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嫦娥五號任務全過程:到月球去挖土究竟有多難?

2020-12-01 中國青年網

  11月24日凌晨,瓊北古邑,椰林深處,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身強體壯的「胖五」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再一次從這裡刺入蒼穹,帶著「五姑娘」嫦娥五號探測器飛向遠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這標誌著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正式拉開大幕。

  對於月球這個地球唯一一顆天然衛星,中國人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歇。此前,我國已經完成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和嫦娥四號等5次任務,實現了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巡視探測。

  如今,中國航天的腳步要再往前邁出一步——採樣返回,即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獲取月壤樣品並返回地球。這是我國首次無人月球採樣返回任務。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告訴記者,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軌工作效果圖,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供圖。

  從「月宮」瀟灑走一回再捎點「特產」

  隨著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人們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嫦娥家族:與嫦娥家族中前幾位姐姐相比,嫦娥「五姑娘」有什麼不同,她在大家族中又扮演著什麼角色,發揮著什麼作用?

  「首先是『外貌』即外觀造型不同。」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阮劍華介紹,與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四號相比,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技術跨度大、結構也更為複雜,它是由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返回器等四器組成。

  這四器就像「糖葫蘆」一樣,每一個都是單獨的個體,放在一起還能組合,比如著陸器和上升器「抱」在一起,就組合成了「著上組合體」,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就成了「軌返組合體」。四器「串」在一起,則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探測器。

  相應地,嫦娥「大姐」和「二姐」分別是一顆單獨的衛星,「三姐」和「四姐」則是由著陸器和月球車「兩器」組成。

  從這個角度來說,嫦娥「五姑娘」是嫦娥家族裡結構最為複雜的探測器。

  嫦娥「五姑娘」承擔的使命、任務目標也比較特殊。與前幾位姐姐不一樣,「五姑娘」要實現我國首次在地外天體無人採樣返回,開展月球樣品地面分析研究。

  阮劍華介紹,探月工程從立項之初,就設計了「繞」「落」「回」三步走戰略,這意味著嫦娥家族眾姐妹將擁有不同的命運和歸宿——

  2007年10月24日,我國成功發射嫦娥一號衛星,2009年3月1日,嫦娥「大姑娘」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為探月工程一期——「繞月探測」任務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衛星發射成功,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號衛星與圖塔蒂斯小行星由遠及近「擦肩而過」,首次實現我國對小行星的飛躍探測。

  嫦娥「二姑娘」,也因此成了我國第一個行星際探測器。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探測器著陸月面,次日,著陸器和巡視器互拍成像,嫦娥三號任務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探測。

  從此,嫦娥「三姑娘」永久留在了月面,常駐「廣寒宮」,和玉兔號月球車一起,遙望地球家園。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至今狀態良好,未來,嫦娥「四姑娘」還將和玉兔二號月球車一起,繼續月球背面的探索之旅。

  嫦娥家族此前的幾位「姐姐」,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誰也不能再次回到「娘家」,要麼留在月球,要麼去了更遠的深空。相比之下,嫦娥「五姑娘」就幸福多了:她從「月宮」瀟灑走一回後,還能捎點「特產」——月壤,再次回到地球母親的懷抱。

  如今嫦娥五號探測器已成功發射,一路高歌奔向月球,接下來採樣返回的旅程更加值得期待。

  取月壤「鑽」「鏟」「挖」「夾」十八般武藝齊上陣

  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環節。在這個階段,嫦娥「五姑娘」將在月面選定區域著陸,並「使出渾身解數」採集月壤,實現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

  裴照宇表示,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設計師們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

  當著陸上升組合體軟著陸在月球表面,嫦娥「五姑娘」就開始了為期2天的月面工作。

  「五姑娘」隨身攜帶的鑽取採樣裝置、表取採樣裝置、表取初級封裝裝置和密封封裝裝置等「神器」,將採取深鑽、淺鑽,以及「鏟土」「挖土」「夾土」等方式,採集約2公斤月壤,並進行密封封裝。

  這之後,「五姑娘」再經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地轉移和再入回收等過程,將月球樣品安全送至地球家園。

  完成月面工作後,「五姑娘」就要踏上「回娘家」的旅程了。

  萬事開頭難,想回娘家可不容易,第一步能否「邁好」至關重要。這就是涉及到突破我國航天史上的另一個「首次」——月面起飛上升。

  完成月壤採樣封裝後,「五姑娘」的上升器,要準備月面點火起飛,這是一個高難度科目。

  人們對於火箭的點火起飛較為熟悉,那是有一套完備的發射塔架系統的,點火起飛位置也經過精確測算,飛行軌道同樣是一遍遍計算好的。

  相應地,月面起飛就有所不同了,它沒有一馬平川的起飛地,更沒有成熟完備的發射塔架,著陸器就相當於上升器的發射塔架,託舉「五姑娘」回家。

  阮劍華說,月球表面環境複雜,著陸器不一定是四平八穩的狀態,很有可能落在斜坡上或者凸起、下凹等不同的地形上。這就給起飛帶來很大的難度。

  此外,「五姑娘」還要克服地月環境差異、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等難題。月面起飛時,「五姑娘」還無法像運載火箭一樣「在地面發射前由地面人員完成測調和確認」,而必須依靠太空飛行器「自力更生」,實現起飛時自主定位、定姿。

  阮劍華說,為了確保「五姑娘」上升器能夠順利起飛上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研製團隊進行了大量的試驗驗證,並建立了一整套環環相扣的系統保證任務,為嫦娥五號勝利邁出回家一步保駕護航。

  在太空打水漂再入返回地球家園

  當著陸器託舉上升器實現月面起飛上升後,嫦娥「五姑娘」將一路飛奔,直到月球軌道。

  在這裡,上升器還要和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把採集到的月壤轉移到返回器。

  裴照宇告訴記者,經過幾十年的實踐探索,我國在載人航天領域已經熟練掌握了近地軌道交會對接技術,但是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不僅在我國尚屬首次,在人類航天史上也是第一次。

  據他介紹,人類此前3次無人月球採樣任務,採用的都是月面起飛直接返回地球的方案;而嫦娥五號則是採用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技術,這為研製團隊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來自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嫦娥五號研製團隊,從上升器進入環月飛行軌道開始,一直到軌返組合體與上升器完成對接與樣品轉移為止,為嫦娥「五姑娘」設計了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軌返組合體與對接艙分離等一系列關鍵動作,助推嫦娥五號實現完美對接。

  當返回器帶著月壤,從38萬公裡遠的月球風馳電掣般向地球飛來,這時它的飛行速度是接近每秒11公裡的第二宇宙速度。一般從近地軌道返回的太空飛行器,其速度大多為每秒8公裡的第一宇宙速度。

  可別小看了這每秒3公裡的「速度差」。

  五院的科技人員做了一個類比:就好像扔石頭,同樣一塊石頭,從一層樓扔下去的速度,和從十幾層樓扔下去的速度肯定不一樣。同理,太空飛行器從數百公裡高的近地軌道返回,和從38萬公裡遠的月球返回必然不同。一旦速度過猛,返回器一頭撞向地球,後果不堪設想。

  必須讓返回器減速飛行。

  阮劍華說,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設計師們,為此提出了半彈道跳躍式再入返回技術方案,「就像在太空打水漂一樣,整個再入返回過程,就是讓返回器先高速進入大氣層,再藉助大氣層提供的升力,躍出大氣層,然後以第一宇宙速度『扎入』大氣層,返回地面。」

  現在,發射成功,只邁出了嫦娥五號任務的第一步。裴照宇說,接下來嫦娥五號還將經過11個階段,20餘天的在軌飛行過程,最終才能完成「挖土」並返回地球。期待嫦娥五號後續精彩旅程,期待榮耀歸來的那一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通訊員 龐丹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如果「嫦娥五號」能成功完成任務,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時間:2020-11-24 19: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 嫦娥五號今天凌晨就出發前往月球,此行的目的地是位於月球正面的呂姆克山脈,這裡是火山結構地區
  • 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
    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時間:2020-11-24 23: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嫦娥五號從發射到落月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   原標題: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專家介紹說,作為我國探月三期工程採樣返回任務的核心,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個器,包含15個分系統。與前幾位姐姐不一樣,「五姑娘」要實現我國首次在地外天體無人採樣返回,開展月球樣品地面分析研究。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事實上,嫦娥五號將帶回的「土」,具有更高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濃度,能幫助科學家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了解太陽活動,也將為人類開採月球資源鋪平道路。為了去月球「挖土」,主要航天國家都很拼。蘇聯月球16號探測器從月球取回了一塊101克的小樣本,月球20號探測器和月球24號探測器則分別採集到了55克與170克樣品;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間,美國通過阿波羅11號到阿波羅17號載人飛船實施了7次載人登月任務,除了阿波羅13號因發生故障中途返回,其餘6艘飛船皆完成登月,成功將12名航天員送上月球
  • 嫦娥五號如何在月球「挖土」「打包」航天專家揭秘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
    作為嫦娥五號「挖土」之旅的核心步驟,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整個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環節之一。先「挖土」,後「打包」,整個過程有多難,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任務細節?記者就此採訪了嫦娥五號任務相關專家。使出渾身解數開啟兩種「挖土」模式12月1日晚,嫦娥五號著陸上升組合體順利軟著陸月球後,這位勤奮的「五姑娘」就開啟了「挖土」模式:一種是鑽取,一種是表取。
  • 香港理大揭秘:如何助力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
    新華社香港12月17日電 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並實現了中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研發月壤表取採樣裝置的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科研團隊向新華社揭秘,他們如何助力嫦娥五號「挖土」成功。
  • 嫦娥五號如何在月球「挖土」「打包」 航天專家揭秘中國首次月面...
    12月3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至此,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順利完成。  作為嫦娥五號「挖土」之旅的核心步驟,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整個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環節之一。
  • 科技|到月球了!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科技|到月球了!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嫦娥五號任務將從月球採集約2千克月球樣品返回地球。現場視頻⬇️著陸過程中,著陸器配置的降落相機拍攝了著陸區域影像圖。
  • 為何要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的這次探測,或能改寫月球歷史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本次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去月球「挖土」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本次我國嫦娥五號任務從取樣地點到採樣重量上會有哪些特別之處呢?
  • 嫦娥五號如何「挖土」?好不容易去趟月球為何只取2公斤?
    嫦娥五號如何「挖土」?好不容易去趟月球為何只取2公斤?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計劃取回2公斤月球樣品。嫦娥五號究竟如何「挖土」並取回?
  • 時刻知道丨為什麼要去月球上「挖土」?這到底有多難?
    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說通俗一點,就是去月球上挖土並帶回家。為什麼要去月球上「挖土」?此次嫦娥五號出徵的預選著陸地區也很有特色,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其預計著陸地為月球正面風暴洋西北部呂姆克山脈附近的月海平原,是一個與以往美國阿波羅計劃和蘇聯「月球」號任務採集月壤時完全不同的新地點,此前從未有其他國家的探測器到訪過。
  • 嫦娥五號即將升空,中國要去月球「挖土」啦
    地月之間平均單程距離約為38萬公裡,走一個來回將近80萬公裡,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去月球「挖土」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本次我國嫦娥五號任務從取樣地點到採樣重量上會有哪些特別之處呢?月壤雖是土,價值抵萬金「月壤即月球的土壤,雖然在月球上唾手可得,但是對地球人來說卻蘊藏著巨大的科學價值。」
  • 「嫦娥五號」奔月「挖土」,揭秘背後技術和關鍵「神器」
    專家們通過一系列精巧的設計和技術攻關,確保了「嫦娥」完美落月。 粗精接力靈巧避障 嫦娥五號任務的落月和近月制動一樣,都只有一次機會,必須一次成功。由於還涉及採樣後上升器在月面起飛,所以嫦娥五號的落月過程也是為後續上升器在月面起飛選擇「發射場」的過程。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 嫦娥五號為什麼選擇在凌晨發射
    天氣網訊,近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的事情引來網友們關注,據悉,探月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那麼,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嫦娥五號為什麼選擇在凌晨發射呢?一起來看看吧。
  • 去月球上抓把土有多難?
    ——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當著陸器託舉上升器實現月面起飛上升後,嫦娥五號一路飛奔而去。但是僅僅依靠上升器是不能返回地球的,它需要飛到月球軌道上,在這裡與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把採集到的月壤轉移到返回器。在嫦娥五號任務之前,探月工程已連續成功實施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和嫦娥四號等5次任務。16年探月徵途,長三甲等4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火箭,完成了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等6次發射任務,成功率100%。這些執行過「嫦娥」發射任務的火箭,因此被稱為探月工程「四箭客」。
  • 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
    去月球「挖土」有多難?採回的月壤又對中國的太空探索有何種意義?央視新聞23日晚開始的「陪你追嫦娥」直播特別節目全都講明白了!  順利採集到這兩種樣品  有助於科學家對月球包括地球  甚至宇宙的起因開展相關研究  樣本封裝也有黑科技!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打包"完成!
    嫦娥五號探測器配置了降落相機、全景相機、月壤結構探測儀、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等多種有效載荷,能夠在月表形貌及礦物組分探測與研究、月球淺層結構探測等科學探測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相關閱讀: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順利完成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郭超凱)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順利完成。
  • 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原標題:出發,去月球「挖土」!剛剛,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5大知識點你要知道 摘要 【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成功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