。這是因為50年前蘇聯的探測器採樣完成後從月面直接返回地球,由於返回艙及燃料負重巨大,被迫壓縮採樣重量。而嫦娥五號在完成採樣後,將採用「月球軌道無人對接」方案轉移月球樣本,由於上升器無需搭載返回艙,所需燃料大大減少,因此採樣重量也呈幾何級提高。

然而,在無人協助的情況下,完全自動地實現月球樣本「採集—包裝—轉移—封裝」一系列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星際快遞員」組合接力

月球樣本非常珍貴,所以大家也非常期待,怎麼帶回來呢?其實之前已經給大家劇透了,三個步驟:從月面起飛,在月球軌道上無人交會對接,最終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這個過程由三個「星際快遞員」——嫦娥五號的上升器、軌道器和返回器接力完成。首先,上升器要帶著月球樣本從月球表面出發;到達月球軌道後,它就會和軌道器和返回器組成的軌返組合體會合,並把快遞包裹交給它們;之後,上升器分離,軌返組合體帶著月球樣本從月球軌道向地球軌道轉移,進入地球軌道後,軌道器則會告別返回器,最終只有返回器以打水漂的方式飛回地球。我們也期待著中國人自己採集的月球土壤安全抵達。

來源:科普中國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科普知識】嫦娥五號月球「取貨」,「土特產」如何帶回?》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月球「取貨」 「土特產」如何帶回?有趣的知識了解一下
    央視網消息: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這個「星際快遞員」將在月球表面取「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這項工作具體怎麼進行呢?
  • 嫦娥五號月球「取貨」「土特產」如何帶回?有趣的知識了解一下
    央視網消息: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這個「星際快遞員」將在月球表面取「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這項工作具體怎麼進行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全新落月點 「土特產」來自未知地嫦娥五號著陸點位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著陸過程中降落相機拍攝到了著陸區域影像圖。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土特產」
    2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並參觀月球樣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覽。展覽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一方形似中國尊的容器儲存的月球樣品。這是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土特產」。
  • 嫦娥五號帶回月球「土特產」首次公開亮相:人類時隔44年再迎月球樣品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託舉著嫦娥五號向著月球飛馳而去,23天後的12月17日凌晨,歷經重重考驗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珍貴的月球「土特產」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成功返回地面。人類時隔44年再次迎來月球樣品。
  • 嫦娥五號要去月球「挖土」,美國為何著急分享月球「土特產」?
    我國嫦娥五號成功升空,正式啟程要去月球「挖土」,我國此次探月工程預計將帶回2公斤的月壤樣本,進行後續的科研試驗。我們的飛船還沒飛到月球,美國的NASA就給我國發來賀電,裡面明裡暗裡都透著求分享的意思,美國為何著急分享月球的「土特產」?
  • 嫦娥五號帶上月球「土特產」起飛回家,預計20天後內蒙古見!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那麼這臺「月球挖掘機」是如何挖土的呢?探測器經受住超過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克服了測控、光照、電源等方面的條件約束,依託全新研製的地外天體樣品採集機構,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兩種方式分別採集月球樣品,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
  • 嫦娥帶回「土特產」 儀器探究月球奧秘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約1731克月壤樣品成功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降落。時隔40多年後,人類再次從月球上採集到土壤樣品並成功返回。這不僅是中國航天史裡程碑式的成就,也將為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帶來巨大的進展。
  • 月球「挖土」簡史:嫦娥五號將帶2公斤「土特產」返回地球
    月球「挖土」簡史■耿國虎 王鈺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後不久之後,嫦娥五號將帶著約2公斤的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那麼,這些從月球挖來的土,到底有什麼用?據悉,月球土壤是月球巖石經過數十億年的空間風化後形成的,包含不同種類的碎屑、火山玻璃、角礫巖,以及太陽風注入的不同粒子等。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月球土壤的組成部分,來獲得原始月球的物質組成、外來物質、形成時間等重要信息。
  • 月球上沒有發射塔,嫦娥五號怎樣飛離月球,返回地球?
    在月球上成功「挖土」之後,嫦娥五號帶著2公斤的月球「土特產」飛入預定的環月軌道,準備踏上回家之路。這是時隔44年之後,或者說人類進入21億世紀以來,太空飛行器首次從月表起飛,這也是中國航天的第一次。在嫦娥五號之前,我國已經成功進行過兩次無人登月,這幾次登月地點相距都非常遙遠。
  • 來自月球的「快遞」已籤收!嫦娥五號的返回,意義極其重大
    這個「來客」就是嫦娥五號,從11月底離開地球後,它在太空中往返近80萬公裡,只為了從月球上取一些巖石和土壤樣本,送回地球後,讓地球上的科學家們好好地去研究它帶回的「土特產」,可以幫助人類更好地了解月球。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還帶回了月球「土特產」,太燃了!
    就在今日(12月17日)凌晨1:59,嫦娥五號返回器終於成功從月球返回,還帶回了月球「土特產」,目前已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表明我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圓滿完成。對此,各界人士都對此次任務的所有工作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以及誠摯的問候。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
    11月24、25日,「嫦娥五號」完成第一、第二次軌道修正,繼續飛向月球。 11月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11月29日20時23分,兩腳剎車後,「嫦娥五號」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 11月30日,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
  • 「嫦娥五號」回家,月球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首先我們要慶祝一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本終於返回地球啦,嫦娥姐姐這趟回娘家的時間還挺長,11月24號發射,12月17號返回,歷時23天。於是有小夥伴問了,為啥只有返回器回來了?嫦娥姐姐沒有整個回家嗎?
  • 嫦娥五號為中國帶回月球第一抔「土」,其意義何在?
    (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嫦娥五號是中國迄今為止最複雜、最雄心勃勃的航天飛行,它所做過事,四十多年沒有太空飛行器完成過,即抓把原生態的月壤並帶回地球。北京時間11月23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海南島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重達8.2噸的嫦娥五號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嫦娥五號」升空奔月 把月球土壤帶回地球!
    ,把「嫦娥五號」探測器運送至預定軌道。「嫦娥五號」今次在月球的任務是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及返回,首次將月球土壤樣本帶回地球。 「嫦娥五號」有什麼任務在身? 「嫦娥五號」將於月球正面預選區軟著陸,並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採集土壤樣本,該地區從未有其他國家的探測器去過
  • 嫦娥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太空郵差」是如何研製的?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圓滿收官。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最強快遞員「嫦娥五號」:來自月球的「土特產」即將送達地球!
    最強快遞員「嫦娥五號」:來自月球的「土特產」即將送達地球!
  • 五星紅旗在月球升起,嫦娥五號將把「無價之寶」帶回中國
    尤其是本次在發動機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上的一裝置彈出了五星紅旗,令人感慨。這是中國國旗首次在月球表面「獨立展示」,意義不亞於當年阿姆斯特朗將美國國旗插上月球。 在這裡需要簡單說明一下,嫦娥五號此行前往月球的任務就是帶回前文所述的「樣品」,即月壤,說白了就是月球表面的土壤巖石等,用於科研研究。
  • 若把月球樣本成功帶回地球好似跳一場「深空芭蕾舞」?嫦娥五號厲害...
    嫦娥五號採樣區域年輕 有助月球演化研究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將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進行自動採樣等後續工作。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和前蘇聯曾分別實施過月球採樣,《自然》雜誌刊文表示,如果嫦娥五號此次任務成功,將是時隔44年後,人類再次把月球樣本帶回地球,同時,嫦娥五號這回將要採樣的區域,存在月球表面比較年輕的玄武巖,獲得新的樣本,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
  • 探訪湖南韶山的嫦娥五號月球「土特產」異地災備點
    位於湖南韶山的清溪鎮石山村天鵝山,因嫦娥五號月球樣品將在這裡異地災備,受到外界關注。緣何選擇韶山作為月球樣品異地災備點?韶山將如何儲存這份特別的月球「土特產」?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在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時曾表示,月球樣品異地容災備份,要選擇地質條件比較好的地方,科學家們認為湖南比較適合。有關單位在前期勘測調查的過程中發現,天鵝山地區未曾發生過崩塌滑坡災害,韶山地區活動斷裂不發育,屬相對穩定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