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與地面起飛不同,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著陸器相當於上升器的「臨時塔架」,上升器起飛存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等問題;另外由於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後,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藉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自主定位、定姿。
點火起飛前,著上組合體實現月面國旗展開以及上升器、著陸器的解鎖分離。此次國旗展開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點火起飛後,上升器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隨後,上升器將與環月等待的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者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
「月球挖掘機」也有機械臂和鑽具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那麼這臺「月球挖掘機」是如何挖土的呢?
探測器經受住超過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克服了測控、光照、電源等方面的條件約束,依託全新研製的地外天體樣品採集機構,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兩種方式分別採集月球樣品,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
「表取」,顧名思義就是從月球表面通過機械臂和機械爪的配合,抓取一部分月壤。而「鑽取」則是要通過特殊的鑽頭,鑽到月表以下兩米左右的位置,把月壤整體取出來。
「土特產」啥時候能到?

那麼,大約2千克的月壤,嫦娥五號帶回來還有多久呢?
據了解,嫦娥五號任務完成預計需要20餘天,完成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之後,接下來將迎來5個挑戰。
首先是月面上升階段,嫦娥五號上升器帶著裝封好的月面樣品放入上升器中,上升器從月球表面起飛。接著,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上升器起飛之後與在環月軌道待命的軌跡組合體再次碰頭,實現交會對接,把樣品轉移到返回器裡。
這時才啟程飛回地球,軌道器帶著裝有樣品的返回器一起,輕裝上路,從月球上空飛回地球上空。途中要穿越地球大氣層,飛到地球上空之後,返回器與軌道器分離,包裹著月球樣品的返回器穿過地球大氣層。最後返回器著陸,嫦娥五號返回器最終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完成搜索與回收。
若月球採樣成功,將成美、蘇之後的航天大國
追溯歷史,人類的無人月球採樣是在50年前,蘇聯於1970年9月12日,發射了世界第一個無人月球採樣返回探測器——「月球16號」,並將101克月壤樣本帶回地球。
本次嫦娥五號的月球著陸區名叫「風暴洋」,是從未有過任何人類探測器到訪過的地方,無疑是月球最值得探索的區域之一。嫦五的挑戰是帶回大約2千克的月壤,若實施成功,中國將成為繼蘇聯和美國後,世界第三個帶回月球樣本的國家。
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任務圓滿成功之後,它不僅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將完成「繞、落、回」 三步走發展戰略,也將成為人類時隔44年來第一個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瀟湘晨報記者李瓊皓 綜合國家航天局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