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即將發射,嫦娥七號提上日程,簡單回顧中國的探月之路

2020-09-11 神州上卿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拉開了我國月球探測「嫦娥工程」的序幕。今年年底,嫦娥五號即將發射登月,採集月球樣品後返回地球。此間的十三年,我國先後發射了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及嫦娥四號,完成了獲取清晰、詳細的月球表面影像數據和月球極區表面數據,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巡視和月背軟著陸等任務。根據我國「繞、落、回」三步的探月工程計劃,嫦娥五號邁向的正是第三步。

嫦娥一號設計壽命為一年,自2007年10月24日發射後,於2009年3月1日完成任務,撞向月球。嫦娥一號外形與東方紅三號衛星相似,太陽帆板展開後長約18.1米,重2350千克,主要任務是在月球表面200公裡高度的極地軌道繞月飛行,對月球表面進行勘測,獲取月球三維影像,分析月面元素、物質分布等。嫦娥一號不辱使命,飛行494天,獲取了全月球圖像,傳回有效科學探測數據1.37T,最終撞向了月球的「豐富海」。很多網友想問,為什麼讓嫦娥一號主動撞向月球?嫦娥一號最終必然會墜落在月球上,不如讓其主動撞向月球,掀起月球大量塵埃,以此獲得更多數據。

嫦娥一號模型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同樣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作為嫦娥一號的備份星,除了完成嫦娥一號的同樣的任務外,還完成了進入日地拉格朗日L2點環繞軌道進行深空探測實驗。嫦娥二號同樣沿用的是東方紅三號的衛星平臺,重量2480千克。2011年8月25日,經過77天飛行,受控的嫦娥二號準確進入距離地球約150萬公裡的日地拉格朗日L2點環繞軌道,以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從月球軌道出發抵達該點的國家和組織。當前,嫦娥二號已成為太陽系裡的一顆小行星,在環繞太陽的橢圓軌道運行。

嫦娥二號軌道示意圖

2013年12月2日,又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嫦娥三號被長三乙運載火箭送入太空。與嫦娥一號、嫦娥二號不同,嫦娥三號是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包括著陸器和巡視器兩部分,巡視器又名玉兔號。2013年12月4日,嫦娥三號成功軟著陸在月球雨海西北部,並於15日完成著陸器與巡視器的分離,開始了規定的科學探測任務。進入第四月晝工作期後,嫦娥三號的著陸器轉入長期管理模式,利用月基天文望遠鏡、極紫外相機以及工程載荷月塵測量儀等有效載荷對月球進行長期探測。截至2020年9月1日,已落月2453天的嫦娥三號,其著陸器部分科學載荷仍在工作,並且獲得了最新成果。然而,嫦娥三號的巡視器玉兔號遇到了一些問題,2014年1月25日,玉兔號進入第二次月夜休眠,受到月面複雜環境的影響,其機構控制出現異常。2014年2月10日,第一次玉兔號喚醒失敗,兩日後,玉兔號成功被喚醒,但是出現的「機構控制異常」問題未能解決,故障未能排除。甦醒的玉兔號只能「帶傷」工作,慶幸的是其搭載的科學儀器都運行正常。2016年7月31日,設計壽命只有十個月的玉兔號,超額完成任務,停止工作,並於8月4日正式退役。嫦娥三號對於中國探月工程的意義非常重大,為後期的探月任務鋪平了道路。

玉兔號巡視器

2018年12月8日,依然是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嫦娥四號順利升空飛向月球。2019年1月3日早上,一噸多重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成功。隨後,通過「鵲橋」中繼星的中繼通信,地球獲得從著陸器拍攝的第一張月背圖像。嫦娥四號探測器是嫦娥三號的備份,同樣由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嫦娥四號的巡視器又名「玉兔二號」。嫦娥四號是世界上第一個在月背軟著陸的探測器,其主要任務為,更深層次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截止2020年8月13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21月晝工作期,到目前,其在月背工作時長已突破600天,月球車累積行駛520米左右。與月球正面不同,月球背面電磁環境非常乾淨,對研究恆星起源和星雲演化有重要作用。

玉兔二號巡視器

根據中國航天的消息,嫦娥五號預計在10月底發射升空。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全重8.2噸,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和上升器四部分組成,主要完成探月工程的第三期任務——月球取樣返回。嫦娥五號將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嫦娥五號月球取樣返回,預計任務時間為13天,將驗證月球軌道的交會對接、月面採樣、上升器起飛和高速再入返回等關鍵技術,同時也在為未來的載人登月返回進行技術驗證。

嫦娥五號探測器結構圖

根據慣例嫦娥五號同樣應該有一個備份——嫦娥六號。嫦娥六號會根據嫦娥五號完成任務的情況,決定在月球什麼地方進行採樣返回。根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消息,與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不同,嫦娥七號主要任務是實現在月球南極著陸,開展極區環境與資源勘查。據悉,嫦娥七號由軌道器、中繼衛星、落月器、巡視器、飛越器五個部分組成。嫦娥七號之所以對月球南極地區進行資源探測,主要是因為南極中有大量水冰,那是未來深度開發月球的基礎性資源。

根據國家航天局消息,除了嫦娥五號外,還有三次探月任務,也就是說,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是嫦娥八號任務。我們最滿懷期待的,應該是屬於中華民族自己的載人登月,隨著長徵九號的驗證落實,預計在2028年前後可以實現。最後,預祝我國後續的探月任務一切順利。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發射在即,一起回顧中國探月工程
    央視新聞發布海報,今日18時將直播火箭發射全程,讓我們預祝長徵五號嫦娥五號十全十美!同時,小編帶你一起回顧「嫦娥」家族的奔月之路!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到月亮上觀光探秘,成為千百年來人們的憧憬和追求,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中國人的浪漫想像開始成為現實。  【嫦娥工程,中國的探月之旅啟航】  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並命名為「嫦娥工程」,從此,中國的探月工程誕生了。
  • 回顧「繞」「落」「回」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我國的偉大壯舉!
    回顧「繞」 「落」 「回」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我國的偉大壯舉!我們今天就來簡單回顧一下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的發展歷程。 2004年我國探月任務正式定項,被命名為「嫦娥工程」,月球探測器名為「嫦娥」,月球車被稱為「玉兔」,中繼星叫「鵲橋」,玉兔嫦娥著陸區叫為「廣寒宮」,從2004年開始,嫦娥就已正式向月球進發。
  • 嫦娥五號即將奔月!100秒回顧中國探月之路
    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嫦娥五號探測器計劃11月下旬擇機發射探月,中國人的千年夢想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任務的成功實施已圓滿完成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嫦娥五號即將奔月目標是獲取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屆時「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將圓滿完成加油,中國航天!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的探月之路
    中國探月工程用這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來命名,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表達了「奔月」這個主題。明朝唐伯虎的《嫦娥執桂圖》,題詩為「廣寒宮闕舊遊時,鸞鶴天香卷桂旗。自是嫦娥愛才子,桂花折與最高枝。」廣寒宮、玉桂都是月球的別稱同時,嫦娥工程的標誌也富有寓意:整體落筆是以中國書法的風格勾勒出一輪彎月;形態上是漢字中的「月」。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一文回顧中國的探月之旅
    如果這個過程得到圓滿完成,中國的探月工程「繞、落、回」也將圓滿完成。那麼,中國便實現了對月球從全面、局部、深入的探測,在科學理論、技術上取得長足進步,中國探月工程也為人類對月球的探測做出了新的貢獻。,中國的探月之旅。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一文回顧中國的探月之旅!
    如果這個過程得到圓滿完成,中國的探月工程「繞、落、回」也將圓滿完成。那麼,中國便實現了對月球從全面、局部、深入的探測,在科學理論、技術上取得長足進步,中國探月工程也為人類對月球的探測做出了新的貢獻。 回顧我國的探月曆程,在月球探測正式立項之前,我國科學家已經開展了十多年的前期準備工作,可謂是「十年磨劍」。
  • 嫦娥五號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成就,回顧嫦娥五號探月之旅(珍藏版)
    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 嫦娥五號是迄今難度最大的探月任務,為此我國延期了3年才發射
    延期3年後,「嫦娥五號」更成熟了「中國探月工程」就是我國航天領域的發展史,因為整個過程中所有的儀器設備,都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拿這次的「嫦娥五號」來說,也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獨立研發的,同時,「嫦娥五號」也是我國第一個無人月面採樣返回的航天探測器。
  • 嫦娥五號|回顧嫦娥探測器的探月曆程,展望未來十年的探月規劃
    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正式立項,並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的戰略規劃;「繞」是指繞著月球飛行;「落」就是在指定的地點進行軟著陸;「回」就是帶著土壤從月球回到地球;2007年我們嫦娥一號發射成功,實現了我們探月工程的第一步戰略目標,繞月飛行,整個探測時間長達16個月;2010年嫦娥二號探測器升空
  •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開啟中國探月新篇章
    在嫦娥五號之前,嫦娥探月的腳步在浩瀚星路上從未停止。中國探月工程至今為止已經經歷了十六個年頭的歲月,也在一步一步靠近當初規劃的藍圖——總的來說,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三個步驟。第一步:「繞」發射繞月衛星,這一點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已經成功實現。
  • 進度喜人,嫦娥五號年內發射,嫦娥七號任務已擬定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成功發射升空,順利進入地月轉移軌道。2013年12月16日,中國官方宣布嫦娥三號任務獲得成功。2016年8月4日,「玉兔號」月球車正式退役。「嫦娥四號」探測器,簡稱「四號星」,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星。
  • 帶你親眼見證中國首次可返回的登月發射,「嫦娥五號」來了!
    從2007年發射了嫦娥一號開始,我們國家的嫦娥飛天之路已經13年了,就在今年的11月份,嫦娥五號也即將出發! 你還記得嫦娥一號當時到月球之後做了什麼嗎?當年它是到月球拍了一張月球表面的照片,這一次亟待出發的嫦娥五號的任務則是要帶月球上的一抔土回來,即將踏出中國探月工程的「繞、落、回」的最後一小步「回」,會實現中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可以說中國航天史即將被刷新。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回顧嫦娥探月之旅
    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此次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窗口時間,是在綜合考慮地月位置關係等因素基礎上,經過軌道設計選擇出的最佳發射時間。
  •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
    新華社福州9月19日電(記者張逸之、秦宏)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
  • 120秒視頻回顧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發射、落月、採樣精彩瞬間
    120秒視頻回顧探月工程嫦娥五號發射、落月、採樣精彩瞬間 ,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發話了!「嫦娥五號」年底前發射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
  • 嫦娥五號即將奔月 BJ40軍團直抵文昌助力中國航空
    嫦娥奔月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 人類對太空的憧憬與夢想也從未止步。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51年後的11月底中國人自主研發的嫦娥五號登月探測器即將發射,同時將具有重要科研價值的月球表面樣本帶回地球。
  •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預計今年年底前發射「嫦娥五號」
    央廣網北京9月20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日前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表示,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年底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挖土」的同時,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在幹嘛呢?
    近日,隨著嫦娥五號的升空,可以說中國的探月工程火遍了全國,特別是這兩日嫦娥五號在月球軌道分離了著陸器和上升器還沒多久,昨夜又傳來好消息,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已成功軟著陸,探測器於12月1日23時許成功著陸月面後,開展了太陽翼展開、機構解鎖等相關準備工作。
  • 時刻知道丨嫦娥五號即將升空,為何這是我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
    21日上午,「嫦娥五號」月球探測任務組織發射前系統間全區合練,這是發射前的最後一次系統間全區合練,北京飛控中心、文昌航天發射場、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遠望號測量船隊以及任務各測控場站實施聯調聯控,已經做好發射前的各項任務準備。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