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關注 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完成 嫦娥「五姑娘」,期待你回家!

2020-12-05 騰訊網

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是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

嫦娥五號月面起飛精彩回放

自12月1日23時11分成功落月以來,嫦娥五號在約48小時內迅速完成了「挖土」「打包」「升旗」「起飛」等一系列工作,攜月球「土特產」即將返回地球。

國家航天局供圖。張高翔 攝

「挖土」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會從月球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平穩著陸於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後,嫦娥五號隨即開展月面自動採樣工作。

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探測器要經受住超過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克服了測控、光照、電源等方面的條件約束,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

科研人員為嫦娥五號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介紹道:「鑽取就是通過空心鑽杆的取芯機構,鑽到月球表面兩米深以下處,得到深層樣品的層理信息。表取就是採用機械臂末端固定鏟挖型採樣器,進行表層和次表層月壤採集,實現多點、多次採樣。」這兩種方式互為備份,不僅可以提高採樣的成功率和可靠性,同時也能夠獲得更為豐富的樣品種類,為後續科學家研究提供更多可靠的原始資料。

「鑽取初步考慮是0.5公斤,表取是1.5公斤。」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曾透露。12月2日4時53分,經過3個多小時的持續作業,嫦娥五號鑽取子系統順利完成鑽取採樣任務。

另一廂,表取採樣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用於表取的機械臂頗為搶眼,臂杆長3.7米,由數十個關節組成。由於著陸區域條件較好,嫦娥五號的採樣工作比預想更為順利,僅用19個小時便提前完成月表自動採樣任務。

「打包」

相比月面極高真空的環境,地球表面包裹著大氣層,大氣環境中不僅有氣體成分,還漂浮著各種固體顆粒,如果月球樣品接觸到大氣中的這些物質,就會造成汙染,導致月球樣品科研價值大打折扣。

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模擬圖。北京飛控中心 供圖

如何將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樣品在無人條件下進行「打包」,並保證樣品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不受汙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10所研製的月球樣品密封封裝子系統給出了「答案」,該系統能夠自動承接、封裝月球樣品並具有密封功能的裝置,可將採集到的月球樣品「打包」返回地球。

做好封裝「打包」工作尤為重要。在封裝過程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29廠設計師創新出一種「雙管單袋」的鑽進取芯方案。鑽取到的月球樣品,進了取芯管後,取芯軟袋拉繩隨之上提,樣品就被自動裝進軟袋裡。由於質地柔軟,軟袋可以很方便地進行纏繞封裝,再放入初級封裝裝置內。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國家航天局原局長欒恩傑形象地將鑽取封裝這一過程比喻成「裝香腸」。

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於12月2日22時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升旗」

緊鑼密鼓地開展「挖土」「打包」工作之餘,嫦娥五號探測器還不忘在月球上進行一場神聖的「升旗儀式」。點火起飛前,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實現月面國旗展開,這是中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國旗的「獨立展示」。

五星紅旗月面展示模擬圖

與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以及玉兔月球車上的五星紅旗採用噴塗方式不同,嫦娥五號這面「織物版」五星紅旗是一面真正的旗幟。這是五星紅旗在月球表面的又一次成功展示,也讓中國探測器在月面再次打上「中國標識」。

宇宙中擁有很強的電磁輻射,月球表面環境惡劣,溫差可達正負150攝氏度,這就決定了普通五星紅旗無法在月球上使用。為了讓五星紅旗能順利在月面上展開,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製團隊花費1年多時間進行選材,最終挑選出二三十種纖維材料作為候選。

通過熱匹配性、耐高低溫、防靜電、防月球塵埃等物理試驗,研製團隊最終決定採用某新型複合材料,既能滿足強度要求,又能滿足染色性能要求,從而保證五星紅旗能夠抵禦月表惡劣的環境,做到不褪色,不串色、不變形。

月面起飛前亮國旗 模擬圖

上升器太陽翼展開 模擬圖

中國航天科工國旗展示系統設計團隊開展技術研討。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供圖

嫦娥五號五星紅旗的平面運動包絡將近2000mm×900mm,但整個系統的重量只有1公斤。「雖然這只是一面薄薄的五星紅旗,但科技含量十分高。」五星紅旗展示系統項目指揮馬威感慨道。

「起飛」

當嫦娥「五姑娘」完成月面工作後,她就要踏上「回娘家」 的旅程。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返回地球可不容易,第一步能否「邁好」至關重要,這就涉及到中國航天史上另一個首次——月面起飛上升。

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瞬間 國家航天局供圖 張高翔 攝

順利完成月球樣品採樣封裝後,上升器就要準備月面點火起飛,這是一個高難度科目。眾所周知,運載火箭在地球起飛是有一套完備的發射塔架系統的,點火起飛位置也經過精確測算,飛行軌道更是一遍遍計算好的。但月面起飛就不一樣了,它沒有一馬平川的起飛地點,更沒有成熟完備的發射塔架,著陸器就相當於上升器的發射塔架,託舉著嫦娥「五姑娘」回家。

圖為12月3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上升器飛行過程。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嫦娥五號上升器在月面點火。國家航天局 供圖

點火起飛後,上升器經歷垂直上升、姿態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進入預定環月飛行軌道。隨後,上升器將與環月等待的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後者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

上升器點火起飛 國家航天局 供圖

此外,上升器還要克服地月環境差異、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等難題。月面起飛的時候,還無法像運載火箭一樣在地面發射前由地面人員完成測調和確認,必須依靠太空飛行器「自力更生」,實現起飛時自主定位、定姿。

月面起飛 模擬圖

為了確保上升器能夠順利起飛上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研製團隊進行了大量的試驗驗證,並建立了一整套環環相扣的系統保證任務,為嫦娥五號勝利邁出回家一步保駕護航。

12月3日23時10分,「滿載而歸」的嫦娥五號上升器從月面起飛,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後續,在完成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環月等待後,嫦娥五號將正式啟程返回地球。

新華社海報

【知識多一點】

關於這面五星紅旗的三個「1」

第1面「織物版」五星紅旗

與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以及玉兔月球車上的五星紅旗採用噴塗方式不同,嫦娥五號這面「織物版」五星紅旗是一面真正的旗幟。這是五星紅旗在月球表面的又一次成功展示,也讓中國探測器在月球上再次打上「中國標識」。

火工品是整個五星紅旗展示系統中最基礎的一環,如果它無法起爆解鎖,後續動作就無從談起。研製團隊將火工品放在-200攝氏度左右的液氮罐裡和高溫環境下進行幾十次試驗,模擬它在月球極大溫差環境下能否正常使用,確保五星紅旗能順利在月面上緩緩升起。

選材時間超1年

宇宙中擁有很強的電磁輻射,月球表面環境惡劣,溫差可達正負150攝氏度,這就決定了普通五星紅旗無法在月球上使用。科研人員通過高低溫試驗後發現,只有捲軸形式展開的五星紅旗比較平整,不會出現褶皺等情況。

如何保證五星紅旗展開時擁有足夠的強度,保持平整,研製團隊圍繞這一問題做了很多理論研究和模擬試驗。程昌表示,科研團隊在選材上花費的時間就超過1年,最終挑選出了二三十種纖維材料,通過熱匹配性、耐高低溫、防靜電、防月球塵埃等物理試驗,最終決定採用某新型複合材料,既能滿足強度要求,又能滿足染色性能要求,從而保證五星紅旗能夠抵禦月表惡劣的環境,做到不褪色,不串色、不變形。

重量只有1公斤

嫦娥五號五星紅旗平面運動包絡將近2000mm×900mm,整個系統的重量只有1公斤。選擇這樣的旗面尺寸是研製團隊經過綜合考慮的結果,目的是儘量突出視場效果,讓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既能看到月表、深空,也能看到著陸器;如果五星紅旗太大或太小,照片均無法呈現出豐富的元素。

立項之初,研製團隊先後論證過採用四級杆、三級杆和二級杆等方案,但考慮到複雜性和重量等原因,最終選擇使用二級杆的方式來呈現。

為了控制整個五星紅旗展示系統的重量,研製團隊還對結構進行了優化設計,在選取耐高溫、抗嚴寒材料的基礎上儘量將支架臂做薄、做小。系統使用的支架結構在空間環境中能承受住冷熱交變、空間輻照、極低真空等惡劣環境的考驗。

策劃:自然

編輯:楊倩

綜合整理自央視網、中新網、科技日報、人民日報、新華網、人民日報客戶端

【相關連結】

獨家視頻丨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著陸

嫦娥五號到底經歷多少挑戰?怎樣月面採樣?獨家專訪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

焦點訪談:嫦娥五號此次探月任務有多複雜?帶你一看究竟

【雲視角】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 每一次捷報背後都有雲南兒女的助力

雲關注 嫦娥五號】嫦娥五號昨晚成功落月!落在哪?幹了啥?這些知識點你肯定想知道

相關焦點

  • 【雲關注•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完成 嫦娥「五姑娘」,期待你...
    張高翔 攝「挖土」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會從月球採集約2公斤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平穩著陸於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後,嫦娥五號隨即開展月面自動採樣工作。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
  • 揭秘嫦娥五號任務全過程:到月球去挖土究竟有多難?
    身強體壯的「胖五」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再一次從這裡刺入蒼穹,帶著「五姑娘」嫦娥五號探測器飛向遠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這標誌著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正式拉開大幕。  對於月球這個地球唯一一顆天然衛星,中國人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歇。此前,我國已經完成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和嫦娥四號等5次任務,實現了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巡視探測。
  • 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
    原標題: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這一最新進展,引發外媒關注。
  • 外媒關注: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採樣並「打包」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這一最新進展,引發外媒關注。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月2日報導,據中國中央電視臺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的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嫦娥五號是在北京時間12月1日晚間11時許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這次嫦娥五號任務的目標是把月球巖石和土壤帶回地球進行分析。在今後兩天時間裡,該探測器預計將對其周圍環境進行勘測並採集月球表面物質。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打包"完成!
    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探測器經受住超過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克服了測控、光照、電源等方面的條件約束,依託全新研製的地外天體樣品採集機構,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兩種方式分別採集月球樣品,實現了多點、多樣化自動採樣。其中,鑽具鑽取了月面下的月壤樣品,機械臂則在末端採樣器支持下,在月表開展多種採樣。
  • 華春瑩:期待嫦娥五號探測器平安回家
    成功在月球著陸。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負責人薩韋利耶夫對此表示祝賀,並祝願中國圓滿完成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同日,歐洲航天局也在社交媒體上向中方表達祝賀。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華春瑩說:「這些天,中國很多民眾都像我一樣,密切跟蹤著嫦娥五號的軌跡,同嫦娥五號探測器一起遨遊太空。
  • 嫦娥五號如何在月球「挖土」「打包」航天專家揭秘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
    12月3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至此,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順利完成。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一起探訪嫦娥五號月球採樣回家之旅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嫦娥五號,歡迎回家!&nbsp&nbsp&nbsp&nbsp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2千克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嫦娥五號「挖土」任務完成,準備啟程回家啦
    原標題:嫦娥五號「挖土」任務圓滿完成,準備啟程回家啦摘要: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嫦娥五號月球「挖土」任務順利完成!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
  • 嫦娥五號最新消息 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
    現在看到的嫦娥五號最新消息是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於 12 月 1 日 23 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   12 月 2 日 22 時,經過約 19 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嫦娥五號「挖土」之旅開啟——有望實現中國航天史上多個「首次」
    此前,我國已經完成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和嫦娥四號等5次任務,實現了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巡視探測。 如今,中國航天的腳步要再往前邁出一步——採樣返回,即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獲取月壤樣品並返回地球。這是我國首次無人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 央視:嫦娥五號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嫦娥五號,月球 ——快科技...
    嫦娥五號發射之後,成功在月球著陸。據@央視新聞報導,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月面完成採樣封裝
    38萬千米外的月球,風暴洋東北部,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靜靜佇立,等候月面起飛時刻的到來。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許,月球坑窪不平的灰色表面上,點綴著幾朵綻放的深色「花朵」。那是嫦娥五號完成首次地外天體採樣後,留下的新鮮印記。摘回一片「明月」,這個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美好期盼,隨著48小時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翩然落月,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 嫦娥五號創5個首次 嫦娥五號任務紀實全紀錄
    嫦娥五號回來了!帶著月壤回來了!恰似一部追了23天的宇宙大片,人們期待著、盼望著,晝夜不息。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顆流星劃破天際,驚起一團煙雲,以百米衝刺的姿態迫不及待回到地球。九天攬月,這一刻,中國航天又創造新的歷史。  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原標題: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天津力量」助力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月球無人採樣任務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成功。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 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意義重大。
  • 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 嫦娥五號什麼時候返回地球
    (原標題:來自月球的「土特產」,嫦娥五號挖土「打包」完成)12 月 3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12 月 2 日 22 時,經過約 19 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 歡迎回家!一圖回顧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之旅
    【歡迎回家!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至此,嫦娥五號圓滿完成了首次從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接下來,找到並運輸返回器,以及對月壤分析任務的接力棒就要交給嫦娥五號在地面的人類「同事」了。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戰,對於嫦娥五號自身來說,這次任務的完成實現了中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即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首次地外天體的起飛、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首次攜帶樣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地球。
  • 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據@央視新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04:53,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12月1日23:00 許成功登陸月球表面後,探測器進行了一些相關的準備工作,如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