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帶回月球「土特產」首次公開亮相:人類時隔44年再迎月球樣品

2021-02-25 湛江科技報社

科技點亮生活~點擊關注我們哦!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託舉著嫦娥五號向著月球飛馳而去,23天後的12月17日凌晨,歷經重重考驗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珍貴的月球「土特產」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成功返回地面。人類時隔44年再次迎來月球樣品。

  嫦娥五號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著陸在月球正面風暴洋東北部的呂姆克山一帶後,就在這裡展開了採樣工作。採用鑽取(通過鑽具鑽入月表下2米深,採集0.5公斤月球地下樣品)與表取(通過機械臂鏟取1.5公斤月球表面樣品)兩種方式採集了寶貴的月巖樣本。

     嫦娥五號攬月歸來的消息讓無數人熱淚盈眶,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嫦娥五號的風採,同時也對嫦娥五號歷盡艱辛才帶回地球的1731克月球「土特產」十分好奇。大家都想知道這些月球「土特產」到底長啥樣嗎?

  根據國家航天局發布的《月球樣品管理辦法》,明確月球樣品原則上分為永久存儲、備份永久存儲、研究和公益四種基礎用途。據悉,研究樣品借用期原則上不超過一年,公益樣品借用期一般不超過兩個月,而實地採樣最珍貴之處,在於樣品背後孕育的無限可能。

  2月22日,據國家博物館消息,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已運抵國博,策展團隊正在策展、布展中,即將面向社會公眾展出。

       盛裝月壤的容器由人造水晶精心雕刻而成,整體造型借鑑自國博館藏的系列青銅「尊」造型。月壤儲存在中心部位的空心夾層球體造型之中,讓月壤呈現出形似月球的造型特徵。

  這些來自於明月之上的「土特產」蘊含了來自宇宙的奧秘,它最珍貴之處,就在於樣品背後孕育的無限可能。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躺在搖籃之中,而研究這些來自於地球之外的樣本,就是我們邁向太空的重要一步。

來源:新華社

編輯:林娜

審核:梁卓

湛 江 科 技 報

科技點亮生活

 科技創造未來    

相關焦點

  • 「嫦娥」歸來 「月壤」入新家 人類時隔44年再次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
    科學大爆炸  人類時隔44年再次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  「嫦娥」歸來 「月壤」入新家  「23天,終於成了!」在代表探月工程走過16年歲月的16響禮炮聲中,載有嫦娥五號返回器的運輸車緩緩駛入五院大門,停在院科研樓前接受家人們的檢閱。5位「嫦娥」在廣場中央翩然起舞,慶賀嫦娥五號將月壤帶回祖國。  興奮激動之餘,人們最為關注的還是「月壤」,帶回來的月球「土特產」究竟有多少,去向如何?
  • 時隔44年,嫦娥五號將為人類再次帶回月球樣品
    「繞、落、回」三部曲的第三階段目標,也意味著人類時隔44年將再次從月球帶回巖石和土壤樣品——上一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還是1976年蘇聯的月球24號。有些小夥伴可能會感到疑惑,別說44年前的月球24號無人月球任務了,五十多年前NASA的阿波羅載人登月任務不是從月球上帶回過好多次樣品了麼?大老遠地再折騰一番跑去月球挖土,還要辛辛苦苦帶回來的意義在哪裡?
  • 月球樣品即將在國家博物館首次公開亮相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嫦娥五號順利升空 時隔44年再從月球挖土
    「嫦娥」工程從遠景看可分為無人探測、載人登月、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即「探、登、駐」)。其中無人探測階段的工程目標通常被概括為「繞、落、回」三步走。2007年的嫦娥一號和2010年的嫦娥二號實現了「繞」月探測,2013年嫦娥三號實現降「落」月面,2019年嫦娥四號更是創造了人類首次月面軟著陸。按照計劃,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是實現月球取樣返「回」的至關重要的環節。
  • 時隔44年,嫦娥五號將為人類再次帶回月球樣品!|行星事務所
    ,它不僅標誌著我國「嫦娥」工程將完成「繞、落、回」三部曲的第三階段目標,也意味著人類時隔44年將再次從月球帶回巖石和土壤樣品——上一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還是1976年蘇聯的月球24號。 有些小夥伴可能會感到疑惑,別說44年前的月球24號無人月球任務了,五十多年前NASA的阿波羅載人登月任務不是從月球上帶回過好多次樣品了麼?大老遠地再折騰一番跑去月球挖土,還要辛辛苦苦帶回來的意義在哪裡?
  • 【科普知識】嫦娥五號月球「取貨」,「土特產」如何帶回?
    【科普知識】嫦娥五號月球「取貨」,「土特產」如何帶回? 「土特產」取貨方式:鑽取+表取 成功落月後,緊接著嫦娥五號就開啟了「取貨」的工作。不像地球上快遞員取貨那麼簡單,它要取的約2公斤的樣品,包括月面以下和月面的土壤,採用鑽取和表取兩種方式。12月2日4時53分,鑽取採樣及封裝已經完成,目前表取還在進行中。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土特產」
    2月22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並參觀月球樣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覽。展覽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一方形似中國尊的容器儲存的月球樣品。這是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土特產」。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時隔 44 年將再創人類月球取樣壯舉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長徵五號 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中國探月工程收官之旅開啟,時隔 44 年將再創人類月球取樣壯舉
  • 嫦娥五號帶上月球「土特產」起飛回家,預計20天後內蒙古見!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據了解,嫦娥五號任務完成預計需要20餘天,完成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之後,接下來將迎來5個挑戰。首先是月面上升階段,嫦娥五號上升器帶著裝封好的月面樣品放入上升器中,上升器從月球表面起飛。接著,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上升器起飛之後與在環月軌道待命的軌跡組合體再次碰頭,實現交會對接,把樣品轉移到返回器裡。
  • 今晨,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升空!時隔44年,將再次帶回月球樣本
    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將採集約2千克的月球巖石、土壤樣本返回地球。這將是44年之後,人類再一次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嫦娥五號將如何完成探月「繞落回」三部曲的最終章?此次採集的樣本有望改寫我們對月球的哪些認知?
  • 1731克嫦娥五號月球樣品落戶國家天文臺
    12月19日,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接收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舉行。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將國家航天局移交的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給國家天文臺,並向國家天文臺臺長常進頒發了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責任狀。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時隔44年再由月球取樣返回 將模擬載人登月
    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2200秒後成功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這是中國第六次月球探測任務,也是1976年蘇聯「月球24號」之後首次由月面抓取土壤返回地球,兩次任務相隔44年。
  • 嫦娥五號月球「取貨」 「土特產」如何帶回?有趣的知識了解一下
    央視網消息: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這個「星際快遞員」將在月球表面取「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這項工作具體怎麼進行呢?
  • 嫦娥五號月球「取貨」「土特產」如何帶回?有趣的知識了解一下
    央視網消息: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這個「星際快遞員」將在月球表面取「土特產」,隨後帶著2公斤重的月球「包裹」回地球。這項工作具體怎麼進行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全新落月點 「土特產」來自未知地嫦娥五號著陸點位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著陸過程中降落相機拍攝到了著陸區域影像圖。
  • 嫦娥五號採回的月壤將展出!放大40倍後月壤顆粒長這樣:一睹為快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帶回了月球正宗「土特產」——月壤,這也是人類時隔44年再次獲得月球樣品。
  • 長徵五號再出發!搭載嫦娥五號探測器,44年來首次帶回月球樣本
    這其中的重頭戲,應該就當屬中國長徵五號搭載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發射任務。將會在月球著陸,並實現月球表面土壤的採樣工作,隨後登月艙會完成點火起飛的過程,並與在月球軌道上等待的軌道艙完成對接,並返回地球,這也將是繼美國成功實現登月之後44年的時間裡,人類首次帶回遙遠月球的月面樣本。
  • 嫦娥五號翩然起飛告別月球,「織物版」五星紅旗驚豔亮相
    《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到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的月面工作,嫦娥五號已經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中。也就是說,她已經把約兩公斤的月球「土特產」打好包,可以隨時飛離月面返回地球了。而嫦娥從月面起飛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長期報導中國航天的餘建斌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本次從月面起飛技術難度非常大,意義也非常重大。
  • 嫦娥五號翩然起飛告別月球,「織物版」五星紅旗驚豔亮相
    【環球時報記者 劉揚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林日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北京時間3日晚11時10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圓滿完成48小時工作任務後,不負眾望實現高難度的首次「地外天體起飛」,順利飛離月球表面。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還首次在月球上成功展示了一面真實材料製作的「織物版」五星紅旗。
  • 嫦娥五號帶回的2千克樣品,有怎樣的價值?
    圖/北京天文館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12月17日凌晨,歷時23天,嫦娥五號探測器將兩千克月球樣品帶回地球。這趟旅程困難重重、充滿風險,嫦娥五號執行的多個任務都是中國首次嘗試。拼命帶回的這2千克樣品將會帶來什麼研究成果,會產生怎樣的深遠影響?
  • 月球上沒有發射塔,嫦娥五號怎樣飛離月球,返回地球?
    在月球上成功「挖土」之後,嫦娥五號帶著2公斤的月球「土特產」飛入預定的環月軌道,準備踏上回家之路。這是時隔44年之後,或者說人類進入21億世紀以來,太空飛行器首次從月表起飛,這也是中國航天的第一次。在嫦娥五號之前,我國已經成功進行過兩次無人登月,這幾次登月地點相距都非常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