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沒有嫦娥和玉兔,中國的「探月之路」也從未停歇

2020-11-26 西部網

在許多古代文明中,月亮都被奉為神明。但中國的古人認為,月亮是仙女的宮殿——美麗的嫦娥懷抱玉兔,從那裡眺望人間。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失望地發現:月亮上沒有嫦娥、沒有玉兔。它清冷、寂靜、荒涼一片。即便如此,人類依然在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推動下,不斷向它靠近。

2004年,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立項啟動。第一個月球探測器便以傳說中的仙女命名,它就是——「嫦娥一號」。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奔月而去。11月5日,它開始繞月飛行,不斷地拍照、測距,向地球上的人們發回九天之外的風景。依靠它,我們繪製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張完整的高精度月球表面影像圖和月壤主要元素分布圖。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已經繞著月球飛行了5514圈,燃料即將耗盡。這位「仙女」正在走向生命的終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探月工程首任總指揮 欒恩傑:當時提出的方法很多,但是比較好的各種方案(當中)就是我們就撞月。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吳偉仁:之所以選擇這麼讓它硬著陸,也是為了以後我們嫦娥三號要在月球上進行軟著陸做一點技術和一些經驗上的準備。

2009年3月1日16時,「嫦娥一號」減速變軌,伸展著雙臂向月面落去。直到生命最後時刻,它仍在傳回圖像與數據。 16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墜落在預定撞擊點,長眠在了月亮的懷抱裡。

仙女,晚安!

2010年10月1日19點,伴著《新聞聯播》的片頭曲,中國探月的又一位「仙女」——「嫦娥二號」探測器翩然升空。它的首要使命,是為後續到來的「嫦娥三號」的預定落月點區域進行「地毯式」的高清晰度拍攝,為中國太空飛行器的首次月面軟著陸打牢根基。之後,「嫦娥二號」開始拜訪「鄰居」。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 吳偉仁:(嫦娥)二號的最大特點是一探三,就是用一個備份星,最後我們實現了對月球的探測,對日地拉格朗日二點的探測。還對小行星4179,它的學名叫圖塔蒂斯,這麼一個小行星的探測。

「圖塔蒂斯」又名「戰神」。2012年12月13日,來自中國的「仙女」追上了「戰神」,抓拍到了有史以來第一組「戰神寫真」。拍完照,「嫦娥二號」已經離開地球700萬公裡了。它完成了全部使命,從此「流浪」夜空。

如今,「嫦娥二號」已經成為一顆繞著太陽運行的「人造小行星」。大約在2028年,這位「流浪的仙女」將路過地球附近,從太空中遙望家園。

仙女,一路平安!

2013年12月14日,21點11分,「嫦娥二號」的「妹妹」——「嫦娥三號」探測器,穩穩地落在了月面上。而後,她輕輕放下懷抱中的「玉兔」號月球車。這隻銀色的「小兔子」回頭看了仙女一眼,然後開始了自己的巡月之旅。月夜,它蜷成一團,在寒冷的黑暗中睡去;月晝,它舒展筋骨,繼續探索前行。 直到有一天,它停了下來。

玉兔:啊,我壞掉了。

2014年1月25日,「玉兔」發了一條微博,瞬間牽動人心。

嫦娥三號月面巡視器副總指揮 張玉花:確實我們在故障復現的時候才發現,在追溯前面的照片有在月面留下比較深的車轍。這個過程當中也能夠看到石塊,有可能在(經過)深的車轍和石塊的過程當中把電纜就鉤到了。

中國探月工程二期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 孫澤洲:這些電纜出線口、進線口感覺是這些電纜出現了鬆脫,運動之後呢再機械磨損,最終可能就導致了某一個供電路的短路。

2016年7月31日,在超期工作兩年半後,「玉兔」號陷入了永久的沉寂。這隻勤奮的「小兔子」,將被許多人銘記於心。「嫦娥三號」落月區域已被正式命名為「廣寒宮」。這位「仙女」至今仍在工作,她將如傳說中一樣,在這裡「長住」下去。

仙女,保重!

從古至今,月亮總是把正面朝向地球。它的背面蘊藏著重大科學價值和月球的古老秘密。2018年12月8日凌晨,「嫦娥四號」 探測器順利升空。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 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它攜帶的 「玉兔二號」刻下了人類在月背的第一行印跡。通過中繼星「鵲橋」,「嫦娥四號」始終與地球保持通話,一系列任務迅速展開。

首先「嫦娥四號」是一位「護士」,它給月球「測量體溫」,幫助人類繪製出第一份完整的月球全天溫度曲線圖。

「嫦娥四號」還是一位「觀測員」,它承擔了人類在月球背面的首次低頻射電天文觀測,傾聽「來自宇宙的聲音」。

「嫦娥四號」還是一位「園丁」,它攜帶的特製容器裡,裝著地球植物的種子。

2019年1月4日,這位全能的「仙女」,在荒蕪的月球上第一次培育出了植物的嫩芽。或許將來,我們仰望夜空,能看到月亮上開滿鮮花。

女兒:爸爸,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和玉兔嗎?

父親:當然有啊。

女兒:她們是吃了仙藥飛上去的嗎?

父親:不是。是我們中國的科學家,把她們送上去的。

編輯:張娟

相關焦點

  • 月亮上沒有嫦娥和玉兔,中國的「探月之路」也從未停歇→
    在許多古代文明中,月亮都被奉為神明。但中國的古人認為,月亮是仙女的宮殿——美麗的嫦娥懷抱玉兔,從那裡眺望人間。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失望地發現:月亮上沒有嫦娥、沒有玉兔。它清冷、寂靜、荒涼一片。即便如此,人類依然在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推動下,不斷向它靠近。2004年,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立項啟動。第一個月球探測器便以傳說中的仙女命名,它就是——「嫦娥一號」。
  • 月亮上沒有嫦娥和玉兔,中國的「探月之路」也從未停歇→
    在許多古代文明中,月亮都被奉為神明。但中國的古人認為,月亮是仙女的宮殿——美麗的嫦娥懷抱玉兔,從那裡眺望人間。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失望地發現:月亮上沒有嫦娥、沒有玉兔。它清冷、寂靜、荒涼一片。即便如此,人類依然在好奇心和求知慾的推動下,不斷向它靠近。2004年,中國首次探月工程立項啟動。
  • 「嫦娥玉兔」探月記|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電話聲:嘟……嘟……)嫦娥五號:喂?玉兔二號:(迫不及待)喂?哪位?嫦娥五號:我是嫦娥五號小姐姐。你是哪位呀?玉兔二號:哇塞!是五姐嗎?你什麼時候來到月球上找我和四姐玩呀?我們都快想死你啦!嫦娥五號:是呀,小兔子。我的任務是要在月亮上挖點土,然後從月球上起飛,要帶著這些土返回到地球。再把珍貴的月壤送到師父們的手中去做研究呢。玉兔二號:啊?五姐,原來你來月亮上就是為師父們弄點土呀。我還以為你會來在這裡陪我們呢。可是,月亮上的土有什麼稀罕的。
  • 「嫦娥玉兔」探月記 | 嫦娥五號:月球,我來了!
    玉兔二號:(迫不及待)喂?哪位? 嫦娥五號:我是嫦娥五號小姐姐。你是哪位呀? 玉兔二號:哇塞!是五姐嗎?你什麼時候來到月球上找我和四姐玩呀?我們都快想死你啦! 嫦娥四號:是呀,五妹。快來和我們團聚吧。 嫦娥五號:四姐,小兔子,你們好呀,我也很想你們!
  • 從太空艙到北鬥,從玉兔探月到天問一號上火星,60年追逐從未停歇
    「天問一號」探測任務是中國首次獨立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它將一次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項工作,主要任務是對火星的土壤、大氣進行分析和拍攝相關照片資料,這在全球是首例。若成功到達目的地,我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首次探索火星就完成軟著陸的國家。預計天問一號將要飛行約5500萬公裡,大約七個月的時間才能到達火星。
  •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發射在即,一起回顧中國探月工程
    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到月亮上觀光探秘,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的憧憬和追求,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中國人的浪漫想像開始成為現實。  【嫦娥工程,中國的探月之旅啟航】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從此,中國的探月工程誕生了。
  • 解放軍報探月特刊|風暴洋:中國探月新地標
    與其他採樣地點相比,嫦娥五號選取的著陸點緯度更高,且此前從未有人涉足。雖然中國探月工程起步晚,但每一步都穩紮穩打,每一個選址都頗具考量。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行星科學研究所肖龍教授參與了嫦娥五號採樣點的選址工作。他表示,著陸點要遠離以往的著陸採樣區,要有與以往不同的樣本,能回答以往尚沒有解答的科學問題。
  • 都是探月,「嫦娥五號」和「玉兔號」究竟有啥區別?
    隨著「嫦娥五號」順利實現月面軟著陸,「挖土」和其它科學探測工作順利開展,我國探月工程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其實很好理解,「嫦娥五號」是月球探測器,「玉兔號」是月球巡視器,俗稱「探月機器人」。兩者的功能不完全一樣。
  • 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嫦娥七號提上日程,簡單回顧中國的探月之路
    此間的十三年,我國先後發射了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及嫦娥四號,完成了獲取清晰、詳細的月球表面影像數據和月球極區表面數據,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巡視和月背軟著陸等任務。根據我國「繞、落、回」三步的探月工程計劃,嫦娥五號邁向的正是第三步。
  • 羅瑾 ‖ 嫦娥奔月的地方——《迪山日記》研究之三⑦:探月
    嫦娥一號發射升空(圖片來自網絡)作為地球唯一的衛星,月亮「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千百年來,關於月亮的傳說數不勝數,人類從未停止對月球的渴望與探索。從奔月神話到太空「網紅」——嫦娥、玉兔和鵲橋的故事浩瀚星空,皎潔明月,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隨著我國航天事業不斷前進,「奔月」的神話傳說有了變成現實的可能。
  • @三亞「嫦五」出徵在即,細數「嫦娥」的奔月之路
    11月17日,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玉兔二號、鵲橋號全家福。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
  • 尋蹤人類探月之旅——賞月 奔月 望月 探月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探索未知領域的奔月之路在近期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近年來,全球迎來了新一輪探月熱潮,各國更加注重月球資源的勘探、開發和利用,構建長期月球基地。
  • 「嫦娥玉兔」探月記丨你必須知道的探月往事
    嫦娥四號:好了好了,小兔子。你看嫦娥五妹足足帶了四個主要部件,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這「四件套」各司其職,才能順利地來到月球 「打個來回」,所以她的體重達到了8噸,比我和你加起來還沉!  玉兔二號:我可不想變成一隻肥兔兔。
  • 科技改變視野,科學家在月球發現了嫦娥和玉兔
    關於月亮的故事我們講了一代又一代,神秘的廣寒宮、美麗的嫦娥姐姐、可愛的玉兔、古怪的桂樹等等這些都真實存在嗎?現在的人們已經了解這僅僅是美麗的傳說。但可惜的 是月球荒無人煙,既沒有空氣更別談液態水。嫦娥和玉兔在此種環境更是無法生存。那麼我們所看到的嫦娥和玉兔又指代的是什麼?月面上會有一些陰影,早期的天文學家稱之為月海,隨著科技進步後來探測的結果是,他們其實只是月球上一些比較低洼的地形,絕不可能是液態水。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一文回顧中國的探月之旅
    如果這個過程得到圓滿完成,中國的探月工程「繞、落、回」也將圓滿完成。那麼,中國便實現了對月球從全面、局部、深入的探測,在科學理論、技術上取得長足進步,中國探月工程也為人類對月球的探測做出了新的貢獻。著陸器上還搭載著月球車—玉兔號,它們身上攜帶的相機拍下了彼此的身影,這樣廣寒宮、玉兔的神在月球上成為了現實。嫦娥三號調查了著陸區與巡視區月表地形地貌與地質構造、著陸區與巡區月表物質成分、月球內部結構以及可利用資源以及探測地球等離子體層以及開展月基光學天文觀測。2013年12月16日,中國官方宣布嫦娥三號任務獲得成功。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創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長紀錄。
  • 玉兔重回月宮歷險記
    「嫦娥四號」著陸器中載著一輛「玉兔二號」月球車,那才是我真正的座駕呢!而且,「嫦娥工程」是我國的探月工程的名稱,這次去月球我還身負一個任務,就是降落在我國從未到達過的月球背面,並拍下一張照片。在沒有大氣層的月球上著陸時,會使用小型火箭技術,以反向推力減速;在防熱技術上,會採用耐高溫材料和散熱技術,如燒蝕氣化散熱技術就是採用玻璃鋼材料製成太空飛行器的保護罩,在遇高溫時,通過升華(氣化)而減少熱量向結構內部的傳遞;著陸技術除減速外,還要掌握好著陸時間、落點和姿態。
  • 月亮上沒有嫦娥,但有嫦娥四號,猜猜中國科學家在月亮上發現了啥
    這裡的嬋娟指的就是月亮。自古以來,不管是文人墨客,還是普通老百姓,都對月亮充滿了嚮往。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月球神秘的面紗也悄悄地被我們摘下。不過現實裡的月亮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般燈火通明,沒有廣寒宮,沒有玉兔,更沒有嫦娥,只是一顆坑坑窪窪又載滿寂寞的荒涼星球。然而即便這樣,也阻止不了天文愛好者們和科學家對於月球的嚮往。
  • 再憶「玉兔號」月球車 探月「嫦娥」張玉花這樣說
    張玉花在上海科普大講壇上中新網上海12月20日電 「啊......我壞掉了。」月球車玉兔2014年初在社交平臺微博上發布的這條信息曾讓人揪心不已。本周末在上海科技館舉辦的上海科普大講壇上,探月「嫦娥」張玉花回憶起這一刻仍難掩遺憾,「有一次有人問我,如果想像一下你能到月球上去,你想幹嘛?我說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我的『玉兔一號』(玉兔號月球車),我想看看還能不能修好它。」張玉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探月工程負責人、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是航天人眼裡的現實版探月「嫦娥」。
  • 「玉兔」今天早晨5點左右別「嫦娥」獨巡月球村
    嫦娥三號完美落月後,還要經過8小時的準備,預計今天早晨5點左右,著陸器和月球車分離,各自開展工作。著陸器「不挪窩」,就位探測。而巡視器,也就是月球車,將在月面巡視行走。自此,玉兔號正式走向探月之路。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一文回顧中國的探月之旅!
    如果這個過程得到圓滿完成,中國的探月工程「繞、落、回」也將圓滿完成。那麼,中國便實現了對月球從全面、局部、深入的探測,在科學理論、技術上取得長足進步,中國探月工程也為人類對月球的探測做出了新的貢獻。 「落」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當月14日成功軟著陸於月球雨海西北部,這個著陸點被命名為「廣寒宮」。著陸器上還搭載著月球車—玉兔號,它們身上攜帶的相機拍下了彼此的身影,這樣廣寒宮、玉兔的神在月球上成為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