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土特產」

2021-02-25 創新石景山

2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並參觀月球樣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覽。

展覽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一方形似中國尊的容器儲存的月球樣品。這是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土特產」。

(圖片來源:中國國家博物館)

嫦娥五號一共帶回1731克月球樣品,主要為月壤,即覆蓋在月球表面的「土壤」,包含微細的礦物顆粒、巖石碎屑和玻璃質微粒等。月壤顆粒質地微細,主要由氧(O)、矽(Si)、鋁(Al)、鐵(Fe)、鎂(Mg)、鈣(Ca)、鈉(Na)、鉀(K)、鈦(Ti)等元素構成,不含任何有機養分,而且非常乾燥。

要深入認識月球,除了遙感手段外,最重要的就是拿到月球樣品,開展精細分析。根據國家航天局制定的《月球樣品管理辦法》,月球樣品分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4種基礎用途。

嫦娥五號採集回來的月球樣品,目前儲存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月球樣品實驗室裡,科學家們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研究。為避免月壤受到氧氣和水分的侵蝕,實驗室出入有嚴格的清潔程序,並用氮氣填充月壤的存儲環境。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李春來介紹,這個實驗室主要負責月球樣品的處理、存儲和分析研究,包括月球樣品的基本物理特性、化學成分、礦物組分,尤其是一些消耗性的、需要大樣本量的實驗和分析工作,取得的數據將對外開放共享。目前,已完成了部分樣品的分類、樣品分樣、部分物性測量和礦物化學分析等。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中含有很多毫米級的巖石碎屑,科學家可以測算其結晶年齡,進而對月球的起源和演化過程做出更精準推斷,很可能會更新我們對月球的一些認識,並擴展到對火星、小行星和整個太陽系的了解。

按相關規定,月壤未來將向全國科學家開放研究。經過申請,國內具備研究能力和資質的科研人員可利用各類專用儀器設備,對月壤進行更深入的實驗分析。

相關焦點

  • 【科普知識】嫦娥五號月球「取貨」,「土特產」如何帶回?
    【科普知識】嫦娥五號月球「取貨」,「土特產」如何帶回?「星際快遞員」將在月球表面取「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 在地球上,快遞員取2公斤的貨不算啥,但從月球,帶回2公斤的土特產是相當多的。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總指揮總師顧問 葉培建:阿波羅的太空人拿回來的東西很多,但無人是很少的。我們這次(預計)採2公斤,是相當多的。
  • 嫦娥五號月球「取貨」 「土特產」如何帶回?有趣的知識了解一下
    央視網消息: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這個「星際快遞員」將在月球表面取「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這項工作具體怎麼進行呢?
  • 嫦娥五號月球「取貨」「土特產」如何帶回?有趣的知識了解一下
    央視網消息: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這個「星際快遞員」將在月球表面取「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這項工作具體怎麼進行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全新落月點 「土特產」來自未知地嫦娥五號著陸點位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著陸過程中降落相機拍攝到了著陸區域影像圖。
  • 嫦娥五號帶回月球「土特產」首次公開亮相:人類時隔44年再迎月球樣品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託舉著嫦娥五號向著月球飛馳而去,23天後的12月17日凌晨,歷經重重考驗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珍貴的月球「土特產」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成功返回地面。人類時隔44年再次迎來月球樣品。
  • 嫦娥五號要去月球「挖土」,美國為何著急分享月球「土特產」?
    我國嫦娥五號成功升空,正式啟程要去月球「挖土」,我國此次探月工程預計將帶回2公斤的月壤樣本,進行後續的科研試驗。我們的飛船還沒飛到月球,美國的NASA就給我國發來賀電,裡面明裡暗裡都透著求分享的意思,美國為何著急分享月球的「土特產」?
  • 月球「挖土」簡史:嫦娥五號將帶2公斤「土特產」返回地球
    月球「挖土」簡史■耿國虎 王鈺凱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後不久之後,嫦娥五號將帶著約2公斤的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那麼,這些從月球挖來的土,到底有什麼用?據悉,月球土壤是月球巖石經過數十億年的空間風化後形成的,包含不同種類的碎屑、火山玻璃、角礫巖,以及太陽風注入的不同粒子等。科學家可以通過研究月球土壤的組成部分,來獲得原始月球的物質組成、外來物質、形成時間等重要信息。
  • 嫦娥五號帶上月球「土特產」起飛回家,預計20天後內蒙古見!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表取」,顧名思義就是從月球表面通過機械臂和機械爪的配合,抓取一部分月壤。而「鑽取」則是要通過特殊的鑽頭,鑽到月表以下兩米左右的位置,把月壤整體取出來。「土特產」啥時候能到?
  • 數據看中國|「嫦娥」帶月球「土特產」回家,背後意義有多大
    看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著陸全過程嫦娥五號採回了什麼「土特產」?能被用來研究些什麼?成為大家最關心的話題。實地採樣的最珍貴之處在於,樣品背後總是蘊含著無限的研究可能。那麼很有可能,在下一個50年,更多關於月球的迷霧,會由嫦娥五號、六號、乃至七號、八號的樣品來撥開。1嫦娥五號攜月球樣品成功著陸,對月球 科研 意義有多大?
  • 來自月球的「快遞」已籤收!嫦娥五號的返回,意義極其重大
    這個「來客」就是嫦娥五號,從11月底離開地球後,它在太空中往返近80萬公裡,只為了從月球上取一些巖石和土壤樣本,送回地球後,讓地球上的科學家們好好地去研究它帶回的「土特產」,可以幫助人類更好地了解月球。
  • 嫦娥帶回「土特產」 儀器探究月球奧秘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約1731克月壤樣品成功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降落。時隔40多年後,人類再次從月球上採集到土壤樣品並成功返回。這不僅是中國航天史裡程碑式的成就,也將為人類對月球的探索帶來巨大的進展。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還帶回了月球「土特產」,太燃了!
    就在今日(12月17日)凌晨1:59,嫦娥五號返回器終於成功從月球返回,還帶回了月球「土特產」,目前已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表明我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圓滿完成。對此,各界人士都對此次任務的所有工作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以及誠摯的問候。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嫦娥」月球軟著陸,準備挖土!
    11月24、25日,「嫦娥五號」完成第一、第二次軌道修正,繼續飛向月球。 11月28日20時58分,「嫦娥五號」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11月29日20時23分,兩腳剎車後,「嫦娥五號」進入近圓形環月軌道。 11月30日,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
  • 月球上沒有發射塔,嫦娥五號怎樣飛離月球,返回地球?
    在月球上成功「挖土」之後,嫦娥五號帶著2公斤的月球「土特產」飛入預定的環月軌道,準備踏上回家之路。這是時隔44年之後,或者說人類進入21億世紀以來,太空飛行器首次從月表起飛,這也是中國航天的第一次。在嫦娥五號之前,我國已經成功進行過兩次無人登月,這幾次登月地點相距都非常遙遠。
  • 「嫦娥五號」升空奔月 把月球土壤帶回地球!
    ,把「嫦娥五號」探測器運送至預定軌道。「嫦娥五號」今次在月球的任務是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及返回,首次將月球土壤樣本帶回地球。 「嫦娥五號」有什麼任務在身? 「嫦娥五號」將於月球正面預選區軟著陸,並在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採集土壤樣本,該地區從未有其他國家的探測器去過
  • 最強快遞員「嫦娥五號」:來自月球的「土特產」即將送達地球!
    最強快遞員「嫦娥五號」:來自月球的「土特產」即將送達地球!
  • 五星紅旗在月球升起,嫦娥五號將把「無價之寶」帶回中國
    尤其是本次在發動機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上的一裝置彈出了五星紅旗,令人感慨。這是中國國旗首次在月球表面「獨立展示」,意義不亞於當年阿姆斯特朗將美國國旗插上月球。 在這裡需要簡單說明一下,嫦娥五號此行前往月球的任務就是帶回前文所述的「樣品」,即月壤,說白了就是月球表面的土壤巖石等,用於科研研究。
  • 嫦娥五號月表自動採樣 來自月球的「土特產」 完成打包
    原標題:來自月球的「土特產」 完成打包!據國家航天局網站3日消息,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嫦娥五號將從月球帶回土壤研究,為什麼美國也想得到這些土?
    完成了嫦娥四號的月背著陸之後,很快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計劃就開始了,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嫦娥五號的發射工作一直推遲到了11月底,終於在11月24日,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順利發射升空,11月30日,嫦娥五號已經進入月球圓形軌道,將會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
  • 嫦娥五號將帶回20倍重量的月球土壤的重要作用
    嫦娥五號的任務跟之前探索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很不一樣。嫦娥五號的此次任務是去月球上帶回月球的土壤樣本回地球,以供科學家研究。對的,嫦娥五號它將採集回大概2千克左右的月球土壤樣本,而在此之前,人類發射的無人月球探測器最多單次帶回的月球土壤也就100克左右。我國的嫦娥五號這次將帶回二十倍重量的樣本,也就是2千克。
  • 「嫦娥五號」回家,月球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首先我們要慶祝一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本終於返回地球啦,嫦娥姐姐這趟回娘家的時間還挺長,11月24號發射,12月17號返回,歷時23天。於是有小夥伴問了,為啥只有返回器回來了?嫦娥姐姐沒有整個回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