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2020-11-27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如果「嫦娥五號」能成功完成任務,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今天凌晨4時30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著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奔向了月球。

  這次「嫦娥五號」肩負著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從月球採集約2公斤的樣本帶回地球。

  如果「嫦娥五號」能成功完成任務,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月巖標本——認知月球的來源

  1976年,當蘇聯的「月球24號」無人探測器帶著170.1克的月巖標本向月球揮手告別,此後44年間,人類再也未能獲得新的月巖樣本。

  目前,人類已知的月巖標本的來源有三個:

  1、外太空墜落到地表的隕石,這些隕石可能包含月球土壤及巖石;

  2、蘇聯曾進行3次「月球號」無人探測任務,總計帶回326克的月巖標本。

  3、美國曾進行6次「阿波羅」任務,在月球表面總共採集了2415塊標本,總計381.7千克。這些標本由多種不同的工具採集,包括錘、鏟、鉗以及鑽探等,這也是目前最具有研究價值的月巖標本。

  通過月巖樣品,研究人員可以在實驗室裡進行放射性定年分析,確定樣品所在位置的歷史年齡,繼而推算出月球的演化歷程,為未來月球基地的建設打下基礎。這些都是月球探測器上的儀器無法直接測量得到的。

  研究表明,這些樣品大多來自月球正面中低緯度的月海區域,形成年齡集中在32-46億年前。在這個範圍之外的月球歷史事件所對應的時間,全部是以此為基礎,參考其他觀測結果(主要是撞擊坑統計)推演得來的。

  這樣我們就建立起月球大約46億年的演化歷史,而地球以外的整個內太陽系所有行星的地質演化歷史,都可以通過月球樣本的基礎來建立。

  但由於月巖標本的來源僅存在於有限的區域內,這些巖石能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

  想要獲取更多的信息,唯一方法就是重返月球,去採集更多來自不同地質背景、形成於不同歷史時期的月球樣品。一旦對取回的樣本進行評估並確定了年代,我們就可以返回去校準其他天體的年齡,這可能會改變我們過去幾十年來對所有行星的看法。

  這正是嫦娥五號的最重要的意義所在。

  「嫦娥五號」——發現更多未知

  這一次嫦娥五號的著陸地點被定為蒙斯·呂姆克山(Mons Rümker),這是一座孤立的火山,高出平原大約1300米,周圍環繞著20多個圓形的熔巖穹丘,位於月球正面的西北方,南部為風暴洋,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區域,至今不到20億年。從已有的資料可知,這一帶分布著月表最年輕的玄武巖。

  在完成著陸後,嫦娥五號將研究並解決許多問題:

  1、呂姆克山區域的真實巖石年齡?

  雖然這裡與「阿波羅號」以及「月球號」同屬月海區域內,但距離甚遠。《科學》雜誌報導稱,此處可能在大約13億年前發生過火山噴發,晚於絕大多數月海玄武巖的噴發。但這些信息都來自較大誤差撞的擊坑統計定年模型,以往採集到的月巖標本並不能提供準確的巖石年齡。這次採樣返回,將校正該區域巖石年齡誤差,並完善撞擊坑統計定年的模型。

  2、風暴洋克裡普巖的具體形成過程是怎樣的?

  呂姆克山南部是風暴洋,這裡富含克裡普巖。克裡普巖是月球表面一系列以富集鉀、稀土元素、磷為特徵的巖石,但是過去美國和蘇聯帶回的月球巖石、月壤標本中並沒有直接發現完整的塊狀克裡普巖。這一次採樣將有一定概率發現保存完好的克裡普巖。

  3、月巖、月壤中是否還存在未知的礦物組合?

  人類對月球表面成分的認識,一直局限於已有的隕石和標本。此次採樣或許能發現過去未曾在月球巖石中發現的礦物。

  而從以往的分析來看,月球上鈦鐵礦、氦-3、稀土資源極其豐富。如果這次採樣能進行有效分析,可能會為未來的月球科研基地建設提供技術方案。

  4、月球正面真的存在水資源嗎?

  在人類的認知裡,月球表面十分乾燥,水資源成了約束月球基地建設,是資源開發的一個瓶頸。以往研究認為月球上的水主要賦存於極區的永久陰影區。但是,近些年最新的研究發現,月球非極區向陽面也存在微量的水分子。那麼這些水分子是從何而來?哪裡可能會存在水資源?這次採樣任務或許能有全新發現。

  為載人登月鋪路

  作為探月計劃的收官之旅,「嫦娥五號」探測器將走完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的最後一步,這也是未來載人登月計劃的第一步。

  除了完成科研任務以外,嫦娥五號將在技術上為載人登月計劃鋪墊道路。

  第一是要解決月球軌道上的對接問題,這需要大量人造衛星提供導航、測距和定位,難度可想而知;其次要解決返回地球的問題,不同於以往載人飛船計劃,由於地月距離遙遠,飛船必須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才能進入大氣層,如何解決因摩擦導致溫度過高的問題,也需要嫦娥五號進行測試驗證。

  當然在未來,要實現載人登月,我們還需要突破兩個關鍵技術:具有超大運載能力的火箭以及強大變軌能力的登月飛船。

  在「嫦娥五號」之後,我們還規劃了四期探月任務,每一步都是在為下一步做準備,每一步都十分謹慎。

  進入了新世紀,我們再次將目光看向了浩瀚太空,現在已經有實力去探索宇宙,而奔月這個自古以來的目標,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實現了。

  作者:家衡

(文章來源:OFweek)

(責任編輯:DF118)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時間:2020-11-24 19:3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上海給它配齊了錘子和鑽孔工具 嫦娥五號今天凌晨就出發前往月球,此行的目的地是位於月球正面的呂姆克山脈,這裡是火山結構地區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圖為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 供圖)華輿訊 據新華視點報導,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科研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月壤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橘紅色玻璃形式顆粒。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完成,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事實上,嫦娥五號將帶回的「土」,具有更高的天然放射性元素濃度,能幫助科學家研究月球地質演化歷史、了解太陽活動,也將為人類開採月球資源鋪平道路。為了去月球「挖土」,主要航天國家都很拼。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回」這一步的主任務,要實現月球表面採樣返回。這次嫦娥五號的任務是帶回約2千克月壤。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11月24日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空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嫦娥「二姑娘」,也因此成了我國第一個行星際探測器。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至今狀態良好,未來,嫦娥「四姑娘」還將和玉兔二號月球車一起,繼續月球背面的探索之旅。
  • 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
    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時間:2020-11-24 23:0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嫦娥五號從發射到落月需要經歷怎樣的過程?   原標題:3分鐘看懂為什麼要去月球挖土 這到底有多難?
  • 揭秘嫦娥五號任務全過程:到月球去挖土究竟有多難?
    從「月宮」瀟灑走一回再捎點「特產」  隨著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人們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嫦娥家族:與嫦娥家族中前幾位姐姐相比,嫦娥「五姑娘」有什麼不同,她在大家族中又扮演著什麼角色,發揮著什麼作用?  「首先是『外貌』即外觀造型不同。」
  • 科技|到月球了!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
    科技|到月球了!之所以選擇在這個這個區域降落並實施採樣,是因為科學家認為,這一區域比起之前美國和前蘇聯落月採樣的區域,從地質上來說,可能存在比較年輕的玄武巖,如果能獲得這裡新的樣本,將有助於推進對月球火山活動和演化歷史的認識。嫦娥五號開啟「挖土」模式北京時間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
  • 嫦娥五號為何奔月「挖土」?月球上什麼資源最重要?答案令人意外
    日前,我國又將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送上了地月軌道,嫦娥五號相比其他嫦娥系列的探測器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執行完任務之後,將會帶著採集的「月壤」返回地球。很多網友戲稱嫦娥五號奔月目的是「挖土」,那麼我們為什麼要去月球上「挖土」呢?
  • 月面「挖土」,嫦娥五號有絕招
    為何嫦娥五號任務此次選擇了兩種採樣方式「挖土」?有人採樣和無人「挖土」有哪些差異?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又有哪些重大意義呢?為何選擇兩種「挖土」模式據國家航天局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
  • 在月亮上「挖土」有多難?月壤又有什麼用?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著陸月球呂姆克山;12月2日4時53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01關注嫦娥五號探月三大難點嫦娥五號是迄今為止國內最複雜的太空飛行器,這次無人月面採樣返回從發射入軌到返回再入,共有11個飛行階段,可謂「步步驚心」。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環節。嫦娥五號如何採集月壤、又有哪些特殊本領將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順利「通關」保駕護航呢?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打包"完成!
    (原標題:月球挖土,「打包」完成!)嫦娥五號探測器配置了降落相機、全景相機、月壤結構探測儀、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等多種有效載荷,能夠在月表形貌及礦物組分探測與研究、月球淺層結構探測等科學探測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
  • 從挖土到運輸,嫦娥五號的「黑科技」有多強?
    嫦娥的「手臂」指哪挖哪挖土無疑是件揮汗如雨的體力活。嫦娥五號「挖土」的畫風又是如何?關節臂電機有2種,重的不到1斤,輕的不到半斤,個頭不大、力氣不小,而且靈活機動,精度可達1度以內,能讓嫦娥五號「指哪挖哪」。
  • 嫦娥五號如何在月球「挖土」「打包」 航天專家揭秘中國首次月面...
    12月3日,國家航天局發布消息: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至此,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任務順利完成。  作為嫦娥五號「挖土」之旅的核心步驟,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整個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環節之一。
  • 在月亮上「挖土」有多難?一文讀懂→
    嫦娥五號是迄今為止國內最複雜的太空飛行器,這次無人月面採樣返回從發射入軌到返回再入,共有11個飛行階段,一個又一個難題可謂「步步驚心」。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封裝,是嫦娥五號任務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環節。嫦娥五號如何採集月壤、又有哪些特殊本領將為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順利「通關」保駕護航呢?
  • 嫦娥五號為何要去月球「挖土」?此次月球之旅有哪些精彩看點?
    嫦娥五號計劃實現自動採集月壤再返回地球,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為何要去月球「挖土」?此次月球之旅有哪些精彩看點?月球上的「土」是怎樣的?嫦娥五號為何要去月球「挖土」?「月壤是從月球固體巖石圈到太陽系空間的過渡帶,包含著相關區域的大量信息。月壤的研究不僅涉及月球本身,而且還包含太陽系空間的物質和能量的重要信息。」
  • 嫦娥五號如何「挖土」?好不容易去趟月球為何只取2公斤?
    嫦娥五號如何「挖土」?好不容易去趟月球為何只取2公斤?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月球樣品。目前,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正按計劃進行表取採樣。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計劃取回2公斤月球樣品。嫦娥五號究竟如何「挖土」並取回?
  • 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
    去月球「挖土」有多難?採回的月壤又對中國的太空探索有何種意義?央視新聞23日晚開始的「陪你追嫦娥」直播特別節目全都講明白了!「挖土」?  順利採集到這兩種樣品  有助於科學家對月球包括地球  甚至宇宙的起因開展相關研究  樣本封裝也有黑科技!
  • 嫦娥五號落月挖土,淺析漫畫家們曾對月球有過哪些遐想
    不過,再頑皮的孩子也有長大離家的一天,我們享受母親溫暖懷抱的同時,從未停止對外界的探索,月球就是人類外太空探索的第一站,也將會是人類邁入太空文明的起點。今天一早,筆者就注意到一則消息,由中國發射的登月車嫦娥五號已經成功落月,正式開始挖土之旅。
  • 嫦娥五號探測器:「又輕又剛,「挖土」鑽杆費盡心機
    6日12時35分,裝有月壤的嫦娥五號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與上升器成功分離,進入環月等待階段,準備擇機返回地球嫦娥五號探測器「挖土」的關鍵部件——2.5米長的鑽杆及其結構件,是由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馬宗義團隊研製的碳化矽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製成。嫦娥五號的輕量化要求、複雜的月壤構成以及月球溫差變化,都對鑽杆的重量、剛度、強度和耐磨性提出了嚴苛的要求,常規金屬材料無法滿足要求,給鑽杆的研製帶來了極大挑戰。究竟用什麼材料好呢?
  • 為何要去月球「挖土」?嫦娥五號的這次探測,或能改寫月球歷史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本次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月球樣品中究竟有哪些奧秘值得我們如此費力去挖掘?回望歷史,人類在去月球「挖土」這件事上取得過哪些成就?本次我國嫦娥五號任務從取樣地點到採樣重量上會有哪些特別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